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严重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的护理新进展

牛湘莲

关键词:严重烧伤, 吸入性损伤, 患者, 护理质量, 并发症, 气道管理, 临床观察, 护理工作, 护理干预, 护理方案, 感染, 发生率, 治疗, 氧疗, 心理, 显示, 文献, 缺氧, 国内, 补液
摘要: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经过临床观察显示容易出现体克、缺氧、感染等并发症,良好的护理工作有助于减少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在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的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的提高对患者的护理质量,为患者制定佳的护理方案,本研究通过查阅知之网、维普网以及国内外相关文献等,对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行氧疗、补液、气道管理、感染以及心理等多个方面进行护理干预,有效的提高了综合护理质量。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综合化护理在子宫肌瘤合并糖尿病的应用分析

    目的:讨论综合化护理在子宫肌瘤合并糖尿病的应用效果,为日后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4年8月收治的170例子宫肌瘤合并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85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化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情况。结果:经过临床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在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患者满意55例(64.7%),一般26例(30.6%),不满意4例(4.7%),满意度为95.3%;对照组患者满意41例(48.2%),一般20例(23.5%),不满意24例(28.3%),满意度为71.7%,2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一方面,2组患者在临床指标的比较当中,观察组患者仍然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FBG水平为5.3±0.6mmol/L,并发症概率为2.4%,肛门排气时间为29.0±10.1分钟,住院时间为12.1±3.7天;对照组患者的FBG水平为7.0±0.9mmol/L,并发症概率为7.1%,肛门排气时间为41.0±15.9分钟,住院时间为19.3±6.2天,2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肌瘤合并糖尿病是一种比较严重的情况,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这将给患者的身体带来严重的伤害。为此,在今后的治疗中,应该对患者实施积极的综合化护理,巩固患者治疗成果的同时,避免患者的疾病出现恶化,促进患者的持续康复。

    作者:张秦豫;王效;郑全庆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修复正畸联合治疗上颌多数恒牙先天缺失伴错牙合畸形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修复联合正畸治疗上颌多数恒牙先天缺失合并牙合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上颌多数恒牙先天缺失伴错牙合畸形患者42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1例。观察组采用美学修复联合正畸治疗,对照组单纯实施修复治疗,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满意度为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7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3.33%(P<0.05)。结论:修复联合正畸治疗上颌多数恒牙先天缺失合并牙合畸形克服了传统单一疗法的难度以及局限性,能够从根本上改善咬合关系,提高美学效果,疗效显著。

    作者:肖言栋;杜衍晓;刘伟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羟基积雪草苷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羟基积雪草苷( AC)对在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 SH组)、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组( IR组)、羟基积雪草苷治疗组( AC组),每组8只。 AC组在冠状动脉左室支结扎60分钟前以6mg/100g体重的剂量静脉滴注羟基积雪草苷15分钟,其它2组同时点静脉滴注等剂量生理盐水。除SH组外,其它2组结扎冠状动脉左室支,使心肌缺血30分钟,再灌注60分钟。用7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中乳酸脱氢酶( LDH)、肌酸激酶( CK)活性;TUNEL法检测各组大鼠缺血心肌细胞凋亡;RT-PCR法检测凋亡基因Bcl-2和Bax的mRNA表达。结果:与IR组比,羟基积雪草苷能降低血清中LDH、CK活性(P<0.05);降低心肌细胞凋亡指数(P<0.05);羟基积雪草苷组凋亡基因Bcl-2表达水平上升(P<0.05),Bax表达水平下降(P<0.05),Bcl-2/Bax比值升高(P<0.05)。结论:羟基积雪草苷预处理能通过减少心肌细胞凋亡、抗脂质过氧化物产生等机制,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产生保护作用。

    作者:王策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132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临床观察与治疗研究

    目的:观察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临床特征,并评价雾化吸入高渗盐水联合沙丁胺醇对该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32例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6例,2组患儿在予以吸氧、补液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予以0.9%生理盐水2ml联合0.5%沙丁胺醇0.5ml,观察组患儿予以3%高渗盐水2ml联合0.5%沙丁胺醇0.5ml。对2组患儿治疗后咳嗽、哮喘、哮鸣音的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及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在喘憋、湿罗音、哮鸣音及住院时间上显著低于对照组(t=3.157、2.892、2.921、2.418,P<0.05),且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x2=11.51,P<0.01)。结论:采用雾化吸入高渗盐水联合沙丁胺醇较生理盐水联合沙丁胺醇能更加迅速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并使临床疗效大大提高。

