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关于中医治疗癫痫的探讨

孙明光

关键词:中医, 疗效, 复发, 西医, 分析
摘要:目的:对中医治疗癫痫的方法和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3年3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癫痫患者5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25人,对观察组患者进行中医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西医治疗,30天为1个疗程,治疗时间为两个疗程,两个疗程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探讨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在疗效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 P <0.05。结论中医治疗癫痫能减少癫痫的复发,有效的控制癫痫,所以在临床上应该得到广泛的应用。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母乳喂养指导中的难点及对策

    随着科学的发展,研究表明母乳是婴儿好的食品和饮料,营养丰富,容易消化吸收,并含有丰富的免疫物质,能增强婴儿的抗病能力。我院从2010年开始创建爱婴医院,极大地促进了母乳喂养,提高了母乳喂养的成功率。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仍存在着一些难点,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采取了相应的对策,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介绍如下。

    作者:冯静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慢性咽炎雾化剂含漱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探究慢性咽炎雾化剂含漱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2月-2013年12月接收诊治的240例慢性咽炎患者进行治疗观察,随机分为两组各1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双黄连口服液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自拟的慢性咽炎雾化含漱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9.1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33%,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慢性咽炎雾化剂含漱治疗慢性咽炎,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敖特根其其格;达布希拉图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肝胆外科腹腔镜手术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肝胆外科应用腹腔镜技术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本肝胆外科2010年1月-2013年12月间收治的需手术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组,观察组对其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治疗,比较与分析两种手术方法的临床结果,进一步探讨腹腔镜技术在肝胆外科的临床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具有患者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住院时间短等方面的改善。结论在肝胆外科手术中腹腔镜技术具有显著的成果和重要的地位,其临床疗效值得肯定。

    作者:罗运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50R 胰岛素2针治疗糖尿病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50R 胰岛素2针治疗糖尿病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9月-2013年12月消化内科收治的糖尿病患者200例,将其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100例与对照组1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30R 胰岛素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50R 胰岛素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低血糖事件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餐后2小时血糖值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低血糖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50R 胰岛素2针应用于糖尿病患者治疗中,其速效与中效比例,既可有效控制餐后高血糖症状,又能够减少低血糖事件发生,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潘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探讨不同护理方法在改善内科住院患者睡眠障碍中的作用

    目的:对不同护理方法在改善内科住院患者睡眠障碍中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我院内科住院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甲组30例患者,给予薰衣草温水擦浴的干预护理方法;乙组30例患者,给予心理、行为、饮食等方面的护理干预方法;丙组30例患者,仅给予常规护理方法。比较3组患者给予不同护理方法后的睡眠情况。结果在睡眠各项因子的比较上,甲乙两组护理前后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P <0.05);丙组护理前后无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可比性(P >0.05);丙组患者在干预前、干预1周后、干预2周后的睡眠障碍评分无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可比性(P >0.05);在干预1周后的比较上,甲组患者较乙组患者变化明显,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P <0.05);但是在干预2周后的比较上,乙组患者较甲组患者变化明显,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P <0.05)。结论不同护理方法在改善内科患者睡眠障碍上均有一定的效果,且干预时间不同,干预效果不同,应给予患者合理护理的干预方法,是提高患者睡眠质量的关键因素。

    作者:康娟;宗雪莲;陈延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耳内窥镜下鼓室内注射甲强龙治疗突聋患者的护理分析

    目的:对耳内窥镜下鼓室内注射甲强龙治疗突聋患者的护理方法进行了分析。方法对从2012年6月-2013年9月来我院就诊的48例突聋患者行鼓室内注射甲强龙,同时对这些患者进行科学、细心的护理,观察其对突聋患者的疗效以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在48例突聋患者中,有31例患者的听力恢复,耳鸣等症状消失。结论在耳内窥镜下进行鼓室内的甲强龙注射不仅造成的创伤较小、疗效好,而且经过恰当的护理措施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大大降低,因此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张亚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的研究

