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耀东;吴锦清;刘寿坤
目的 探讨临床应用闭合复位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笔者自2002年6月~2005年5月,采用闭合复位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28例.结果 获得随访28例,时间4~20个月,平均11个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5个月,根据HSS膝关节临床功能评定:优12例,良11例,优良率82.2%,可5例(17.8%),无术后感染及内固定断裂.结论 闭合复位逆行交锁髓内钉能提供坚强内固定,出血少,创伤小,有利于骨折的愈合和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是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较理想方法.
作者:陈亮清;白龙;蔡祖祥;谢振宇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术与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98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椎体成形组和椎体后凸成形组.比较两组术前术后椎体前缘、中线、后缘高度变化,疼痛视觉模糊评分(VAS),手术时间,出血量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两组对椎体高度的恢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VAS、手术时间和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椎体成形术与椎体后凸成形术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等微创优点,而椎体后凸成形术具有较好的复位作用.
作者:明江华;周建林;方海滨;贾芝和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足第1趾趾端外伤后软组织缺损往往伴有骨外露,植皮难以成活,为闭合创面而选择趾骨缩短对患者足部外形及生物力学稳定性有较大影响[1].自2003年2月~2006年8月,笔者使用逆行第1趾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6例第1趾远端软组织缺损及骨外露,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管力;陈雪松;黄敢;张黎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笔者自2005年6月~2006年6月,对63例骨折合并Ⅱ型糖尿病围手术期使用胰岛素治疗,安全接受了大中型骨科手术.现报告如下.
作者:骆辉;陆铁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创伤性无骨折脱位型脊髓硬膜外血肿(TSEH)的MRI表现特点及其鉴别诊断.方法 对12例TSEH常规行T1WI矢状位,T2WI矢状位及横轴位MRI扫描.结果 12例TSEH中,9例位于椎管腹侧,3例位于椎管背侧,呈新月状或长条带状,分别累及2~6个脊髓节段,平均3.5个脊髓节段.血肿位于颈段4例,颈胸段3例,胸段3例,胸腰段2例.7例血肿T1WI上为等信号,T2WI低信号;2例血肿T1WI为稍高信号,T2WI呈不均质性高信号,3例于T1WI及T2WI均为高信号.血肿于T1WI及T2WI与脊髓之间有一低信号带相隔,尤以T2WI显示佳.结论 MRI是诊断TSEH的佳检查方法,不仅可以清楚地显示血肿的部位及范围,而且可以清楚地显示血肿新旧程度及脊髓受损的情况.
作者:陈大朝;许乙凯;林焕斌;许孟君;陈华燕 刊期: 2007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脑脊液漏是脊柱外科手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若处理不当,容易导致伤口不愈合,椎管内感染,甚至颅内感染,后果严重.笔者自2000年1月~2005年12月共处理脊柱外科手术后脑脊液漏5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涛;宋跃明;杨天府;刘浩;刘立岷;李涛;龚全;曾建成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据统计,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后有50%的患者发生脊髓损伤[1].笔者收集自2003年1月~2006年6月CT资料完整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60例作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CT检查对脊髓损伤的诊断意义.
作者:叶明埕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两孔动力髋螺钉(DHS)微创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48例股骨颈骨折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闭合复位,采用微创手术入路经皮两孔DHS微创内固定治疗,评价其疗效.结果 切口长度平均为3.0 cm,出血量平均为41.5 ml,手术时间平均为25 min.46例骨折愈合,2例骨折不愈合,愈合率为95.8%.3例出现股骨头缺血坏死(其中骨折不愈合2例,骨折愈合后发生1例).结论 应用经皮微创两孔DHS内固定术治疗股骨颈骨折,手术简便快速,创伤少,固定牢固,是治疗股骨颈骨折理想的微创治疗技术.
作者:王天旭;李兴华;李东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Pilon Ⅲ型骨折多为高能量损伤,骨折呈粉碎状且移位明显,软组织损伤重,复位固定困难,是难治骨折之一[1],目前尚无统一的治疗方法.笔者自1995年7月~2005年1月手术治疗21例此类损伤.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震龙;马梦昆;解京明;李伟强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经后路C2、3固定融合术选择性治疗Hangman骨折的适应证并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笔者共收治Hangman骨折24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颅骨牵引,然后行后路C2椎弓根螺钉结合C3侧块螺钉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结果 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按Frankel分级:C级2例,其中1例恢复至E级、1例恢复至D级;D级12例,其中11例恢复至E级、1例神经症状无变化;10例E级无变化.3~6个月时复查X线片骨折均愈合,无椎动脉损伤及其他并发症.结论 后路C2椎弓根螺钉结合C3侧块螺钉植骨融合内固定术选择性治疗Hangman骨折,安全、有效,可以大程度上保留上颈椎的生理功能.
