学术投稿

肝硬化病人心功能的临床分析

李长安

关键词:肝硬化, 心功能, 乙型肝炎病毒
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是对肝硬化患者的心功能进行研究,分析了其心功能改变的特点以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肝硬化患者46例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5例为研究对象,将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组,将乙肝患者作为参照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十二导联心电图、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等检查,对两组患者的心肌酶谱、QT间期、左室射血分数、每搏量、右心室舒张末内径、E/A比值进行记录与对比,其中心肌酶谱包括肌酸激酶与同工酶。结果研究组的心肌酶谱水平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QT间期、左室射血分数、每搏量、右心室舒张末内径与参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E/A比值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心功能的改变主要以舒张功能受损为主,且患者心功能的改变程度和肝功能严重程度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会在肝硬化患者的心肌损害过程中发挥出协同作用。今后必须要加大对肝硬化患者心功能改变的研究,为肝硬化患者的治疗与预后提供更加充足的理论依据。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奥美拉唑联合胃苏颗粒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217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法分为研究组109例和对照组108例。对照组采取奥美拉唑治疗方案,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胃苏颗粒治疗方案。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8.17%,高于对照组的75.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联合胃苏颗粒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王伟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PNF 配合电针疗法在格林-巴利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PNF配合电针疗法在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方面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6年2月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5例。实验组患者接受电针疗法、内科治疗、神经肌肉电刺激以及运动疗法综合治疗的同时辅助神经肌肉促进技术疗法(PNF)训练,对照组患者除上述PNF训练外接受上述其他疗法治疗,探讨PNF配合电针疗法对患者运动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肌力恢复状况以及ADL改善状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NF配合电针疗法能够显著提高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临床肌力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状况,具有很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刘晓璟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应用门冬氨酸钾镁治疗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患者应用门冬氨酸钾镁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2月接诊的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患者100例,随即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以常规疗法处理,研究组以门冬氨酸钾镁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效果、心律失常发生情况,以及治疗前后血清钾、血清镁水平。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76.00%(P<0.05);研究组室性、室上性及传导阻滞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血清钾、血清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门冬氨酸钾镁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有不错效果,安全性高,值得借鉴。

    作者:武雯涛;王莉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右美托咪定对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患者炎性反应的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在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患者中对炎性反应的影响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接受瓣膜置换术治疗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麻醉诱导后,观察组给予右美托咪定,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对两组患者不同时段炎性反应因子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 T1时,两组TNF-α、IL-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T4时,观察组TNF-α、IL-6均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右美托咪定应用到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患者中,可使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得到有效降低,从而降低炎性反应。

    作者:王秋红;徐全辉;姜德哲;薛刚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半乳糖凝集素-3与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半乳糖凝集素-3介导心脏纤维化,是心力衰竭预后生物标志物。半乳糖凝集素-3独立预测心力衰竭患者心室重塑和死亡率。目前HF治疗方法对半乳糖凝集素-3水平没有明显影响。

    作者:杨晓静;张雪娥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一例外伤性心脏瓣膜病的护理

    急性左心衰竭是由于心脏瓣膜疾病、心肌损害、心律失常等导致的,从而出现缺氧,呼吸困难等临床表现。为此,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外伤性心脏瓣膜病患者1例作为研究对象,在全身麻醉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升主动脉带主动脉瓣置换术+冠状动脉移植术,术后恢复顺利,现将急性左心衰的急救护理措施及术后护理观察要点总结如下。

    作者:董凯艳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利拉鲁肽对离体大鼠胸主动脉环的血管舒张效应及其机制研究

    目的:研究利拉鲁肽对离体大鼠胸主动脉环的血管舒张效应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SD雄性大鼠68只,分离其胸主动脉环,根据是否去内皮分为内皮完整组40例和去内皮组28例,内皮完整组按随机数字法再分为格列苯脲干预亚组20例和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酯干预亚组20例,格列苯脲干预亚组接受非特异性ATP敏感性钾通道抑制剂格列苯脲的预处理,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酯干预亚组接受一氧化氮合成酶抑制剂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酯的预处理,观察利拉鲁肽对离体大鼠胸主动脉环血管舒张效应。结果浓度为1*10-5mol/L的利拉鲁肽对内皮完整组和去内皮组大鼠胸主动脉环均有舒张作用,但对内皮完整组大鼠胸主动脉环舒张作用更强(P<0.05);利拉鲁肽对格列苯脲预处理后胸主动脉环血管舒张幅度与未处理时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利拉鲁肽对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酯预处理后胸主动脉环血管舒张幅度与未处理时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拉鲁肽对离体大鼠胸主动脉环血管具有确切的舒张效应,其机制与血管内皮释放的一氧化氮有关。

    作者:李俊葓;马玉健;夏艳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参附注射液联合多巴胺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低血压的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参附注射液联合多巴胺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低血压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低血压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硬币法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抗心衰联合多巴胺治疗,观察组在参照组基础上联合参附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SBP、DBP及HR改善疗效与参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观察组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联合多巴胺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低血压具有显著的升压、稳压疗效,疗效确切,值得临床选择和全面推广。

    作者:姚凯东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治疗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9月将收治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60例,将其随机化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选择常规性治疗,观察组采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退热时间以及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对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的疗效显著,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总有效率,安全系数高,值得在以后的治疗中运用。

