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治疗中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应用的效果分析

景芳丽;孔月全

关键词:化脓性, 扁桃体炎, 蒲地蓝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治疗中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2月我院诊治的100例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单纯青霉素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咽痛、发热、扁桃体分泌物、吞咽困难及扁桃体红肿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86.00%的治疗有效率,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x2=4.8913,P=0.0270)。结论:采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可有效缩短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胎儿脐带绕颈分娩期护理干预及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胎儿脐带绕颈分娩期的护理干预,并对产生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52例存在胎儿脐带绕颈的产妇,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在待产时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包括认知干预、行为干预、改变产妇体位及营养干预。结果:观察组的自然分娩率、正常分娩产妇的分娩时间、产后出血量、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对于存在脐带绕颈的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给予科学的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阴道分娩率,缩短分娩时间,减少产后出血,减低新生儿窒息及胎儿宫内窘迫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齐月;吴丽姝;张雪梅;佟玲玲;于亚晶;张红梅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56例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的治疗与预防措施。方法:2011年1月~2014年6月共接收的56例糖尿病足患者,总结糖尿病足的诊断以及治疗方法,同时进一步探讨糖尿病足的预防措施。结果:糖尿病足溃疡合并感染,大部分是由于革兰氏阳性与阴性菌的感染,并可能发生厌氧菌混合感染;糖尿病足的治疗结果Wagnrr分级有重要关系。结论:糖尿病足基本的病因是长期高血糖致神经病变、感染以及血管病变所致,糖尿病足是可以预防的,包括有效控制血糖与合理预防措施,能够有效避免发生糖尿病足。

    作者:白玉芹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的预防及相应护理

    低血糖(hypoglycemia)是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常见急性并发症之一,当患者出现低血糖症时,患者会出现四肢发冷、面色苍白、出冷汗、头晕恶心、心慌等;当血糖浓度低于2.6mmol/L时,会出现低血糖的晚期症状,如惊厥或昏迷等。而且如果低血糖发生在夜间,抢救不及时就会危及生命,老年糖尿病患者又多伴有心脑血管疾病、肾脏并发症等,一旦出现低血糖症状没得到有效控制,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就会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希望通过本次研究更加深入地了解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的预防与护理方法,降低其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翟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腰椎牵引辅以中药薰药治疗腰突症疗效观察276例

    目的:研究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腰椎牵引辅以中药薰药。结果:276例经2个疗程,优202例,占73.8%,良55例,占19.92%,无效19例,占6.88%,优良率89.79%。结论:显示腰椎牵引辅以中药薰药的治疗方案切实有效。

    作者:裴文华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妊娠期创伤15例的分析

    目的:认识妊娠期发生创伤的类型,妊娠期发生创伤的原因和能给孕妇带来的损伤,并探讨如何避免妊娠期创伤的发生以及创伤发生后的正确应对措施。方法:收集我院15例妊娠期创伤患者的资料。结果:在我院15例妊娠期创伤的患者中,由交通事故造成妊娠期创伤的占73.3%,由坠伤导致创伤的占9.01%,其他原因占17.6%,孕妇的死亡率为6.67%,胎儿死亡率为46.7%。结论:造成妊娠期创伤因素有很多,为避免或减少妊娠期创伤的发生,孕妇及家属需要认识并重视妊娠生理,对生活周围的事物多加注意,正确认识影像学检查,避免误诊漏诊,同时也需要医师在处理妊娠期创伤具有较高的水平,能准确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进行及时处理。

    作者:叶国娟;曾政伦;彭国瑞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菲洛地平缓释片辅助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菲洛地平缓释片辅助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妊娠高血压疾病孕妇200例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治疗组100例与对照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菲洛地平缓释片辅助治疗。结果:2组治疗后的收缩压与舒张压都呈现明显减低的趋势(P<0.05),不过治疗后治疗组的收缩压与舒张压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多采用阴道分娩,而对照组采用剖宫产比较多,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菲洛地平缓释片辅助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能降低血压值,促进自然分娩,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静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117例凃阳肺结核病患者情况分析

