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盐酸丁卡因胶浆在高血压患者全麻应用的临床观察

江红梅

关键词:丁卡因胶浆, 高血压, 静脉复合全麻, 心血管反应
摘要:目的:临床观察盐酸丁卡因胶浆在高血压患者全麻中的应用。方法观察组80例。在麻醉诱导前,用盐酸丁卡因胶浆2.5g,涂擦气管导管套囊以上部分,再插管。对照组80例,麻醉诱导后,直接插管。比较在麻醉诱导前、插管后、带管苏醒时、拔管时的血压、心率,拔管时患者躁动、呛咳的例数,以及使用降压药的例数。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在诱导前血压、心率无显著性差异(P >0.05),插管后、带管苏醒时及拔管时的血压、心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组内的4个时间点的血压、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组内的4个时间点的血压、心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拔管时躁动、呛咳的例数为8例。对照组,患者拔管时躁动、呛咳75例。观察组,使用降压药的例数8例。对照组,使用降压药的例数78例。结论丁卡因胶浆能降低高血压患者麻醉时的心血管反应,并能降低高血压患者在拔管时躁动、呛咳,以及使用降压药的例数。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优质护理在辨证施治服用中药患者中的应用

    中药现代化研究、生产、使用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从古至今,中医药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药以其特有的低毒性、疗效确切、非耐药特性并具整体调节和双向调节等在医疗康复及保健方面的独特优势,越来越受到各国人民的重视和欢迎,优质护理在正确合理的辨证施治服用中药中起着尤为重要作用。

    作者:朱石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儿童水痘疫情控制的干扰因素及防治措施

    所谓水痘就是由水痘,也就是带状的疱疹病毒对人体进行感染所引起的,水痘的临床表现为皮肤上出现疱疹,患病人群以儿童居多,且具有传染性,是为常见的传染病之一。形成水痘后的危害包括:无法参与正常学习,免疫能力较低的人群患水痘的几率也越高,情况严重时会出现进行性的播散型水痘。此症的危害十分的严重;潜伏性感染,会出现继发带状疱疹,患者会疼痛难忍,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对于我国目前来讲,在水痘的疫情防治方面仅仅局限于公卫事件的管理阶段。这是迫切需要我们进行相应改进的监管与相应防制措施。

    作者:闫长春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不同分娩方式对妊娠期高血压母婴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妊娠期高血压母婴身体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于我院分娩的高血压产妇60例,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观察分析,根据产妇不同的分娩方式,将产妇分为两组,其中阴道分娩组有产妇26例,剖宫产分娩组有产妇34例,探讨不同分娩方式新生儿窒息率以及产后出血率。结果60例高血压产妇中,新生儿窒息率、产后出血量无明显差异,其中阴道分娩组母婴双方损伤小、产后恢复非常快、住院时间短。结论由本次研究调查结果发现,妊娠期间高血压产妇引导分娩结局比剖腹产结局要高,母婴安全指数高、住院时间短,具有积极的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姚琼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浅析超敏C反应蛋白与血脂联合检测在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超敏 C 反应蛋白和血脂联合检测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根据患者病情分为5组,另选取同期对照组,比较6组 TG(甘油三脂)、TC(总胆固醇)、HDL -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ApoA1(载脂蛋白 A1)、ApoB(载脂蛋白 B)、hs -CRP(超敏 C 反应蛋白)水平差异。结果各组 TG、TC、LDL -C、hs -CRP、ApoB 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 <0.05;HDL -C、ApoA1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超敏 C 反应蛋白和血脂联合检测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诊断、治疗具有积极意义,能够评估预后。

    作者:夏利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浅表淋巴结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中超声指标的比较分析

    浅表淋巴结肿大是临床常见症状,可发生在头部和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多处体表部位。超声检查往往是医师首选的一线诊断方法,具有无损伤、费用少、效果佳的优点,可以为临床医师提供非常重要的影像学资料,对制定下一步治疗计划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在浅表肿大淋巴结良恶性病变的鉴别中,由于良恶性病变临床处理方法区别巨大,误诊误判会导致严重的后果,超声所提示的初步诊断意见对患者及医师的诊疗方案的制定显得尤为重要。因此需要有更加准确敏感的良恶性淋巴结的超声鉴别指标,来为超声诊断医师提供较可靠的鉴别点。本文旨在通过回顾性既往于我院行彩超检查并有明确病理结果的浅表淋巴结肿大患者,对比分析良、恶性浅表淋巴结的超声诊断指标的不同,以探讨各项超声诊断指标在浅表淋巴结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中临床意义。

