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外伤脑血管病患者高压氧治疗中的护理研究

毕德英

关键词:脑外伤脑血管, 高压氧, 护理探析, 疗效
摘要:目的 分析脑外伤脑血管病患者高压氧治疗中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脑外伤脑血管病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2例.在接受高压氧治疗的过程中,研究组采用综合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整体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4.38%,与对照组的60.50%相比效果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综合护理干预应用在脑外伤脑血管病患者高压氧治疗中,能够促进患者病情的改善,降低残疾率,值得推广.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心肌梗塞患者施行优质护理干预的价值评析

    目的 评析心肌梗塞患者施行优质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和干预组(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各41例.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组和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5.1% (39/41)、73.2% (30/4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肌梗塞患者施行优质护理干预可显著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护理满意度,其是一种值得临床选择和推广的护理方法.

    作者:李晓伟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快速心室率心房颤动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

    目的 分析快速心室率心房颤动的临床表现与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快速心室率心房颤动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分别给予胺碘酮、维拉帕米进行治疗,总结心房颤动的具体分类,评价疗效.结果 140例患者中,永久性心房颤动6例(4.3%),阵发性心房颤动72例(51.4%),持续性心房颤动62例(44.3%);应用维拉帕米治疗患者93例,总有效率为88.2%,应用胺碘酮治疗患者47例,总有效率为8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快速心室率心房颤动的临床表现比较典型,胺碘酮、维拉帕米疗效相当,安全性高,值得临床使用和推广.

    作者:吴静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哮喘合并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哮喘合并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5年9月收治的哮喘合并高血压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随机方式将其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采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效率及肺功能指标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及治疗后肺功能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哮喘合并高血压患者,实施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的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周云侠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心脑血管患者就诊特点对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的启示

    医院的急症科在医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是衡量一个医院的服务质量的重要窗口.护理人员在这一部门中的合理调配是会直接影响到心脑血管科的工作效率.所以心脑血管室的医护人员的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项值得我国加以重视的管理项目.笔者将根据以往的经验,对如何进行心脑血管患者就诊特点对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的启示进行研究与探讨.

    作者:丁圆圆;李娜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主动脉瓣膜置换术后脑出血合并脑栓塞1例的临床分析

    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发生脑出血后需停用华法林,但也使患者处于人工瓣膜血栓形成和动脉栓塞的风险中.对这些患者何时恢复抗凝目前尚无一致的推荐.现报道主动脉瓣膜置换术后长期口服华法林患者1例,因脑出血停用华法林后第5天即发生了脑梗死.

    作者:陆金鑫;黄新苗;李雁鹏;方志荣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骨质疏松骨折伴高血压病的护理方法初步研究

    目的 探讨骨质疏松骨折伴高血压病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骨质疏松骨折与高血压病的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7例.观察组采用与两种病症相关的针对性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骨密度、骨折恢复情况与血压状况.结果 观察组骨密度、骨折恢复情况与血压状况等的综合状况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骨质疏松骨折伴高血压病患者采用与两种病症相关的针对性护理方法,较常规护理方法更有利于患者的病症恢复.

    作者:李维波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美托洛尔对扩张性心肌病患者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 美托洛尔对扩张性心肌病患者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扩张性心肌病患者229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114例和治疗组11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案,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取美托洛尔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心功能改善状况和预后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1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32%,心肌功能异常率较对照组低,良好预后率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美托洛尔用于扩张性心肌病患者的治疗,有助于促进心功能改善,利于良好预后,疗效显著.

    作者:兰习敏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对高血压患病率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对高血压患病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高血压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患有心脑血管疾病)与对照组(没有伴有心脑血管疾病),各40例,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满意程度比对照组的治疗满意程度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对高血压的患病率会产生比较大的影响,在治疗高血压疾病的过程中,通过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患者的血压.

    作者:孔冰凌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中医治疗高血压46例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中医治疗高血压的可行性与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中医组和西医组,在给予特定的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观察比较.结果中医治疗高血压疗效优于西医,并且副作用及不良反应现象极少出现.结论中医治疗高血压具有副作用少疗效好的特点,适用于临床治疗.

    作者:王增华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基于白芷川芎治疗心脑血管病的用药疗效

    目的 本次实验主要是针对白芷、川芎在抗心脑血管疾病方面进行研究,为开发新的抗心脑血管疾病用药提供新思路.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使用西药进行治疗,治疗组使用白芷、川芎完成具体的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白芷的主要功效是舒张动脉血管,改变血液粘稠度,而川芎能够有效地的抗血小板聚集,增加纤溶,具有较好的抗血栓作用.因此,在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方面,使用白芷、川芎具有较好的治疗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东丽;焦艳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扩张性心肌病患者预后的研究

    目的 分析黄芪参脉汤对扩张性心肌病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8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扩张性心肌病患者22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15例和对照组114例.对照组采取美托洛尔治疗方案,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黄芪参脉汤治疗方案.比较两组的效果和预后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9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19%,心肌功能异常率较对照组低,良好预后率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芪参脉汤用于扩张性心肌病患者的治疗中有助于促进心功能改善,利于良好预后,效果显著.

    作者:杨京美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T型钙通道在心血管疾病领域的研究进展

    T型钙通道存在于心血管、神经和内分泌系统,其在心脏自律性、细胞生长和心脏重塑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心脏患有某些疾病时T型钙通道的表达增多,因此充分了解T型钙通道及其调节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和病理意义.此外对T型钙通道阻滞剂的进一步研究,可对心脏疾病的治疗起到重要的意义.