    目的:分析我区2010~2013年117例涂阳结核病患者基本资料规律,进一步提高结核病人的发现率。方法:对我区2010~2013年117例涂阳结核病病例构成及相关因素统计分析。结果:涂阳结核病人117例,其中男性85例,占72.6%,女性32例,占27.4%,男女比例2.64:1,男性病例数量明显多于女性,年龄在15~54岁人数多,89例占76.1%,凃阳病人的职业农民占29.9%。结论:涂阳病人存在男性多,青中年人多,农民多,这些人群是结核病病人发现的重点对象,是结核病防控和治疗的重点。

    作者:张辉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艾塞那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艾塞那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自2011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110例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完全随机的方法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艾塞那肽联合治疗,对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观察。结果:治疗12周后发现对照组患者降糖达标率(41.82%)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降糖达标率(61.82%),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FBG、HbA1c、BMI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2小时PBG比观察组虽然也高,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3.64%)明显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73%),经比较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停药后均消失,没有造成不良后果。结论:艾塞那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良好,不仅能有效控制患者血糖和体重,而且发生低血糖的不良反应概率很低,是临床中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首要选择,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蒋李园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等热量不同运动方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能力及炎症的影响

    目的:探讨等热量不同运动方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和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将已确诊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有氧训练组(AE)、抗阻训练组(RE)、有氧抗阻联合训练组(AE+RE),3组患者在能量消耗相同的情况下进行12周的运动干预。结果:运动干预后3组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含量均下降(p<0.05),但AE+RE组改善明显(p<0.01);3组患者血脂、高密度脂蛋白蛋白指标均改善(p<0.05),但效果AE+RE组优于RE组优于AE组;运动干预后超敏C-反应蛋白AE组较RE组和AE+RE组改善明显(p<0.05)。结论:在能量消耗相同情况下,有氧抗阻联合的运动方式,在提高血糖控制能力,改善血脂方面存在优势。单纯有氧运动在降低患者血浆炎症水平方面优势更明显。

    作者:程晶;陈伟;高民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解析培养实习生临床思维能力带教对策

    目的:分析培养实习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带教对策。方法:把与我院合作卫校的2011级40例实习生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实习生采用常规临床实习带教方法实习。通过专业知识笔试考试的成绩和调查问卷结果,分析2组实习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水平。结果:实习期结束后,观察组实习生的笔试考试成绩和问卷调查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实习生(P<0.05),观察组实习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水平高于对照组实习生。结论:医院不断创新带教方法,能够有效激发实习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有利于实习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

    作者:刘爱花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腹腔镜技术在腹部闭合性损伤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腹腔镜技术在腹部闭合性损伤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100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腹腔镜技术进行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00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中25例中转开腹,2例阴性无需治疗,其余患者均根据相应症状给予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平均手术时间92.5分钟(28分钟~205分钟);平均住院时间为8.9天(3~20天),所有病例均治愈出院。结论:腹腔镜技术在诊治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具有安全性高、创伤小、诊断准确率高等优点,并能有效降低开腹探查率,在有效掌握适应证指征情况下值得临床价值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韩虎林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老年患者髋部骨折护理问题及对策分析

    髋部骨折是在老年人骨折中经常见到的。其危害性较大,除了骨折本身的危害,还有长期卧床带来的多种并发症,如血栓、压疮、便秘等,情况较严重的还可能引起死亡。发生骨折之后21%行走不便,25%的可能丧失基本的活动能力,文章主要论述骨折之后的护理措施,帮助病人早日康复。

