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菲洛地平缓释片辅助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疗效

王静

关键词:菲洛地平缓释片,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分娩方式
摘要:目的:探讨菲洛地平缓释片辅助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妊娠高血压疾病孕妇200例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治疗组100例与对照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菲洛地平缓释片辅助治疗。结果:2组治疗后的收缩压与舒张压都呈现明显减低的趋势(P<0.05),不过治疗后治疗组的收缩压与舒张压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多采用阴道分娩,而对照组采用剖宫产比较多,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菲洛地平缓释片辅助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能降低血压值,促进自然分娩,值得推广应用。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丹川芪颗粒治疗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丹川芪颗粒治疗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临床研究。方法:80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2组根据病情给予西医基础治疗(如抗血小板聚集、降脂等),治疗组加服丹川芪颗粒,对照组加服单硝酸异山梨酯。用药12周后观察治疗前后运动平板试验中ST段大下降幅度、运动总时间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后ST段大下降幅度较治疗前明显减小(P<0.01),运动总时间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1);治疗组治疗后ST段大下降幅度、运动总时间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川芪颗粒能够减小ST段大下降幅度,增加运动总时间,有效治疗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作者:张庆江;张晓楠;柳思佳;陈波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美托洛尔联合螺内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美托洛尔联合螺内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疗效。方法:选自本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收治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118例,采用数字图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给予美托洛尔并联合螺内酯治疗,分析2组疗效。结果:HR、CO、SV、LVFS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美托洛尔联合螺内酯治疗能有效改善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

    作者:王娇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观察优质护理干预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研究在妇产科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模式对患者生存质量以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收治的妇产科患者共1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模式,对比2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以及焦虑、抑郁评分情况。结果:生存质量方面,护理前分数并无明显差异,均在82分左右;护理后对照组上升至110分,观察组上升至133分。心态变化方面,经过SAS与SDS量表统计,2组患者护理后分数均有所下滑,但观察组下滑程度更大。结论:优质护理能够有效帮助妇产科患者了解加深对Z生产的了解,改善生存质量,调节不良心态,因此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于晶波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右美托咪啶对神经病理性痛大鼠脊髓背角pERK、c-fos表达的影响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啶对神经病理性痛大鼠脊髓背角神经元磷酸化胞外反应激酶( phosphoryltion of 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s, pERK )、c-fos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54只,6~8周龄,体重180~22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3组(n=18):假手术组(S组)、慢性神经病理性痛组(C组)和右美托咪啶组(D组)。 S组仅分离坐骨神经但不结扎,C组和D组采用结扎坐骨神经的方法制备大鼠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 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 CCI)的神经病理性痛模型,D组于术后即刻开始至处死前1天腹腔注射右美托咪啶50μg/kg,1次/d,S组和C组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于术前1天、术后3、7、14天时以缩足阈值( paw withdrawal threshold, PWT)测定大鼠机械痛阈和辐射热的缩足潜伏期( paw withdrawl latency, PWL)测定大鼠的热痛阈,并于术后测定痛阈后灌注处死大鼠,取L4~6脊髓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脊髓背角神经元pERK、c-fos的表达水平。结果:与S组比较,C组和D组术后3、7、14天时MWT降低,TWL缩短,脊髓背角pERK、c-fos表达上调(P<0.05);与C组比较,D组术后3、7、14天时MWT升高,TWL延长,脊髓背角pERK、c-fos表达下调(P<0.05)。与术前1天比较,C组和D组术后3、7、14天时MWT降低,TWL缩短;与术后3天时比较,C组和D组7、14天时MWT降低,TWL缩短,脊髓背角pERK、c-fos表达上调( 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可减轻大鼠慢性神经病理性痛,抑制pERK、c-fos的表达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高毅;孙丽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浅析临床医学检验中血液细胞检验质量控制方法

    目的:研究分析血液细胞检验质量控制的方法,为临床医学检验工作提供帮助。方法:整理收集过去1年内我院接受的血液细胞检查患者的血液样本来进行研究分析,对患者的检验结果差异性进行比较,探讨导致其检验结果受到影响的主要原因。结果:临床医学检验时,血液样本的检验结构受到了很多因素的影响,环境、操作等的不同,其获得的结果也有差距。结论:血液细胞检验时,受到了采血部位、抗凝剂配比、温度、放置时间、检测时间等的影响,为了获得真实有效的结果,需要为患者接受检验的各个环节都基于重视,进行控制。