    本文以消化内科的常见一些不合理用药情况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通过对实际案例的整理,对不合理用药的原因、类型等进行了仔细研究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用药合理性的方法,希望能够对医院的实际工作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作者:原风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的188例临床研究

    目的:结合我单位近6年来188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数据,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和纯西医治疗冠心病的效果。方法我单位收治的冠心病患者中,根据患者意愿,有82例采取了纯西医治疗,106例采用了中西医结合治疗。虽然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病史不同,采用的具体治疗方式具有差异,但本文重点研究两种质量方法之间的通例性差别。研究结果采用 SPSS19.0进行分析。结果事实证明,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患者,其心绞痛疗效和心电图疗效均优于西药组(P <0.05),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西药组(P <0.01)。结论重要的辨证治疗对于冠心病的治疗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中西医结合可以标本兼治的对于冠心病症状进行改善,可以有效的防止冠心病的复发。

    作者:陈文洲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浅析超敏C反应蛋白与血脂联合检测在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超敏 C 反应蛋白和血脂联合检测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根据患者病情分为5组,另选取同期对照组,比较6组 TG(甘油三脂)、TC(总胆固醇)、HDL -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ApoA1(载脂蛋白 A1)、ApoB(载脂蛋白 B)、hs -CRP(超敏 C 反应蛋白)水平差异。结果各组 TG、TC、LDL -C、hs -CRP、ApoB 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 <0.05;HDL -C、ApoA1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超敏 C 反应蛋白和血脂联合检测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诊断、治疗具有积极意义,能够评估预后。

    作者:夏利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脑出血后继发癫痫的脑电图分析

    目的:对脑出血后继发癫痫患者的脑电图进行分析。方法将我院2011年5月-2012年6月神经科收治的65例脑出血后继发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脑电图进行治疗前后以及复查比对。结果通过对于65名患者的脑电图进行分析后发现,患者癫痫的发生与患者脑出血部位具有相关性。结论对于脑出血患者应当采用脑电图对其病情进行判断,通过脑出血的出血部位,出血量等判断患者癫痫发病率。

    作者:胡俊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脾功能亢进栓塞治疗的护理体会

    目的:阐述肝硬化并脾功能亢进患者行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的术前、术后护理体会。方法对20例脾功能亢进患者,在术前及术后给予相应的护理。结果经精心细致的护理后,脾功能亢进明显改善,且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取得了了满意的栓塞效果。结论掌握脾栓塞术的术前、术后的护理方法,可以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保证脾功能亢进患者栓塞治疗成功的关键之一。

    作者:辛春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儿童水痘疫情控制的干扰因素及防治措施

    所谓水痘就是由水痘,也就是带状的疱疹病毒对人体进行感染所引起的,水痘的临床表现为皮肤上出现疱疹,患病人群以儿童居多,且具有传染性,是为常见的传染病之一。形成水痘后的危害包括:无法参与正常学习,免疫能力较低的人群患水痘的几率也越高,情况严重时会出现进行性的播散型水痘。此症的危害十分的严重;潜伏性感染,会出现继发带状疱疹,患者会疼痛难忍,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对于我国目前来讲,在水痘的疫情防治方面仅仅局限于公卫事件的管理阶段。这是迫切需要我们进行相应改进的监管与相应防制措施。

    作者:闫长春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冠心病影像学检查的临床价值及限度

    目的:探讨常规影像学检查应用于冠心病中的价值与限度。方法将我院2009年9月-2013年9月入诊的20例冠心病患者,分别行影像学检查。7例行胸 DR 正侧位、8例行超声心动图检查、1例行螺旋 CT 冠状动脉成像、4例行 MRI 心脏检查。结果胸片检查虽便捷,但无定性;超声心动图检查简单、可重复、无创等优势,在心脏疾病检查中被广泛使用,是冠心病临床检查首选;螺旋 CT 无创检查,能对冠状动脉异常做准确判断;MRI 为无电离辐射、无创检查技术,能对冠状动脉做直接显示,可对心脏收缩、形态等做评估,是判断心脏功能、心脏异常的黄金标准。结论影像学检查对冠心病的诊断,需要根据患者的自身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检查方法,优势互补。