    作者:王西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葛氏捏筋拍打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经验总结

    葛凤麟医生是"葛氏捏筋拍打疗法"第四代传人,擅长运用葛氏捏筋拍打疗法治疗颈肩腰腿痛及软组织损伤等多种疾病,其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认识及治疗均有独到之处,并且疗效显著,笔者有幸跟随葛老师学习,受益匪浅,现将其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经验进行总结。

    作者:郭玉川;葛凤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浅谈母乳喂养指导中的难点及对策

    随着科学的发展,研究表明母乳是婴儿好的食品和饮料,营养丰富,容易消化吸收,并含有丰富的免疫物质,能增强婴儿的抗病能力。我院从2010年开始创建爱婴医院,极大地促进了母乳喂养,提高了母乳喂养的成功率。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仍存在着一些难点,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采取了相应的对策,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介绍如下。

    作者:冯静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疼痛的新护理

    疼痛是一种与实际或潜在的组织损伤有关的不愉快的主观感觉和情绪体验,它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安全机制,当出现情况时它能唤起避免损伤的行为,也是一种个人的,主观的,多方面的体验,根据不同的生理,心理,社会和文化因素而变化,不仅可以消耗人的精力使人疲乏,还能影响个体的人际关系及其对生活的信心。

    作者:滕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脑梗死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为脑梗死偏瘫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偏瘫患者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给予对照组常规对症护理,给予实验组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 FMA 评分、Barthel 指数评分、护理有效率。结果实验组 FMA 评分、Barthel 指数评分、护理有效率分别为(65.15±16.56)分、(57.21±14.01)分、88.0%,以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均存在统计意义(P <0.05)。结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脑梗死偏瘫的护理效果更佳。早期康复护理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高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62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情况。结果62例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治愈54例,死亡6例,自动出院2例。结论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死亡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唐景花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肺癌患者化疗期间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化疗期间的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方法通过护理人员对258例肺癌患者实施化疗护理干预,包括药物护理、静脉护理、饮食护理及心理疏导等。结果在护理人员帮助下,患者能够顺利完成治疗,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结论化疗期间的护理干预对患者的治疗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温静;郑国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探讨腹膜后血肿及大血管损伤手术时机的选择及救治策略

    目的:探讨腹膜后血肿及大血管损伤手术时机及相关救治策略。方法手术治疗组进行探查修补手术。对于稳定型肾周围血肿不伴休克者,则采取非手术治疗措施。结果手术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非手术治疗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腹膜后血肿及大血管损伤的诊断和治疗都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分析和判断。针对不同的血肿部位、大小等情况选择不同的处理方案能够有效的提高治愈率。

    作者:赵健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高效膨胀海绵治疗鼻出血105例临床研究

    目的:关于高效膨胀海绵治疗鼻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的探讨。方法将我科2009年10月-2012年12月确诊的105例活动性鼻出血患者接受高效膨胀止血海绵治疗效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105例患者在鼻腔给予额高效膨胀海绵填塞止血后,跟踪观察鼻腔没有再发生出血现象,治愈率达到了95.24%。结论高膨胀止血海绵治疗活动性鼻出血,有着操作简便、快速止血、给患者造成的痛苦小等优点,在急诊活性鼻出血中是佳治疗方法。

    作者:吴广慧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冠心病影像学检查的临床价值及限度

    目的:探讨常规影像学检查应用于冠心病中的价值与限度。方法将我院2009年9月-2013年9月入诊的20例冠心病患者,分别行影像学检查。7例行胸 DR 正侧位、8例行超声心动图检查、1例行螺旋 CT 冠状动脉成像、4例行 MRI 心脏检查。结果胸片检查虽便捷,但无定性;超声心动图检查简单、可重复、无创等优势,在心脏疾病检查中被广泛使用,是冠心病临床检查首选;螺旋 CT 无创检查,能对冠状动脉异常做准确判断;MRI 为无电离辐射、无创检查技术,能对冠状动脉做直接显示,可对心脏收缩、形态等做评估,是判断心脏功能、心脏异常的黄金标准。结论影像学检查对冠心病的诊断,需要根据患者的自身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检查方法,优势互补。

