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加强护患沟通做好围手术期心理护理

张海云

关键词:护理沟通服务
摘要: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的需求,也越来越明显,而患者的自我保护、健康的意识,也在不断的提高。在目前医患关系日益紧张的情况下,如何做好护患沟通、提升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是人们关注的问题。现如今,医院的服务宗旨是: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病人为中心。在深入开展护、患之间的交流、沟通中,已取得了一些经验,并能有效的实施。本文就将本课题进行探讨与学习。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清醒患者应用无创呼吸机的心理护理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清醒患者应用无创呼吸机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应用无创呼吸机的清醒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住院时间和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和满意率为95%(19/20)、85%,与对照组的70%(14/20)、100%比较,差异显著(P <0.05,P <0.01);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对应用无创呼吸机的清醒患者具有显著作用,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护患纠纷,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蔡庆玲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不同孕龄重度子痫前期期待治疗对母婴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和分析不同孕龄重度子痫前期期待治疗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不同孕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90例,根据患者的孕周将其划分为 A 组、B 组和 C 组,A 组发病孕龄23~27周26例,B 组发病孕龄为28~37周44例,C 组发病孕龄为32~39周2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期待疗法进行治疗。结果三组孕妇经期待治疗后,各项观察指标:期待治疗时间、孕妇并发症、分娩方式、胎儿及新生儿并发症等对比分析均有显著性差异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A 组孕妇并发症和胎儿及新生儿并发症均为高,B 组期待治疗之间长,期待治疗与 C 组母婴结局无差异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不同孕龄重度子痫前期的治疗及处理应采取个性化方式,孕龄28周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可以采用期待治疗,治疗期间需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密切监测患者的临床表现,并选择合理的分娩方式,以此改善母婴结局。

    作者:毛琼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在降低献血后 ALT 单项不合格血液报废率的应用

    目的: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街头无偿献血者进行快速检测谷丙转氨酶(ALT),以减少血液采集后因 ALT 单项不合格引起血液的报废率。方法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无偿献血者进行 ALT 筛选,对筛选前后采回血液的 ALT 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街头无偿献血者进行快速检测 ALT 后,降低了因 ALT 不合格而采集的血液数量,极大地减少了因 ALT 单项不合格产生血液报废率。结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降低因 ALT 单项不合格引起的血液报废率有显著效果,适合在街头无偿献血快速检测 ALT 时推广应用。

    作者:张丽;张太娟;李海燕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儿科抗生素使用与常见的细菌耐药监测研究

    目的:分析并探讨儿科抗生素使用与常见的细菌耐药检测情况,从而更加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4年4月期间本院儿科感染性疾病患儿240例。回顾性分析240例患者临床资料,调查抗生素的使用情况。对131例呼吸道感染疾病患者进行病原菌检测,统计病原菌种类,并进行药敏试验监测耐药情况。结果240例患者中使用抗生素240例,使用率为100%。其中有11例做药敏试验,占4.58%。其中使用频率从高到底分别为头孢他定、罗红霉素、青霉素和阿奇霉素。单用一种抗生素占87%,两种联合占13%,无三种及以上联合使用者。131例患者分离细菌121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63株(52.07%)、革兰阴性杆菌58株(47.93%)。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耐药率达94%和96%,其他球菌对青霉素耐药率均达50%以上。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对大多数抗生素耐药率均超过40%。所有菌株均对万古霉素较为敏感,耐药率低于15%。革兰阴性杆菌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头孢唑林耐药率高达79%,对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为64%,对头孢他定耐药率达54%,对氨曲南耐药率可超过30%,对头孢呋辛耐药率达27%。结论抗生素的滥用现象较为多见,为了更好的治疗疾病,要合理使用抗生素。

    作者:林元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以急性脑血管病为表现的低血糖反应28例临床分析

    目的:提高对低血糖所致神经系统损害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28例以急性脑血管病为首发症状的低血糖脑病病例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结果28例患者头部影像学检查未发现责任病灶,血糖均<2.8mmol /L,给予葡萄糖治疗后症状及体征均完全恢复。结论应提高对低血糖反应的认识,对有神经系统损伤者要及时检查血糖,提高低血糖的早期诊断,以免延误治疗。

