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冬梅
目的:探讨修复联合正畸治疗上颌多数恒牙先天缺失合并牙合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上颌多数恒牙先天缺失伴错牙合畸形患者42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1例。观察组采用美学修复联合正畸治疗,对照组单纯实施修复治疗,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满意度为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7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3.33%(P<0.05)。结论:修复联合正畸治疗上颌多数恒牙先天缺失合并牙合畸形克服了传统单一疗法的难度以及局限性,能够从根本上改善咬合关系,提高美学效果,疗效显著。
作者:肖言栋;杜衍晓;刘伟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评价康复理疗对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76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症状治疗和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康复治疗,比较2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干预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生活质量均好于对照组,差别具有显著性。结论:在积极治疗的基础上,尽早对脑出血患者进行康复理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以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重视。
作者:刘新荣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4年3月本院收治的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按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全程护理,比较2组治疗后的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为92.11%和73.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对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可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临床疗效及患者满意度,利于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莹萍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95例急性心包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本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95例急性心包炎患者的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系统的治疗后95例患者中92例患者治疗满意,康复出院;2例患者在院继续治疗;1例患者给予转院治疗。结论:急性心包炎患者应尽早的确诊并及时的治疗,降低患者的死亡几率,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王刚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研究对慢性支气管炎住院治疗患者行临床路径护理对其疾病康复等方面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共1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行临床路径护理模式,对比2组患者住院情况(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护理效果(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健康知识评分)差异性。结果:住院情况方面,对照组在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上远高于观察组。护理效果方面,对照组治疗依从性65.38%,护理满意度69.23%;观察组治疗依从性90.38%,护理满意度88.46%;且在健康知识评分方面,对照组仅为78.6±6.2分,观察组则达到88.9±7.6分。本次研究各对比项在组间对比上差异显著(p<0.05)。结论:有效的路径护理能够提升患者对慢性支气管炎疾病的了解程度,降低不良生活习惯以及饮食习惯对疾病恢复的影响,在良好的依从性下避免并发症的出现,从而在更短时间内出院,提升治疗效果。
作者:张波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对ICU重症监护室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探讨分析,为临床护理提供有效的改进措施。方法:根据我院的ICU监护病房内的115例重症监护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和一般性资料进行收集并分析,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式,来提升护理效果。结果:ICU重症监护室内的患者因为其在住院期间比较多的出现焦虑、紧张、恐惧等心理情绪,临床中因为疾病还需要隔离,导致了患者的心理负面反应比较强烈,这些和患者的年龄、文化、家庭背景等有较大联系。结论:ICU重症监护患者的临床心理状态分析可以为临床护理提供指导,寻找影响患者心理状态的因素,积极的进行干预,能够让患者获得较好的康复效果,促进治疗效果提升。
作者:孙宁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研究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腰椎牵引辅以中药薰药。结果:276例经2个疗程,优202例,占73.8%,良55例,占19.92%,无效19例,占6.88%,优良率89.79%。结论:显示腰椎牵引辅以中药薰药的治疗方案切实有效。
作者:裴文华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合理应用各种颜色标识牌,确保手术患者安全准确的转运。方法:积极与宣教科讨论,设计出不同颜色的标识牌,方便手术室卫生员准确安全的转运手术患者。结果:颜色标识牌的实施,规范了手术室卫生员安全转运手术患者的流程。结论:应用标识管理,提高了卫生员转送手术患者的效率,保证了工作质量,确保了手术患者的安全。
作者:孙建华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经过临床观察显示容易出现体克、缺氧、感染等并发症,良好的护理工作有助于减少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在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的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的提高对患者的护理质量,为患者制定佳的护理方案,本研究通过查阅知之网、维普网以及国内外相关文献等,对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行氧疗、补液、气道管理、感染以及心理等多个方面进行护理干预,有效的提高了综合护理质量。
作者:牛湘莲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120例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手术室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结果:护理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焦虑、抑郁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手术患者心理焦虑、抑郁程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贾雪丽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分析患者分步延期治疗胫骨pilon骨折较传统手术治疗的优点及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46例pilon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6例,治疗组的采用分步延期治疗,对照组为受伤后急症或1周内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结果:4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其中治疗组的患者在术后伤口情况、骨折愈合情况、踝关节功能评价3个方面总体上优于对照组的患者。结论:分步延期治疗胫骨pilon骨折较传统手术治疗具有很多优点,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伟;张颖;刘慧 刊期: 2015年第16期
护理安全管理是护理质量的第一生命和核心目标。护理风险,是指医院内病人在护理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是一种职业风险。临床护理是一个高风险的工作,护士在与病人接触的过程中护理风险无处不在,工作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失误,均会给病人的健康带来损害。尤其是现在医疗环境的客观现实,使得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的工作必须是零缺陷、零损害。护理安全管理成为提高护理质量的重中之重。对护理风险进行预见性评估和告知,并采取相应对策,预防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保障患者安全成为护理人员的首要任务。手术室护理工作繁忙、紧张,经常连续超时工作,生活作息时间极不规律,存在大量生理、生物、心理及理化危害因素,容易对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健康造成威胁,同时,由于防护不当也容易造成职业损伤[1]。作者针对于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危险因素进行客观分析且提出相应防护的对策,目的在于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减少职业伤害。
