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辛伐他汀治疗心律失常患者的疗效观察

胡美连

关键词:辛伐他汀, 心律失常患者, 美托洛尔, 疗效
摘要:目的:观察心律失常患者采用辛伐他汀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心律失常患者5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采用辛伐他汀药物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疗效和室性期和房性期收缩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心律失常患者采用辛伐他汀治疗的疗效显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优质护理体会

    目的:探究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应用胺碘酮治疗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5年1月收治的心衰合并心律失常应用胺碘酮治疗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1%,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1.42%,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7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优质护理,可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且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作者:武琳蓓;史若楠;王夏婉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干预效果

    目的:观察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6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心衰纠正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患儿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心衰纠正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7.0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显著;能够缩短心衰纠正时间及住院时间,进而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及应用。

    作者:朱燕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护理干预对急性肺栓塞溶栓治疗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急性肺栓塞溶栓治疗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急性肺栓塞行溶栓治疗患者52例的临床资料,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饮食护理、预防并发症发生等护理措施,观察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护理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情况明显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发生并发症4例(7.7%),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对溶栓治疗的急性肺栓塞患者实施精细的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马雅静;张盼盼;杨萌萌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氯吡格雷对冠心病患者血清血管扩张刺激磷蛋白磷酸化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对冠心病患者血清血管扩张刺激磷蛋白磷酸化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2组与实验3组,各37例。同时选取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80例,以随机法分为实验4组与实验5组,各40例,选取正常对照组30名作为对照1组。实验2组与实验3组给予氯吡格雷治疗,用量:实验2组75 mg/d,实验3组150 mg/d;实验4组与实验5组采用序贯给予氯吡格雷治疗,用量:实验4组75 mg/d,实验5组150 mg/d。对比每组血清血管扩张刺激磷蛋白(VASP)磷酸化水平。结果用药5天后:①实验2、3组患者血清VASP磷酸化水平与用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实验4、5组患者血清VASP磷酸化水平与用药前相比,改善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实验4、5组患者用药后,组间血清 VASP磷酸化水平改善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血管扩张刺激磷蛋白磷酸化水平有积极影响作用。

    作者:窦艳晓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循证护理在预防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并发症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综合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再出血发生率、意识障碍发生率、运动功能障碍发生率、感染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预防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改善患者的预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文辉;刘凤霞;王春雷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综合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227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114例和对照组11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护理组采取优质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效果,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 SDS评分。结果护理组总有效率为96.49%,高于对照组的75.22%,SAS评分和SDS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措施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海霞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老年心血管患者护理风险评估

    目的:分析风险评估办法对老年心血管患者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心血管内科患者164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护理过程中的潜在风险和应对措施。结果针对各项风险深入分析,主要由患者本身、护理人员疏漏、客观条件简陋等方面造成,为改善护理效果,降低风险,可通过制定良好的科室护理制度,合理安排护理人员调休时间及各项人、物力资源,提高护理人员职业知识及操作技能,结论通过分析临床上潜在风险及因素,采取有效措施,能够提高治愈率,降低患者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蔡雪莲;徐杏安;魏洁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缬沙坦联合非洛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缬沙坦联合非洛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193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97例与对照组96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缬沙坦联合非洛地平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非洛地平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血压水平、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压值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头痛、恶心、轻度外周水肿、乏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4%,对照组为1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非洛地平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可达到较好的降压效果,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杨明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正畸患者牙周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正畸患者牙周炎治疗中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正畸牙周炎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牙周常规治疗方式,即龈上洁治术及根面平整术,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医治疗方式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正畸患者牙周炎,有显著的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光昕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氯沙坦钾治疗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氯沙坦钾治疗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225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113例和对照组112例。对照组采用缬沙坦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氯沙坦钾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血压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2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89%;观察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值较对照组均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氯沙坦钾治疗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玉泉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的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197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层法分为观察组99例与对照组98例。所有患者均口服辅酶Q+维生素C+肌苷片进行常规西医治疗,并给予常规扩张血管、强心、利尿治疗;观察组加用参麦注射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1.9%,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左心室缩短分数(FS)、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减小,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增大,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参麦注射液与常规西药结合用于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可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射血分数,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陈三班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观察CD36缺陷影响脑出血患者血肿吸收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

