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95例急性心包炎患者的临床治疗分析

王刚

关键词:急性心包炎, 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95例急性心包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本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95例急性心包炎患者的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系统的治疗后95例患者中92例患者治疗满意,康复出院;2例患者在院继续治疗;1例患者给予转院治疗。结论:急性心包炎患者应尽早的确诊并及时的治疗,降低患者的死亡几率,提高生存质量。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心脏黏液瘤的超声心动图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心脏黏液瘤患者的超声心动图表现及价值。方法:选取临床心脏黏液瘤患者临床超声诊断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超声发现和诊断心脏肿瘤有较高的敏感性,准确率高达98.8%。结论:超声心动图对心脏肿瘤的诊断具有独特的诊断价值和优越性。

    作者:周桂香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沐舒坦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沐舒坦雾化吸入对支气管炎患者的治疗效果,从而为疾病的治疗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以我院在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0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抗感染治疗,而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抗感染治疗基础上给予患者雾化吸入沐舒坦,对比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而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2%。实验组患者止痛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通过统计学方法进行检验分析,上述2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相比较常规的抗感染治疗方法,在此基础上给予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雾化吸入沐舒坦更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因此,该方法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作者:孙海容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维生素AD、维生素C辅助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40例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维生素AD、维生素C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辅助治疗作用。方法:收集2008年11月~2009年3月68岁以上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2组疗效进行比较。治疗组20例在常规用药(复方甘草合剂10ml,口服,3/d;头孢呋辛钠2.25g,多索茶碱0.2g,氨溴索30mg分别加入100ml氯化钠注射液中静滴,2/d,14天)基础上加用维生素AD胶丸1粒,2/d,维生素C片0.1g,2/d,连续口服2个月。对照组20例使用常规用药(复方甘草合剂10ml,口服,3/d,头孢呋辛钠2.25g,多索茶碱0.2g,氨溴索30mg分别加入100ml氯化钠注射液,中静滴,2/d,14天,2组均每月治疗14天,治疗2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血常规变化,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显效12例,显效率60%,有效7例,有效率35%,总有效率95%;对照组:显效9例,显效率45%,有效5例,有效率25%,总有效率7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维生素AD、维生素C具有一定的抗感染作用,规范化运用可辅助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并防止复发,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使用。

    作者:李建玲;强华;赵钊敏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护理的效果

    腹腔镜手术在妇科疾病治疗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目前使用较多的一种治疗方式,临床中我们对腹腔镜手术护理工作的效果进行提升,能够让该种手术方式的成功率获得提升,避免了临床并发症的产生,对于预后的改善提供了帮助。此次我们就腹腔镜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进行了探讨,对于病症的护理以及医患沟通进行了阐述,希望能够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护理效果的提升提供参考和帮助。

    作者:吴双英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4年3月本院收治的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按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全程护理,比较2组治疗后的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为92.11%和73.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对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可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临床疗效及患者满意度,利于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莹萍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132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临床观察与治疗研究

    目的:观察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临床特征,并评价雾化吸入高渗盐水联合沙丁胺醇对该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32例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6例,2组患儿在予以吸氧、补液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予以0.9%生理盐水2ml联合0.5%沙丁胺醇0.5ml,观察组患儿予以3%高渗盐水2ml联合0.5%沙丁胺醇0.5ml。对2组患儿治疗后咳嗽、哮喘、哮鸣音的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及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在喘憋、湿罗音、哮鸣音及住院时间上显著低于对照组(t=3.157、2.892、2.921、2.418,P<0.05),且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x2=11.51,P<0.01)。结论:采用雾化吸入高渗盐水联合沙丁胺醇较生理盐水联合沙丁胺醇能更加迅速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并使临床疗效大大提高。

    作者:岳彩虹;李春;马志英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浅谈我国康复护理教育的发展思路

    使我国康复护理跟上国际康复护理发展趋势,并逐步满足广大病、伤、残者康复护理的需要,必须重视康复护理的人才培养,而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必经之路,所以我们应该探索出康复护理教育的发展思路。