作者:李冬梅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研究肺癌组与正常对照组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SYSMEX SF30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测定并比较肺癌组与正常对照组外周血的大体积血小板比率( P-LCR)、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 PDW)、血小板平均体积( MPV)和血小板数(PLT)。结果:肺癌组MPV及PLT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其P~LCR及PDW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肺癌患者血小板参数高于正常人,说明血小板在肺癌发生发展及增殖转移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作者:蔡春玲;司瑞超;黄冬梅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维生素AD、维生素C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辅助治疗作用。方法:收集2008年11月~2009年3月68岁以上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2组疗效进行比较。治疗组20例在常规用药(复方甘草合剂10ml,口服,3/d;头孢呋辛钠2.25g,多索茶碱0.2g,氨溴索30mg分别加入100ml氯化钠注射液中静滴,2/d,14天)基础上加用维生素AD胶丸1粒,2/d,维生素C片0.1g,2/d,连续口服2个月。对照组20例使用常规用药(复方甘草合剂10ml,口服,3/d,头孢呋辛钠2.25g,多索茶碱0.2g,氨溴索30mg分别加入100ml氯化钠注射液,中静滴,2/d,14天,2组均每月治疗14天,治疗2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血常规变化,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显效12例,显效率60%,有效7例,有效率35%,总有效率95%;对照组:显效9例,显效率45%,有效5例,有效率25%,总有效率7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维生素AD、维生素C具有一定的抗感染作用,规范化运用可辅助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并防止复发,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使用。
作者:李建玲;强华;赵钊敏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分析败血症感染的病原菌检验与耐药检验,对临床中应用抗生素的重要性。方法:对我院疑似败血症患者的600例血液标本采取血培养,鉴定和药敏分析。结果:所有血液标本分析后显示病原菌的构成,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多,革兰氏阳性球菌次之,培养真菌大约占16.50%,喹诺酮类耐药菌占76%以上,其中碳青霉烯类、加酶抑制剂类及万古霉素是革兰氏阴性杆菌及阳性球菌耐药性相对较低的抗生素。结论:我院2年来败血症主要的病原菌是以革兰氏阴性杆菌占主要的,真菌也有一定数量,其对临床抗菌药物均存在较高的耐药性。
作者:李宏辉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观察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临床特征,并评价雾化吸入高渗盐水联合沙丁胺醇对该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32例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6例,2组患儿在予以吸氧、补液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予以0.9%生理盐水2ml联合0.5%沙丁胺醇0.5ml,观察组患儿予以3%高渗盐水2ml联合0.5%沙丁胺醇0.5ml。对2组患儿治疗后咳嗽、哮喘、哮鸣音的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及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在喘憋、湿罗音、哮鸣音及住院时间上显著低于对照组(t=3.157、2.892、2.921、2.418,P<0.05),且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x2=11.51,P<0.01)。结论:采用雾化吸入高渗盐水联合沙丁胺醇较生理盐水联合沙丁胺醇能更加迅速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并使临床疗效大大提高。
作者:岳彩虹;李春;马志英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结石患者hs-CRP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为临床胆囊切除术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本院进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64例,按数字法随机分组,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对比分析2组治疗前后hs-CRP和胰岛素抵抗指数。结果:2组经过治疗后hs-CRP和胰岛素抵抗指数均有上升,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hs-CRP分别为15.82±4.06mg /L、20.56±4.11mg /L,胰岛素抵抗指数分别为2.87±1.12、3.25±1.17,2组比较对照组升高更加明显,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结石患者hs~CRP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更小,患者机体免疫反应轻,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文超;韩斌;庞志刚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出血的治疗。方法:选取我科2009年2月~2014年10月收治的16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大骨瓣减压血肿清除等不同方式治疗,分析对比其效果。结果:不同手术方式均有死亡,病死率22.8%,治愈率较高。结论:对较重的高血压脑出血病人通过积极、恰当的手术,术后采取治疗各种并发症,早期高压氧治疗及尽早的康复治疗十分重要,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降低了死亡率和致残率,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3】。
作者:李强;王晓明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乳腺癌手术治疗方法效果。方法:对2012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60例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60例乳腺癌患者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结论:以早期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目前认为乳腺癌是一种以局部表现为主的全身性疾病,所以其治疗也应该包括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两方面。
作者:高海涛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血脂康辅助他汀类药物治疗早期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早期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6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80例)和干预组(80例),分别采用阿托伐他汀单用和在此基础上加用血脂康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心电图疗效,心血管意外发生率,治疗前后动脉硬化斑块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面积等。结果:干预组患者临床疗效和心电图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心血管意外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患者治疗后动脉硬化斑块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面积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干预组患者治疗后两项指标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脂康辅助他汀类药物治疗早期不稳定型心绞痛可显著缓解症状体征,降低心血管意外发生风险,并有助于提高动脉硬化斑块清除效果。
作者:郭存灵 刊期: 2015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