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王玮;庄小强;白宇;金先跃

关键词:老年, 股骨粗隆间骨折, 锁定加压钢板
摘要:目的 探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3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 随访10~18个月,平均12个月,骨折全部骨性愈合,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疗效:优17例,良12例,中1例,优良率96.7%.结论 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具有操作方便、创伤小、血供破坏少、骨折愈合好、固定牢固、可早期功能锻炼等优点.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相关文献
  • 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锁定加压接骨板(LCP)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取股骨上段外侧入路,采用切开复位LCP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25例.结果 术后随访6~18个月,平均9.5个月,按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Harris评分)评定:优14例,良9例,可2例,优良率92%.结论 LCP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时间短,固定牢固,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杨福成;张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股骨颈骨折空心钉切出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 分析股骨颈骨折空心钉内固定术后空心钉切出原因,探讨解决方法.方法 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87例.观察内容包括手术后并发症发生及空心钉切出原因.结果 共有11例发生空心钉切割出股骨头.结论 掌握正确的手术技巧,改良空心钉的设计,股骨颈骨折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以降低切割率.

    作者:郭晓鹏;禹志宏;邹海兵;刘涛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双侧胫骨结节骨骺骨折一例

    儿童胫骨结节骨骺骨折是一种少见的特殊类型的骺损伤,单侧为主,通常为体育运动所致.笔者于2002年7月收治了1例儿童双侧胫骨结节骨骺骨折.报告如下.

    作者:孙建峰;李治斌;顾敏琪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骨折合并脑外伤时IGF-Ⅱ对骨折愈合的影响

    目的 测定骨折合并脑外伤后血清胰岛素生长因子2(insulin-like growth-factor 2,IGF-Ⅱ)的变化情况,并与单纯脑外伤、单纯骨折病人以及正常人进行对比,分析脑外伤后IGF-Ⅱ浓度变化与骨折愈合之间的关系,以期为临床骨折的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52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四组,每组13例,包括正常组、单纯骨折组、骨折合并脑外伤组及单纯脑外伤组.每例于伤后1、3、7、14 d抽取外周静脉血5 ml,采血后室温凝固30 min,离心1000xG 15 min,收集分离血清,于-20℃冷冻保存.试验时严格按照IGF-Ⅱ试剂盒使用说明进行操作,计算出所有标本的IGF-Ⅱ的含量,并经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 单纯脑外伤组和单纯骨折组伤后第3天血清IGF-Ⅱ含量升高,1周时为正常组的2倍,2周时为正常组的3倍.骨折合并脑外伤组伤后第3天血清IGF-Ⅱ含量明显升高,为正常组的2倍,1周时可达5倍,2周时可达到7倍.其与单纯骨折组或单纯脑外伤组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60<0.05).结论 骨折合并脑外伤病人IGF-Ⅱ含量明显升高,提示IGF-Ⅱ可能加速骨折愈合过程.

    作者:崔林江;张磊;高韧;邹云雯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复杂骨盆骨折的微创治疗

    目的 探讨经皮微创技术治疗C1型骨盆骨折的可行性.方法 对13例Tile C1型骨盆骨折患者采取前环骨盆外固定架结合在C型臂X线机引导下经皮微创技术置入拉力螺钉复位固定骶髂关节治疗.结果 经皮置入空心拉力螺钉成功,术后复查X线片复位满意.结论 外固定架结合C型臂X线机引导下经皮置入空心拉力螺钉是治疗骨盆C1型骨折的较好方法之一.

    作者:邓少林;权毅;付清海;廖冬发;屈波;马泽辉;潘显明;蒋凯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股骨粗隆部加长柄股骨假体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目的 观察股骨粗隆部成型加长柄股骨假体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股骨粗隆部成型保留股骨距,加长柄股骨假体提供远端稳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23例.结果 无一例死亡,2例于术后出现DVT,经治疗痊愈.术后X线片显示假体位置良好,骨折复位满意.Harris评分平均为91分,优良率为91.3%.结论 股骨粗隆部成型加长柄股骨假体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患者卧床时间短,并发症少,安全可靠,是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元占玺;郭爱军;戈龙生;蒋涛;胡秀杰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前后联合入路内固定治疗髋臼横断伴后壁骨折及股骨头后脱位