    作者:田红梅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浅谈体位性低血压的诊疗进展

    体位性低血压(OH)发病率高,在老年人群中尤为多见,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但其发病症状隐匿,在临床工作中常被忽略,且无统一诊疗方案。本文就目前对OH发病机制、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提高临床疗效提供参考。

    作者:徐加加;谢志泉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帕金森病患者睡眠障碍的临床特点研究

    目的:分析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睡眠障碍的临床特征,评价PD患者睡眠质量及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nified Parkinson’s disease rating scale, UPDRS)、改良Hoehn-Yahr分期、帕金森病睡眠量表(Parkinson's disease sleep scale,PDS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爱泼沃斯思睡量表(Epworth sleeping scale,ESS)及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um 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对PD患者病情及睡眠情况进行评定,并与对照组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PD组PDSS总评分为(81.37士19.11)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19.78士13.9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组ESS平均得分(7.08±3.98)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25±3.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患者睡眠障碍与年龄、HAMD及MMSE评分结果呈等级正相关。结论 PD患者睡眠障碍的发生率高,以入睡困难和睡眠维持障碍常见,并受年龄、抑郁、认知状态等因素影响,与H-Y分期无关,临床应重视睡眠障碍的治疗。

    作者:辛华栋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探讨健康教育在心血管疾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心血管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下增加健康教育方案,健康教育是相结合的方式,其中包括集体教育、个别讲解。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干预前,生活方式、服药、门诊随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各项指标均提高,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比较,观察组在各个方面得分明显提升,而在心理因素、生理因素和环境因素这三个方面得分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明显改善了患者对药物及门诊随访的依从性,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的改善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作者:任春辉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头孢呋辛钠联合中药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头孢呋辛钠联合自配中药进行小儿腹泻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2月我院进行腹泻治疗患儿3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5例。观察组患儿单纯的采用头孢呋辛钠联合自配中药的方式来治疗,对照组的患儿则单纯采用头孢呋辛钠来进行治疗。对于两组患儿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患儿相比,观察组患儿在治疗的总有效率以及住院时间和症状改善时间等方面明显的好于对照组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头孢呋辛钠联合中药联合治疗小儿腹泻具有良好的效果以及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张丽霞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老年伴心血管病乳腺癌简化根治术护理

    目的:分析老年伴心血管病乳腺癌简化根治术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伴心血管病乳腺癌简化根治术治疗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研究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而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术后发生并发症的人数显著低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达95%,而对照组满意度仅为70%,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伴心血管病乳腺癌简化根治术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情况,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临床具有重要价值,值得进行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闫凤云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普外科不同麻醉方法术后护理体位比较

    目的:对比评价普外科不同麻醉方法术后护理体位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麻醉(全身麻醉、硬膜外麻醉、颈丛麻醉)术后患者96例纳入本次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于术后去枕平卧6 h然后改为半卧位;观察组术后直接行半卧位或低半卧位,对两组护理体位效果。结果在头痛、呕吐、眩晕、不适发生率上,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外科行全身麻醉、硬膜外麻醉以及颈丛麻醉的患者,有必要于术后行舒适体位,以此使患者体位护理满意度得到有效提高。

    作者:崔光丽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探讨亚低温治疗对急性重症脑血管病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对急性重症脑血管病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急性重症脑血管病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平均的原则,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亚低温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分析记录。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颅内压低于对照组,脑灌注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恢复良好率为21.05%,显著低于实验组的52.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重症脑血管病患者采用亚低温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的颅内压,并提高患者的脑灌注压,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疗效良好。

    作者:左少飞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红藤汤灌肠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红藤汤灌肠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慢性盆腔炎患者50例,按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应用甲硝唑和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红藤汤灌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炎性包块直径和盆腔积液深径的B超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6.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炎性包块直径和盆腔积液深径的B超检查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慢性盆腔炎时应用红藤汤灌肠联合抗生素治疗,疗效显著,炎性包块直径和盆腔积液深径改善情况良好,值得将其广泛的应用推广至临床治疗中。

    作者:杨晓丽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双氧水结合甲硝唑冲洗腹腔治疗急性继发性腹膜炎的疗效对比探讨

    目的:探索双氧水结合甲硝唑冲洗腹腔治疗急性继发性腹膜炎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5年2月急性继发性腹膜炎患者120例,并将其进行动态随机化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甲硝唑治疗,观察组采用双氧水结合甲硝唑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对比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所需时间、住院总耗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氧水结合甲硝唑冲洗腹腔治疗急性继发性腹膜炎患者效果显著。

    作者:王东坡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中医外治法对寰枢椎骨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医外治法对寰枢椎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寰枢椎骨关节炎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行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中医外治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1.9%;观察组患者VAS评分与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寰枢椎骨关节炎于临床治疗时采用中医外治法,可有效提升疗效,缓解患者痛苦,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郑大利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脾胃虚弱型胃炎采用参苓山蛸汤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参苓山蛸汤治疗脾胃虚弱型浅表性胃炎患者的效果。方法抽选我院2010年1月~2011年2月收治的脾胃虚弱型浅表性胃炎患者125例为研究对象,结合其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63例与对照组62例。观察组给予参苓山蛸汤随症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疗效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3.7%,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7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胃脘腹胀、暖气、反酸、恶心等临床症状的改善时间上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随访1年复发3.2%(2/63);对照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12.9%,复发率14.5%(9/62)。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复发率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苓山蛸汤治疗脾胃虚弱型浅表性胃炎效果良好,患者临床症状快速改善的同时复发率明显降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静 刊期: 2016年第15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