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学军;覃勇志;蒲川成;周勇;苏琴;吴贵亮
目的 探讨一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Lisfranc关节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0例Lisfranc关节损伤一期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根据AOFAS功能评分评价术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30例均获随访6~12个月,平均10.5个月.切口均一期愈合,未发生感染.所有患者足弓形态基本恢复正常,步态基本正常.AOFAS评分:优23例,良3例,可4例,优良率86.7%.结论 一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是治疗Lisfranc关节损伤的有效方法.
作者:张海龙;管国平;杨业林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股骨头脱位的发生原因,为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5-01-2011-12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216例老年股骨颈骨折的资料.其中33例伴神经系统疾病,包括脑卒中后偏瘫29例、帕金森病4例.术后随访时观察股骨头脱位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术后均获随访12~72个月,平均35个月.216例中共有9例(4.2%)发生股骨头脱位,其中4例术前伴有神经系统疾病,2例存在假体安装不匹配的问题.伴神经系统疾病患者术后脱位发生率为12.1%(4/33),其他患者术后脱位5例,占2.7%(5/183),两组脱位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人合并的神经系统疾病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股骨头脱位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在治疗时要加以重视及预防.假体安装匹配不良也是术后发生脱位的重要原因.
作者:吴伟;沈波;黄笑鹏;刘中远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术中股骨大粗隆有效固定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采用张力带钢丝固定股骨大粗隆结合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40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观察术后负重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结果 术后平均第10天开始负重,平均住院时间14d.术后X线片显示股骨大粗隆骨折复位并固定满意,假体位置良好.随访6~20个月,无骨折再移位及假体松动.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平均94分,优34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95.0%.结论 采用张力带钢丝有效固定股骨大粗隆结合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可减少患者卧床时间及并发症,安全可靠,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作者:刘冰山;王晓;李国军;刘洋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钢板螺钉骨水泥强化结合VSD技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1/3管型钢板螺钉固定并用骨水泥强化、切口VSD持续负压引流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踝关节骨折35例.结果 35例均获12~24个月随访,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6~12周.疗效评估根据AOFAS评分标准评定,本组疼痛症状(42.0±1.2)分,踝关节功能(47.0±2.7)分,总评(90.0±2.3)分.结论 钢板螺钉骨水泥强化和VSD技术二者有机结合为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踝关节骨折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作者:陈石玉;罗建光;汪玮;罗坚;智云龙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采用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距骨体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共收治距骨体骨折26例,均采用空心钉内固定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平均15(12~24)个月随访,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骨折均顺利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6周.疗效采用Hawkins评分标准评定:优15例,良6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80.8%.结论 采用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距骨体骨折手术操作简单、时间短、固定牢靠,可获得满意临床效果.
作者:蒋志康;黎观保;黎品泉;陈秋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经皮长骶髂螺钉内固定治疗Tile C型骶骨骨折的可行性、有效性以及技术要点.方法 2例Tile C型骨盆骨折骨牵引至骨折竖直方向复位满意后行骨折复位内固定术,自骶骨伤侧行经皮长骶髂螺钉固定骶骨骨折,以重建钢板固定耻骨上支骨折.结果 术中无重大血管、神经损伤,术后无感染、严重双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双下肢不等长及内固定失效,骨折均顺利愈合.Matta评分和Majeed功能评分结果均为优.结论 经皮长骶髂螺钉内固定治疗Tile C型骶骨骨折是一种有效且相对安全的骶髂螺钉固定方式.
作者:赵勇;张树栋;孙涛;王丹;邹德鑫;谭江威;赵宇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儿童创伤性髋关节脱位(TDHC)的诊断及治疗结果,提高对TDHC的认识.方法 对4例TDHC病例及随访资料进行分析总结.4例均一期行闭合复位、皮牵引固定治疗.结果 4例获随访1.5~7.0年,平均3.6年.患儿髋关节活动正常,无疼痛,X线片未见股骨头坏死征象.结论 儿童创伤性髋关节脱位发生率较低,造成创伤所需的能量较小.早期诊断并及时行关节复位,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刘之群;岳库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术前被动关节功能锻炼结合钢板内固定治疗Schatzker Ⅰ~Ⅲ型胫骨平台骨折术后疗效.方法 SchatzkerⅠ~Ⅲ型胫骨平台骨折76例分为对照组39例及实验组37例,对照组术前行石膏固定,实验组术前行被动关节功能锻炼,术中复位关节面并植骨后行钢板内固定.结果 至末次随访时实验组膝关节功能HSS评分优良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术后1、2、3、6个月实验组平均大屈曲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SchatzkerⅠ~Ⅲ型胫骨平台骨折术前即行被动关节功能锻炼可防止关节粘连,有利于术后关节功能恢复.
