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西田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行胃炎胶囊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接收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1例,给予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给予观察组胃炎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观察组症状改善情况与内镜检查症状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 <0.05);对照组的临床实际用药时间与胃酸症状控制时间明显高于观察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 <0.05)。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行胃炎胶囊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马依然·阿布来提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高脂血症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1个疗程周期后对比两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2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平均血脂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更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安全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脂血症,可显著改善各项血脂指标,纠正血脂异常,疗效确切,安全性高,优于单用西药治疗,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作者:陈华英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分析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与预防出生缺陷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2010年1月-2014年4月来我院进行孕检的孕妇720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进行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对照组不进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对孕妇进行随访记录,比较两组孕妇的出生缺陷情况和其他各项指标。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有9例发生出生缺陷,对照组有43例发生出生缺陷,实验组的出生缺陷率是25/万,对照组的出生缺陷率是119/万,实验组的出生缺陷发生疾病的例数比对照组显著减少,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研究表明,对孕妇进行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可以有效降低出生缺陷率,因此,值得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敖特更其木格 刊期: 2014年第04期
药物是一种较为特殊的商品,对它必须采取一系列的管理措施,这样才能使得人民的安全用药得到保证,才能加强临床药学的监管作用,以此达到推进药剂科进一步发展的目的。蒙药作为我国民族特色药物,应十分注重储藏与保管。
作者:哈斯其木格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为脑梗死偏瘫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偏瘫患者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给予对照组常规对症护理,给予实验组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 FMA 评分、Barthel 指数评分、护理有效率。结果实验组 FMA 评分、Barthel 指数评分、护理有效率分别为(65.15±16.56)分、(57.21±14.01)分、88.0%,以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均存在统计意义(P <0.05)。结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脑梗死偏瘫的护理效果更佳。早期康复护理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高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研究老年糖尿病并发低血糖症的相关因素及防治对策。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7月-2013年7月共收治的46例糖尿病并发低血糖症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低血糖症的危险因素主要有:胰岛素或降糖药使用不当、进食量过少或运动量过大、过分追求控制血糖水平等。经对症治疗后,44例好转,1例长期处于昏迷状态,1例合并严重并发症,有效纠正率为95.7%。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低血糖的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加强血糖监、调整药物剂量及饮食,能够有效防止低血糖发生。
作者:赵琳;贾贺堂;李岚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临床输血中常见的不良反应及对应的预防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自我院2010年4月-2013年11月6785例输血患者中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14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输血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总结。结果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15%,其中非溶血性发热反应37例(25.3%),过敏反应99例(67.8%),溶血反应10例(6.8%);输红细胞悬液发生不良反应者明显多于其他成分血制品,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要求医护人员在临床输血中严格掌握输血指征,加强输血不良反应各方面的综合预防处理,避免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唐冬云;刘露 刊期: 2014年第04期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的需求,也越来越明显,而患者的自我保护、健康的意识,也在不断的提高。在目前医患关系日益紧张的情况下,如何做好护患沟通、提升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是人们关注的问题。现如今,医院的服务宗旨是: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病人为中心。在深入开展护、患之间的交流、沟通中,已取得了一些经验,并能有效的实施。本文就将本课题进行探讨与学习。
作者:张海云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对耳内窥镜下鼓室内注射甲强龙治疗突聋患者的护理方法进行了分析。方法对从2012年6月-2013年9月来我院就诊的48例突聋患者行鼓室内注射甲强龙,同时对这些患者进行科学、细心的护理,观察其对突聋患者的疗效以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在48例突聋患者中,有31例患者的听力恢复,耳鸣等症状消失。结论在耳内窥镜下进行鼓室内的甲强龙注射不仅造成的创伤较小、疗效好,而且经过恰当的护理措施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大大降低,因此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张亚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总结讨论胸部肋骨四位像的应用,对减少肋骨骨折的漏诊及误诊率、提高阳性诊断率、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的应用价值。方法对采用的病例患者均摄胸部后前位、患侧抬高斜位、健侧抬高斜位及膈下肋骨的四位像摄影,肋骨四位像骨折检出率与单纯摄胸部后前位、胸部正斜位骨折检出率相比较。结果采用胸部肋骨四位像骨折检出率明显高于单纯摄胸部后前位、胸部正前位。结论胸部肋骨四位像的肋骨骨折检出率明显高于以往单纯摄胸部后前位或胸部正斜位,有效地减少胸部外伤肋骨骨折的漏诊及误诊。
