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二分髌骨误诊骨折三例

宋一丁;宋国余

关键词:二分髌骨, 易误诊, 现报告如下, 膝关节外伤, 髌骨骨折, 临床
摘要:二分髌骨在临床上少见,在膝关节外伤时易误诊为髌骨骨折,自1997年4月~2005年1月笔者共发现3例.现报告如下.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相关文献
  • 胸椎管狭窄手术治疗方法探讨

    胸椎管狭窄由于影像技术不断提高,早期发现并不困难,但由于其病理改变不同,良好的治疗方法,需要进一步探讨.笔者总结自1987年12月~2004年6月经手术治疗的65例胸椎管狭窄患者,报告如下.

    作者:姜长明;唐开;吕德成;张卫国;汤欣;杨群;姜滨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后路腰椎滑脱手术失效原因探讨

    随着腰椎滑脱复位内固定手术日益普及,手术带来的并发症也越来越多,尤其腰椎滑脱后路手术后失效,应当引起骨科临床医生的重视.笔者随机抽取从1998年6月~2002年6月13例腰椎滑脱复位内固定手术后失效病例,进行分析,探讨腰椎滑脱减压复位内固定失效的原因,现报告如下.

    作者:戴士峰;周建伟;张军军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直视下椎弓根螺钉置入在腰椎滑脱治疗中的体会

    1999年4月~2004年11月,笔者通过后路椎管减压后,直视下三维定位确定椎弓根螺钉进钉点及方向置入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42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吴昊;朱冬承;陈福杨;汤长华;韦秀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臀部刀刺伤致腹膜后血肿一例

    臀部肌肉丰厚,损伤一般不易导致严重的后果,但近笔者收治该部位刀伤致腹膜后血肿、失血性休克1例.报告如下.

    作者:廖冬发;权毅;潘显明;马泽辉;张波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两种填充物在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应用的临床比较

    目的比较聚甲基丙烯酸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和锶羟磷灰石(strontium-contained hydroxyapatite cement,SrHAC)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的临床应用.方法单椎体骨折29例,其中PMMA组16例,SrHAC组13例,对填充物注入量、术中患者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及术后疼痛、临床效果等指标进行对比.结果PMMA组平均注入量为(2.82±0.39)ml,SrHAC组为(3.75±0.52)ml,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SrHAC组注入填充物时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稳定.两组VAS评分术后均较术前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术后临床效果SC评价,优良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SrHAC是除PMMA外另一种可供选择的PVP填充材料.

    作者:苏汝堃;郑召民;李佛保;邝冠明;刘兴漠;麦海民;任平;谭成波;刘杰敏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单侧支架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骨不连

    单侧支架外固定治疗骨不连已在临床中得到应用,但应用单侧支架内固定治疗骨不连目前少见.自2000~2003年间应用Steffee钢板作单侧支架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不连18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何忠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颈前路Interfix与Syncage-C的临床应用比较

    目的比较两种颈椎椎间融合器前路减压融合术后椎体颈前柱高度、生理曲度及融合时间.方法采用Interfix及Syncage-C两种颈椎椎间融合器行颈椎病及颈椎间盘突出症前路减压后椎体间融合141例,其中Interfix 38例,Syncage-C103例.术后摄X线片,观察手术节段的稳定性、颈前柱高度、生理曲度,以及融合时间.结果随访6~12个月,手术节段稳定,两种椎间融合器骨融合时间无显著性差异;术后颈前柱高度,除单节段外,多节段Interfix与Syncage-C有显著性差异.结论Syncage-C在术后颈前柱高度恢复及恢复生理曲度等方面均优于Interfix.

    作者:向选平;陈德玉;何志敏;郭永飞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C7棘突并C6下关节突骨折一例

    1病例报告患者,女性,33岁.因挥锨扭伤颈部10 d入院.入院前因用力挥锨扬麦糠,出现颈后部疼痛,活动时加重.查体:C7棘突压痛,局部隆起消失,可扪及C7棘突移动,颈部旋转受限,四肢感觉和肌力无异常.

    作者:郭玉臣;王成江;王爱君;张玉玲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腰椎融合术对相邻椎间盘退变影响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腰椎融合术是否在相邻退变椎间盘或相邻正常椎间盘的腰椎不稳患者中都能取得较满意的临床效果.方法回溯分析具有2年以上影像学分析和详细临床效果随访记录的35例患者,均采用腰椎后路融合术.根据术前MRI检查分析评估相邻节段椎间盘退变的程度,分为退变组和正常组.结果不管相邻椎间盘有无退变,腰椎不稳患者施行腰椎融合术都能取得较满意的临床效果.结论在目前情况下尽管腰椎融合术将加速其相邻节段退变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对治疗腰椎不稳仍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作者:谢荣;李展振;刘志安;李艳兵;戈才华;邱优国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利福喷丁在四肢创伤性骨髓炎治疗中的应用

    骨折内固定术后一旦出现感染,由于内植物存在而难以彻底控制,往往转为慢性,迁延不愈,给患者造成巨大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2002年5月~2005年4月,对此类感染转为慢性的患者,采用长期口服利福喷丁结合伤口换药治疗,取得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钦洪;刘克;郭天明;翁琼英;庄桂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栓桩式固定治疗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联合损伤

    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损伤是一种严重复杂的高能损伤,如治疗不当可严重影响膝关节功能.笔者于1999年3月~2004年10月应用栓桩式固定的术式治疗前后交叉韧带联合损伤,兼顾了关节活动度及稳定性,临床治疗12例,获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李瑞平;张建利;许光耀;褚会军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皮肤单切口椎间盘镜下双侧开窗治疗腰椎管狭窄症