    作者:陈宏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前房深度及眼压的变化研究

    目的:分析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前房深度及眼压的变化。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白内障患者18例(20只眼)为观察组;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白内障患者15例(18只眼)为对照组。患者入院后均行折叠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以及超声乳化术。对两组患者术后视力、眼压、中央前房深度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视力均出现不同程度提高,且两组患者术后眼压均出现降低,部分患者前房角可完全开放。结论对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白内障患以及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白内障患采用超声乳化术能够有效提升患者视力,降低眼压,加深前房,在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王晶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对于发生急性脑梗死的患者,采取重组组织性纤溶酶原激活剂进行静脉的溶栓,探究这种激活剂的临床疗效和预后因素。方法从我院确诊为急性脑梗死的按照随机数表法抽出30名急性脑梗死发病后4.5h 的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溶栓治疗,而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还对患者采用重组组织性纤溶酶原激活剂进行治疗,分析其疗效,治疗后3h、12h、24h、3d 的神经功能评分以及患者在治疗后80d 的 Bar-lthel 指数。结果经过两种不同的溶栓治疗,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6.67%(13人),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0.00%(9人),对比得 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经过80d 的治疗与恢复,实验组患者的 Barlthel 在90分以上的患者有12(80.00%)人,而对照组患者在90分以上的仅有7人(46.67%),对比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治疗后3h、12h、24h、3d 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对照患者,比较均可得 P <0.05,在统计学上都有意义。结论对于急性脑梗死的治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具有明显的溶栓效果,能够更好地对患者的预后提供保障,并且对于栓塞的治疗越早,临床的疗效越好,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就越高。

    作者:陈华英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50R 胰岛素2针治疗糖尿病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50R 胰岛素2针治疗糖尿病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9月-2013年12月消化内科收治的糖尿病患者200例,将其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100例与对照组1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30R 胰岛素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50R 胰岛素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低血糖事件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餐后2小时血糖值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低血糖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50R 胰岛素2针应用于糖尿病患者治疗中,其速效与中效比例,既可有效控制餐后高血糖症状,又能够减少低血糖事件发生,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潘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盐酸丁卡因胶浆在高血压患者全麻应用的临床观察

    目的:临床观察盐酸丁卡因胶浆在高血压患者全麻中的应用。方法观察组80例。在麻醉诱导前,用盐酸丁卡因胶浆2.5g,涂擦气管导管套囊以上部分,再插管。对照组80例,麻醉诱导后,直接插管。比较在麻醉诱导前、插管后、带管苏醒时、拔管时的血压、心率,拔管时患者躁动、呛咳的例数,以及使用降压药的例数。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在诱导前血压、心率无显著性差异(P >0.05),插管后、带管苏醒时及拔管时的血压、心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组内的4个时间点的血压、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组内的4个时间点的血压、心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拔管时躁动、呛咳的例数为8例。对照组,患者拔管时躁动、呛咳75例。观察组,使用降压药的例数8例。对照组,使用降压药的例数78例。结论丁卡因胶浆能降低高血压患者麻醉时的心血管反应,并能降低高血压患者在拔管时躁动、呛咳,以及使用降压药的例数。

    作者:江红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洗必泰在 ICU 患者进行口腔护理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研究并探讨洗必泰在 ICU 患者口腔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需进行口腔护理的80例 ICU 颅脑外伤气管插管患者,给予每例患者颅脑外伤的常规治疗,在给予患者常规口腔护理基础上增加采用洗必泰进行口腔护理,严密观察每例患者口腔护理前后口腔异味、真菌感染以及口腔溃疡等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采用洗必泰进行口腔护理后口腔异味、真菌感染、口腔溃疡以及呼吸机肺炎的发生率均较低。结论洗必泰对于 ICU 患者的口腔护理具有较好的效果,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并发症。

    作者:蔡生秀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甲磺酸罗哌卡因用于肌间沟臂丛阻滞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上肢手术采用不同浓度甲磺酸罗哌卡因实施臂丛麻醉的麻醉效果。方法50例 ASAⅠ-Ⅱ级,18~60岁拟行上肢手术病人,随机分为4组,分别用0.596%、0.447%、0.298%甲磺酸罗哌卡因和0.25%布比卡因30ml 在肌间沟肌注,观察注药后5分钟、15分钟、60分钟分别对感觉和运动进行评价同时观察病人是否有不适症状,记录术后镇痛时间和运动恢复时间。结果甲磺酸罗哌卡因0.596%、0.447%浓度以及布比卡因0.25%浓度的麻醉效果好于甲磺酸罗哌卡因0.298%的浓度。甲磺酸罗哌卡因0.596%组患者有2例具有呼吸困难症状。结论甲磺酸罗哌卡因0.447%同其他组相比,实施肌间沟阻滞时具有作用迅速、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等优点,是临床治疗中的佳剂量。

    作者:赵娟;陈金权 刊期: 2014年第04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