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桂英
目的:对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 PS)治疗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 MAS)的疗效进行评价。方法:将102例重症的胎粪吸入综合征的病例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52例,给予呼吸机应用、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PS应用进行治疗;对照组50例,给予呼吸机应用,同时进行常规治疗,治疗同时监测2组肺氧合功能、病程及预后。结果:治疗组氧合指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肺泡氧分压比值(a/APO2)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上机时间、给氧时间、病程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S治疗MAS能有效改善患儿肺氧合功能,可有效缩短上机时间、给氧时间及病程。
作者:王艺;王新华;雷瑞瑞;张剑春;王祥;时英才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研究对慢性支气管炎住院治疗患者行临床路径护理对其疾病康复等方面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共1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行临床路径护理模式,对比2组患者住院情况(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护理效果(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健康知识评分)差异性。结果:住院情况方面,对照组在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上远高于观察组。护理效果方面,对照组治疗依从性65.38%,护理满意度69.23%;观察组治疗依从性90.38%,护理满意度88.46%;且在健康知识评分方面,对照组仅为78.6±6.2分,观察组则达到88.9±7.6分。本次研究各对比项在组间对比上差异显著(p<0.05)。结论:有效的路径护理能够提升患者对慢性支气管炎疾病的了解程度,降低不良生活习惯以及饮食习惯对疾病恢复的影响,在良好的依从性下避免并发症的出现,从而在更短时间内出院,提升治疗效果。
作者:张波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研究引导式教育康复训练法对儿童脑瘫康复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接受住院治疗的120例脑瘫儿童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观察组加以引导式教育康复训练,通过定期访问(每月1次随访,每3个月1次综合评估,每年综合数据分析)评估进行临床研究。结果:观察组患儿在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及社交能力方面均得到很大提高,效果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引导式教育康复训练治疗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侯玉晋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持续胸腔热灌注在无胸水肺癌患者中的应用和护理,为医生治疗提供临床依据和护理手段,切实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和生存期。方法:通过灌注前护理、灌注时护理、灌注后护理等全程护理,终取得满意效果。结果:269例患者胸腔引流液明显减少,拔管时间提前,远期效果经胸部64排CT证实术后半年~1年内未见明显转移灶。结论:持续胸腔热灌注对肺癌患者术后存在的亚临床病灶、防止肿瘤细胞在胸膜种植转移具有独特的疗效,能提高患者5年生存率10~15%。作为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热灌注机的操作流程和热疗知识,做好热灌注的全程护理,切实保证灌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霍洪波;宋明学;梁素娟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使用辛伐他汀结合氯吡格雷治疗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缺血性卒中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随机原则将患者均分为2组,对照组49例使用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49例基于对照组加用辛伐他汀,对比2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96%,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1.63%,2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用氯吡格雷与辛伐他汀治疗缺血性卒中患者临床效果显著,有推广价值。
作者:陈忠;李霞;李明娥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观察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与异丙托溴铵溶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的疗效。方法:选择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34例。2组均给予常规吸氧、止咳、化痰、抗感染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混悬液1.0 mg及异丙托溴铵溶液250μg,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每天2次,每次15分钟,连用7天。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变化。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PaO2和PaCO2值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7天后2组PaO2和PaCO2均有明显改善,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在临床总有效率的比较上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与异丙托溴铵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疗效确切。
作者:颜克林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修复联合正畸治疗上颌多数恒牙先天缺失合并牙合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上颌多数恒牙先天缺失伴错牙合畸形患者42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1例。观察组采用美学修复联合正畸治疗,对照组单纯实施修复治疗,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满意度为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7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3.33%(P<0.05)。结论:修复联合正畸治疗上颌多数恒牙先天缺失合并牙合畸形克服了传统单一疗法的难度以及局限性,能够从根本上改善咬合关系,提高美学效果,疗效显著。
作者:肖言栋;杜衍晓;刘伟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究老年冠心病合并肺气肿采用高氧液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把高浓度氧气溶解,在常规输液用液体内制备出高氧液,通过对患者进行静脉输液的方式进行输氧,把我院近年来诊治的50位老年冠心病合并肺气肿患者进行分组讨论,把老年冠心病合并肺气肿患者分为2组,第1组是对照组,25位患者,对患者进行常规鼻导管吸氧治疗,观察进行;第2组是观察组,25位患者,每天注射高氧液450ml,6天为1个周期,其他治疗方法,2组相同。以此来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PO2和SaO2的变化情况。结果:2组患者在进行了不同治疗后,由数据显示:观察组治疗后症状有非常明显的改善,PO2指数从85.0 mmHg变成95.0mmHg, SaO2从0.85变成0.96;: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症状有明显的改善,PO2从85.0mmHg 变成89.0mmHg, SaO2从0.85变成0.89。结论:由2组对比数据显示:老年冠心病合并肺气肿患者在一定程度上运用常规鼻导管给氧和常规治疗对患者效果不是特别的好,运用高氧液给氧和常规治疗可以大大缓解患者的病情,并且疗效更佳显著。
作者:王金泉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高敏肌钙蛋白T( hs-cTnT)在急性非ST抬高心肌梗死超早期(<6h)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8月~2013年3月我院就诊的212名NSTEMI患者,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冠状动脉CTA结果作为终诊断,入院即刻定量测定hs -cTnT和cTnI。结果:在本研究入组的患者中hs-cTnT、cTnI相比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同时检测hs-cTnT与cTnI2项诊断NSTEMI,均有较高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论:高敏肌钙蛋白T( hs-cTnT)可作为急性心肌损伤检测的一项快速、准确、敏感、特异的指标。