    作者:谢芳晖;袁丽;刘晓霞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头晕、头痛患者彩色经颅多普勒(TCD)检测结果与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研究头晕、头痛患者彩色经颅多普勒( TCD)检测结果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普内科在2013年~2014年收治的门诊及住院头痛、头晕患者126例,对所有患者进行脑血管彩色经颅多普勒( TCD)检查,通过对其多支脑血管血流速度方向、搏动指数、频谱形态、异常声频等检测结果的分析,进一步讨论TCD检查在该类患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结果:头晕患者中TCD结果显示血流速度增高、减慢、双侧同名血管不对称患者例数分别为16例、29例、4例,与头痛患者的41例、5例、17相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组头晕头痛患者主要表现为血流增高,中老年组主要表现为血流减慢,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双侧同名血管不对称情况方面,2组差异并不明显(P>0.05)。结论:彩色经颅多普勒(TCD)检测具有操作简单、方便、无创,为CT、MRI等现代影像技术提供了脑血管血流动力学参教,对能引起脑血液动力学变化的因素进行分析,在头痛头晕患者的诊断中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作者:方晓康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老年胆囊炎胆石症手术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老年胆囊炎胆石症手术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我院自2012年3月~2014年2月收治的37例胆囊胆石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行术前准备,选择适宜的手术治疗方法。结果:本组单纯胆囊炎、胆囊结石症16例,胆囊积脓11例,胆囊坏疽7例,胆囊穿孔3例,其中14例患者合并胆总管结石。本组择期手术21例,急诊手术16例。行胆囊切除术19例,胆囊大部分切除5例,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术11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2例。治疗后,痊愈36例,1例患者术后发生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结论:在行胆囊胆石症外科手术治疗时,做好术前准备,给予合并症处理,选择适当的手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挽救患者。

    作者:郭帅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观察慢性萎缩性胃炎内镜诊断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

    目的:分析并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 CAG)内镜诊断与病理诊断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12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上述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内镜下表现和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本组120例患者均经内镜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经病理诊断证实为CAG82例,诊断符合率为68.33%。内镜下表现为黏膜变薄(A)和白相为主、血管暴露并透明可见(B)37例,病理证实为CAG17例,占45.95%;内镜下表现为黏膜粗糙(C)33例,病理证实为CAG19例,占57.58%;内镜下表现为可见灰色肠上皮化生结节( D)15例,病理证实为CAG9例,占60%;内镜下表现为A+B+C19例,病理证实为CAG17例,占89.47%;内镜下表现为A+B+D16例,病理证实为CAG15例,占93.75%。结论:内镜下多种表现对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较高价值,与病理诊断相结合可提高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诊断符合率。

    作者:袁索红;周红兵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修复正畸联合治疗上颌多数恒牙先天缺失伴错牙合畸形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修复联合正畸治疗上颌多数恒牙先天缺失合并牙合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上颌多数恒牙先天缺失伴错牙合畸形患者42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1例。观察组采用美学修复联合正畸治疗,对照组单纯实施修复治疗,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满意度为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7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3.33%(P<0.05)。结论:修复联合正畸治疗上颌多数恒牙先天缺失合并牙合畸形克服了传统单一疗法的难度以及局限性,能够从根本上改善咬合关系,提高美学效果,疗效显著。

    作者:肖言栋;杜衍晓;刘伟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妊娠期创伤15例的分析

    目的:认识妊娠期发生创伤的类型,妊娠期发生创伤的原因和能给孕妇带来的损伤,并探讨如何避免妊娠期创伤的发生以及创伤发生后的正确应对措施。方法:收集我院15例妊娠期创伤患者的资料。结果:在我院15例妊娠期创伤的患者中,由交通事故造成妊娠期创伤的占73.3%,由坠伤导致创伤的占9.01%,其他原因占17.6%,孕妇的死亡率为6.67%,胎儿死亡率为46.7%。结论:造成妊娠期创伤因素有很多,为避免或减少妊娠期创伤的发生,孕妇及家属需要认识并重视妊娠生理,对生活周围的事物多加注意,正确认识影像学检查,避免误诊漏诊,同时也需要医师在处理妊娠期创伤具有较高的水平,能准确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进行及时处理。

    作者:叶国娟;曾政伦;彭国瑞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子宫肌瘤剜除术围手术期未预防应用抗菌药物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剜除术(未穿透子宫壁,下同)围手术期是否需要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方法:对照比较89例子宫肌瘤剜除术未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和185例使用抗菌药物的子宫肌瘤患者的术后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术后感染率和切口愈合等指标。结果:2组患者术后住院天数和住院总费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均未发生术后感染。结论:子宫肌瘤剜除术完全不需要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