    作者:岳彩虹;李春;马志英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超声生物显微镜对晶状体悬韧带异常的观察研究

    目的:探讨超声生物显微镜对晶状体悬韧带异常的诊断价值。方法:对自2010年8月~2014年2月,在我院求治的晶状体悬韧带异常患者进行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观察其诊断价值。结果:晶状体悬韧带的异常主要表现为晶状体悬韧带的延长以及断裂,其中晶状体悬韧带断裂138例,晶状体悬韧带断裂延长70例。结论:超声生物显微镜对晶状体悬韧带异常的检查具有重要意义,可明确眼前段结构的异常。

    作者:曾焱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艾塞那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艾塞那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自2011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110例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完全随机的方法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艾塞那肽联合治疗,对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观察。结果:治疗12周后发现对照组患者降糖达标率(41.82%)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降糖达标率(61.82%),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FBG、HbA1c、BMI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2小时PBG比观察组虽然也高,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3.64%)明显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73%),经比较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停药后均消失,没有造成不良后果。结论:艾塞那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良好,不仅能有效控制患者血糖和体重,而且发生低血糖的不良反应概率很低,是临床中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首要选择,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蒋李园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观察中医综合治疗与护理对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研究分析中医综合治疗与护理对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在我科治疗的7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5例患者,给予对照组患者西药治疗结合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综合治疗。结果:经过相同时间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为97.5%,出院1年后的复发率为5.9%;对照组患者有效率为80%,出院1年后的复发率为27.8%。2组患者在有效率及1年复发率等方面比较,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综合治疗与护理可显著提高临床慢性盆腔炎的疗效,并有效降低1年复发率,具有临床应用的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宋茜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

    目的: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要点进行总结,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我院在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60例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针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采取精心护理措施。结果:所有患者伤口全部实现1期愈合,恢复良好,可以保证正常的肌力和髋关节活动度。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的关键是保证关节功能的恢复,临床上采用综合全面护理模式,可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王颖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中西结合护理对腹部手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护理对腹部手术后患者并发症预防和疗效观察。方法:将106例腹部手术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措施,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术前床上排便训练、腹部按摩,术后予以耳穴电针、针刺等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措施。结果:2组患者术后的全身状况均得以改善,但是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效果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部手术的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护理对预防和治疗术后并发症疗效确切。

    作者:谭敬红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彩超引导下心包积液穿刺置管术的临床应用及导管的护理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心包穿刺术的临床应用及心理护理在术中的重要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4年5月本院28例心包积液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穿刺,术前、术中、术后进行心理护理。结果:超声引导下心包积液穿刺的患者,均顺利抽出液体,无1例并发症的发生。结论:超声引导下心包积液穿刺是一种安全有效地治疗方法,术前、术中、术后有效的护理,可有效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葛桂霞;崔婧芳;刘素霞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浅谈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对本院2012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74例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经过对患者进行系统治疗和有效的护理措施,74例肺结核患者中治愈49例,明显好转23例,无效2例,总治愈率达到98.84%。结论:通过对患者采取全面的护理措施,不仅增加了患者的治愈几率,同时也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的提高。

    作者:赵亚玲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高敏肌钙蛋白T在急性非ST抬高型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高敏肌钙蛋白T( hs-cTnT)在急性非ST抬高心肌梗死超早期(<6h)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8月~2013年3月我院就诊的212名NSTEMI患者,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冠状动脉CTA结果作为终诊断,入院即刻定量测定hs -cTnT和cTnI。结果:在本研究入组的患者中hs-cTnT、cTnI相比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同时检测hs-cTnT与cTnI2项诊断NSTEMI,均有较高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论:高敏肌钙蛋白T( hs-cTnT)可作为急性心肌损伤检测的一项快速、准确、敏感、特异的指标。

    作者:王红艳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对策

    护理安全管理是护理质量的第一生命和核心目标。护理风险,是指医院内病人在护理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是一种职业风险。临床护理是一个高风险的工作,护士在与病人接触的过程中护理风险无处不在,工作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失误,均会给病人的健康带来损害。尤其是现在医疗环境的客观现实,使得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的工作必须是零缺陷、零损害。护理安全管理成为提高护理质量的重中之重。对护理风险进行预见性评估和告知,并采取相应对策,预防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保障患者安全成为护理人员的首要任务。手术室护理工作繁忙、紧张,经常连续超时工作,生活作息时间极不规律,存在大量生理、生物、心理及理化危害因素,容易对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健康造成威胁,同时,由于防护不当也容易造成职业损伤[1]。作者针对于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危险因素进行客观分析且提出相应防护的对策,目的在于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减少职业伤害。