作者:康辉;贾连顺;谭军;周许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切断脊神经后外侧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及优缺点.方法 对32例老年性胸腰椎骨质疏松症采用后正中切口行脊神经后外侧支切断术.结果 本组随访6~36个月.根据VAS评定系统评定有效率96%,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切断脊神经后外侧支治疗老年性胸腰椎骨质疏松症方法简单、实用、有效率高、并发症少.
作者:肖正龙;曾贤梁;姜荣涛;郑志敏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手外伤术后疼痛非常常见,但术后疼痛出现抽搐罕见,笔者收治1例并成功救治.1 病例报告患者,男,23岁.右手被刀砍伤20 min入院.查体:体温37℃,脉搏9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30/80 mmHg.右手背侧中指掌指关节处伤口长3 cm,边缘规则,达关节面.伸指肌腱断裂.无癫痫、癔病病史.
作者:李效全;李自会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是治疗四肢骨折的常见方法之一.由于目前螺钉多为钛合金材料,质地软,如果手术操作不规范或取钉的器械不配套等原因常致螺钉的内六角或内四角被破坏,造成取出十分困难.笔者采用一种简易的新方法成功地解决了取钉困难的问题.现介绍如下.
作者:陈耀东;吴锦清;刘寿坤 刊期: 2007年第05期
1 病例报告患者,男性,20岁,战士.以长途拉练后右小腿酸胀疼痛,活动受限3 d入院.症状休息时减轻,活动后加重.查体:体温36.8 ℃,脉搏85次/分,血压100/70 mm Hg,右小腿中段可触及一硬性隆起,肿胀压痛.X线片示胫骨中上段骨质增生,骨皮质增厚.诊断:胫骨疲劳骨折.给予患肢制动休息,石膏托外固定.3周后右小腿疼痛症状加重,伴周身不适及乏力,压痛明显,右小腿中段出现窦道,有炎性液及坏死骨片流出,复查X线片发现骨质增生硬化,骨髓腔狭窄(图1).考虑为骨髓炎,遂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胫骨皮质开窗,凿除骨壁硬化,清除肉芽组织,彻底冲洗引流,术后3周痊愈出院.
作者:韩涛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中老年股骨颈骨折行内固定术与人工关节置换术的疗效.方法 对84例中老年股骨颈骨折分别选择内固定及人工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结果 内固定组骨折愈合率92%,股骨头坏死率10.9%,功能优良率78.0%;人工关节置换组早期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8.8%,功能优良率76.5%,晚期并发症待进一步观察.结论 中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治疗应积极选择内固定,人工关节置换应严格掌握手术指征.
作者:张志忠;旦明清;陈建华;李般若;林磊;王盛海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膨胀自锁式PFN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方法 采用膨胀自锁式PFN治疗2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结果 按照韩一生等[1]方法对患髋进行综合评分:优21例,良6例,可1例,优良率96.4%.未发现髋内翻、螺钉松动、感染、股骨头栓钉穿破股骨头等并发症.结论 膨胀自锁式PFN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简单、微创、固定可靠、并发症少、骨折愈合率高,特别是老年骨质疏松患者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李民;陆凯;陈俊波 刊期: 2007年第05期
1 病例报告患者,男,41岁,因肾病综合征3年,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致左侧股骨头无菌性坏死1年,伴双髋臼发育不良.肾病恢复期行患肢骨牵引10 d,左侧非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钙预防血栓治疗7 d,床上髋、膝关节功能锻炼.2周顺利拆线出院,即拄双拐下地锻炼,术后3周时突发胸闷憋气摔倒而死亡,患者既往无心肺疾病史,诊断为肺栓塞.
作者:袁瑞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磁共振二维扰相梯度回波小角度激励序列(FLASH-2D)在半月板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5例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磁共振与关节镜资料.磁共振均行SE序列T1WI、PD+T2WI矢状位和冠状位扫描及FLASH-2D序列矢状位扫描.以关节镜为标准,对比半月板损伤在磁共振各种成像序列中的显示情况.结果 本组关节镜检查诊断半月板损伤51例,SE序列T1WI、PD+T2WI正中矢状位和冠状位诊断半月板损伤45例,敏感性为78%,特异性为90%;FLASH-2D序列矢状位诊断半月板损伤49例,敏感性为90%,特异性为97%.结论 FLASH-2D序列矢状位与SE序列T1WI、PD+T2WI正中矢状位和冠状位相比,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在半月板损伤中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郏潜新;许孟君;徐玉琴;欧阳林;杨赞军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自2000年3月~2004年10月,笔者运用张开植骨术治疗6例陈旧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后短缩及髋内翻畸形,均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孝军;白笋蓬;刘建华;尹青山;文汉林;曾广军 刊期: 200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