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关于异位妊娠的中西医结合护理观察与分析

薛静

关键词:异位妊娠, 中西医结合,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异位妊娠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72例,对其进行积极抢救的同时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进行护理,对于护理效果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对于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进行及时抢救和护理后,所有患者均康复出院,没有出现其他并发症。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对于异位妊娠患者进行护理具有较好的护理效果,该种护理方法具有提高治疗有效率和患者护理满意度、降低患者痛苦等优点,与常规护理方法相比具有显著优越性,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的188例临床研究

    目的:结合我单位近6年来188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数据,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和纯西医治疗冠心病的效果。方法我单位收治的冠心病患者中,根据患者意愿,有82例采取了纯西医治疗,106例采用了中西医结合治疗。虽然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病史不同,采用的具体治疗方式具有差异,但本文重点研究两种质量方法之间的通例性差别。研究结果采用 SPSS19.0进行分析。结果事实证明,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患者,其心绞痛疗效和心电图疗效均优于西药组(P <0.05),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西药组(P <0.01)。结论重要的辨证治疗对于冠心病的治疗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中西医结合可以标本兼治的对于冠心病症状进行改善,可以有效的防止冠心病的复发。

    作者:陈文洲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威宁县2013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因素分析

    目的:对威宁县2013年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因素进行分析,为制定流行性腮腺炎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取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3年威宁县131例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因素进行分析。结果2013年威宁县流行性腮腺炎的年发病率为8.96/10万,与2012年发病(246例)相比,下降46.75%,病例分布在35个乡镇(社区),全年无爆发,呈散在发病,1~8月月发病112例,是发病的高峰期,占总发病数的85.5%;病例主要集中在7~14岁的年龄组,占发病总数的72.52%(96例),病例以学生为主,占总发病数的58.02%(76例)。结论威宁县流行性腮腺炎的控制重点在学校,以开展二类疫苗接种为主要措施,需教育、卫生各单位的密切配合。

    作者:李才书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麝香保心丸联合胺碘酮治疗高血压心脏病心房颤动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和胺碘酮在联合使用时,对高血压心脏病的心房颤动产生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09年4月-2012年3月收治治疗的高血压心脏病的心房颤动患者100例,把其随机分成两组,都在原有降压治疗的前提下让其进行口服胺碘酮,观察组的患者在这个前提下服用麝香保心丸,都对其进行为期十八个月的治疗。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心率以及血压水平进行观察,并把两组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房颤复发时间的差异进行观察。结果通过治疗以后,两组患者的心率、舒张压以及收缩压明显的有所下降(P <0.05);同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组的房颤复发时间明显延长(P <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比较没有明显的差异(P >0.05)。结论采取麝香保心丸和胺碘酮在联合使用的方法,对高血压心脏病的心房颤动进行治疗的疗效比较确切,安全性也很高,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作者:李伟强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前房深度及眼压的变化研究

    目的:分析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前房深度及眼压的变化。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白内障患者18例(20只眼)为观察组;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白内障患者15例(18只眼)为对照组。患者入院后均行折叠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以及超声乳化术。对两组患者术后视力、眼压、中央前房深度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视力均出现不同程度提高,且两组患者术后眼压均出现降低,部分患者前房角可完全开放。结论对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白内障患以及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白内障患采用超声乳化术能够有效提升患者视力,降低眼压,加深前房,在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王晶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肱骨外科颈骨折术后肩关节的康复治疗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肱骨外科颈骨折术后早期肩关节锻炼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13年3月-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内固定手术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36例,术后均行肩关节康复治疗,对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贯彻统计。结果本组的36例患者接受治疗后,共有5例年龄低于50岁区间的患者肩关节评分为(93.01±4.58)分,共有19例年龄在51~60岁区间患者的肩关节评分为(85.2±4.66)分;共有12例年龄在61~70岁区间患者的肩关节评分为(76.06±5.60)分;共有9例年龄大于71岁区间患者的肩关节评分为(72.40±5.46)分。结论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可早期进行肩关节康复训练,并且早期康复训练明显有利于肩关节功能的恢复,值得推广。