作者:王红艳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结石患者hs-CRP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为临床胆囊切除术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本院进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64例,按数字法随机分组,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对比分析2组治疗前后hs-CRP和胰岛素抵抗指数。结果:2组经过治疗后hs-CRP和胰岛素抵抗指数均有上升,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hs-CRP分别为15.82±4.06mg /L、20.56±4.11mg /L,胰岛素抵抗指数分别为2.87±1.12、3.25±1.17,2组比较对照组升高更加明显,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结石患者hs~CRP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更小,患者机体免疫反应轻,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文超;韩斌;庞志刚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我院自2000年9月~2013年12月共收治各型桡骨远端骨折478例,其中352例均采用闭合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在C臂X线透视下确认恢复正常后,采用交叉克氏针内固定。对352例患者随访半年以上,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352例均获半年以上随访,按Cooney腕关节评分:优290例,良34例,可15例,差3例,优良率92%。结论:交叉克氏针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损伤较小,能有效缓解疼痛,能较早进入康复锻炼,且合并症少,住院时间短,能有效降低医疗费用,值得各医疗机构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鲁亚君;费仕相;王建云;胡振春;吕小飞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维生素AD、维生素C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辅助治疗作用。方法:收集2008年11月~2009年3月68岁以上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2组疗效进行比较。治疗组20例在常规用药(复方甘草合剂10ml,口服,3/d;头孢呋辛钠2.25g,多索茶碱0.2g,氨溴索30mg分别加入100ml氯化钠注射液中静滴,2/d,14天)基础上加用维生素AD胶丸1粒,2/d,维生素C片0.1g,2/d,连续口服2个月。对照组20例使用常规用药(复方甘草合剂10ml,口服,3/d,头孢呋辛钠2.25g,多索茶碱0.2g,氨溴索30mg分别加入100ml氯化钠注射液,中静滴,2/d,14天,2组均每月治疗14天,治疗2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血常规变化,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显效12例,显效率60%,有效7例,有效率35%,总有效率95%;对照组:显效9例,显效率45%,有效5例,有效率25%,总有效率7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维生素AD、维生素C具有一定的抗感染作用,规范化运用可辅助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并防止复发,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使用。
作者:李建玲;强华;赵钊敏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1例高位硬膜外阻滞导致偏瘫的原因,总结经验和教训。方法:回顾我院1例诊断为右乳腺癌术后;右上肢复杂区域疼痛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会诊讨论记录和病情演变过程。结果:高位硬膜外阻滞并发症一般比较严重,副肿瘤综合征虽然在临床上少见,但也要引起广大临床医师的重视。结论:高位硬膜外阻滞需严格掌握适应证、提高操作安全。
作者:王超;张广建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就对心绞痛患者进行舒适护理在临床上的效果进行研究和探讨。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3年1月收治的心绞痛患者90例,以每组45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2组患者收治后分别给予舒适护理和常规护理,就整个诊疗过程进行对比观察,统计护理有效性比率,诊疗结束后对2组患者的满意度予以调查。结果:统计后发现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7.78%,对照组仅为82.22%;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达95.56%;而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仅有82.22%。2组对比均有P<0.05,统计学上有意义。结论:舒适护理的实施,能够使患者心情愉悦,有助于增强临床诊疗效果,值得临床上予以广泛推广。
作者:张桂英 刊期: 2015年第16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癫痫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本院收治的76例癫痫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对76例癫痫患者的精心治疗,73例患者康复出院,2例患者在院治疗中,1例患者给予转院治疗,治疗效果满意。结论:癫痫患者的治疗需要根据病患自身情况进行综合治疗,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作者:崔永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观察丹川芪颗粒治疗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临床研究。方法:80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2组根据病情给予西医基础治疗(如抗血小板聚集、降脂等),治疗组加服丹川芪颗粒,对照组加服单硝酸异山梨酯。用药12周后观察治疗前后运动平板试验中ST段大下降幅度、运动总时间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后ST段大下降幅度较治疗前明显减小(P<0.01),运动总时间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1);治疗组治疗后ST段大下降幅度、运动总时间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川芪颗粒能够减小ST段大下降幅度,增加运动总时间,有效治疗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作者:张庆江;张晓楠;柳思佳;陈波 刊期: 2015年第16期
髋部骨折是在老年人骨折中经常见到的。其危害性较大,除了骨折本身的危害,还有长期卧床带来的多种并发症,如血栓、压疮、便秘等,情况较严重的还可能引起死亡。发生骨折之后21%行走不便,25%的可能丧失基本的活动能力,文章主要论述骨折之后的护理措施,帮助病人早日康复。
作者:高春锦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95例急性心包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本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95例急性心包炎患者的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系统的治疗后95例患者中92例患者治疗满意,康复出院;2例患者在院继续治疗;1例患者给予转院治疗。结论:急性心包炎患者应尽早的确诊并及时的治疗,降低患者的死亡几率,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王刚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菲洛地平缓释片辅助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妊娠高血压疾病孕妇200例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治疗组100例与对照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菲洛地平缓释片辅助治疗。结果:2组治疗后的收缩压与舒张压都呈现明显减低的趋势(P<0.05),不过治疗后治疗组的收缩压与舒张压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多采用阴道分娩,而对照组采用剖宫产比较多,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菲洛地平缓释片辅助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能降低血压值,促进自然分娩,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静 刊期: 2015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