    作者:高春锦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认知行为在老年抑郁症护理中的作用

    目的:研究认知行为护理在老年抑郁症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6月~10月收治的老年抑郁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的是常规的精神治疗和临床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认知行为的护理,观察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患者护理的总有效率为80%,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P<0.05),对患者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发现,实验组患者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老年抑郁症的护理中应用认知行为的护理具有非常好的护理效果,患者恢复的效果好,并且治疗的满意度高,可以进行临床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刘维如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手术患者的影响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120例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手术室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结果:护理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焦虑、抑郁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手术患者心理焦虑、抑郁程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贾雪丽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老年胆囊炎胆石症手术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老年胆囊炎胆石症手术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我院自2012年3月~2014年2月收治的37例胆囊胆石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行术前准备,选择适宜的手术治疗方法。结果:本组单纯胆囊炎、胆囊结石症16例,胆囊积脓11例,胆囊坏疽7例,胆囊穿孔3例,其中14例患者合并胆总管结石。本组择期手术21例,急诊手术16例。行胆囊切除术19例,胆囊大部分切除5例,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术11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2例。治疗后,痊愈36例,1例患者术后发生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结论:在行胆囊胆石症外科手术治疗时,做好术前准备,给予合并症处理,选择适当的手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挽救患者。

    作者:郭帅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4年3月本院收治的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按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全程护理,比较2组治疗后的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为92.11%和73.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对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可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临床疗效及患者满意度,利于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莹萍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彩超引导下心包积液穿刺置管术的临床应用及导管的护理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心包穿刺术的临床应用及心理护理在术中的重要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4年5月本院28例心包积液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穿刺,术前、术中、术后进行心理护理。结果:超声引导下心包积液穿刺的患者,均顺利抽出液体,无1例并发症的发生。结论:超声引导下心包积液穿刺是一种安全有效地治疗方法,术前、术中、术后有效的护理,可有效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葛桂霞;崔婧芳;刘素霞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胃癌手术后各种引流管使用的护理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胃癌患者术后的引流管护理。方法:根据我院的胃癌手术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共选取了150例患者,根据临床引流管护理情况进行探讨。结果:痊愈81例(54.00%),症状好转61例(46.00%),其中,3例患者术后发生感染,经及时处理,预后效果良好。结论:胃癌手术完成后,患者需要接受一些引流管留置治疗,护理人员要对这些引流管进行护理,记录引流液的情况,异常情况出现时,需要立刻通知医师进行检查和治疗,提升患者的安全性。

    作者:汤军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高血压患者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检出率及特点

    目的:分析探讨高血压患者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检出率及特征。方法:选取122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本组患者实施醛固酮增多症检测以及其他指标的检测,从而有效的排除其他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将该122例患者分为醛固酮增多症组和原发性高血压组;2组患者均实施卧、立位试验,血钾及肾上腺薄层CT检测,同时一部分患者实施午夜地塞米松抑制试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及性激素测定,对患者主要观察的指标有血醛固酮、醛固酮与肾素活性比值以及肾素活性等。结果:2组患者中共有24例患者被确诊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所占比例为19.67%,此外并未发现无功能腺瘤;2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无显著性差异,但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组在卧、立位血醛固酮及醛固酮与肾素活性比值均发生显著升高,而血肾素活性出现明显下降,差异显著性(P<0.05),在血钾水平上则无较大差异(P>0.05)。结论:在同一时期住院的高血压患者中原发性醛固酮症有着较高的检出率,这其中以醛固酮腺瘤和单侧肾上腺增生的比值较为接近。

    作者:万程彬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子宫肌瘤剜除术围手术期未预防应用抗菌药物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剜除术(未穿透子宫壁,下同)围手术期是否需要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方法:对照比较89例子宫肌瘤剜除术未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和185例使用抗菌药物的子宫肌瘤患者的术后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术后感染率和切口愈合等指标。结果:2组患者术后住院天数和住院总费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均未发生术后感染。结论:子宫肌瘤剜除术完全不需要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

    作者:武善霞;高善霞 刊期: 2015年第16期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管: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