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贵齐;任长乐
目的:探讨分析锁定加压钢板结合Herbert螺钉治疗C3型Pilon骨折的护理方法.方法:随机选取本院收治的C3型Pilon骨折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分为2组,每组各35例,分别采用常规骨科护理和综合性护理,比较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6周时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1.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3%(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时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29%(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率为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2.8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14%(P<0.05).结论:对于锁定加压钢板结合Herbert螺钉治疗C3型Pilon骨折患者采用综合性护理,能够有效促进骨折端的愈合及踝关节功能的快速恢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高倩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对四肢骨折患者使用微创经皮手术锁定加压内固定钢板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从2017年10月-2018年9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30例四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患者的收治时间随机分组,每组各65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钢板固定法,观察组患者使用微创经皮手术锁定加压内固定钢板进行治疗.观察对比2组患者的痊愈状况和治疗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骨折痊愈情况、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手术期间出血量、疼痛程度、骨折痊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四肢骨折患者使用微创经皮锁定加压内固定钢板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的改善痊愈和治疗情况,疗效较佳,具有一定的推广使用价值.
作者:龚劲纯;骆永锋;杨成佐;邓剑君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探究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本院2015年8月-2017年10月收治的88例老年骨质疏松髋部骨折患者,并根据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前提下加用健康教育,并对2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评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与住院时间分别为(2.49±1.30)分、(16.59±4.57)天,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的(7.83±2.01)分、(28.59±6.79)天,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95.45%,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77.27%,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比观察组低(P<0.05);2组患者护理前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躯体功能以及物质生活评分的对比(P>0.05);护理后2组患者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躯体功能以及物质生活评分明显比护理前高,且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躯体功能以及物质生活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显著,可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使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提高护理满意度与生活质量.
作者:陈斌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并研究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并发症预防和相关护理措施.方法:本研究采用分组对照的方法进行调查研究,所有研究对象均为我院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本研究调查时间为2016年4月-2017年8月,对于所有患者进行手术方法治疗,同时选择7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每组患者均为39例.为本研究对照组患者配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选择采用针对性护理进行干预,对2组患者护理结束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本研究2组患者均获得较为良好的预后情况评价,2组患者护理结束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比对照组的更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为患者配合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和指导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的恢复,降低患者治疗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陈元丽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在治疗脊柱骨折的过程中应用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的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7月-2017年7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脊柱骨折患者116人,将这11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采用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放内固定手术,比较2组治疗效果、临床相关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比对照组传统的开放内固定手术治疗更有效,并发症较少,手术时间、出血量等临床相关治疗更少.结论: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效果显著,可以在治疗脊柱骨折时推广应用.
作者:袁成金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探究四肢骨折患者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0月-2017年12月收治的90例四肢骨折患者,按照双盲法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舒适护理模式,并对2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焦虑评分、抑郁评分、舒适度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比较.结果:2组患者护理后的生理状态、心理状态、环境影响以及社会功能的评分比护理前高(P<0.05);且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生理状态、心理状态、环境影响以及社会功能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护理后焦虑评分与抑郁评分比护理前小(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焦虑评分与抑郁评分小于对照组(P<0.05);在生理、文化、心理以及环境方面,对照组患者护理后的舒适度评分低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满意度95.56%,高于对照组的77.78%(P<0.05).结论:四肢骨折患者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护理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临床价值显著.
作者:邢立娜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解剖型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老年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1月-2016年12月大庆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患者90例,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采用PFNA治疗,对照组采用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对全部患者随访18个月,观察比较骨折愈合时间、下地时间、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2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及髋关节功能优良率相比差异无显著性.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患者下地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2种手术方法在治疗老年不稳定型骨折方面都能达到满意的固定并促进骨折愈合,都能使患者功能恢复良好.但是PFNA治疗方法操作简便,固定牢靠,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下地时间早、并发症少等优点,更适合应用于老年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的治疗.