    自椎间盘镜(MED)手术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以来,目前已被公认为佳方法,但对应用于腰椎管狭窄症(LSS)尚有不同看法,甚至列为禁忌证.笔者自2003年3月~2005年8月应用KS-Ⅱ型腰椎间盘镜作皮肤单切口双侧椎板间隙开窗、椎管潜行扩大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3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愈峰;汤勇;周建斌;侍德;张静;任严渗;顾铁保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组织磷脂酶A2表达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磷脂酶A2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诱发腰腿痛中的可能作用.方法①术前1 d收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包括病程、年龄、性别等,并进行患者的腰腿痛评定;②采集术中标本进行冰冻切片,应用SP法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sPLA2及cPLA2在髓核组织中的表达;③应用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①实验组髓核中的sPLA2及cPLA2表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与患者的疼痛程度密切相关;②髓核中sPLA2及cPLA2的表达位置主要为多核大细胞.结论磷脂酶A2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诱发腰腿痛中发挥着重要的病理作用,且其表达与退变髓核可能存在一定关系.

    作者:叶君健;宋继红;姜小鹰;傅冷西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盘内注射胶原酶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

    目的探讨突出椎间盘内注射胶原酶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经CT或MRI证实的颈椎间盘突出160例(208个椎间盘),通过突出的椎间盘内注射胶原酶的方法进行治疗,并观察治疗后1个月和6个月时的疗效.结果136例(179个椎间盘)得到随访.术后1个月时,优良率为86%;6个月时,优良率为89.7%.CT结果显示原突出的179个椎间盘平均缩小73%;完全消失者101个(56%),缩小幅度超过50%者37个(21%),变化较小者(<50%)33个(19%),无变化者8个;优良率86%.结论颈椎间盘内注射胶原酶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明显,简单安全,椎间盘溶解率高.

    作者:燕春山;姜志高;刘晓光;刘玉波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关节镜下应用Endopearl与Intrafix固定四股半腱肌腱重建膝关节后交叉韧带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应用Endopearl与Intrafix固定四股半腱肌腱重建膝关节后交叉韧带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取自体的双侧半腱肌腱对折成四束后对12例单纯后交叉韧带损伤(新鲜损伤5例,陈旧性损伤7例;Ⅱ度损伤4例,Ⅲ度损伤8例)行关节镜下重建,移植肌腱股骨侧用Endopearl加可吸收界面螺钉固定,胫骨侧用Intratix固定.结果12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7~14个月(平均8.5个月);术后3个月膝关节活动范围均超过120°,无伸膝受限,后抽屉试验Ⅰ度阳性2例,其余为阴性;Lyshlom评分从术前(85.55±2.68)分增加至术后(90.6±2.3)分.结论关节镜下应用Endopearl与Intratix固定四股半腱肌腱单束重建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方法确切,可有效恢复膝关节功能.

    作者:狄正林;章军辉;何志勇;张经伟;冯建翔;徐荣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RF-Ⅲ型固定器结合两枚椎体间融合器治疗腰椎滑脱症

    自2003~2005年采用RF-Ⅲ型内固定器结合2枚椎体间螺纹融合器治疗腰椎滑脱症32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王亮;朱冬承;陈福扬;汤长华;吴昊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24例无放射学异常的颈椎间盘水平脊髓损伤机制探讨

    无放射学异常的颈脊髓损伤(spinaI cord mjury without radiographic abnormality,SCIWORA)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脊髓损伤.自1998年10月~2004年8月,笔者共收治无放射学异常的颈脊髓损伤24例,经过手术、影像学观察和临床分析,认为过伸性椎间盘撕裂性损伤可能是导致该类型损伤的主要机制之一.报告如下.

    作者:王大伟;贺新兵;韩立仁;张洪磊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股骨重建钉治疗累及股骨干的复杂粗隆周围骨折

    近年来随着交通和建筑事故的骤增,累及股骨干的复杂粗隆周围骨折这样高能量的创伤也日渐增多.股骨重建钉治疗累及股骨干的复杂粗隆周围骨折是近年来的新趋势.自2001年9月~2005年3月共收治23例此类创伤病人,均采用股骨重建钉治疗,临床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左振柏;李明;刘培来;刘洪智;李振峰;汤继文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经皮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

    目的探讨经皮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疗效、优缺点及其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对47例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采用ArthroCare 2000行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结果随访4~36个月,平均19个月.依据VAS评分系统评定,有效率为97%,VAS降低53%(P<0.05),无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结论经皮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方法简单,有效率高,并发症少.

    作者:林斌;佟德民;练克俭;郭林新;丁真奇;郭志民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单纯应用Cage及椎弓根钉技术与加用椎间自体植骨治疗腰椎滑脱的疗效比较

    目的讨论后路椎间融合(PLIF)应用Cage及椎弓根钉技术(A组)后有无必要加用椎间自体植骨(B组)治疗腰椎滑脱.方法回顾性研究27例资料,随访时间少不短于24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失血量、住院日、疼痛度及缓解程度、融合率及椎间隙高度、术后滑脱率及融合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失血量、住院时间、疼痛度及缓解程度、融合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但B组在术后椎间隙高度、滑脱率上均存在明显优势(P<0.05).结论PLIF手术应用椎间植自体骨,Cage及椎弓根钉技术有助于恢复和保持腰骶椎生理曲度,防止后期的椎间隙高度丢失及滑脱率的增加,可能有利于长期手术疗效的保持.

    作者:窦榆生;郝定均;温世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主管: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