    作者:陈宏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清醒患者应用无创呼吸机的心理护理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清醒患者应用无创呼吸机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应用无创呼吸机的清醒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住院时间和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和满意率为95%(19/20)、85%,与对照组的70%(14/20)、100%比较,差异显著(P <0.05,P <0.01);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对应用无创呼吸机的清醒患者具有显著作用,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护患纠纷,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蔡庆玲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治疗心血管病的中西药联用问题

    在心血管病的临床治疗中,中西药联用法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中西药联用不仅可使疗效得到提高,同时还可降低不良反应。但是在中西药联用中若应用不够合理和恰当,不仅会影响治疗效果,同时还会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为合理且科学地在心血管病的临床治疗中联用中西药,下面笔者就治疗心血管的中西药联用问题进行研究与分析。

    作者:穆连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片联合舒心降脂片治疗高血压伴血脂异常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高血压伴血脂异常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寻求佳的药物组合,分析和探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片联合舒心降脂片在治疗过程中的应用可行性。方法按照随机双盲对照的原则抽取在我科住院治疗55例高血压伴血脂异常患者作为治疗观察对象,对照组的27例患者治疗上仅给予舒心降脂片口服治疗,而观察组28例患者在给予舒心降脂片口服治疗的同时给予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片口服治疗,观察采取不同的药物组合方案的临床总有效率和血脂改变情况。结果经过统计分析发现,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对照组患者相比显著占优势,且两组患者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血脂指标和用药之前相比都有所好转,而观察组患者好转情况比对照组患者更有优势,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高血压伴血脂异常患者的治疗,除了给予舒心降脂片治疗的同时加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片治疗,不仅可以增加了患者病情好转,而且明显降低患者体内的血脂水平,有效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高荣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探讨腹膜后血肿及大血管损伤手术时机的选择及救治策略

    目的:探讨腹膜后血肿及大血管损伤手术时机及相关救治策略。方法手术治疗组进行探查修补手术。对于稳定型肾周围血肿不伴休克者,则采取非手术治疗措施。结果手术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非手术治疗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腹膜后血肿及大血管损伤的诊断和治疗都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分析和判断。针对不同的血肿部位、大小等情况选择不同的处理方案能够有效的提高治愈率。

    作者:赵健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不典型葡萄胎的超声表现特点与结果探究

    目的:探讨不典型葡萄胎的超声表现特点与结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接收的葡萄胎4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本组40例葡萄胎中,有24例为典型葡萄胎,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其余16例为不典型葡萄胎,3例被误诊为不全流产。结论不典型葡萄胎超声表现多不明显,为提高其诊断符合率还应结合血清β-HGG 与宫腔诊刮病理后综合分析。

    作者:阿扎提古丽·阿布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在肿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方法

    目的:探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常见问题及护理。方法通过特殊案例护理体会,分析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护理方法。结果总结临床使用的穿刺时间、穿刺方法,防堵塞、防感染、防扎伤的护理。结论通过总结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常见问题及护理,有助于广泛开展此技术,可有效的降代反复穿刺给患者所致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迪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心理护理对纤维支气管镜注药患者依从性的影响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支杆菌引起的肺部感染,人与人之间经呼吸道传播是本病的主要传播方式,临床上多成慢性起病。结核病长期以来是全球重点关注的健康问题之一[1],2011年约有新发病例870万例,结核病带来的负担依然严重。结核病的主要治疗方法是化学治疗: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的应用抗痨药物是治疗结核病的必要手段[2]。但近年来随着呼吸内镜技术的广泛应用,经纤维支气管镜注药治疗在肺结核患者的治疗中也同样发挥了重大的作用。通过支气管镜技术首先对患者进行安全检查,但是在检查过程中,由于是属于侵入性的检查过程,因此检查过程中患者容易出现疼痛或者是不适的感觉。而且在纤维支气管镜注药治疗的过程中,很可能会需要多次反复治疗,那么患者身体和心理上都会承担着很大的压力。

    作者:谭艳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