作者:任晖;董充慧;孙睿姝;周继承;高煜;张喜晶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脑卒中肩手综合征手指肿胀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脑卒中肩手综合征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优质护理,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相应方式干预后,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手肿胀护理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更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脑卒中肩手综合征手指肿胀症状,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晓霞;张婷;张爽;高伟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松解术治疗膝关节僵直的临床康复护理效果.方法:将于梅州市中医医院行关节镜下松解术治疗的膝关节僵直患者中随机抽出21例,将其分成观察组(11例)和对照组(10例).其中,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取临床康复护理模式进行干预,比较2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对应值(90.91%>50.00%);观察组VAS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显著;观察组膝关节屈曲活动度较对照组对应值优,且P<0.05.结论:对膝关节僵直患者采用关节镜下松解术治疗前提下加以临床康复护理进行干预,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同时有利于缓解其机体疼痛感,且患者膝关节屈曲活动功能改善显著,值得临床上推广.
作者:刘利春;刘奕宁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研究经皮椎间孔脊柱内窥镜下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非手术治疗,观察组实施经皮椎间孔脊柱内窥镜下切除术治疗,2组患者疼痛评分、功能障碍评分及临床疗效对比.结果:与对照组比,观察组经治疗后,患者疼痛及功能障碍评分均较低,有效率较高,P<0.05.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经皮椎间孔脊柱内窥镜下切除术治疗,能缓解其疼痛感,改善患者躯体功能,提高临床疗效,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唐华军;胡孔和;刘建平;熊英辉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在创伤性血气胸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74例创伤性血气胸患者参与本次实验,入选病例均来自2016年1月-2017年12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7例)与对照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舒适护理,对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术后心理状态、术后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4.6%,较对照组78.4%更高,HAMD、HAMA评分较对照组更低,术后疼痛程度较对照组更轻,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4%,较对照组21.6%更低,护理满意度94.6%,较对照组73.0%更高,组间比较P<0.05.结论:对创伤性血气胸患者实行舒适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其负面情绪,缓解术后疼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升治疗效果,并有助于提升其护理满意度.
作者:陈静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评价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R)微创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医师选择合理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在凌海市人民医院骨科接受治疗的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7例),其中一组采用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R)微创内固定治疗,即PFNAR组;另一组采用闭合复位股骨近端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微创固定治疗,即DHS组.将上述2组的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进行比较.结果:与DHS组相比,PFNAR组手术耗时、住院时间、愈合时间均更短,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更少,P<0.05;PFNAR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DHS组,P<0.05;PFNAR组Fugl-Meyer评分明显高于DHS组,P<0.05.结论:PFNAR微创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显著,可缩短愈合时间,建议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吴倩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研究髓核摘除术后纤维环缝合的临床疗效,并从纤维环缝合术前后血清及引流液中炎症因子浓度的比较探讨纤维环缝合意义.方法:选择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武汉六七二中西医结合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4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均行髓核摘除术,其中20例纤维环缝合者为观察组,未纤维环缝合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术前,术后1周,3个月,1年后VAS评分,腰椎ODI评分,并记录包括椎间盘再突出在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检测2组手术前、手术后第1天,1个月后血液标本以及术后第1,2,3天引流液中磷脂酶A2及肿瘤坏死因子α的浓度.结果:随访1周、3个月时观察组腰背痛VAS评分、OD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1年时,2组腰背痛VAS评分、ODI评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引流液中不同时间点的2种炎症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中不同时间点的2种炎症因子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髓核摘除手术后纤维环缝合可以减少炎症因子的渗出和释放,有利于缓解症状、腰椎功能恢复,对减少术后复发和再手术率具有明显作用,是一种可行的方案.
作者:陈旺;胡胜利;朱凌;谢维;严浩;高雪伟;杨波;陈祝江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局麻下单侧穿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性胸腰椎骨折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洞口县人民医院骨科2016年9月-2017年8月采用局麻下单侧穿刺经皮椎体成形治疗的52例(58个椎体)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性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观察手术时间,对比术前与术后疼痛程度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变化及伤椎椎体高度恢复率分析其疗效.结果:手术时间平均为(30.83±8.23)分钟,术前VAS评分为(7.38±1.78)分,术后为(2.10±1.5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伤椎椎体高度为(15.26±1.33)mm,术后椎体恢复为(20.00±1.45)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穿刺经皮椎体成形治疗老年骨质疏松压缩性胸腰椎骨折,具有明显缓解患者疼痛及明显恢复伤椎椎体高度,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放射暴露剂量少,疗效满意.