    作者:董得了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片联合舒心降脂片治疗高血压伴血脂异常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高血压伴血脂异常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寻求佳的药物组合,分析和探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片联合舒心降脂片在治疗过程中的应用可行性。方法按照随机双盲对照的原则抽取在我科住院治疗55例高血压伴血脂异常患者作为治疗观察对象,对照组的27例患者治疗上仅给予舒心降脂片口服治疗,而观察组28例患者在给予舒心降脂片口服治疗的同时给予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片口服治疗,观察采取不同的药物组合方案的临床总有效率和血脂改变情况。结果经过统计分析发现,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对照组患者相比显著占优势,且两组患者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血脂指标和用药之前相比都有所好转,而观察组患者好转情况比对照组患者更有优势,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高血压伴血脂异常患者的治疗,除了给予舒心降脂片治疗的同时加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片治疗,不仅可以增加了患者病情好转,而且明显降低患者体内的血脂水平,有效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高荣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小儿流行性腮腺炎采用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0月-2012年11月来我院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的患儿120例,随机将120例患儿分成对照组60例,治疗组6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治疗组患儿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治疗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明显(P <0.05),治疗组患儿的主要症状消失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明显(P <0.05)。结论针对小儿流行性腮腺炎采用优质护理,能有效的提高治愈率,降低临床主要症状的恢复时间,减少患儿痛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露;唐冬云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护理干预在真菌性阴道炎治疗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真菌性阴道炎治疗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80例真菌性阴道炎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和疾病复发状况。结果对照组有效率75%,观察组95%。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复发率25%,观察组不良反应复发率2.5%,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真菌性阴道炎临床治疗中,护理干预具有重要作用,临床疗效显著,减少了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代宏慧;关莉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的研究

    本文以消化内科的常见一些不合理用药情况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通过对实际案例的整理,对不合理用药的原因、类型等进行了仔细研究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用药合理性的方法,希望能够对医院的实际工作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作者:原风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急性支气管肺炎的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急性支气管肺炎患者行痰热清注射液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支气管肺炎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9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施加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退热、咳喘恢复、啰音消失以及 X 线、血象恢复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1.6%,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9%,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 <0.05)。结论急性支气管肺炎患者行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的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买吐地·买提努尔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浅析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建议

    健全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应该包括:疾病预防和控制、现场救治和处置、卫生执法监督、健康宣传教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等几个方面。自2003年非典之后,我国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有待改进的地方。本文就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过程中存在问题进行简浅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建议。

    作者:李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社区卫生服务高血压康复护理的水平现状与发展

    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使得人们身体素质越来越差,患病率提高,其中高血压病例的患者名列前冒,接近患病病例的百分之十二,并且这个比例仍在以一种惊人的速度增高,给国家和个人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和沉重的经济负担。现如今,对身体危害较大的、具有终身性的疾病,也包括高血压,目前,高血压疾病仅靠住院治疗,是满足不了需求的,利用社区服务的护理功能,时刻提醒患者遵医的行为,是控制高血压有效的方法。

    作者:卢丽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浅谈糖尿病患者的防保康复教育

    随着和谐经济的快速发展生产,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模式的变化,糖尿病已不在是传统意义上的老年病,其发病率在中老年人群中呈上升趋势,因病致贫,致伤致残丧失劳动力者明显逐步增加,致死率举高不下,给社会,家庭造成了很大负担。为使患者充分了解糖尿病病因,并发症及危险因素的预防,掌握自我防保康复技能的重要性,对其开展有效的健康教育是很有必要的,对因病具有深远意义。

