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距骨体骨折

蒋志康;黎观保;黎品泉;陈秋安

关键词:距骨体骨折, 空心钉, 内固定
摘要:目的 探讨采用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距骨体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共收治距骨体骨折26例,均采用空心钉内固定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平均15(12~24)个月随访,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骨折均顺利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6周.疗效采用Hawkins评分标准评定:优15例,良6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80.8%.结论 采用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距骨体骨折手术操作简单、时间短、固定牢靠,可获得满意临床效果.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相关文献
  • 空心钉结合髓内钉固定治疗同侧胫骨平台伴胫骨干骨折

    目的 探讨空心钉结合髓内钉固定治疗同侧胫骨平台伴胫骨干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采用空心钉结合髓内钉固定治疗同侧胫骨平台伴胫骨干骨折12例,先以空心钉固定胫骨平台骨折,部分关节面粉碎塌陷较严重、怀疑合并半月板及韧带损伤者使用关节镜辅助探查及复位胫骨平台关节面,再以髓内钉固定胫骨干骨折.结果 本组获平均17(8~33)个月随访,均获得骨性愈合,胫骨平台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12周,胫骨干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23周.疗效根据Lowa膝关节功能评价标准评定:优8例,良3例,可1例.结论 空心钉结合髓内钉既有效固定了两处骨折,又充分保护了软组织,是治疗同侧胫骨平台伴胫骨干骨折的有效方法.

    作者:田生杰;王秀会;陆耀刚;蔡攀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股骨头颈骨巨细胞瘤术后医源性髂骨取骨部位种植转移一例

    笔者于2012-01收治1例股骨头、颈骨巨细胞瘤术后局部复发并自体髂骨取骨部位医源性种植转移,临床极为少见,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男,29岁.5年前因持续性右髋关节隐约疼痛不适在当地医院就诊,X线片提示右侧股骨头、颈部有一溶骨性病灶(图1),诊断为右侧股骨颈病变.

    作者:甄平;李旭升;周胜虎;高明暄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自体游离腓骨段结合髂骨移植治疗感染性胫骨骨缺损15例

    目的 探讨自体游离腓骨段结合自体髂骨移植治疗感染性胫骨骨缺损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胫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Gustilo C3型)经过平均3.6次手术后,形成骨缺损型感染性骨不连15例,平均骨缺损6.5 cm,采用健侧游离的腓骨段结合自体髂骨移植治疗.结果 15例均获得平均12.4(9~18)个月随访.术后7个月所有骨折获得骨性愈合.疗效按Wohner-Wruhs评分标准评定:优9例,良6例.结论 自体游离腓骨段结合髂骨移植是治疗感染性胫骨骨缺损的有效方法.

    作者:关鹏飞;李庭;张宏斌;焦翔;刘丹;曹海涛;李冀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儿童创伤性髋关节脱位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 探讨儿童创伤性髋关节脱位(TDHC)的诊断及治疗结果,提高对TDHC的认识.方法 对4例TDHC病例及随访资料进行分析总结.4例均一期行闭合复位、皮牵引固定治疗.结果 4例获随访1.5~7.0年,平均3.6年.患儿髋关节活动正常,无疼痛,X线片未见股骨头坏死征象.结论 儿童创伤性髋关节脱位发生率较低,造成创伤所需的能量较小.早期诊断并及时行关节复位,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刘之群;岳库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一期缩短二期Ilizarov延长技术治疗小腿Gustilo Ⅲ C型高能量损伤

    目的 探讨一期缩短二期Ilizarov延长技术治疗小腿GustiloⅢC型高能量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5例小腿Gustilo Ⅲ C型极高能量损伤应用一期缩短二期Ilizarov肢体延长技术治疗.结果 术后14例获平均36.5(27~72)个月随访,随访患者均骨性愈合且已去除延长外固定架,恢复了行走功能,外形满意.有1例因糖尿病合并静脉回流危象,早期行截肢术.本组术后无感染,延长过程中无血管、神经损伤.结论 一期缩短二期Ilizarov延长技术是小腿Gustilo Ⅲ C型高能量损伤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其操作方便;但术前应精心设计,选择恰当的适应证,并且治疗时间相对较长.

    作者:韦旭明;孙振中;芮永军;宋骁军;王建兵;马运宏;宋升;刘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关节镜辅助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总结关节镜辅助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自2008-03-2011-01行手术治疗的18例单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均以膝关节内侧间室病损为主.术前进行MR及X线片评估;术中采用关节镜进行检查和清理,并行膝关节内侧间室单髁置换术;术后进行膝关节功能及影像学评估.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平均21(18~36)个月随访,影像学检查显示假体位置良好,无松动与假体周围骨溶解的迹象.末次随访时膝关节功能HSS评分由术前71.3分提高至87.2分,优15膝,良3膝;平均关节活动范围(ROM) 127°(112~141°).结论 关节镜下准确评估、清理关节病损为人工膝关节单髁置换术提供临床依据,提高了疗效,是治疗膝关节单间室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坚;陈孙裕;肖展豪;潘玲;吴德仙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三维外固定架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目的 探讨三维外固定架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采用闭合复位、三维外固定架治疗16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结果 16例获得3~36个月随访,平均14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疗效根据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标准评定:优4例,良10例,可2例,优良87.5%.结论 闭合复位、三维外固定架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固定牢靠等优点,该方法较实用.