    作者:李冬梅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16层螺旋CT应用于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应用于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4年7月在我院进行检查的60例肺动脉栓塞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前者采用16层螺旋CT检查,后者采用MRI声检查,对比2组的诊断效果。结果:观察组的诊断符合率为93.33%,对照组的诊断符合率为70%,2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中,采用16层螺旋CT检查,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作者:巩远方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肝硬化患者继发褥疮的护理体会

    目的:研究分析肝硬化继发褥疮患者的临床护理方式。方法:根据肝硬化合并褥疮的患者40例来进行研究,将这些患者的皮肤评估结果以及危险评估表进行统计,为临床防护提供帮助。结果:临床中患者经过治疗和护理,均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结论:根据患者的压疮危险评分表来对临床肝硬化患者继发褥疮进行护理具有较好的效果,患者的护理强化能够提升体质,使用药物能够促进健康肉芽组织形成,让患者的褥疮尽快愈合,因此患者的疗效有显著提升。

    作者:李丽娜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认知行为在老年抑郁症护理中的作用

    目的:研究认知行为护理在老年抑郁症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6月~10月收治的老年抑郁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的是常规的精神治疗和临床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认知行为的护理,观察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患者护理的总有效率为80%,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P<0.05),对患者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发现,实验组患者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老年抑郁症的护理中应用认知行为的护理具有非常好的护理效果,患者恢复的效果好,并且治疗的满意度高,可以进行临床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刘维如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应用膀胱镜活检钳处理尿管插入困难56例

    目的:提高尿管插入困难的诊治水平。方法:总结应用膀胱镜活检钳处理尿管插入困难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4例,女2例。结果:48例患者顺利置管,6例患者改用其它方式置管成功。2例重度尿道狭窄患者改行膀胱造瘘术。56例患者均无出血、膀胱痉挛、意外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尿管置入困难患者,膀胱镜活检钳是传统铜质内芯的理想替代品,本方法损伤小,操作方便,无并发症,易于临床推广。但本方法亦有其局限性,直径在F16以下尿管不适用,尿道重度狭窄、畸形、感染患者应属禁忌,应避免暴力操作。

    作者:曹建波;蔡娟丽;张新恒;郭勇军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研究对慢性支气管炎住院治疗患者行临床路径护理对其疾病康复等方面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共1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行临床路径护理模式,对比2组患者住院情况(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护理效果(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健康知识评分)差异性。结果:住院情况方面,对照组在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上远高于观察组。护理效果方面,对照组治疗依从性65.38%,护理满意度69.23%;观察组治疗依从性90.38%,护理满意度88.46%;且在健康知识评分方面,对照组仅为78.6±6.2分,观察组则达到88.9±7.6分。本次研究各对比项在组间对比上差异显著(p<0.05)。结论:有效的路径护理能够提升患者对慢性支气管炎疾病的了解程度,降低不良生活习惯以及饮食习惯对疾病恢复的影响,在良好的依从性下避免并发症的出现,从而在更短时间内出院,提升治疗效果。

    作者:张波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治疗中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应用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治疗中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2月我院诊治的100例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单纯青霉素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咽痛、发热、扁桃体分泌物、吞咽困难及扁桃体红肿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86.00%的治疗有效率,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x2=4.8913,P=0.0270)。结论:采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可有效缩短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景芳丽;孔月全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疗效观察

    目的:对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 PS)治疗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 MAS)的疗效进行评价。方法:将102例重症的胎粪吸入综合征的病例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52例,给予呼吸机应用、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PS应用进行治疗;对照组50例,给予呼吸机应用,同时进行常规治疗,治疗同时监测2组肺氧合功能、病程及预后。结果:治疗组氧合指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肺泡氧分压比值(a/APO2)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上机时间、给氧时间、病程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S治疗MAS能有效改善患儿肺氧合功能,可有效缩短上机时间、给氧时间及病程。

    作者:王艺;王新华;雷瑞瑞;张剑春;王祥;时英才 刊期: 2015年第16期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管: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