    目的 探讨前后联合入路骨盆重建钛板内固定治疗髋臼横断伴后壁骨折及股骨头后脱位的可行性与临床效果.方法 对22例髋臼横断伴后壁骨折及股骨头后脱位采用Kocher-Langenbeck和髂腹股沟联合人路,应用专用骨盆髋臼复位器械行骨盆重建钛板和螺钉内固定治疗.结果 骨折复位质量按照Matta标准评价:解剖复位18例,满意复位4例.术后随访12~38个月(平均25个月),采用Modified d'Aubigne and Postel功能评定标准判定:优17例,良4例,可1例,优良率95.6%.结论 选择髋臼横断伴后壁骨折及股骨头后脱位中前方骨折线高且移位大者采用前后联合人路行内固定治疗,可使髋臼骨折达到大限度的复位并获得理想的髋关节功能康复.

    作者:张海波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CRP与多发骨折创伤控制二次手术时机相关性的研究

    目的 探讨CRP(C-反应蛋白)作为评估多发骨折术前炎症水平、预测术后感染并决定创伤控制二次手术时机指标的可行性.方法 对2006年12月~2009年1月,收治的68例多发骨折(合并骨盆骨折,ISS评分>18分)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记录创伤控制二次手术术前和术后的炎症指标(体温、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血沉、C反应蛋白)以及术中输血量.术后感染由微生物学检验确诊.术前炎症指标和术后感染的相关性检验通过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佳阳性筛选标准通过ROC曲线来决定并通过筛选点比较患者术后炎症反应的情况及其转归.结果 平均二次手术时间(8.85±3.37)d,术后感染11例,CRP和术后感染相关性显著(P<0.05),其他指标无显著相关性(P>0.05).术前CRP的佳筛选点为50mg/L,术前CRP<50 mg/L的患者在经过二次手术后全身炎症反应相对较小并迅速的降低.结论 CRP是预测多发骨折(合并骨盆骨折)术后感染的一项优秀的术前筛选试验.术前CRP<50mg/L是进行二次手术的安全时机,术后感染的发生率极低.

    作者:周贤杰;罗从风;周明;曾炳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Fast-Fix半月板缝合器治疗半月板损伤的临床观察

    半月板损伤是膝关节损伤中的常见病、多发病,但由于半月板仅外缘25%存在血液供应,损伤后很难自愈,大多需要手术治疗.自2006年11月~2008年12月,笔者医院引进美国施乐辉公司Fast-Fix半月板缝合器于膝关节镜术中进行修复43例半月板损伤,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焦裕光;崔鲁霞;王晓峰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

    骨质疏松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严重后果.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又是老年人常见骨折之一[1].自2007年2月~2008年12月,笔者采用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29例,疗效满意.

    作者:张雪冰;于燕春;何英敏;刘永;李玉祥;王大伟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微创手术治疗

    目的 探讨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微创治疗效果.方法 收治80岁以上股骨粗隆间骨折174例,对骨折类型、术前原发病、手术方法、术后并发症等方面进行分析.骨折均以微创内固定治疗,方法有DHS和Gamma钉、PFN.结果 本组140例不同种类和不同程度的内科疾病,平均患病2.5种,123例获得随访,功能评价优良率87%.结论 术前充分评估并治疗术前疾病,采用微创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优良.

    作者:陈述祥;康乐;区文欢;司徒坚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高龄肥胖股骨颈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

    股骨颈骨折是骨科常见病,老年人多见,目前治疗方法较多,但不同年龄段不同体重指数(BMI)分级的病人其治疗方法的选择也不同.笔者自2006年8月~2008年12月.共收治股骨颈骨折96例,其中70岁以上且BMI≥25 kg/m2的高龄肥胖者36例,采取不同方法治疗.报告如下.

    作者:于彬;田江宜;湛川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兔自体半腱肌重建前交叉韧带拉伸断裂后组织学研究