    作者:高宝玉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50岁以上女性患者高血压伴冠心病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50岁以上高血压伴胸痛女性253例,入院后行冠状动脉造影,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分析冠心病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09年11月~2013年11月50岁以上女性高血压伴胸痛患者253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170例和非冠心病组83例,分析冠心病组的危险因素。结果:冠心病组中高密度脂蛋白(HDL-C)下降的比例为52.4%,而非冠心病组高密度脂蛋白(HDL-C)下降的比例为32.5%,两者间差异显著(P<0.01),冠心病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载脂蛋白B高于非冠心病组,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伴糖尿病的比例为22.4%,而非冠心病组伴糖尿病的比例为12.0%,两者间差异显著(P<0.05),尿蛋白阳性患者比例,冠心病组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P<0.05)。结论:50岁以上女性高血压伴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主要为高密度脂蛋白降低(HDL-C)、糖尿病,新的可能的危险因素是尿蛋白阳性。

    作者:王志芳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疗效观察

    目的:对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 PS)治疗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 MAS)的疗效进行评价。方法:将102例重症的胎粪吸入综合征的病例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52例,给予呼吸机应用、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PS应用进行治疗;对照组50例,给予呼吸机应用,同时进行常规治疗,治疗同时监测2组肺氧合功能、病程及预后。结果:治疗组氧合指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肺泡氧分压比值(a/APO2)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上机时间、给氧时间、病程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S治疗MAS能有效改善患儿肺氧合功能,可有效缩短上机时间、给氧时间及病程。

    作者:王艺;王新华;雷瑞瑞;张剑春;王祥;时英才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脑出血患者康复理疗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康复理疗对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76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症状治疗和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康复治疗,比较2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干预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生活质量均好于对照组,差别具有显著性。结论:在积极治疗的基础上,尽早对脑出血患者进行康复理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以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重视。

    作者:刘新荣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分析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治疗效果

    目的:研究分析临床治疗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方法和效果。方法:根据我院接收的147例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患者临床中接受了巴韦林、单一干扰素、长效干扰素等治疗方式。结果:患者接受不同药物的治疗临床效果有差异性,治疗效果还受到了其他因素影响。结论: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接受标准联合治疗效果比较好,临床患者的病毒应答比较高。

    作者:吴俊彪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PDCA循环在病区药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对比PDCA循环在病区药品管理中应用前后的数据,探讨PDCA循环在病区药品管理中的应用。方法:按照PDCA循环理论,制定实施整改措施,及时检查整改效果,分析检查结果。结果:PDCA应用后病区药品管理达标率提升,病区药品管理更为规范。结论:PDCA循环有助于医院病区药品管理的持续改进。

    作者:张琳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恢复期中风病人的护理干预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恢复期中风病人的护理干预措施和护理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11月~2013年11月期间诊治的中风恢复期住院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分组的方式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2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试验组患者实施体位护理、运动干预、心理护理、中医针灸、按摩等综合护理干预,对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肢体功能恢复情况和焦虑、抑郁程度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2组患者护理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aethel指数、症状积分、FMA评分、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恢复期中风患者实施体位护理、运动干预、心理护理、中医针灸、按摩等综合护理干预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促进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aethel指数、症状积分、FMA评分、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改善,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作者:张静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PLCU婴幼儿重症肺炎10例细菌病原学及耐药性检测

    目的:研究婴幼儿重症肺炎细菌病原学与它的耐药性。方法:对10例PLUC重症肺炎患儿痰标本阳性试样的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从中分离126株,当中革兰阴性杆菌105株,占83.33%,主要有大肠埃西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阴沟肠杆菌;革兰阳性球菌21株,占16.67%,主要有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2)药敏测试表明革兰阴性杆菌对其抗生素有耐药反应,对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以及头孢吡肟较为敏感。结论:大肠埃西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阴沟肠杆菌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可诱发PLCU婴幼儿重症肺炎,且革兰阴性杆菌可以抵抗抗菌药物。

