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毅;孙丽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剜除术(未穿透子宫壁,下同)围手术期是否需要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方法:对照比较89例子宫肌瘤剜除术未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和185例使用抗菌药物的子宫肌瘤患者的术后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术后感染率和切口愈合等指标。结果:2组患者术后住院天数和住院总费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均未发生术后感染。结论:子宫肌瘤剜除术完全不需要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
作者:武善霞;高善霞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护理对腹部手术后患者并发症预防和疗效观察。方法:将106例腹部手术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措施,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术前床上排便训练、腹部按摩,术后予以耳穴电针、针刺等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措施。结果:2组患者术后的全身状况均得以改善,但是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效果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部手术的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护理对预防和治疗术后并发症疗效确切。
作者:谭敬红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沐舒坦雾化吸入对支气管炎患者的治疗效果,从而为疾病的治疗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以我院在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0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抗感染治疗,而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抗感染治疗基础上给予患者雾化吸入沐舒坦,对比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而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2%。实验组患者止痛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通过统计学方法进行检验分析,上述2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相比较常规的抗感染治疗方法,在此基础上给予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雾化吸入沐舒坦更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因此,该方法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作者:孙海容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观察侧卧位经皮椎体成形术( PVP)对高龄患者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对52例高龄患者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观察术中生命体征、术后并发症及VAS评分,获取相关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52例患者术后VAS评分较术前明显下降,疼痛无复发。结论:侧卧位经皮椎体成形术对高龄患者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伴随心肺功能较差的,能够保证手术的顺利完成,术后效果较好。
作者:刘先岭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肾癌根治手术围手术期护理措施,为提高肾癌手术效果提供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52例行肾癌根治术患者临床资料,均行肾癌根治性手术,对手术患者实施全程护理干预。结果:52例患者50例成功手术,成功率96.2%,2例死亡。50例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康复出院。43例患者对护理满意,满意率86.0%。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后患者ADL评分、依从性均显著高于护理干预前(P<0.05),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行肾癌根治术前进行术前准备、术后针对性护理、健康教育和出院指导,能够显著提高手术效果,减少并发症,促进术后康复。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应引起医院和患者的高度重视,以大限度改善出院后生活质量。
作者:王素蕊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50岁以上高血压伴胸痛女性253例,入院后行冠状动脉造影,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分析冠心病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09年11月~2013年11月50岁以上女性高血压伴胸痛患者253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170例和非冠心病组83例,分析冠心病组的危险因素。结果:冠心病组中高密度脂蛋白(HDL-C)下降的比例为52.4%,而非冠心病组高密度脂蛋白(HDL-C)下降的比例为32.5%,两者间差异显著(P<0.01),冠心病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载脂蛋白B高于非冠心病组,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伴糖尿病的比例为22.4%,而非冠心病组伴糖尿病的比例为12.0%,两者间差异显著(P<0.05),尿蛋白阳性患者比例,冠心病组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P<0.05)。结论:50岁以上女性高血压伴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主要为高密度脂蛋白降低(HDL-C)、糖尿病,新的可能的危险因素是尿蛋白阳性。
作者:王志芳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研究头晕、头痛患者彩色经颅多普勒( TCD)检测结果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普内科在2013年~2014年收治的门诊及住院头痛、头晕患者126例,对所有患者进行脑血管彩色经颅多普勒( TCD)检查,通过对其多支脑血管血流速度方向、搏动指数、频谱形态、异常声频等检测结果的分析,进一步讨论TCD检查在该类患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结果:头晕患者中TCD结果显示血流速度增高、减慢、双侧同名血管不对称患者例数分别为16例、29例、4例,与头痛患者的41例、5例、17相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组头晕头痛患者主要表现为血流增高,中老年组主要表现为血流减慢,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双侧同名血管不对称情况方面,2组差异并不明显(P>0.05)。结论:彩色经颅多普勒(TCD)检测具有操作简单、方便、无创,为CT、MRI等现代影像技术提供了脑血管血流动力学参教,对能引起脑血液动力学变化的因素进行分析,在头痛头晕患者的诊断中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作者:方晓康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研究分析中医综合治疗与护理对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在我科治疗的7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5例患者,给予对照组患者西药治疗结合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综合治疗。结果:经过相同时间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为97.5%,出院1年后的复发率为5.9%;对照组患者有效率为80%,出院1年后的复发率为27.8%。2组患者在有效率及1年复发率等方面比较,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综合治疗与护理可显著提高临床慢性盆腔炎的疗效,并有效降低1年复发率,具有临床应用的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宋茜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对全程护理干预在急诊危重抢救过程中的应用效果予以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3年6月~2014年10月间收治的急诊危重患者400例,将其均分为2组,分别作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抢救护理措施,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对2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为90.2%,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为97.4%,2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具有明显差异,并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明显差异,并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急诊危重患者的抢救护理工作中,为患者实施全程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抢救成功率,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