    作者:金海莲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老年患者的心理特征及护理对策

    目的:通过对老年患者临床观察、分析,研究心理特点及护理。方法对200例60岁以上老年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外,同时为病人提供了良好的人文关怀及心理护理,帮助患者改善不良情绪,观察其效果。结果经过护士耐心护理,增加了安全感和亲切感,对护士产生信任感,能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及护理,其护理措施得当,效果满意。结论不健康的心理会影响老年患者的身心健康,应给予针对性护理措施。

    作者:郭凤仙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新生儿黄疸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2月-2014年1月治疗的160例新生儿黄疸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8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组经过干预后,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与对照组比较下降幅度显著,二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新生儿黄疸患儿的治愈率,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钱红梅;于会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浅析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建议

    健全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应该包括:疾病预防和控制、现场救治和处置、卫生执法监督、健康宣传教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等几个方面。自2003年非典之后,我国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有待改进的地方。本文就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过程中存在问题进行简浅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建议。

    作者:李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新生儿臀红预防及护理

    由于新生儿的皮肤比较娇嫩,特别是早产儿,皮肤表面的角质层还没有完全形成,加之尿液和粪便的刺激,尿片质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臀红在新生儿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症状,又称尿布性皮炎或尿布疹。臀部、腹股沟是新生儿臀红的好发部位,其次是大腿的内侧、阴囊下侧、肛门周围。轻者出现皮肤潮红、红疹水泡,严重的还会造成皮肤表面破溃、糜烂或脓疱甚至引起败血症。患儿臀红发生后由于局部皮肤刺痛,常常哭闹不安、拒食、影响休息。不同程度的新生儿臀红可以做如下护理。现将引发新生儿臀红的原因,预防及护理新生儿臀红的一些方法,总结如下。

    作者:高学燕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老年骨质疏松胸腰椎骨折保守治疗的护理

    目的:探究老年骨质疏松胸腰椎骨折保守治疗的护理措施。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5月-2013年1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老年骨质疏松胸腰椎骨折患者40例,这些患者均采用保守治疗方法,对其进行临床护理,探究其护理疗效并进行分析。结果在这40例患者中,有21例患者病情治愈,腰部无疼痛感;15例患者的腰部疼痛感减轻,4例患者疼痛感无变化,治疗失败。所有患者均没有发生并发症,而且也未发生因长时间卧床而造成的褥疮等现象,说明护理工作到位。结论对进行保守治疗的老年骨质疏松胸腰椎骨折患者采取护理措施能帮助骨质患者更快康复。

    作者:赵先花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慢性咽炎雾化剂含漱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探究慢性咽炎雾化剂含漱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2月-2013年12月接收诊治的240例慢性咽炎患者进行治疗观察,随机分为两组各1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双黄连口服液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自拟的慢性咽炎雾化含漱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9.1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33%,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慢性咽炎雾化剂含漱治疗慢性咽炎,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敖特根其其格;达布希拉图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浅谈静脉输液拔针技巧

    静脉输液是临床护理中常见的一项操作,它是临床护理方便快捷的给药方法,不仅直接反应了护士个人输液技术水平的高低,也间接反映了一个科室,乃至整个医院的护理水平高低,所以每一位护士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除按正规操作程序外,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还应该认真观察、学习、探讨静脉输液的拔针技巧问题,以避免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伤害,这也是实行人性化护理的一个重要内容。笔者通过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出以下三点关于拔针的经验技巧,与大家共同探讨科学合适的拔针方法。

    作者:万爱国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护理工作中静脉输液安全的管理探讨

    静脉输液是临床给药的重要途径之一,静脉输液安全直接影响了患者的临床疗效,甚至会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加强静脉输液安全的管理至关重要,为总结护理工作中静脉输液安全的管理措施,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和国内外有关文献报道着重阐述了护理工作中静脉输液不安全因素:主要包括护理工作量大,护理人员编制少,影响了护理质量;没有严格按照护理操作规程进行操作;药物配置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药液外渗及血管损伤。同时提出了静脉输液安全需要采取的措施,主要有:要建立健全各项护理管理制度,狠抓质量控制;加强对静脉输液技术管理。