作者:李光辉;段建辉;邵先舫;刘志军;邓智刚;沈勤耀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空心钉结合髓内钉固定治疗同侧胫骨平台伴胫骨干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采用空心钉结合髓内钉固定治疗同侧胫骨平台伴胫骨干骨折12例,先以空心钉固定胫骨平台骨折,部分关节面粉碎塌陷较严重、怀疑合并半月板及韧带损伤者使用关节镜辅助探查及复位胫骨平台关节面,再以髓内钉固定胫骨干骨折.结果 本组获平均17(8~33)个月随访,均获得骨性愈合,胫骨平台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12周,胫骨干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23周.疗效根据Lowa膝关节功能评价标准评定:优8例,良3例,可1例.结论 空心钉结合髓内钉既有效固定了两处骨折,又充分保护了软组织,是治疗同侧胫骨平台伴胫骨干骨折的有效方法.
作者:田生杰;王秀会;陆耀刚;蔡攀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总结关节镜辅助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自2008-03-2011-01行手术治疗的18例单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均以膝关节内侧间室病损为主.术前进行MR及X线片评估;术中采用关节镜进行检查和清理,并行膝关节内侧间室单髁置换术;术后进行膝关节功能及影像学评估.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平均21(18~36)个月随访,影像学检查显示假体位置良好,无松动与假体周围骨溶解的迹象.末次随访时膝关节功能HSS评分由术前71.3分提高至87.2分,优15膝,良3膝;平均关节活动范围(ROM) 127°(112~141°).结论 关节镜下准确评估、清理关节病损为人工膝关节单髁置换术提供临床依据,提高了疗效,是治疗膝关节单间室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坚;陈孙裕;肖展豪;潘玲;吴德仙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髋加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并总结治疗经验.方法 对57例股骨粗隆间骨折应用髋加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后早期功能康复训练,并对术后并发症、骨折愈合情况及髋关节功能进行随访.结果 57例术后均获随访6~33个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12~24周,平均13.6周.末次随访时患侧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优34例,良18例,可5例,优良率91.2%.结论 髋加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术中操作简便,固定的稳定性好,有利于术后早期功能康复训练.
作者:黄海;张喜才;潘华;许丽江;左海强;余晓栋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比较动力髋螺钉(DHS)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在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疗效.方法 分析61例65岁以上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应用DHS(32例)和PFNA(29例)内固定的疗效,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前后血红蛋白量、术后下地负重时间及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等指标.结果 61例围手术期均没有严重并发症发生.PFNA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地负重时间较DHS组短,术后失血量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FNA组Harris评分优良率(93.1%)明显高于DHS组(7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PFNA内固定疗效较好,具有操作简单、出血少、内固定可靠、允许早期功能锻炼等优点.
作者:李振鹏;邹延澄;陈泽锋;林耿春;刘克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调查上海市长宁区人群髋部骨折特别是50岁以上人群髋部骨折发病的流行病学情况.方法 通过长宁区公共卫生信息中心以及申康医联中心的长宁区人口健康档案调查,收集长宁区户籍人口在各大医院就诊记录和资料,查询2008-07-2012-06 ICD-10疾病编码股骨颈骨折及股骨粗隆间骨折就诊记录,获得患者相关信息.通过长宁区疾控中心资料调取,取得长宁区2010年及2011年人口分布情况.结果 2008-07-2012-06长宁区髋部骨折标准化发病率为68.01,其中男性为52.15,女性为82.09,本地区女性年标准化发病率高于男性(P<0.05).长宁区50岁以上人群髋部骨折标准化发病率为140.80,其中男性为95.90,女性为182.86.本地区50岁以上人群髋部骨折女性年标准化发病率高于男性(P<0.05).50岁以上人群髋部骨折粗发病率显著高于50岁及以下人群(P<0.05).结论 2008-07-2012-06长宁区50岁以上人群髋部骨折的发病人数占总发病人数的94.75%,标准化年发病率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5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高于50岁以下人群,女性高于男性.