作者:张景欣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分析恢复期中风病人的护理干预措施和护理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11月~2013年11月期间诊治的中风恢复期住院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分组的方式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2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试验组患者实施体位护理、运动干预、心理护理、中医针灸、按摩等综合护理干预,对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肢体功能恢复情况和焦虑、抑郁程度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2组患者护理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aethel指数、症状积分、FMA评分、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恢复期中风患者实施体位护理、运动干预、心理护理、中医针灸、按摩等综合护理干预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促进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aethel指数、症状积分、FMA评分、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改善,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作者:张静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1例高位硬膜外阻滞导致偏瘫的原因,总结经验和教训。方法:回顾我院1例诊断为右乳腺癌术后;右上肢复杂区域疼痛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会诊讨论记录和病情演变过程。结果:高位硬膜外阻滞并发症一般比较严重,副肿瘤综合征虽然在临床上少见,但也要引起广大临床医师的重视。结论:高位硬膜外阻滞需严格掌握适应证、提高操作安全。
作者:王超;张广建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对炎琥宁与利巴韦林联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接收治疗的98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平均数字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所有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患儿给予利巴韦林治疗,治疗组患儿给予炎琥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结果:治疗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儿的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2组患儿治疗过程中无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治疗手足口病患儿采用炎琥宁与利巴韦林联合方案,能够明显缩短患儿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可在临床推广。
作者:乌仁高娃;张美荣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高敏肌钙蛋白T( hs-cTnT)在急性非ST抬高心肌梗死超早期(<6h)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8月~2013年3月我院就诊的212名NSTEMI患者,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冠状动脉CTA结果作为终诊断,入院即刻定量测定hs -cTnT和cTnI。结果:在本研究入组的患者中hs-cTnT、cTnI相比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同时检测hs-cTnT与cTnI2项诊断NSTEMI,均有较高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论:高敏肌钙蛋白T( hs-cTnT)可作为急性心肌损伤检测的一项快速、准确、敏感、特异的指标。
作者:王红艳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超声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86例甲状腺结节患者进行超声检查,以病理诊断为确切依据,分析超声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86例中良性共69例,恶性17例。结论:超声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是一种有效的检查方法。
作者:侯华丽;汪敏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观察他克莫司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抽选120例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并编号分组,常规控制血压等对症治疗,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CTX)治疗者归为对照组(60例),糖皮质激素+他克莫司(Tac)治疗者记为观察组(60例)。治疗6个月后监测患者肾功能指标(BUN-尿素氮、SCr-肌酐)、血脂水平(TC-血胆固醇、TG-甘油三酯)。结果:观察组ALB(38.6±2.6)g/L,明显升高,血脂的TC、TG以及肾功能指标的Scr、BUN、24小时尿蛋白明显降低,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细胞毒性作用发生率为18.3%(11/60),而观察组仅出现消化道反应8.3%(5/60),两者比较(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基础上加用他克莫司,可同时调节患者血脂、肾功能等指标,可指导临床用药方案确立。
作者:吴玉彩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治疗中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2月我院诊治的100例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单纯青霉素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咽痛、发热、扁桃体分泌物、吞咽困难及扁桃体红肿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86.00%的治疗有效率,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x2=4.8913,P=0.0270)。结论:采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可有效缩短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景芳丽;孔月全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评价康复理疗对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76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症状治疗和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康复治疗,比较2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干预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生活质量均好于对照组,差别具有显著性。结论:在积极治疗的基础上,尽早对脑出血患者进行康复理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以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重视。
作者:刘新荣 刊期: 2015年第16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研究对慢性支气管炎住院治疗患者行临床路径护理对其疾病康复等方面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共1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行临床路径护理模式,对比2组患者住院情况(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护理效果(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健康知识评分)差异性。结果:住院情况方面,对照组在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上远高于观察组。护理效果方面,对照组治疗依从性65.38%,护理满意度69.23%;观察组治疗依从性90.38%,护理满意度88.46%;且在健康知识评分方面,对照组仅为78.6±6.2分,观察组则达到88.9±7.6分。本次研究各对比项在组间对比上差异显著(p<0.05)。结论:有效的路径护理能够提升患者对慢性支气管炎疾病的了解程度,降低不良生活习惯以及饮食习惯对疾病恢复的影响,在良好的依从性下避免并发症的出现,从而在更短时间内出院,提升治疗效果。
作者:张波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笔者所在医院住院诊疗的急性胃肠功能患者56例,并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均采用保守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的西医治疗,实验组给予中西医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诊疗效果和住院时间。结果:实验组的28例患者,21例在3~6天痊愈,5例有效,总有效率达92.86%,而对照组患者仅有9例在4~8天痊愈,8例有效,总有效率仅为60.71%明显低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诊疗急性胃肠功能障碍,较单纯的西医治疗效果好,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赵金钊;崔俊芳;张洪露 刊期: 2015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