    作者:王哲;曹义锋;刘锋;吴疆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中股骨大粗隆的有效固定方法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术中股骨大粗隆有效固定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采用张力带钢丝固定股骨大粗隆结合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40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观察术后负重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结果 术后平均第10天开始负重,平均住院时间14d.术后X线片显示股骨大粗隆骨折复位并固定满意,假体位置良好.随访6~20个月,无骨折再移位及假体松动.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平均94分,优34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95.0%.结论 采用张力带钢丝有效固定股骨大粗隆结合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可减少患者卧床时间及并发症,安全可靠,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作者:刘冰山;王晓;李国军;刘洋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采用Y形前路解剖型钢板固定髋臼四方区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

    目的 评估采用Y形前路解剖型钢板固定涉及前柱的髋臼四方区骨折的生物力学,为该新型钢板用于临床治疗提供客观的力学依据.方法 将6具新鲜尸体骨盆标本随机分为3组,骨折模型构建前保持关节结构组织完整设为对照组;制作涉及前柱的髋臼四方区骨折模型,分别采用经典的重建钢板和Y形前路解剖型钢板固定,进行实验应力学测试和性能评估.结果 髋臼四方区骨折采用Y形前路解剖型钢板内固定的强度比重建钢板内固定高19%,刚度提高18%,髋臼骨折分离移位降低10%,髋臼骨折负重接触面积提高18%,同时扭转强度和刚度均相应提高17%和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髋臼四方区骨折采用Y形前路解剖型钢板固定较采用经典重建钢板固定具有更强的力学稳定性,为临床治疗髋臼四方区骨折提供了一种新的内固定选择.

    作者:姚晓聪;毕大卫;吴慧斌;胡钢锋;马海涛;祖罡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分期治疗伴有皮肤软组织缺损的胫腓骨骨折

    目的 探讨分期治疗伴有皮肤软组织缺损的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36例伴有皮肤软组织缺损的胫腓骨骨折急诊采用外固定架固定同时皮瓣转移修复11例,急诊钢板或髓内钉内固定同时皮瓣转移修复7例;急诊先行外固定架固定VSD负压引流装置覆盖创面,再二期皮瓣转移修复18例.结果 32例伤口一期愈合,4例伤口表皮发生坏死,经过换药后愈合.1例发生骨折延迟愈合,未发生畸形愈合.外固定架针道感染6例,外固定取出后痊愈,6例骨髓炎一次性治愈.随访6~34个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8.25±1.63)个月.结论 伴有皮肤软组织缺损的胫腓骨骨折通过分期治疗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耀康;苏瑞鉴;杨庆达;陈胜琼;曾麟杰;卢建国;陈善豪;张智钊;高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中老年嗜酒者酒精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门诊发现要素

    目的 探讨中老年嗜酒者酒精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门诊发现要素.方法 30例中老年嗜酒者发生酒精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4例行人工全髋或半髋关节置换术,10例(严重侧)行髓芯减压,6例于放射线下行患髋动脉介.注射蛇毒溶酶或血管扩张剂,5例自服中药,3例自服药酒,2例行介入治疗.结果 4例行人工全髋或半髋关节置换者术后关节功能恢复;10例(严重侧)行髓芯减压、6例于放射线下行患髋动脉介入注射蛇毒溶酶或血管扩张剂、5例自服中药者疼痛症状均得到缓解;3例自行服药酒及2例行介入治疗者失访.结论 中老年男性有嗜酒成瘾者,腰髋膝痛要检查髋关节托马氏征、4字征、髋关节叩击试验(髋外展,屈膝叩膝试验),常规摄骨盆X线片,有怀疑者行髋关节CT、MRI检查以排除股骨头坏死,对MRI示股骨头“星月征”者要随访,注意早期股骨头坏死.

    作者:陈睿;宋恒平;倪凤民;张皓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缝线锚钉内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

    目的 评价采用缝线锚钉内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疗效.方法 16例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采用膝关节后内侧倒L形切口经腓肠肌内侧缘与半腱肌之间入路,以缝线锚钉内固定治疗.结果 16例均获平均12(7~24)个月随访,X线片显示骨折复位满意,并在术后8~16周获骨性愈合.膝关节稳定,Lachman试验阴性,屈伸功能正常.结论 采用经膝关节后内侧倒L形小切口入路缝线锚钉内固定治疗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等优点,适合基层骨科推广.

    作者:蒋昊靖;何向东;金勤富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距骨体骨折

    目的 探讨采用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距骨体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共收治距骨体骨折26例,均采用空心钉内固定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平均15(12~24)个月随访,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骨折均顺利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6周.疗效采用Hawkins评分标准评定:优15例,良6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80.8%.结论 采用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距骨体骨折手术操作简单、时间短、固定牢靠,可获得满意临床效果.

