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主动脉瓣膜置换术后脑出血合并脑栓塞1例的临床分析

陆金鑫;黄新苗;李雁鹏;方志荣

关键词:主动脉瓣膜置换, 华法林, 脑出血, 脑栓塞
摘要: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发生脑出血后需停用华法林,但也使患者处于人工瓣膜血栓形成和动脉栓塞的风险中.对这些患者何时恢复抗凝目前尚无一致的推荐.现报道主动脉瓣膜置换术后长期口服华法林患者1例,因脑出血停用华法林后第5天即发生了脑梗死.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联合疗法在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分析中西医联合治疗方法对糖尿病肾病的实际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6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采用中西医联合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方法,终测定两组患者接受治疗3个月内的血糖、血脂等指标的变化情况,以此来对比两组患者的康复治愈程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分别为(11.04±2.33)mmol/L, (5.89± 1.43) mmol/L,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分别为(10.56±2.07) mmol/L,(7.87±1.68)mmol/L.通过对接受治疗的所有患者的血糖、血脂等关键指标测定后发现,实验组相比较对照组而言,其疗效更加明显,治疗有效率为90.4%,而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8.3% (P<0.05).结论 针对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中西医联合治疗方法相比较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更加有效,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丁秀敏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臂丛神经损伤规范化康复治疗的临床探究

    目的 分析臂丛神经损伤的康复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臂丛神经损伤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27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试验组采取规范化康复治疗,观察比较其疗效.结果 试验组再生神经电位22例(81.5%),高于对照组的14例(5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臂丛神经功能评分提高、VAS评分降低,且试验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规范化康复治疗臂丛神经损伤疗效确切,有利于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贾博;梁英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浅析西地兰在心力衰竭伴快速心房颤动治疗中的疗效

    目的 分析西地兰在心力衰竭伴快速心房颤动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心力衰竭伴快速心房颤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一般常规治疗方法,研究组给予西地兰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 给予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后,研究组的治疗总体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心室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地兰在心力衰竭伴快速心房颤动治疗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以及应用.

    作者:毕开国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两种浓度肝素盐水封管在血液灌流留置导管中的应用对比

    目的 对比两种浓度肝素盐水封管在血液灌流留置导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需要进行血液灌流的中毒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低浓度肝素组和高浓度肝素组,各45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其它部位出血发生率、导管堵塞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浓度肝素组患者插管部位的出血发生率明显的高于低浓度肝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浓度肝素盐水更加合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娜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尿毒症并发左心衰患者的护理心得与体会

    目的 探讨尿毒症并发左心衰患者的护理心得与体会.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尿毒症并发左心衰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计算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4例,在对症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应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尿毒症、左心衰康复情况.结果研究组在尿毒症康复得分、左心衰康复得分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尿毒症并发左心衰患者临床护理工作中开展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疗效与护理质量,值得临床选择和全面推广应用.

    作者:胡红波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脏B超诊断探索

    目的 本文通过对高血压性心脏病的临床诊断进行深入探究,讨论B超对于高血压性心脏病诊断依据和意义.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超声科收治的接受心脏超声检查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回顾性分析资料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经过心脏超声检查出心脏阳性比率为51%,与患者的真实程度相符度.结论 在高血压心脏病的检测中,心脏彩超的检查方式经济方便,准确率比较高,在临床上可以广泛应用.

    作者:宁晓婷;肖音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基于7例脑出血伴急性肺栓塞的临床护理

    目的 本文将对患有脑出血伴急性肺栓塞的患者在治疗方法上进行尝试,探究低分子肝素钠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6月~8月神经内科收治的患有脑出血伴急性肺栓塞的患者7例,均使用予低分子肝素钠40 mg进行治疗.结果 在治疗脑出血伴急性肺栓塞的过程中,经治疗后好转出院患者6例,病情恶化患者1例,终死亡.结论 脑出血患者并发症十分严重且复杂,而急性肺栓塞是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健康的并发症之一,在对进行肺栓塞患者进行治疗时,不能只关注效果,而要结合护理方面对患者做出综合的评价,当病情稳定是才可采取抗凝治疗,所以,护理工作也是影响急性肺栓塞患者的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护理人员在对其护理时要加强措施,保证效果,做好观察,以及必要的体位护理,能够对患者的生命安全负责.

    作者:徐艳玲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血清胆红素与尿酸检验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探讨

    目的 探究血清胆红素与尿酸检验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76例作为实验组,同时选取健康人员150名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受检者实施尿酸检验以及血清胆红素检验,对比两组检验人员检验结果的差异性.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血清胆红素水平(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实验组患者的血清尿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经血清胆红素以及尿酸检验,其尿酸水平高于健康人员、血清胆红素水平低于健康人员,2项指标可以作为诊断冠心病的检测指标.

    作者:毕晓芳;黄艳清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科疾病临床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在儿科疾病中的实际疗效,更深入的找到儿科疾病的出现规律.方法 选取2012年3月~2015年3月本院收治的各类儿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并查阅相关资料,对比针对相应疾病采用中西医治疗方法之间的疗效.结果 通过研究发现,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用于治疗儿科疾病具有一定的疗效.结论 常规西医治疗方法用于治疗儿科疾病虽然可以短时间内控制疾病,但容易破坏儿童的免疫系统,不利于儿童健康成长,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可以更加有效、显著的治疗儿科疾病,降低药物对儿童的损伤,调理儿童体内平衡,实现疾病的治愈与免疫系统的提高.

