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廷会;张少峰;马剑华;刘玉兰
目的 分析小儿高血压合并肺炎的临床护理效果及体会.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肺炎患儿3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8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肺炎相关症状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喘憋、咳嗽、哮鸣青、湿音等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且其住院时间也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高血压合并肺炎的患儿加强临床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疗效,促进患儿康复.
作者:郭燕玲 刊期: 2015年第35期
目的 分析交锁髓内针联合中医治疗胫腓骨中下段骨折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9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胫腓骨中下段骨折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西医交锁髓内针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在疗效方面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8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交锁髓内针联合中医对胫腓骨中下段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春江 刊期: 2015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用药护理干预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9月收治的CHF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用药护理干预.随访3个月,比较组间效果,并采用问卷调查比较组间用药知识及治疗依从性.结果 随访3个月,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1.2%,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能够熟练掌握药物名称、药物作用、药物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处理措施等用药知识比例及严格遵医嘱服药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用药护理干预在CHF中应用效果良好,能够提高效果,促进患者熟练掌握用药知识,提高治疗依从性.
作者:贾宏岩 刊期: 2015年第35期
目的 对比冠心病乳头肌功能失调的临床及超声诊断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经手术病理诊断为冠心病乳头肌功能失调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临床及超声进行诊断,分析并总结临床诊断及超声诊断对冠心病乳头肌功能失调的诊断价值.结果经手术病理诊断为冠心病乳头肌功能失调患者,采用超声诊断阳性率较临床诊断阳性率更高,且超声诊断阴性率较临床诊断阴性率更低(P<0.05);超声诊断中冠心病乳头肌功能失调患者的发病至诊断时间较临床诊断时间更短(P<0.05).结论 针对冠心病乳头肌功能失调患者,采用超声诊断阳性率较采用临床诊断阳性率更高,可作为诊断冠心病乳头肌功能失调患者首选诊断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作者:李红梅;雷通光 刊期: 2015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在高血压脑出血(HCH)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HCH患者5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开颅术,观察组则实施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术后脑残留血量、脑水肿持续时间、脑水肿体积、住院时间.结果 本研究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3%与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03,P<0.05);观察组在术后脑残留血量、脑水肿持续时间等相关指标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39,8.052,9.373,8.827,P<0.05).结论 将MIPHD应用于HCH患者的临床治疗可有效提高其疗效,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高建超;王义超;陈维新 刊期: 2015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责任制护理在肠梗阻合并冠心病患者社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7月~2015年9月收治的肠梗阻(Intestinal obstruction,IO)合并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患者31例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责任制护理模式,观察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评价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该组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6.77%,并发症发生率为9.68%.结论在IO合并CHD患者治疗过程中行责任制护理模式能够提升护理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白国红 刊期: 2015年第35期
T型钙通道存在于心血管、神经和内分泌系统,其在心脏自律性、细胞生长和心脏重塑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心脏患有某些疾病时T型钙通道的表达增多,因此充分了解T型钙通道及其调节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和病理意义.此外对T型钙通道阻滞剂的进一步研究,可对心脏疾病的治疗起到重要的意义.
作者:孙雁飞;李斌;潘一龙;李晓东 刊期: 2015年第35期
目的 探索还原型谷胱甘肽和瑞替普酶两种药物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瑞替普酶治疗,观察组采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和瑞替普酶两种药物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法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结果 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疗效发现,对照组患者的优良率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分别是80.4%与97.5%,这表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疗效更佳.同时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较低,相对于对照组的31.71%的不良反应发病率,观察组仅为7.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还原型谷胱甘肽和瑞替普酶两种药物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值得推荐.
作者:赵仁 刊期: 2015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肝硬化非肿瘤性门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为其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肝硬化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与观察组30例,其中观察组为无血栓患者,观察组为肝硬化非肿瘤性门静脉血栓患者,统计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 在血常规指标中,观察组的白蛋白、血小板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它无显著差异;观察组D-二聚体和门静脉宽度明显高于对照组,门静脉血液流速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D-二聚体、门静脉血液流速与门静脉宽度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二聚体、门静脉血液流速与门静脉宽度是肝硬化非肿瘤性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可以作为临床诊断的依据.
作者:杨黎黎 刊期: 2015年第35期
目的 分析64层螺旋CT在先天性主动脉缩窄诊断中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终手术确诊为先天性主动脉缩窄的患者71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64层螺旋CT检查、超声检查进行诊断,检查结果分别记为CT组、超声组.比较观察64层螺旋CT与超声检查用于先天性主动脉缩窄诊断的误诊率、漏诊率、确诊率以及两种方法的具体检查结果.结果 64层螺旋CT诊断先天性主动脉缩窄的确诊率为91.5%,明显高于超声检查的6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采用64层螺旋CT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诊断,确诊65例,包括合并其他畸形患者;漏诊房间隔缺损2例、室间隔缺损1例、主动脉弓发育不全1例,有主动脉瓣狭窄、二尖瓣狭窄各1例未诊断出.采用多普勒彩色超声检查对所有患者进行诊断,确诊44例,同样包括合并各种畸形患者;误诊3例,4例未诊断出;漏诊20例;其余诊断结果与螺旋CT检验一致.结论 与超声检查相比,64层螺旋CT诊断先天性主动脉缩窄的准确率更高,在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作者:李雪庆 刊期: 2015年第35期
目的 分析通心络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用常规对症治疗,实验组用通心络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疗效.结果 实验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临床总有效率及hs-CRP、TC、LDL-C下降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心络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确切,可推广.
