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观察他克莫司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吴玉彩

关键词:他克莫司, 糖皮质激素,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
摘要:目的:观察他克莫司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抽选120例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并编号分组,常规控制血压等对症治疗,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CTX)治疗者归为对照组(60例),糖皮质激素+他克莫司(Tac)治疗者记为观察组(60例)。治疗6个月后监测患者肾功能指标(BUN-尿素氮、SCr-肌酐)、血脂水平(TC-血胆固醇、TG-甘油三酯)。结果:观察组ALB(38.6±2.6)g/L,明显升高,血脂的TC、TG以及肾功能指标的Scr、BUN、24小时尿蛋白明显降低,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细胞毒性作用发生率为18.3%(11/60),而观察组仅出现消化道反应8.3%(5/60),两者比较(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基础上加用他克莫司,可同时调节患者血脂、肾功能等指标,可指导临床用药方案确立。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临床路径在前列腺增生症手术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探究临床路径在前列腺增生症手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2月在我院接受前列腺增生症手术的患者共8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采取临床路径模式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医疗护理方法。比较2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满意度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相比,住院时间更短,住院费用更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更小,满意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路径在前列腺增生症手术中可以明显的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作者:严华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探究儿科静脉输液不良事件原因及护理对策

    目的:对儿科静脉输液不良事件发生原因进行探讨分析,寻找有效的改善对策,提升护理质量和安全性。方法:2010~2014年我院共出现了50例儿科输液不良事件,我们对这些输液不良事件进行了统计分析和研究,对其发生原因进行寻找,积极的提供针对性的处理对策来改善护理效果,提升护理质量。结果:儿科不良静脉输液事件的产生多是因为药品检查不严格,护理人员缺乏责任心,不能够遵守护理操作流程。结论:对儿科静脉输液护理管理进行强化,对医院低资历的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和安全教育,加强输液规范化管理,为减少临床输液不良事件的产生积极的努力,提升护理质量和安全性。

    作者:刘世艳;李辉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临床治疗中应用

    目的:分析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70例,随机分为2组,给予对照组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研究组则采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回顾分析2组应用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血压、血脂改善程度及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的效果较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于凯;刘洁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头晕、头痛患者彩色经颅多普勒(TCD)检测结果与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研究头晕、头痛患者彩色经颅多普勒( TCD)检测结果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普内科在2013年~2014年收治的门诊及住院头痛、头晕患者126例,对所有患者进行脑血管彩色经颅多普勒( TCD)检查,通过对其多支脑血管血流速度方向、搏动指数、频谱形态、异常声频等检测结果的分析,进一步讨论TCD检查在该类患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结果:头晕患者中TCD结果显示血流速度增高、减慢、双侧同名血管不对称患者例数分别为16例、29例、4例,与头痛患者的41例、5例、17相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组头晕头痛患者主要表现为血流增高,中老年组主要表现为血流减慢,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双侧同名血管不对称情况方面,2组差异并不明显(P>0.05)。结论:彩色经颅多普勒(TCD)检测具有操作简单、方便、无创,为CT、MRI等现代影像技术提供了脑血管血流动力学参教,对能引起脑血液动力学变化的因素进行分析,在头痛头晕患者的诊断中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作者:方晓康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LMWH对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对 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方法:将2013年7月~2014年7月于我院ICU收治的102例住院时间≥48小时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低分子肝素组和常规治疗组,比较2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和凝血指标结果。结果:低分子肝素组的DVT发生率小于常规组DVT发生率,2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低分子肝素可以安全并有效的预防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作者:刘仰东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严重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的护理新进展

    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经过临床观察显示容易出现体克、缺氧、感染等并发症,良好的护理工作有助于减少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在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的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的提高对患者的护理质量,为患者制定佳的护理方案,本研究通过查阅知之网、维普网以及国内外相关文献等,对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行氧疗、补液、气道管理、感染以及心理等多个方面进行护理干预,有效的提高了综合护理质量。

    作者:牛湘莲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探讨舒适护理运用于手术室护理的效果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中使用舒适护理的效果。方法:根据2013年~2014年我院的140例手术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将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有7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的是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的是常规护理以及舒适护理,对2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分析患者的临床焦虑情况和满意度。结果:经过护理后,对照组与观察组2组患者的满意度对比显示,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较高,2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对比,观察组比对照组优秀。结论: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是比较优秀的护理方式,能够有效的缓解护患矛盾,让患者和护理人员之间更加和谐,患者的心理状态也比较优秀,为手术治疗和康复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作者:姜巍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

    目的:探讨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我院自2000年9月~2013年12月共收治各型桡骨远端骨折478例,其中352例均采用闭合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在C臂X线透视下确认恢复正常后,采用交叉克氏针内固定。对352例患者随访半年以上,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352例均获半年以上随访,按Cooney腕关节评分:优290例,良34例,可15例,差3例,优良率92%。结论:交叉克氏针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损伤较小,能有效缓解疼痛,能较早进入康复锻炼,且合并症少,住院时间短,能有效降低医疗费用,值得各医疗机构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鲁亚君;费仕相;王建云;胡振春;吕小飞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癫痫患者的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癫痫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本院收治的76例癫痫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对76例癫痫患者的精心治疗,73例患者康复出院,2例患者在院治疗中,1例患者给予转院治疗,治疗效果满意。结论:癫痫患者的治疗需要根据病患自身情况进行综合治疗,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作者:崔永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无菌手术术中感染危险因素调查研究