作者:梁朝革;张国宁;王嘉;唐献忠;陈豪杰;于荣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评价采用缝线锚钉内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疗效.方法 16例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采用膝关节后内侧倒L形切口经腓肠肌内侧缘与半腱肌之间入路,以缝线锚钉内固定治疗.结果 16例均获平均12(7~24)个月随访,X线片显示骨折复位满意,并在术后8~16周获骨性愈合.膝关节稳定,Lachman试验阴性,屈伸功能正常.结论 采用经膝关节后内侧倒L形小切口入路缝线锚钉内固定治疗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等优点,适合基层骨科推广.
作者:蒋昊靖;何向东;金勤富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骨水泥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技术和疗效.方法 采用骨水泥型柄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29例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其中行全髋关节置换术6例,标准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23例.结果 本组手术时间51~90 min,平均78 min;术中出血量300~600 ml,平均410 ml;其中19例术中输血,输血量200~800 ml,平均320 ml.随访期间死亡1例,其余28例术后随访5~30个月,平均18.6个月.术后1d患者可拄双拐下床活动.术后1个半月,24例患肢功能明显改善,行走能力基本恢复到伤前水平.未出现髋臼磨损及股骨假体松动、下沉等并发症.出现脑梗死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2例,异位骨化2例.髋关节功能按Harris评分标准评定:优6例,良18例,可4例,差1例.结论 骨水泥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有良好的近期疗效.
作者:穆文博;曹力;杨德盛;胥伯勇;郭文涛;艾力·热黑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三维外固定架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采用闭合复位、三维外固定架治疗16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结果 16例获得3~36个月随访,平均14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疗效根据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标准评定:优4例,良10例,可2例,优良87.5%.结论 闭合复位、三维外固定架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固定牢靠等优点,该方法较实用.
作者:王哲;曹义锋;刘锋;吴疆 刊期: 2013年第12期
MoM全髋关节置换术(THA)疗效满意且应用广泛[1],然而由钴铬(CoCr)合金组成的承重表面会引起磨损,并且释放钴铬纳米颗粒.这些纳米颗粒会降低细胞活力,诱导DNA损伤,引起染色体畸变,可能引起金属超敏反应的增加.本综述旨在探讨钴铬纳米颗粒特征、免疫学毒性及基因毒性.1 假体更新THA常用的假体是MoP.尽管THA术后能很好地维持正常,但是有一个年龄效应,即首次进行THA的年龄越低,THA的维持越不理想,主要是因为无菌性松动.
作者:陈锋均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新一代股骨近端交锁髓内钉(InterTan钉)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体会.方法 采用InterTan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25例.结果 本组均获平均14.5(5~24)个月随访,切口均一期愈合,未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无骨折再移位及内固定松动、失效.末次随访时按JOA髋关节评分系统评定疗效:优17例,良5例,可3例,优良率88.0%.结论 InterTan钉设计合理,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时具有固定可靠、骨折愈合率高、临床疗效满意、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点.
作者:孙建皖;杨家赵;徐磊;王叙进;方诗元;孔荣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中老年嗜酒者酒精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门诊发现要素.方法 30例中老年嗜酒者发生酒精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4例行人工全髋或半髋关节置换术,10例(严重侧)行髓芯减压,6例于放射线下行患髋动脉介.注射蛇毒溶酶或血管扩张剂,5例自服中药,3例自服药酒,2例行介入治疗.结果 4例行人工全髋或半髋关节置换者术后关节功能恢复;10例(严重侧)行髓芯减压、6例于放射线下行患髋动脉介入注射蛇毒溶酶或血管扩张剂、5例自服中药者疼痛症状均得到缓解;3例自行服药酒及2例行介入治疗者失访.结论 中老年男性有嗜酒成瘾者,腰髋膝痛要检查髋关节托马氏征、4字征、髋关节叩击试验(髋外展,屈膝叩膝试验),常规摄骨盆X线片,有怀疑者行髋关节CT、MRI检查以排除股骨头坏死,对MRI示股骨头“星月征”者要随访,注意早期股骨头坏死.
作者:陈睿;宋恒平;倪凤民;张皓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股骨粗隆间骨折PFN内固定术后失效的原因并探讨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对其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对15例股骨粗隆间骨折PFN内固定术后失效者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15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获随访6~24个月,其中12例术后顺利恢复,3例因所合并的内科疾病加重,经积极治疗后好转;髋关节功能恢复较满意,Harris评分:优9例,良4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86.7%.结论 股骨粗隆间骨折PFN内固定术后失效患者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是一种良好的选择.
作者:习勇;张小军;王海贤;李军 刊期: 201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