    作者:付俐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肺癌患者化疗期间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化疗期间的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方法通过护理人员对258例肺癌患者实施化疗护理干预,包括药物护理、静脉护理、饮食护理及心理疏导等。结果在护理人员帮助下,患者能够顺利完成治疗,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结论化疗期间的护理干预对患者的治疗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温静;郑国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心肌梗死急性期患者的 ICU 观察与护理方式刍议

    目的:分析研究心肌梗死急性期患者的 ICU 观察以及护理方式对患者疾病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10月-2012年1月的50例心肌梗死急性期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安置于 ICU 病房,配置先进的监护设施和抢救设施,对患者的病情以及护理方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对患者的积极治疗和有效护理,50例患者没有出现死亡。结论心肌梗死的发病急并且发展迅速,护理人员需要了解心肌梗死的特点,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症状,使患者的满意度提高,减少死亡率和疾病复发率。

    作者:周礼英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腹腔镜下钛夹法治疗阑尾炎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对采用腹腔镜下钛夹法实施阑尾炎手术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对我院收治的采用腹腔镜下钛夹法手术治疗的阑尾炎患者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与接受传统开腹手术的患者组进行比较,分析其临床价值。结果本组接受腹腔镜辅助下钛夹法手术治疗的56例患者,其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与传统开腹手术组相比均具有明显差异,P <0.05。结论腹腔镜下采用钛夹法实施阑尾切除手术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加快患者术后康复进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包宝锁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及颈椎相关疾病的观察与展望

    目的:研究中西医疼痛技术有机结合,切实提高颈椎间盘突出症及颈椎相关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1例颈椎间盘突出症伴随颈椎相关疾病根据颈椎 X 光片、颈椎 MRI 等影像学相关资料明确诊断,分别予颈椎硬膜外腔单次注射治疗;小针刀闭合松解术;手法复位治疗;星状神经阻滞;颈椎胶原酶髓核化学溶解疗法。治疗后并进行了3年随访。结果症状与体征消失,恢复发病前健康状态38例,占病例总数92.7%。症状与体征基本消失,能参加一般性活动,无特殊不适主诉2例,占病例总数0.5%。症状与体征较治疗前缓解1例,占病例总数0.2%。治疗有效率达100%。结论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伴随颈椎相关疾病有相互补充和疗效的叠加作用。是临床可以推广的新思路。

    作者:郭惠访;吴和平;闫荗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不同分娩方式对妊娠期高血压母婴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妊娠期高血压母婴身体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于我院分娩的高血压产妇60例,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观察分析,根据产妇不同的分娩方式,将产妇分为两组,其中阴道分娩组有产妇26例,剖宫产分娩组有产妇34例,探讨不同分娩方式新生儿窒息率以及产后出血率。结果60例高血压产妇中,新生儿窒息率、产后出血量无明显差异,其中阴道分娩组母婴双方损伤小、产后恢复非常快、住院时间短。结论由本次研究调查结果发现,妊娠期间高血压产妇引导分娩结局比剖腹产结局要高,母婴安全指数高、住院时间短,具有积极的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姚琼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脂血症42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高脂血症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1个疗程周期后对比两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2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平均血脂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更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安全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脂血症,可显著改善各项血脂指标,纠正血脂异常,疗效确切,安全性高,优于单用西药治疗,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作者:陈华英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老年患者不同部位留置针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在住院中不同部位浅静脉留置针的疗效,为提高老年患者输液治疗质量提供研究信息。方法将82例慢性疾病老年患者随机分为 A、B 两组,A 组为对照组,B 组为实验组,各41例。A 组留置针穿刺点选为手背,B 组穿刺点选为前臂,观察两组患者留置时间及静脉炎的发生情况有无差别。结果B 组患者留置针留置时间较 A 组长,静脉炎发生率少于 A 组。结论老年患者浅静脉留置针应尽量选择前臂血管,降低了导管堵塞率及发生静脉炎的机率,延长了留置时间。

    作者:梁晓翠;王婷;雷向花 刊期: 2014年第04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