    作者:董雪;赵萍;刘秀萍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参麦联合黄芪治疗对冠心病心功能不全患者BNP的影响

    心功能不全是老年冠心病常见的一种症状,由于心肌长时间的缺血、缺氧,会逐渐加重,甚至导致死亡.常规的西医对症治疗,往往效果欠佳.研究发现参脉注射液具有改善左室舒缩功能,减轻缺血心肌细胞钙超载和抗氧自由基的作用[1].黄芪注射液能增强心脏收缩力,扩张冠状血管、肾脏血管[2].因此,我们将两者联合应用于冠心病心功能不全的治疗,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欣昌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中西医结合交锁髓内针治疗胫腓骨中下段骨折的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交锁髓内针联合中医治疗胫腓骨中下段骨折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9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胫腓骨中下段骨折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西医交锁髓内针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在疗效方面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8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交锁髓内针联合中医对胫腓骨中下段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春江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12导联动态心电图伪差分析和防范

    动态心电图(DCG)系美国物理学博士、实验物理学家Holter于1957年所发明.自1961以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经过多年的推广与应用,这一检测技术在我国的基层医疗机构被广泛应用.动态心电图已经实现十二导联实时分析,可以做到精确的自动判别,其不仅保留了三导联动态心电图分析心律失常的权威性以及ST-T的敏感性,还可以根据多导联的方法对心律失常进行分析并定位诊断,实现对心肌缺血部位的动态观察,实时掌握缺血情况[1].然而,在使用动态心电图进行检查时由于患者不主动配合检查以及各种因素影响,记录到的心电图形会出现较多的干扰和伪差,影响了分析的速度,不适症状诱发率低、生活日志填写不合格、监测的时间不完整等情况的发生,影响动态心电图报告的准确性.动态心电图的伪差是由患者自身、操作不当等多种因素引起的,这些因素会影响正确的诊断[2].为了减小动态心电图的伪差,提高诊断结果的准确性,以下是我们在工作中对动态心电图常见伪差进行分析,探讨防范措施.

    作者:樊冬萍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糖尿病患者血脂检验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 探究糖尿病患者血脂检验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3月~9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36例作为实验组,并随机选取健康成年人43名为作为对照组,采集两组研究对象凌晨空腹静脉血,将其沉淀后,对其血清进行血脂检验,测定血清中血脂含量,包括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以及高密度脂蛋白(HDL)等指标,并对两组研究对象血脂含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过测定后,实验组的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以及高密度脂蛋白(HDL)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的测定指标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诊断糖尿病病症时,可以根据患者血脂中TG、TC、LDL以及HDL等指标的变化判断患者是否患有糖尿病,在临床的诊断中有重要运用价值.

    作者:刘勇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心脑血管患者就诊特点对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的启示

    医院的急症科在医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是衡量一个医院的服务质量的重要窗口.护理人员在这一部门中的合理调配是会直接影响到心脑血管科的工作效率.所以心脑血管室的医护人员的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项值得我国加以重视的管理项目.笔者将根据以往的经验,对如何进行心脑血管患者就诊特点对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的启示进行研究与探讨.

    作者:丁圆圆;李娜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运用中医外科“消法”治疗各种疮疡的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中医外科“消法”治疗各种疮疡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疮疡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抗生素治疗,观察组给予中医外科“消法”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显效34例、有效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显效9例、有效21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为62.5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要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各种疮疡患者,采取中医外科“消法”治疗有显著疗效,值得采纳应用.

    作者:王海东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探究小儿高血压合并肺炎的临床护理对策

    目的 分析小儿高血压合并肺炎的临床护理效果及体会.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肺炎患儿3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8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肺炎相关症状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喘憋、咳嗽、哮鸣青、湿音等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且其住院时间也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高血压合并肺炎的患儿加强临床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疗效,促进患儿康复.

    作者:郭燕玲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痔疮患者围手术期使用抗菌药物的管理效果评价

    目的 探究痔疮患者围手术期使用抗菌药物的管理效果.方法 选取于我院2012年9月~2015年9月接受痔疮手术治疗的患者30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围手术期药物干预方式差异分为对照组160例和实验组140例.实验组接受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对照组不接受抗菌药物预防治疗,仅单纯接受痔疮适宜手术治疗联合换药及中药外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住院药费、术后感染率和重返手术率.结果 对照组的住院费用、药费均明显低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住院时间、感染卒、重返手术率的指标两组对比无明显差异性.结论 对痔疮患者施行痔疮手术治疗联合换药及中药外用治疗方案,可以降低患者的总药费和住院费用,而感染率和重返手术率无明显增高,且住院时间无明显延长,故值得在今后的痔疮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的管理中不断进行临床实践与总结.

    作者:刘丽;吕孟;杨乐;蔡钧玲;邓波;彭华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肌梗塞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医、西医结合治疗MI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3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MI患者121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结合组61例和控制组60例,结合组采用西医及中医疗法,控制组仅采用西药治疗.结果 控制组MI患者的有效率为76.67%,结合组MI患者为90.16%,控制组的有效率明显低于结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改善MI的疗效.

    作者:葛汝青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核磁共振成像在脑梗死中诊断的临床分析

    目的 针对脑梗死患者采用核磁共振成像进行诊断,分析其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4例.观察组利用核磁共振成像进行检测,对照组利用CT进行诊断,对比两组患者的检出率.结果 观察组的检出率为95.8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对脑梗死患者进行诊断,能够获得更高的检出率,减低误诊以及漏诊问题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高原福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主动脉瓣膜置换术后脑出血合并脑栓塞1例的临床分析

    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发生脑出血后需停用华法林,但也使患者处于人工瓣膜血栓形成和动脉栓塞的风险中.对这些患者何时恢复抗凝目前尚无一致的推荐.现报道主动脉瓣膜置换术后长期口服华法林患者1例,因脑出血停用华法林后第5天即发生了脑梗死.

    作者:陆金鑫;黄新苗;李雁鹏;方志荣 刊期: 2015年第35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