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生儿黄疸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钱红梅;于会超

关键词:护理干预, 新生儿, 黄疸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2月-2014年1月治疗的160例新生儿黄疸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8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组经过干预后,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与对照组比较下降幅度显著,二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新生儿黄疸患儿的治愈率,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慢性阻塞性肺病实施辨证论治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辨证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临床效果。方法对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医护人员根据患者治疗单、双日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通心络胶囊治疗,实验组采用辨证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后 PEV1指标为(1.65±0.22)、PEF 指标为(4.52±1.25)L /s、FCVF 指标为(2.71±0.41)L、PEV1/FCV 指标为(75.88±6.28)%高于对照组(P <0.05);PEV1%指标为(66±3.21)%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的患者采用辨证论治疗效果较好,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症状,缓解患者痛苦,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胡自德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老年人静脉输液致血管损害的防护措施探讨

    现阶段,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数量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大多数老年人患有的疾病趋于复杂化,慢性疾病呈现多发性,经常需要对其进行静脉输液治疗。本文主要针对我院2013年2月-2013年10月期间200例老年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深入分析老年住院患者静脉输液致血管损害的防护措施,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几率,降低静脉输液对老年患者造成的损害。

    作者:黄苏平;姜丽娜;詹海花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层流手术室的管理体会

    手术室是外科诊治、抢救病人的重要场所,是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科室,它担负着对病人进行手术和紧急危重病人的抢救任务,因此,随着医院医疗条件的改善,我国医院层流手术室应用越来越普遍。层流手术室的净化空调系统能有效控制室内细菌的浓度、室内温湿度和尘埃含量,实现理想的手术环境、降低感染率、提高手术质量,以达到洁净手术室的要求,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率。我院自2011年9月正式启用层流净化手术室以来,通过严格的人员培训和规范管理,保证了手术环境的洁净,满足了各类手术需要,有效地预防医院感染,现将管理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李晓霞;杨冰;范荣娥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胃炎胶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行胃炎胶囊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接收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1例,给予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给予观察组胃炎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观察组症状改善情况与内镜检查症状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 <0.05);对照组的临床实际用药时间与胃酸症状控制时间明显高于观察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 <0.05)。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行胃炎胶囊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马依然·阿布来提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前房深度及眼压的变化研究

    目的:分析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前房深度及眼压的变化。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白内障患者18例(20只眼)为观察组;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白内障患者15例(18只眼)为对照组。患者入院后均行折叠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以及超声乳化术。对两组患者术后视力、眼压、中央前房深度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视力均出现不同程度提高,且两组患者术后眼压均出现降低,部分患者前房角可完全开放。结论对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白内障患以及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白内障患采用超声乳化术能够有效提升患者视力,降低眼压,加深前房,在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王晶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对足三里穴位封闭联合口服黏连缓解汤在阑尾炎手术后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香丹针足三里穴位封闭联合口服黏连缓解汤,在阑尾炎手术后胃肠功能等机体恢复疗效研究。方法为治疗组 l10例,香丹注射液双侧足三里封闭,口服黏连缓解汤。对照组100例,中西医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27%,对照组为88.00%,(P <0.05)。提示:香丹注射液双侧足三里穴位封闭联合黏连缓解汤口服,既有药物促进、增进胃肠道张力、减轻腹胀,尽快通气作用,又有足三里穴位刺激效果,针药协同,可提高术后恢复疗效。

    作者:张全泽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关于中医治疗癫痫的探讨

    目的:对中医治疗癫痫的方法和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3年3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癫痫患者5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25人,对观察组患者进行中医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西医治疗,30天为1个疗程,治疗时间为两个疗程,两个疗程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探讨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在疗效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 P <0.05。结论中医治疗癫痫能减少癫痫的复发,有效的控制癫痫,所以在临床上应该得到广泛的应用。

    作者:孙明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浅表淋巴结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中超声指标的比较分析

    浅表淋巴结肿大是临床常见症状,可发生在头部和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多处体表部位。超声检查往往是医师首选的一线诊断方法,具有无损伤、费用少、效果佳的优点,可以为临床医师提供非常重要的影像学资料,对制定下一步治疗计划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在浅表肿大淋巴结良恶性病变的鉴别中,由于良恶性病变临床处理方法区别巨大,误诊误判会导致严重的后果,超声所提示的初步诊断意见对患者及医师的诊疗方案的制定显得尤为重要。因此需要有更加准确敏感的良恶性淋巴结的超声鉴别指标,来为超声诊断医师提供较可靠的鉴别点。本文旨在通过回顾性既往于我院行彩超检查并有明确病理结果的浅表淋巴结肿大患者,对比分析良、恶性浅表淋巴结的超声诊断指标的不同,以探讨各项超声诊断指标在浅表淋巴结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中临床意义。

    作者:王西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脑梗死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为脑梗死偏瘫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偏瘫患者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给予对照组常规对症护理,给予实验组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 FMA 评分、Barthel 指数评分、护理有效率。结果实验组 FMA 评分、Barthel 指数评分、护理有效率分别为(65.15±16.56)分、(57.21±14.01)分、88.0%,以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均存在统计意义(P <0.05)。结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脑梗死偏瘫的护理效果更佳。早期康复护理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高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病案储存新概念-历史病案翻拍数字化储存