    作者:孙雁飞;李斌;潘一龙;李晓东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痔疮患者围手术期使用抗菌药物的管理效果评价

    目的 探究痔疮患者围手术期使用抗菌药物的管理效果.方法 选取于我院2012年9月~2015年9月接受痔疮手术治疗的患者30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围手术期药物干预方式差异分为对照组160例和实验组140例.实验组接受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对照组不接受抗菌药物预防治疗,仅单纯接受痔疮适宜手术治疗联合换药及中药外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住院药费、术后感染率和重返手术率.结果 对照组的住院费用、药费均明显低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住院时间、感染卒、重返手术率的指标两组对比无明显差异性.结论 对痔疮患者施行痔疮手术治疗联合换药及中药外用治疗方案,可以降低患者的总药费和住院费用,而感染率和重返手术率无明显增高,且住院时间无明显延长,故值得在今后的痔疮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的管理中不断进行临床实践与总结.

    作者:刘丽;吕孟;杨乐;蔡钧玲;邓波;彭华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脑外伤脑血管病患者高压氧治疗中的护理研究

    目的 分析脑外伤脑血管病患者高压氧治疗中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脑外伤脑血管病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2例.在接受高压氧治疗的过程中,研究组采用综合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整体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4.38%,与对照组的60.50%相比效果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综合护理干预应用在脑外伤脑血管病患者高压氧治疗中,能够促进患者病情的改善,降低残疾率,值得推广.

    作者:毕德英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探究稳心颗粒与美托洛尔联合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有效性

    目的 评估对冠心痛诱发心律失常患者施予美托洛尔+稳心颗粒展开联治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9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因冠心病诱发心律失常患者83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42例与对照组41例.实验组给予美托洛尔+稳心颗粒治疗,对照组给予美托洛尔治疗,探究两种给药方式的疗效及有关情况.结果 用药4周后,实验组总有效率、心电图指标归转情况等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美托洛尔+稳心颗粒双药联治法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耿露源;王媛嫒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探究血府逐瘀汤治疗胸痹心痛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评定胸脾心痛病患者治疗中应用血府逐瘀汤方案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8月内一科治疗的胸脾心痛病患者87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西医组43例与综合组44例,西医组实施西医用药方案;综合组实施西医用药加血府逐瘀汤方案治疗,对两组用药后疗效进行观察.结果 用药3个疗程后,综合组有效率95.45%,西医组7907%,同时综合组纤维蛋白原指数、血浆粘度以及全血粘度等指标均优于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血府逐瘀汤方案应用于胸脾心痛病患者疗效突出,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是提升胸脾心痛病患者疗效的重要措施,在内科有持续性推广的意义.

    作者:关志红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基于7例脑出血伴急性肺栓塞的临床护理

    目的 本文将对患有脑出血伴急性肺栓塞的患者在治疗方法上进行尝试,探究低分子肝素钠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6月~8月神经内科收治的患有脑出血伴急性肺栓塞的患者7例,均使用予低分子肝素钠40 mg进行治疗.结果 在治疗脑出血伴急性肺栓塞的过程中,经治疗后好转出院患者6例,病情恶化患者1例,终死亡.结论 脑出血患者并发症十分严重且复杂,而急性肺栓塞是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健康的并发症之一,在对进行肺栓塞患者进行治疗时,不能只关注效果,而要结合护理方面对患者做出综合的评价,当病情稳定是才可采取抗凝治疗,所以,护理工作也是影响急性肺栓塞患者的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护理人员在对其护理时要加强措施,保证效果,做好观察,以及必要的体位护理,能够对患者的生命安全负责.

    作者:徐艳玲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中医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

    目的 对在冠心病心律失常治疗过程中中医治疗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把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中医治疗措施,在治疗完成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0%高于对照组73%的治疗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中医治疗措施的采取疗效明显,相关医疗机构应该加强对其的重视.

    作者:杨铁森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冠心病乳头肌功能失调的临床及超声诊断对比研究

    目的 对比冠心病乳头肌功能失调的临床及超声诊断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经手术病理诊断为冠心病乳头肌功能失调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临床及超声进行诊断,分析并总结临床诊断及超声诊断对冠心病乳头肌功能失调的诊断价值.结果经手术病理诊断为冠心病乳头肌功能失调患者,采用超声诊断阳性率较临床诊断阳性率更高,且超声诊断阴性率较临床诊断阴性率更低(P<0.05);超声诊断中冠心病乳头肌功能失调患者的发病至诊断时间较临床诊断时间更短(P<0.05).结论 针对冠心病乳头肌功能失调患者,采用超声诊断阳性率较采用临床诊断阳性率更高,可作为诊断冠心病乳头肌功能失调患者首选诊断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作者:李红梅;雷通光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磁共振弥散成像对短暂性脑缺血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评价短暂性脑缺血采取磁共振弥散成像诊断的价值意义.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短暂性脑缺血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MRI检查,观察组实施磁共振弥散成像检查,对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发作期阳性检出率为98.33%、缓解期阳性检出率为95%,明显要比对照组的71.67%、70%高,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三个星期病灶阳性检出率为7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1.67%,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一年脑卒中发生率为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33%,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对于短暂性脑缺血患者,采取磁共振弥散成像诊断有显著意义,值得采纳应用.

    作者:于风华 刊期: 2015年第35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