作者:孙兰 刊期: 2015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比较微创穿刺治疗术与钻孔引流治疗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3月~~2015年7月收治的慢性硬膜下血肿疾病患者120例,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将其平均分为穿刺组与引流组,结果 穿刺组患者的并发症出现率为8.3%,低于引流组的35%;穿刺组患者的健康康复率为95%,高于对照组的78.3%;穿刺组患者的病情复发率为1.6%,低于引流组的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慢性硬模下血肿疾病采用微创穿刺治疗技术相比较采用钻孔引流治疗方法更加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张秀和 刊期: 2015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高血压合并代谢紊乱及对心肾血管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0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单纯高血压、合并血脂紊乱、合并腹型肥胖、合并糖尿病与代谢综合征,各病症分别为97例、131例、127例、124例、561例.对其各项指标加以分析,综合考虑并对患者心肾血管的情况进行检测.结果 合并症各例中,三组均低于高血压合并腹型肥胖患者的左室质量及指数(P<0.05).结论 代谢紊乱普遍存在于高血压患者中,几乎占到90%以上,当其合并糖尿病、MS时会损伤血管,当其合并腹型肥胖使左心室肥厚症状加重.
作者:古航宇 刊期: 2015年第35期
目的 针对脑梗死患者采用核磁共振成像进行诊断,分析其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4例.观察组利用核磁共振成像进行检测,对照组利用CT进行诊断,对比两组患者的检出率.结果 观察组的检出率为95.8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对脑梗死患者进行诊断,能够获得更高的检出率,减低误诊以及漏诊问题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高原福 刊期: 2015年第35期
目的 分析螺旋CT在检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进行冠状动脉螺旋CT检测,对患者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与探讨.结果 通过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冠状动脉螺旋CT造影检查发现,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产生与患者钙化比例以及冠脉狭窄比例等有着直接联系.结论 在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冠状动脉病变进行检测的过程中,螺旋CT检测效果较为明显.
作者:王华东 刊期: 2015年第35期
目的 本次实验主要是针对白芷、川芎在抗心脑血管疾病方面进行研究,为开发新的抗心脑血管疾病用药提供新思路.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使用西药进行治疗,治疗组使用白芷、川芎完成具体的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白芷的主要功效是舒张动脉血管,改变血液粘稠度,而川芎能够有效地的抗血小板聚集,增加纤溶,具有较好的抗血栓作用.因此,在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方面,使用白芷、川芎具有较好的治疗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东丽;焦艳 刊期: 2015年第35期
目的 美托洛尔对扩张性心肌病患者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扩张性心肌病患者229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114例和治疗组11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案,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取美托洛尔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心功能改善状况和预后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1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32%,心肌功能异常率较对照组低,良好预后率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美托洛尔用于扩张性心肌病患者的治疗,有助于促进心功能改善,利于良好预后,疗效显著.
作者:兰习敏 刊期: 2015年第35期
目的 分析脑外伤脑血管病患者高压氧治疗中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脑外伤脑血管病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2例.在接受高压氧治疗的过程中,研究组采用综合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整体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4.38%,与对照组的60.50%相比效果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综合护理干预应用在脑外伤脑血管病患者高压氧治疗中,能够促进患者病情的改善,降低残疾率,值得推广.
作者:毕德英 刊期: 2015年第35期
目的 对脑肿瘤化疗疗效与MRI强化效应的关系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脑肿瘤疾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患者的病历资料、临床诊断分析结果与治疗方案、疗效等进行总结分析,以研究患者脑肿瘤化疗疗效与MRI强化效应之间的关系,为临床治疗及护理提供参考.结果 临床检查与诊断显示,原发性脑肿瘤患者31例,包括MRI无明显强化患者19例和明显强化患者12例,转移性脑肿瘤患者89例,包括MRI无明显强化患者7例和明显强化患者82例.此外,原发性脑肿瘤患者中,同种化疗方案下,MRI有无明显强化患者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RI明显强化患者采用不同化疗方案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性脑肿瘤患者,同种化疗方案下MRI有无明显强化患者疗效以及MRI明显强化患者的不同化疗方案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肿瘤患者化疗疗效的好坏与MRI强化效应强弱呈一定的相关性,对患者临床治疗及护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刘佳明 刊期: 2015年第35期
目的 评定胸脾心痛病患者治疗中应用血府逐瘀汤方案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8月内一科治疗的胸脾心痛病患者87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西医组43例与综合组44例,西医组实施西医用药方案;综合组实施西医用药加血府逐瘀汤方案治疗,对两组用药后疗效进行观察.结果 用药3个疗程后,综合组有效率95.45%,西医组7907%,同时综合组纤维蛋白原指数、血浆粘度以及全血粘度等指标均优于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血府逐瘀汤方案应用于胸脾心痛病患者疗效突出,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是提升胸脾心痛病患者疗效的重要措施,在内科有持续性推广的意义.
作者:关志红 刊期: 2015年第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