    作者:蒋志康;黎观保;黎品泉;陈秋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带袢纽扣钢板内固定治疗单纯下胫腓联合损伤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带袢纽扣钢板内固定治疗单纯下胫腓联合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8例采用带袢纽扣钢板内固定治疗的单纯下胫腓联合损伤进行随访观察,术后应用AOFAS足踝功能量表评分,并测量下胫腓联合间隙及胫腓重叠影.结果 8例均在术后4周开始支具保护下部分负重功能锻炼,l例于术后11个月取出钢板,其余7例均于术后6、12个月进行随访.术后6个月AOFAS评分平均85分,术后12个月AOFAS评分91分.术后下胫腓联合间隙及胫腓重叠影恢复正常,均未发现内固定失效.1例术后11个月时因局部刺激,要求取出内固定.结论 带袢纽扣钢板内固定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的早期效果可靠,允许患者早期功能锻炼,但也存在局部刺激需取出内固定的可能.

    作者:易志坚;孙文建;王茂林;曹家树;孟宁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新型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新型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新型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36例,所有患者均为单侧闭合性骨折且均获得随访.结果 36例获平均14.5个月随访,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均未出现感染、下肢静脉血栓.疗效按Sanders评分标准评定:优25例,良10例,可1例,优良率97.2%.结论 新型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固定效果可靠、生物力学特性佳及关节功能恢复好等优点.

    作者:林福庆;邹瑞;郭玉祥;蔡小林;应晓峰;项春林;温传阳;赵清华;林禄攀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切开复位内固定并植骨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110例

    目的 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并植骨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SchatzkerⅣ~Ⅵ型)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对110例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并植骨治疗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110例均获得平均33.6(6~48)个月随访,所有患者均获骨性愈合,疗效采用Rasmussen评分标准评定:优43例,良51例,可10例,差6例,优良率85.5%.结论 术中应根据具体骨折类型采用相应手术入路和固定方式,充分植骨并解剖复位关节面,维持下肢正常力线,修复关节周围韧带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作者:雷金来;卢代刚;张堃;庄岩;李忠;师建军;魏星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同侧跟骨、距骨、胫骨远端、外踝骨折一例

    笔者于2012-11收治同侧跟骨、距骨、胫骨远端、外踝粉碎骨折1例,报告如下.1 病倒报告患者,男,32岁,因“从3m高处坠落致左踝部肿痛、活动受限2d”由地方医院转入本院.行CT三维重建检查提示左跟骨粉碎性骨折,跟骨结节角变小,距骨粉碎性骨折,距骨体压缩并塌陷,胫骨远端前外侧骨折(关节内),外踝冠状位撕脱骨折.

    作者:谢长伟;原小兵;李文平;王宾;马玉伟;侯立松;邢孟永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InterTan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体会

    目的 探讨新一代股骨近端交锁髓内钉(InterTan钉)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体会.方法 采用InterTan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25例.结果 本组均获平均14.5(5~24)个月随访,切口均一期愈合,未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无骨折再移位及内固定松动、失效.末次随访时按JOA髋关节评分系统评定疗效:优17例,良5例,可3例,优良率88.0%.结论 InterTan钉设计合理,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时具有固定可靠、骨折愈合率高、临床疗效满意、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点.

    作者:孙建皖;杨家赵;徐磊;王叙进;方诗元;孔荣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跟骨关节内骨折钢板内固定手术疗效及并发症分析

    目的 探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及手术并发症.方法 对68例(75足)跟骨关节内骨折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均行跟骨外侧L形切口,复位关节面骨折,恢复Bohler角和Gissane角后用钢板固定.采用AOFAS评分评定手术效果.结果 68例均获得平均22(12~46)个月随访,骨折均愈合.Bohler角由术前(6.5±11.6)°恢复至术后(27.2±6.8)°,Gissane角由术前(88.7±10.4)°恢复至术后(123.5±10.2)°.19足出现并发症.结论 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疗效满意,适当的手术时机和熟练的手术技巧可以减少手术并发症.

    作者:杨立新;孟昭宇;王云程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PFNA-Ⅱ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失败原因分析

    目的 分析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PFNA-Ⅱ内固定失败的原因,找到避免手术失败及补救的方法.方法 对采用PFNA-Ⅱ内固定治疗的7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前、术后及随访复查X线片及部分三维重建CT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共5例失败病例,其中螺旋刀片头颈切割1例,髋内翻1例,螺旋刀片穿入髋关节1例,股骨近端劈裂骨折1例,螺旋刀片退出1例.结论 手术方式不当、手术操作不当、骨质疏松、术后过早负重均是PFNA-Ⅱ内固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失败原因;正确的手术方式、标准的手术操作及完善的术后功能锻炼指导是避免手术失败的有效方法.

    作者:马仲锋;王心宽;冯国英 刊期: 2013年第12期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主管: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