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围生期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体会

刘韬

关键词:心肌病, 围生期心肌病, 心力衰竭, 治疗, 疗效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围生期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及预后分析的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0年1月~2014年12月围生期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22例的临床资料,包括治疗用药回访情况。结果治愈17例,好转3例,死亡2例。结论围生期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应严格按照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原则进行治疗,且治疗后的疗效与就诊时间有密切的关系,同时避免医源性诱发本病的发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心血管超声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心血管超声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并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9月收治的疑似肺动脉栓塞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进行心血管超声检查并与后的病理确诊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由统计结果可得,所有患者均被检查为肺动脉栓塞,与后病理诊断结果一致。结论心血管超声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诊断率较高,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韩天华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起搏器植入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起搏器植入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需安装起搏器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成两组,A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B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种方案的效果。结果 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小于B组;A组汉密顿抑郁量表整体评分较B组低。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方案应用在起搏器植入患者中效果明显,应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叶德勤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中西医对高胰岛素血症性闭经的认识与治疗概况

    闭经是多种因素引起的一种症状,其中包括多囊卵巢综合症(PCOS)II型中的高胰岛素血症。高胰岛素血症可引起排卵障碍,从而导致闭经。大部分人还可合并有肥胖、多毛、痤疮、不孕等症状。现将2004~2014年中西医对高胰岛素血症性闭经的认识与治疗综述如下。

    作者:周梅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中西医综合治疗儿童弱视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儿童弱视呈现出上升趋势,如果不能及时的治疗可能会发展成为高度近视,进一步发展将会致盲,了解中西医治疗儿童弱视的研究进展意义重大,本文主要论述中西医治疗儿童弱视的研究进展,首先从儿童弱视的现状展开分析,其次对中西医综合治疗儿童弱视研究进展进行分析,后论述中西医综合治疗儿童弱视过程中的关键问题。

    作者:杭丹丹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脂肪性肝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中西医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脂肪性肝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中西医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脂肪性肝病合并冠心病患者45例作为研究对象,在给予积极综合性治疗的同时,配合护士给予合理的中西医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包括一般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及运动指导预防感染等,并观察效果。结果所有患者经给予积极的综合性治疗和中西医护理措施干预后,临床症状、体征均得到明显改善,心绞痛发作次数显著减少,肝功能、心功能明显好转,患者满意度高,病情得到有效控制而出院。结论积极合理的中西医护理措施对提高脂肪性肝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效果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孙桂贤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心肺复苏术后急诊介入治疗在围术期的护理效果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心肺复苏术后急诊介入治疗在围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到我院进行急性心肌梗死心肺复苏治疗的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急诊介入治疗后的围术期给予他们心里、术前、术中、术后以及出院护理,观察其恢复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恢复效果理想,患者的心肺功能得到改善。结论在围术期给予患者护理干预后,提高了患者的效果以及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医学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刘会玲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渗出性皮肤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渗出性皮肤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渗出性皮肤病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实验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和复发率。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5%,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4.9%;经过一段时间的随访发现,对照组患者的复发率为12.8%,实验组患者的复发率为2.6%。两组对比,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渗出性皮肤病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明显,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晓娟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中西医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1月~2013年5月收治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269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135例与对照组1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患者则给予中药方剂新加阳和汤以治疗,所有患者均在治疗2个疗程后,对比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高达96.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36%,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加阳和汤较单纯常规西药治疗可迅速缓解患者整体不适,同时无不良反应,是一种经济、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高海清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完全性肠梗阻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元胡承气汤辅助常规西医治疗不完全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普外科2013年2月~2014年7月收治的不完全性肠梗阻患者297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149例与对照组1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元胡承气汤进行治疗。治疗7天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腹痛缓解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腹痛缓解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结合元胡承气汤治疗不完全性肠梗阻,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缩短腹痛缓解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孙军刚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观察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快速型心律失常的疗效

    目的:观察治疗冠心病(CHD)快速型心律失常中使用胺碘酮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2012年5月~2014年12月治疗的CHD并发快速型心率失常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奎尼丁组与胺碘酮组,分别给予两种药物。结果奎尼丁组中有效48例,无效15例,有效率为76.19%;胺碘酮组中有效57例,无效6例,有效率为90.48%,胺碘酮组的有效率高于奎尼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CHD并发心律失常时应用胺碘酮可改善疗效。