作者:马立坤;胡振春;邓勇;向平均;杨国甫;肖恒;张先慧;张傲立;胡盛武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研究骨科老年患者褥疮的危险因素及防控对策.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骨科重症患者78例,选取时间为2017年6月-2018年6月,所有患者需要长期卧床治疗,根据患者接受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掌握患者出现褥疮的危险因素,观察2组患者褥疮的发生率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褥疮发生率为5.13%,与对照组患者的褥疮发生率对比,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评分、心理职能评分、情感职能评分、社会功能评分,与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骨科老年患者需要接受合理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少患者出现褥疮的几率,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艳玲;罗少媚;林国凤;李莉;郑景文;邓景兴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AO围关节解剖锁定钢板治疗胫骨平台重度粉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60名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观察组采用的是关节镜辅助下AO围关节解剖锁定钢板治疗,对照组采用的是传统骨折切开复位固定术.比较分析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愈合时间;记录2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按照膝关节HSS评分表评估膝关节功能.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1);2组的手术时间和愈合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无并发症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2组的膝关节HS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1),观察组膝关节HSS评分上升比对照组更显著(P<0.01).结论:关节镜辅助下AO围关节解剖锁定钢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对患者的创伤小,术后并发症产生率低,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好,临床效果理想.
作者:祁勇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观察VSD联合开放植骨对创伤感染性胫骨骨缺损患者康复进程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88例创伤感染性胫骨骨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2组均44例,2组均进行重复清创,观察组患者完成清创后采用VSD进行负压吸引,对照组仅进行敷料包扎、定期换药,未进行VSD干预,所有患者均进行自体髂骨植骨,观察组患者VSD覆盖创面,持续负压吸引,对照组用常规敷料覆盖,并定期换药,比较2组创面愈合时间、骨缺损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清创至植骨时间、清创次数,并以Paley评分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 清创至植骨时间、清创次数分别为(7.79±1.75)周、(6.59±1.14)周、(7.03±1.44)天、(2.01±1.03)次,较对照组(13.03±3.28)周、(11.97±2.47)周、(13.49±3.28)天、(3.46±0.87)次显著较低,对比差异显著(P<0.05),2组骨缺损愈合时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93.18%,与对照组88.64%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SD联合开放植骨可缩短创伤感染性胫骨骨缺损患者的康复时间,并减少清创次数,疗效确切,优于开放植骨联合常规敷料包扎、覆盖的方式.
作者:张贵齐;任长乐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针刺、手法结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以期提高本病治疗水平.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126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63例,玻璃酸钠注射液关节腔注射+塞来昔布分散平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刺+手法,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在疗效、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经治疗,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2.06%,高于对照组8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OMAC指标上,2组治疗4周后WOMA指数均显著低于治疗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WOMAC指数比较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4周后CRP、ESR、IL-1、TNF-α显著低于治疗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以上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手法为主联合常规西药能改善KOA临床症状,降低炎症,提高疗效.
作者:丘均友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跗骨窦切口空心钉和L型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疗效比较.方法:选取70例跟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采取L型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取跗骨窦切口空心钉内固定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AOFA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跟骨Boher角以及Gissane角均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跗骨窦切口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优势明显,不良反应少,治疗效果理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葛野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探讨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尺骨鹰嘴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6月-2018年2月所收治的100例尺骨鹰嘴粉碎性骨折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施以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而对照组患者施以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然后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88.0%,比对照组患者的52.0%明显偏高,对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比对照组明显偏短,对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2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尺骨鹰嘴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操作简单、对患者的创伤小以及固定牢固等特点,能有效促进患者骨折愈合,因而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翟耀 刊期: 2019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