    目的:观察CD36缺陷脑出血患者血肿吸收变化和相应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以明确脑出血过程中CD36的功能。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199例,利用PCR-SSP技术进行CD36缺陷的筛查,收集患者临床及头颅CT资料,并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NIHHS)评分,评价脑出血后血肿吸收速度。结果 CD36缺陷型患者血肿吸收速度减慢,NIHSS评分明显增高。结论 CD36缺陷患者血肿吸收速度减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加重。

    作者:郭淼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中,系统化护理干预的效果,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床有效护理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系统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心绞痛症状稳定情况、患者认知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用系统化护理干预,能提升护理满意度,明显改善症状,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冬梅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血脂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高血压合并高血脂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中药降压调脂汤剂,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舒张压、收缩压、胆固醇、三酰甘油均下降,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症不仅疗效显著,而且不反应少,治疗费用低廉,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崔胜利;尉庆文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溶栓治疗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溶栓治疗的观察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4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2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早期溶栓治疗,于溶栓前、溶栓中、溶栓后加强护理,并针对常见并发症进行预防护理。结果所有患者经及时救治及护理,完全符合冠脉再通标准26例,再通率为81.25%,余者6例中,未达再通标准住院继续接受治疗5例,出现急性左心衰竭抢救无效死亡1例。结论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早期溶栓治疗的基础上,需加强临床护理干预,以保证溶栓效果,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谢明霞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人性化护理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116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人性化护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6.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能有效提升患者的护理效果,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庞杰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心脏外科手术麻醉护理技巧的分析

    目的:探讨心脏外科手术麻醉的护理技巧。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需进行心脏手术的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麻醉过程中对其进行优质全面的护理,结束后对其护理效果进行评估。结果通过护理后,30例患者的手术均成功完成,在后续治疗后均得到了痊愈。结论心脏病的患者在手术时,情况多变,在手术前,护士应做好各项准备应对突发情况。同时也要和手术持刀医生配合紧密,护士与医师同心协力更能促进手术的顺利完成。

    作者:王欣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87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原则将其分为试验组94例与参考组93例。试验组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静脉滴注,参考组给予硝酸甘油静脉滴注。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3.62%,参考组的总有效率为76.3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硝酸异山梨酯静脉滴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较为显著,生物利用度较高,且作用时间较硝酸甘油延长,安全性较高,可作为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较为理想的治疗药物。

    作者:王强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中西药结合治疗小儿消化不良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中西药结合治疗小儿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2月~2015年2月收治的消化不良患儿209例,依据入院顺序编号将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105例与对比组104例,对比组常规给予思密达、莫沙必利口服,研究组在对比组治疗基础上,服用中药消食消胀汤。观察两组患儿的病情控制效果及用药治疗总时间。结果研究组病情控制有效率为96.19%,对比组病情控制有效率为78.85%,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计用药治疗时间,研究组为(5.06±1.03)天,对比组为(8.32±2.00)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中西药结合治疗小儿消化不良可显著缩短治疗时间。结论中西药结合治疗小儿消化不良疗效较为显著,治疗时间缩短,加快了消化功能的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胡艳民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阿魏酸钠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急性病毒性心肌炎(AVM)患者应用阿魏酸钠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AVM患者112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魏酸钠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及治疗前后心肌酶、脑钠肽(BNP)、C-反应蛋白(CRP)、左心功能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的左心功能指标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血清肌钙蛋白T(cTnT)、血清肌钙蛋白Ⅰ(cTnⅠ)、BNP及CRP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6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魏酸钠辅助治疗AVM可改善和保护心功能,抑制炎症反应,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查慰 刊期: 2015年第20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