    目的:研究无菌手术术中感染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800例行骨科无菌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30例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将770例未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无菌手术术中感染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结果:年龄、体质量指数、手术时间、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次数与无菌手术术中感染有直接关系;腰髋部位及下肢手术处感染发生率较高,且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为主。结论:医护人员需熟悉掌握无菌手术主要感染因素,在术中加强关注,减少患者感染情况发生,提高安全性。

    作者:李娜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刊首语--浅谈伤残医学

    伤残绝非是受伤造成的残,它的内涵很深,不能从字面解释,需不断学习,逐渐加深理解。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文明,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伤残的预防与康复治疗。我国自“残疾人保障法”颁布以后,对伤残、残疾的预防、康复治疗人才的培养、康复医疗机构的设置等都有明确规定。

    作者: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浅谈我国康复护理教育的发展思路

    使我国康复护理跟上国际康复护理发展趋势,并逐步满足广大病、伤、残者康复护理的需要,必须重视康复护理的人才培养,而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必经之路,所以我们应该探索出康复护理教育的发展思路。

    作者:谢芳晖;袁丽;刘晓霞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脱位的难点与对策

    目的:探讨使用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的手术难点,提出解决对策。方法:分析自2005年7月~2014年7月我院使用锁骨钩钢板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和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58例。结果:本组58例得到随访10~24个月,平均18个月;术后4周肩关节活动基本恢复正常;取出内固定物时间为术后6~12个月,平均10个月;58例中3例术后出现肩关节活动障碍,1例骨不连,2例取出内固定后再发关节脱位,2例断钩;按照Kalsson疗效评定标准,肩关节功能优良率96%。结论:锁骨钩钢板固定是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和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的较好方法,手术存在一定的难点,注重术中技巧,能更好的复位和固定,减少并发症。

    作者:余斌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观察长期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联合小剂量红霉素对支气管扩张症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支气管扩张症患者长期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联合小剂量红霉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11月~2014年4月收治的80例支气管扩张症患者,将其按照住院号尾号的奇偶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联合小剂量红霉素治疗,对照组只采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气促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率。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有效率为75.0%,治疗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气促数值降低程度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支气管扩张症患者长期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联合小剂量红霉素治疗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帖永新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观察中医综合治疗与护理对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研究分析中医综合治疗与护理对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在我科治疗的7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5例患者,给予对照组患者西药治疗结合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综合治疗。结果:经过相同时间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为97.5%,出院1年后的复发率为5.9%;对照组患者有效率为80%,出院1年后的复发率为27.8%。2组患者在有效率及1年复发率等方面比较,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综合治疗与护理可显著提高临床慢性盆腔炎的疗效,并有效降低1年复发率,具有临床应用的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宋茜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手术患者的影响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120例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手术室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结果:护理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焦虑、抑郁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手术患者心理焦虑、抑郁程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贾雪丽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侧卧位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高龄患者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目的:观察侧卧位经皮椎体成形术( PVP)对高龄患者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对52例高龄患者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观察术中生命体征、术后并发症及VAS评分,获取相关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52例患者术后VAS评分较术前明显下降,疼痛无复发。结论:侧卧位经皮椎体成形术对高龄患者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伴随心肺功能较差的,能够保证手术的顺利完成,术后效果较好。

    作者:刘先岭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TGF-β1和bFGF在膝骨关节炎患者关节软骨和骨赘中表达分布的分析研究

    目的:探讨TGF-β1和bFGF在膝骨关节炎患者骨赘中和关节软骨表达和分布的情况。方法:取12例诊断为膝骨关节炎且在影像学上可有明显的骨赘形成并行全膝置换患者的膝关节软骨以及骨赘,采用免疫组化对TGF-β1和bFGF表达以及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免疫组化链菌素亲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连接法证实在12例标本的关节软骨和骨赘中TGF-β1和bFGF均有表达;TGF-β1在骨赘的浅层有高强度阳性表达,在深层未有表达;而在退变软骨的浅层只有弱强度阳性表达,深层为阴性表达;而且TGF-β1在骨赘中的表达强度要强于关节软骨。而bFGF在骨赘和软骨的整个层面均有阳性表达。结论:TGF-β1和bFGF参与了骨赘的形成和软骨退变,对骨关节炎的进展有着重要的影响,TGF-β1和bFGF这种表达的差异性,表明这2种生长因子在骨关节炎患者骨赘形成中对骨与软骨代谢起着不同的作用,TGF-β1相比bFGF似乎与骨赘的形成更加相关。

    作者:叶永亮;尚如国;叶勇光;刘凯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美托洛尔联合螺内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美托洛尔联合螺内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疗效。方法:选自本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收治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118例,采用数字图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给予美托洛尔并联合螺内酯治疗,分析2组疗效。结果:HR、CO、SV、LVFS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美托洛尔联合螺内酯治疗能有效改善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

    作者:王娇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疗效观察

    目的:对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 PS)治疗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 MAS)的疗效进行评价。方法:将102例重症的胎粪吸入综合征的病例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52例,给予呼吸机应用、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PS应用进行治疗;对照组50例,给予呼吸机应用,同时进行常规治疗,治疗同时监测2组肺氧合功能、病程及预后。结果:治疗组氧合指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肺泡氧分压比值(a/APO2)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上机时间、给氧时间、病程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S治疗MAS能有效改善患儿肺氧合功能,可有效缩短上机时间、给氧时间及病程。

    作者:王艺;王新华;雷瑞瑞;张剑春;王祥;时英才 刊期: 2015年第16期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管: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