    作者:王德利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观察长期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联合小剂量红霉素对支气管扩张症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支气管扩张症患者长期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联合小剂量红霉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11月~2014年4月收治的80例支气管扩张症患者,将其按照住院号尾号的奇偶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联合小剂量红霉素治疗,对照组只采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气促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率。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有效率为75.0%,治疗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气促数值降低程度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支气管扩张症患者长期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联合小剂量红霉素治疗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帖永新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定量超声骨密度测定临床儿科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定量超声骨密度测定临床儿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儿科新生儿135例,均给予定量超声骨密度测定,分析其在儿科中的应用效果。结果:不同性别的早产儿SOS值及足月儿男女SOS值无显著差异(P>0.05),足月儿SOS值显著高于早产儿,春夏季出生的新生儿SOS值低于秋冬季新生儿SOS值(P<0.05)。结论:定量超声骨密度测量在临床儿科中具有较高的应用效果,可研究新生儿骨状况,明确佝偻病,早期诊断,从小时预防骨质疏松。

    作者:王祯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维生素AD、维生素C辅助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40例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维生素AD、维生素C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辅助治疗作用。方法:收集2008年11月~2009年3月68岁以上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2组疗效进行比较。治疗组20例在常规用药(复方甘草合剂10ml,口服,3/d;头孢呋辛钠2.25g,多索茶碱0.2g,氨溴索30mg分别加入100ml氯化钠注射液中静滴,2/d,14天)基础上加用维生素AD胶丸1粒,2/d,维生素C片0.1g,2/d,连续口服2个月。对照组20例使用常规用药(复方甘草合剂10ml,口服,3/d,头孢呋辛钠2.25g,多索茶碱0.2g,氨溴索30mg分别加入100ml氯化钠注射液,中静滴,2/d,14天,2组均每月治疗14天,治疗2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血常规变化,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显效12例,显效率60%,有效7例,有效率35%,总有效率95%;对照组:显效9例,显效率45%,有效5例,有效率25%,总有效率7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维生素AD、维生素C具有一定的抗感染作用,规范化运用可辅助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并防止复发,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使用。

    作者:李建玲;强华;赵钊敏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肝硬化患者继发褥疮的护理体会

    目的:研究分析肝硬化继发褥疮患者的临床护理方式。方法:根据肝硬化合并褥疮的患者40例来进行研究,将这些患者的皮肤评估结果以及危险评估表进行统计,为临床防护提供帮助。结果:临床中患者经过治疗和护理,均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结论:根据患者的压疮危险评分表来对临床肝硬化患者继发褥疮进行护理具有较好的效果,患者的护理强化能够提升体质,使用药物能够促进健康肉芽组织形成,让患者的褥疮尽快愈合,因此患者的疗效有显著提升。

    作者:李丽娜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手术患者的影响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120例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手术室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结果:护理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焦虑、抑郁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手术患者心理焦虑、抑郁程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贾雪丽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132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临床观察与治疗研究

    目的:观察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临床特征,并评价雾化吸入高渗盐水联合沙丁胺醇对该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32例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6例,2组患儿在予以吸氧、补液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予以0.9%生理盐水2ml联合0.5%沙丁胺醇0.5ml,观察组患儿予以3%高渗盐水2ml联合0.5%沙丁胺醇0.5ml。对2组患儿治疗后咳嗽、哮喘、哮鸣音的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及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在喘憋、湿罗音、哮鸣音及住院时间上显著低于对照组(t=3.157、2.892、2.921、2.418,P<0.05),且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x2=11.51,P<0.01)。结论:采用雾化吸入高渗盐水联合沙丁胺醇较生理盐水联合沙丁胺醇能更加迅速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并使临床疗效大大提高。

    作者:岳彩虹;李春;马志英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健康宣教与心理干预对高危产妇围生期的影响

    目的:探讨健康宣教与心理护理对高危妊娠产妇围生期干预效果的影响,为达到理想的母儿健康提供依据。方法:选取高危妊娠产妇13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针对个体差异给予适当的宣教与心理干预。结果:2组通过数据比较,干预组的顺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后出血及胎儿窘迫的发生率明显降低。高危产妇及其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得到明显提高。结论:围生期健康宣教与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高危妊娠产妇的不良心理状态,降低高危因素的发生,帮助产妇及胎儿顺利地渡过围生期。

    作者:李文楠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切口愈合良好,无感染、髋关节脱位、压疮、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术前术后患者Harris评分、ADL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临床护理干预有利于预防并发症,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改善生存质量。

    作者:谢迎春 刊期: 2015年第16期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管: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