    作者:武善霞;高善霞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探讨对心绞痛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效果

    目的:就对心绞痛患者进行舒适护理在临床上的效果进行研究和探讨。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3年1月收治的心绞痛患者90例,以每组45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2组患者收治后分别给予舒适护理和常规护理,就整个诊疗过程进行对比观察,统计护理有效性比率,诊疗结束后对2组患者的满意度予以调查。结果:统计后发现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7.78%,对照组仅为82.22%;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达95.56%;而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仅有82.22%。2组对比均有P<0.05,统计学上有意义。结论:舒适护理的实施,能够使患者心情愉悦,有助于增强临床诊疗效果,值得临床上予以广泛推广。

    作者:张桂英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分步延期治疗胫骨pilon骨折与传统早期手术治疗临床效果的比较

    目的:分析患者分步延期治疗胫骨pilon骨折较传统手术治疗的优点及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46例pilon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6例,治疗组的采用分步延期治疗,对照组为受伤后急症或1周内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结果:4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其中治疗组的患者在术后伤口情况、骨折愈合情况、踝关节功能评价3个方面总体上优于对照组的患者。结论:分步延期治疗胫骨pilon骨折较传统手术治疗具有很多优点,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伟;张颖;刘慧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三维超声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诊断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4年7月期间96例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女性患者,58例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为观察组A,38例盆腔器官脱垂患者为观察组B,同期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经三维会阴超声检查,测定并比较相关参数。结果:会阴三维超声能够清晰显示肛提肌裂孔结构,观察组A缩肛状态下肛提肌裂孔面积大于对照组(P<0.05),静息状态下肛提肌裂孔前后径和肛提肌裂孔面积均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B缩肛、Valsalva状态及静息状态下肛提肌裂孔前后径和肛提肌裂孔面积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维超声是观察女性盆底结构的有效影像学方法,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诊断中有巨大应用价值,应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乔社卿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PDCA循环在病区药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对比PDCA循环在病区药品管理中应用前后的数据,探讨PDCA循环在病区药品管理中的应用。方法:按照PDCA循环理论,制定实施整改措施,及时检查整改效果,分析检查结果。结果:PDCA应用后病区药品管理达标率提升,病区药品管理更为规范。结论:PDCA循环有助于医院病区药品管理的持续改进。

    作者:张琳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颜色标识牌在苏醒室转送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合理应用各种颜色标识牌,确保手术患者安全准确的转运。方法:积极与宣教科讨论,设计出不同颜色的标识牌,方便手术室卫生员准确安全的转运手术患者。结果:颜色标识牌的实施,规范了手术室卫生员安全转运手术患者的流程。结论:应用标识管理,提高了卫生员转送手术患者的效率,保证了工作质量,确保了手术患者的安全。

    作者:孙建华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腰椎牵引辅以中药薰药治疗腰突症疗效观察276例

    目的:研究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腰椎牵引辅以中药薰药。结果:276例经2个疗程,优202例,占73.8%,良55例,占19.92%,无效19例,占6.88%,优良率89.79%。结论:显示腰椎牵引辅以中药薰药的治疗方案切实有效。

    作者:裴文华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分析钢板螺钉内固定技术应用于四肢长管骨创伤骨折的效果及生物力学

    目的:探讨并分析钢板螺钉内固定技术应用于四肢长管骨创伤骨折的效果以及生物力学。方法:将我院自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所收治的40例四肢长管骨创伤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应用钢板螺钉固定技术来予以治疗,观察其应用效果和生物力学。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经6个月的随访,40例患者骨折损伤位置均愈合,未发生伤口感染等症状。结论:在四肢长管骨创伤骨折的临床治疗中,应用钢板螺钉内固定技术,所获效果显著且良好,在应用中,所用螺钉材料生物力学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成骨细胞成长、骨的固定、骨细胞再生以及骨血供,其中金属材料的属性、临床置入方式和锻造工艺对于其临床生物力学性能以及治疗效果所具影响较大。

    作者:李振立 刊期: 2015年第16期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管: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