    病历翻拍就是使用数字成像仪直接将装订好的历史纸质病案拍摄成彩色或黑白的数字图像储存。拍摄技术简单,储存方便、安全,使用空间小,经济实惠,是医院信息管理的重要发展。同时还可减轻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解放劳动力。将装订好的病案拆开装订进行逐页拍摄,包括所有的检查和化验单等,由专人审查复核拍摄质量、数量、内容等,所有程序完成后存入储存器,消除了涂改、磨损、丢失等隐患。临床医疗、科学研究、教学查阅可通过各工作站的浏览器直接查阅、现场教学,病历不需要复印,只需要通过打印机可以全部打印、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打印内容和数量。减少排队和等候时间,减少医患矛盾,同时可以提高经济收入。打印病历节省了复印机、碳粉、硒鼓、显影器、搓纸轮等昂贵的开支。

    作者:高兴芳;王东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心理护理对纤维支气管镜注药患者依从性的影响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支杆菌引起的肺部感染,人与人之间经呼吸道传播是本病的主要传播方式,临床上多成慢性起病。结核病长期以来是全球重点关注的健康问题之一[1],2011年约有新发病例870万例,结核病带来的负担依然严重。结核病的主要治疗方法是化学治疗: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的应用抗痨药物是治疗结核病的必要手段[2]。但近年来随着呼吸内镜技术的广泛应用,经纤维支气管镜注药治疗在肺结核患者的治疗中也同样发挥了重大的作用。通过支气管镜技术首先对患者进行安全检查,但是在检查过程中,由于是属于侵入性的检查过程,因此检查过程中患者容易出现疼痛或者是不适的感觉。而且在纤维支气管镜注药治疗的过程中,很可能会需要多次反复治疗,那么患者身体和心理上都会承担着很大的压力。

    作者:谭艳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治疗心血管病的中西药联用问题

    在心血管病的临床治疗中,中西药联用法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中西药联用不仅可使疗效得到提高,同时还可降低不良反应。但是在中西药联用中若应用不够合理和恰当,不仅会影响治疗效果,同时还会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为合理且科学地在心血管病的临床治疗中联用中西药,下面笔者就治疗心血管的中西药联用问题进行研究与分析。

    作者:穆连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片联合舒心降脂片治疗高血压伴血脂异常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高血压伴血脂异常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寻求佳的药物组合,分析和探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片联合舒心降脂片在治疗过程中的应用可行性。方法按照随机双盲对照的原则抽取在我科住院治疗55例高血压伴血脂异常患者作为治疗观察对象,对照组的27例患者治疗上仅给予舒心降脂片口服治疗,而观察组28例患者在给予舒心降脂片口服治疗的同时给予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片口服治疗,观察采取不同的药物组合方案的临床总有效率和血脂改变情况。结果经过统计分析发现,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对照组患者相比显著占优势,且两组患者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血脂指标和用药之前相比都有所好转,而观察组患者好转情况比对照组患者更有优势,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高血压伴血脂异常患者的治疗,除了给予舒心降脂片治疗的同时加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片治疗,不仅可以增加了患者病情好转,而且明显降低患者体内的血脂水平,有效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高荣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老年冠心病患者便秘的护理

    冠心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男性多于女性。老年人喜静少动,饮食量少,又因牙齿松动或缺损,咀嚼困难,纤维素摄入量不足,肠粘膜应激力减退,肠蠕动减慢而造成便秘。

    作者:郑国丰;温静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农村孕产妇保健管理模式探讨

    由于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孕产妇的保健条件与城市孕产妇的保健条件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通过分析当今农村孕产妇保健的现状,针对农村孕产妇保健备件差、服务水平低、资源匮乏等问题,打破旧模式,拓宽思路,探讨适应农村现状的孕产妇保健管理模式,普及孕产妇保健知识,提高基层孕产妇保健工作水平和质量,力求降低农村孕产妇的死亡率,提高我国新生人口的质量。

    作者:余倩倩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浮针治疗颈椎病49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浮针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95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取浮针治疗49例,观察组采取普通针灸配合电针、理疗46例,观察2组疗效。结果2组疗效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 <0.01)。结论浮针是治疗颈椎病的有效方法。

    作者:黄赛芝;周亮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综合医院中蒙药饮片质量管理的经验及体会

    在药品行业高速发展的今天,中药、民族药不断被人们认识接受并广泛使用,在综合医院也逐渐设立专门的中药、民族药药房,因此,根据医院情况对于综合医院中蒙药饮片的质量管理是中、蒙药饮片的质量得以保证的佳措施。

    作者:白金晓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浅谈母乳喂养指导中的难点及对策

    随着科学的发展,研究表明母乳是婴儿好的食品和饮料,营养丰富,容易消化吸收,并含有丰富的免疫物质,能增强婴儿的抗病能力。我院从2010年开始创建爱婴医院,极大地促进了母乳喂养,提高了母乳喂养的成功率。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仍存在着一些难点,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采取了相应的对策,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介绍如下。

    作者:冯静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心脑血管疾病的成因、预防和治疗

    从心脑血管疾病的成因入手,结合临床实践病例就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如科学养生、合理膳食等来分析论证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为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发生以及中医中药方法治疗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

    作者:顾玉发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神经内镜下单鼻孔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围手术期的健康指导

    目的:减少单鼻孔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后的并发症,促进患者的康复。方法对53例神经内镜下单鼻孔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患者,从入院、术前、术后、出院均给与相应的健康指导。结果满足患者了解疾病的有关知识、心理知识、预防保健、康复指导等方面的要求,充分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原则。结论做好围手术期的健康指导,能有效降低患者焦虑及紧张情绪,有助于病人平稳度过围手术期,减少并发症,促进术后早日康复,使病人病程明显缩短,改善了其健康状况,纠正了其不良的健康行为,同时也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王丽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