    作者:赖晓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农村孕产妇保健管理模式探讨

    由于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孕产妇的保健条件与城市孕产妇的保健条件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通过分析当今农村孕产妇保健的现状,针对农村孕产妇保健备件差、服务水平低、资源匮乏等问题,打破旧模式,拓宽思路,探讨适应农村现状的孕产妇保健管理模式,普及孕产妇保健知识,提高基层孕产妇保健工作水平和质量,力求降低农村孕产妇的死亡率,提高我国新生人口的质量。

    作者:余倩倩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盐酸丁卡因胶浆在高血压患者全麻应用的临床观察

    目的:临床观察盐酸丁卡因胶浆在高血压患者全麻中的应用。方法观察组80例。在麻醉诱导前,用盐酸丁卡因胶浆2.5g,涂擦气管导管套囊以上部分,再插管。对照组80例,麻醉诱导后,直接插管。比较在麻醉诱导前、插管后、带管苏醒时、拔管时的血压、心率,拔管时患者躁动、呛咳的例数,以及使用降压药的例数。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在诱导前血压、心率无显著性差异(P >0.05),插管后、带管苏醒时及拔管时的血压、心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组内的4个时间点的血压、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组内的4个时间点的血压、心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拔管时躁动、呛咳的例数为8例。对照组,患者拔管时躁动、呛咳75例。观察组,使用降压药的例数8例。对照组,使用降压药的例数78例。结论丁卡因胶浆能降低高血压患者麻醉时的心血管反应,并能降低高血压患者在拔管时躁动、呛咳,以及使用降压药的例数。

    作者:江红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老年人静脉输液致血管损害的防护措施探讨

    现阶段,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数量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大多数老年人患有的疾病趋于复杂化,慢性疾病呈现多发性,经常需要对其进行静脉输液治疗。本文主要针对我院2013年2月-2013年10月期间200例老年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深入分析老年住院患者静脉输液致血管损害的防护措施,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几率,降低静脉输液对老年患者造成的损害。

    作者:黄苏平;姜丽娜;詹海花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肱骨外科颈骨折术后肩关节的康复治疗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肱骨外科颈骨折术后早期肩关节锻炼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13年3月-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内固定手术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36例,术后均行肩关节康复治疗,对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贯彻统计。结果本组的36例患者接受治疗后,共有5例年龄低于50岁区间的患者肩关节评分为(93.01±4.58)分,共有19例年龄在51~60岁区间患者的肩关节评分为(85.2±4.66)分;共有12例年龄在61~70岁区间患者的肩关节评分为(76.06±5.60)分;共有9例年龄大于71岁区间患者的肩关节评分为(72.40±5.46)分。结论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可早期进行肩关节康复训练,并且早期康复训练明显有利于肩关节功能的恢复,值得推广。

    作者:董得了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自拟养肝汤治疗慢性疲劳综合症42例

    目的:观察自拟养肝汤治疗慢性疲劳综合症的疗效。方法采用养肝汤内服治疗慢性疲劳综合症42例。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疗效分别为95.24%、77.5%,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养肝汤治疗慢性疲劳综合症疗效满意。

    作者:孙淑英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临床观察8例左室特发性室速的血流动力学分析

    目的:观察左室特发性室速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对我院心电图室诊断8例左室特发性室速患者进行分析,观察其临床表现、血压、发作前后心电图、心脏彩超变化。结果左室特发性室速多发生于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以青、中年多见,多为持续发作,血流动力学多稳定。结论左室特发性室速通常不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或心脏性猝死。

    作者:易琼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牙周手术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各种牙周手术配合中的护理体会,提高患者的临床诊疗质量。方法选取于2013年1月-4月在我科进行牙周手术治疗的患者43例,其中牙龈切除术11例,翻瓣术8例,牙冠延长术12例,正畸埋伏牙开窗助萌术7例,GTR 手术3例,牙周植骨术2例。给予术前、术中和术后系统的护理措施,观察临床疗效并总结护理体会。结果43例患者经过规范的牙周手术治疗和系统的护理,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组织愈合良好。结论良好的护理配合可以显著缩短牙周手术时间,减轻患者痛苦,从而提高手术质量,获得理想的临床疗效。

    作者:边捷;边立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