    目的 观察骨形态发生蛋白(BMP)复合异体脱蛋白松质骨(DPB)行自体双股半腱肌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ACL)术后移植物断裂部位及组织学形态.方法 将64只骨骼成熟新西兰大白兔分成四组,其中一组为空白对照组,其他三组选取每只兔的左侧膝关节进行手术,术中于骨隧道内植入BMP结合DPB、BMP、DPB.分别于术后第3、6、12、24周取材,保留股骨下段及胫腓骨上段,包埋后行移植物抗拉测试,观察移植物完全断裂部位及断面组织学结构,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其变化过程.结果 术后第3周,移植物断裂部位DPB组及空白对照组位于股骨隧道内,断端仅为纤维组织,BMP组及BMP结合DPB组均位于隧道内口,断端可见少量软骨样组织.术后12周各组移植物断裂部位均位于关节腔内,断端均可见大量胶原纤维,空白对照组及DPB组胶原纤维排列不规则,BMP组及BMP结合DPB组胶原纤维较规则,纤维软骨细胞增多.术后第24周各组断裂部位位于关节腔内移植物中段或近止点处,BMP结合DPB组及BMP组断端胶原纤维排列整齐、规则,可见短杆状及椭圆形细胞,空白对照组及DPB组仅见胶原纤维排列较前规则,未见软骨细胞.结论 术后第24周BMP结合DPB组较其他各组更早发生爬行替代,在组织学形态上与正常前交叉韧带更相似.

    作者:翟文亮;练克俭;陈洋;张峰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手术治疗儿童股骨颈骨折16例体会

    儿童股骨颈骨折临床少见,多因较大暴力引起,但并发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率较高[1].自2003年2月~2008年12月,笔者共收治儿童股骨颈骨折34例,其中16例采用闭合复位空心松质骨拉力螺钉或空心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治疗.均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德义;冶进良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DHS和PFN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股骨粗隆间骨折两种内固定的手术疗效.方法 收治股骨粗隆间骨折110例,给予DHS内固定术42例(DHS组)和PFN内固定术68例(PFN组),年龄35~89岁,平均为72.3岁.结果 所有病例平均随访15.6个月(3个月~2年),DHS组骨折平均愈合时间10周(7~13周),骨折全部愈合,无骨感染发生,疗效:优28例,良8例,差6例,优良率85.7%.PFN组骨折平均愈合时间9周(7~12周),骨折全部愈合,无骨感染发生,疗效:优52例,良15例,差1例,优良率98.5%.结论 PFN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较牢靠、有效的内固定方式,其具有生物学固定、手术创伤小、操作简单、固定牢靠、抗旋转性强、骨折术后并发症少的特点.

    作者:姚楚亮;张志;彭伟雄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微创治疗高龄无移位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股骨颈骨折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无移位型占所有股骨颈骨折病人的8%~27%[1].以往多采用非手术治疗,但存在骨折继发移位和股骨头坏死的风险.笔者自2002年1月~2007年1月采用微创经皮空心螺纹钉固定术治疗高龄无移位股骨颈骨折53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庆宽;熊波;成明华;肖勋刚;张红艳;刘建伟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空心螺钉内固定结合股方肌骨瓣移植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股方肌骨瓣移植加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经髋关节后外侧入路,取股方肌骨瓣移植于股骨颈骨折骨槽内,2~3枚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22例青壮年股骨颈骨折.术后进行科学合理的功能锻炼.结果 经1.5~5年(平均2年3个月)随访,20例4个月~1年均达到骨性愈合.2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Ⅱ期.按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14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达91%.结论 应用股方肌骨瓣移植加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新鲜骨折,血供好,固定牢固,促进骨折愈合,减少股骨头坏死的发生,是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

    作者:邢顺民;谭俊铭;王朝阳;陈德纯;时国华;苏加向;申炼兵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S-ROM假体在CroweⅢ、Ⅳ型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 探讨S-ROM假体治疗CroweⅢ、Ⅳ型成人髋关节发育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5例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采用S-ROM假体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术中充分松解软组织,重建髋关节旋转中心,采用非骨水泥固定.术后评估肢体延长长度及髋关节功能.结果 术后15例均获得随访,时间9~24个月(14.64±3.84)个月,肢体延长长度1.8~5.7 cm(4.12±1.19)cm,Harris评分由术前的26~59分(45.60±11.12)分提高到术后64~96分(85.62±9.66)分.结论 S-ROM假体治疗CroweⅢ、Ⅳ型成人髋关节发育的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杨飞;武永刚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刘海春医师的论文入选《2008年中国百篇具影响国内文章》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封闭致手指

    封闭导致肢体坏死临床罕见,2009年9月笔者遇到1例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行曲胺奈德封闭治疗导致手指坏死.现报告如下.

    作者:汪丙昂;李改丽;王二丰 刊期: 2010年第01期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主管: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