    作者:赵献明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探讨地高辛在永久性房颤治疗中的地位

    目的:探讨随访研究显示对于接受心律控制治疗的房颤患者应用地高辛与房颤患者死亡率增加的关联性。方法对比永久性心房颤动心率控制治疗作用,严格心率控制与宽松性心率控制Ⅱ(RACE-Ⅱ)研究中入组的永久性心房颤动患者,评估其应用地高辛与心血管患病率及死亡率的关联:在研究中对严格心率控制组与宽松心率控制组进行比较,同时对地高辛在心率达标中的作用进行评估。主要终点事件为心血管患病率及心血管死亡率。次要终点事件包括心血管病再入院、全因死亡或心力衰竭再入院。本次研究共患者614例,608例(99%)完成了药物治疗方案调整。终点事件的分析均在随访结束且完成了药物剂量的调整阶段后。平均随访时间为2.9年(四分位间距为2.7~3.0年)。结果所有患者中,总计284例(46.7%)经过剂量调整阶段服用地高辛(平均剂量为0.250 mg;四分位间距为0.0625~0.750 mg)。患者大多为女性,既往有心力衰竭病史,其左室收缩期直径增大,并且随机分组大部分被分到严格心率控制组。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应用地高辛与主要终点及次要终点事件发生风险的增高无关。这部分患者经过3年随访发现地高辛治疗组与未应用地高辛组其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为12.9%vs13.4%[未校正危险比(HR)0.97;95%可信区间(CI)0.62~1.52];心血管再入院的发生率为19.4%vs19.5%[未校正(HR)1.00;95%(CI)0.69~1.45];全因死亡或心力衰竭(HF)再入院发生率为6.6%vs9.9%[未校正(HR)0.62;95%(CI)0.34~1.13]。结论应用地高辛与患病率及死亡率增加无明确关联。

    作者:刘刚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自愿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氯吡格雷治疗,实验组采用替格瑞洛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疗效。结果术后1年内对照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8.31%,实验组未见心血管不良事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发现,对照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高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心病临床治疗中应用替格瑞洛的效果优于氯吡格雷,可有效降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风险。

    作者:张孟浪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老年心脏介入治疗诱发迷走神经反射和严重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对老年心脏介入治疗诱发迷走神经反射和严重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进行调查。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2月~2014年1月进行心脏介入治疗的老年患者159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发生迷走神经反射将其分为观察1组和对照1组,根据其是否发生严重心律失常将其分为观察2组和对照2组,调查诱发迷走神经反射和严重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结果高血压、出血量超过80 mL、术前焦虑、围术期疼痛、尿储留、禁食时间超过6 h、吸烟均是引发患者迷走神经反射的危险因素。术前焦虑、左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围术期疼痛、鞘管置留、出血量超过80 mL是导致严重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结论诱发迷走神经反射和严重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较多,在临床中要积极对患者进行治疗,降低患者死亡率。

    作者:王枭龙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观察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

    目的:观察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12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律失常老年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生活质量和满意度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9.47%高于对照组的63.16%,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干预可以改善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还可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李燕红;孟杰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加味柴胡舒肝散联合西药治疗胃脘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对加味柴胡舒肝散与西药联合运用在胃脘痛疾病治疗中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选取胃脘痛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加味柴胡疏肝散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脘痛患者应用加味柴胡疏肝散联合西药治疗,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志明;李时明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盘源性vWF与vWF-cp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与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vWF-cp)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90例(妊娠期高血压组、轻度子痫前期组、重度子痫前期组,各30例)与30名正常妊娠产妇胎盘组织中vWF和vWF-cp的表达。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组、轻度子痫前期组、重度子痫前期组对比正常妊娠组,vWF在胎盘组织的表达强度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WF-cp在胎盘组织里的表达强度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vWF及vWF-cp的表达水平变化终导致血管内皮细胞脱落产生胎盘源性改变,从而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与病情有关。

    作者:李媛;张延丽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微量白蛋白尿与糖尿病心血管病的关系探讨

    微量白蛋白尿(Microalbuminuria,MAU)指的是尿的白蛋白排泄率超过正常范围,但低于临床常规方法可检测到的尿白蛋白水平。本文通过对MAU与糖尿病心血管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结论:MAU不仅可以对糖尿病肾病加以预测,而且可以作为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重要预测指标。糖尿病患者应当定期监测MAU,当MAU检测结果显示为阳性时,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以降低糖尿病心血管的发生率或者延缓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的发展。

    作者:王琪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护理用于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对症护理用于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12月收治的肥厚型心肌病患者275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护理组138例和对照组137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护理组给予对症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9.28%高于对照组66.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症护理是根据患者病情变化给予的综合有效护理,可加速患者的康复,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及进一步完善。

    作者:王晓静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护理干预对改善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对冠心病患者采取护理干预,探究分析其干预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1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3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关的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指标分值。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SF-36评分的各项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对照组的SAQ量表的各个方面的指标明显低于观察组的评分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不良症状,临床护理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赵美玲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以急腹痛为主要表现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例体会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是一种代谢性酸中毒,它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因代谢紊乱严重,脂肪分解加快,导致有机酸和酮体的过度堆积。DKA也是常见的内分泌科急症。主要表现为腹胀、腹痛、腹部压痛。常被误诊为急性肠梗阻、急性胃肠炎、急性胃扩张、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及消化道穿孔、原发性腹膜炎、重症肺炎等只予以相应的诊治及处理,不予降糖治疗,从而延误患者病情甚至危及其生命。本科收治1例以盆腔炎表现为主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纪英 刊期: 2015年第09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