作者:李德祥;郝海庆;苏春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接尘工人职业健康检查情况,为尘肺病防治等提供依据。方法对10年间进行体检的接尘工人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分析接尘作业工人职业病健康查体情况和尘肺病检出率之间的关系,为尘肺病预防治疗等进行研究探讨。结果2004-2013年,后5年接尘劳动者人数比前5年人数增加。10年间实检人数为36813人,共检出249例可疑尘肺(后经上级职业病诊断机构确诊为尘肺),检出率为0.676%,此外仍然有321例处于观察期,检出率为8.7%。尘肺病前5年检出率低于后5年。前5年实检率为36.66%,后5年为39.45%。10年中,共检出249例可疑尘肺,后经职业病诊断机构确诊为尘肺,其中,I 期176例,49例Ⅱ期,24例Ⅲ期,检出率分别为0.47%;0.13%和0.065%。结论接尘工人中以39.45%实检率,不足以预防尘肺病的发生。搞好职业健康体检及工作场所有害物的监测及各种防护,是预防尘肺病发生的关键,各相关部门应该引起重视,密切配合,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预防。
作者:康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分析冠心病心血管介入治疗的临床资料效果,为临床治疗和理论依据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200例冠心病患者,针对他们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针对所有患者均使用心血管介入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住院时间、并发症几率以及死亡率。结果经过手术治疗,200例患者成功手术为194例(97.00%),6例(3.00%)患者失败。平均住院天数为5.2天,7例患者出现并发症,无死亡病例。结论冠心病心血管介入术治疗冠心病效果良好,手术方法简便,费用低,并发症率和死亡率较低,安全性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艾比布拉·阿布都热西提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舒利迭联合思力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2013年入我院进行治疗的56例中重度稳定器慢性阻塞性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28例,试验组采用舒利迭联合思力华治疗,对照组仅采用舒利迭治疗,治疗时间为3个月。在治疗前后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肺功能指数、血气分析结果并进行比较。结果在足疗程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患者临床症状均得到改善,试验组临床症状缓解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均得到改善,两组患者在整个治疗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采用舒利迭合并思力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心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且不良反应少,起效快,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作者:阿布都克尤木·阿不力米提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分析50R 胰岛素2针治疗糖尿病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9月-2013年12月消化内科收治的糖尿病患者200例,将其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100例与对照组1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30R 胰岛素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50R 胰岛素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低血糖事件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餐后2小时血糖值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低血糖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50R 胰岛素2针应用于糖尿病患者治疗中,其速效与中效比例,既可有效控制餐后高血糖症状,又能够减少低血糖事件发生,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潘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小儿流行性腮腺炎采用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0月-2012年11月来我院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的患儿120例,随机将120例患儿分成对照组60例,治疗组6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治疗组患儿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治疗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明显(P <0.05),治疗组患儿的主要症状消失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明显(P <0.05)。结论针对小儿流行性腮腺炎采用优质护理,能有效的提高治愈率,降低临床主要症状的恢复时间,减少患儿痛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露;唐冬云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小儿气管切开术的临床护理,总结护理体会。方法选取于2012年01月-2013年11月在我院耳鼻喉科采取气管切开术进行治疗的患儿56例为研究对象,对上述选取对象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方法进行分析和整理。结果56例患儿中,仅原发性出血2例,气管损伤1例,气管拥堵1例,其余患儿未发生术后并发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14%,全部拔管出院。结论及时、有效、准确的护理急救措施,是降低小儿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有效手段,护理人员应做好每一个步骤,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能力,认真总结经验,这对保证患儿生命安全有着积极的意义。
作者:张亚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情况。结果62例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治愈54例,死亡6例,自动出院2例。结论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死亡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唐景花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肱骨外科颈骨折术后早期肩关节锻炼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13年3月-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内固定手术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36例,术后均行肩关节康复治疗,对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贯彻统计。结果本组的36例患者接受治疗后,共有5例年龄低于50岁区间的患者肩关节评分为(93.01±4.58)分,共有19例年龄在51~60岁区间患者的肩关节评分为(85.2±4.66)分;共有12例年龄在61~70岁区间患者的肩关节评分为(76.06±5.60)分;共有9例年龄大于71岁区间患者的肩关节评分为(72.40±5.46)分。结论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可早期进行肩关节康复训练,并且早期康复训练明显有利于肩关节功能的恢复,值得推广。
作者:董得了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在住院中不同部位浅静脉留置针的疗效,为提高老年患者输液治疗质量提供研究信息。方法将82例慢性疾病老年患者随机分为 A、B 两组,A 组为对照组,B 组为实验组,各41例。A 组留置针穿刺点选为手背,B 组穿刺点选为前臂,观察两组患者留置时间及静脉炎的发生情况有无差别。结果B 组患者留置针留置时间较 A 组长,静脉炎发生率少于 A 组。结论老年患者浅静脉留置针应尽量选择前臂血管,降低了导管堵塞率及发生静脉炎的机率,延长了留置时间。
作者:梁晓翠;王婷;雷向花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在心血管病的临床治疗中,中西药联用法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中西药联用不仅可使疗效得到提高,同时还可降低不良反应。但是在中西药联用中若应用不够合理和恰当,不仅会影响治疗效果,同时还会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为合理且科学地在心血管病的临床治疗中联用中西药,下面笔者就治疗心血管的中西药联用问题进行研究与分析。
作者:穆连财 刊期: 201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