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颜色标识牌在苏醒室转送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孙建华

关键词:颜色标识牌, 苏醒室, 手术患者
摘要:目的:合理应用各种颜色标识牌,确保手术患者安全准确的转运。方法:积极与宣教科讨论,设计出不同颜色的标识牌,方便手术室卫生员准确安全的转运手术患者。结果:颜色标识牌的实施,规范了手术室卫生员安全转运手术患者的流程。结论:应用标识管理,提高了卫生员转送手术患者的效率,保证了工作质量,确保了手术患者的安全。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投稿与征订须知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肝硬化患者继发褥疮的护理体会

    目的:研究分析肝硬化继发褥疮患者的临床护理方式。方法:根据肝硬化合并褥疮的患者40例来进行研究,将这些患者的皮肤评估结果以及危险评估表进行统计,为临床防护提供帮助。结果:临床中患者经过治疗和护理,均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结论:根据患者的压疮危险评分表来对临床肝硬化患者继发褥疮进行护理具有较好的效果,患者的护理强化能够提升体质,使用药物能够促进健康肉芽组织形成,让患者的褥疮尽快愈合,因此患者的疗效有显著提升。

    作者:李丽娜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浅谈我国康复护理教育的发展思路

    使我国康复护理跟上国际康复护理发展趋势,并逐步满足广大病、伤、残者康复护理的需要,必须重视康复护理的人才培养,而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必经之路,所以我们应该探索出康复护理教育的发展思路。

    作者:谢芳晖;袁丽;刘晓霞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积极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15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75例)与对照组(7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全面健康教育干预,比较2组干预前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治疗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开展全面系统的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糖尿病疾病知晓率,进一步改善患者血糖水平,进而减少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安晓敏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评价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缺血性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在给予康复训练+针刺治疗。2组均治疗14天后分别进行疼痛、水肿、上肢运动功能的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后,治疗组VAS评分、水肿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下降,上肢FMA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提高,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针刺联合康复训练能够显著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疼痛、水肿症状,提高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

    作者:徐飞;李虹霖;张倩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临床路径在直肠癌造口病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进展

    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原则上腹膜返折以下的直肠癌[1],需做Miles永久性结肠造口术。由于造口将长时间或永久性伴随患者,造口的观察与护理技术,决定着患者今后的生活质量。为此在其离院前教会患者掌握造口护理要领至关重要[2]。如何让患者早日掌握造口的护理知识,提高健康教育效果和生活自理能力,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本文将从临床路径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汤雪丽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分析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治疗效果

    目的:研究分析临床治疗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方法和效果。方法:根据我院接收的147例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患者临床中接受了巴韦林、单一干扰素、长效干扰素等治疗方式。结果:患者接受不同药物的治疗临床效果有差异性,治疗效果还受到了其他因素影响。结论: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接受标准联合治疗效果比较好,临床患者的病毒应答比较高。

    作者:吴俊彪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探讨舒适护理运用于手术室护理的效果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中使用舒适护理的效果。方法:根据2013年~2014年我院的140例手术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将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有7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的是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的是常规护理以及舒适护理,对2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分析患者的临床焦虑情况和满意度。结果:经过护理后,对照组与观察组2组患者的满意度对比显示,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较高,2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对比,观察组比对照组优秀。结论: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是比较优秀的护理方式,能够有效的缓解护患矛盾,让患者和护理人员之间更加和谐,患者的心理状态也比较优秀,为手术治疗和康复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作者:姜巍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观察他克莫司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他克莫司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抽选120例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并编号分组,常规控制血压等对症治疗,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CTX)治疗者归为对照组(60例),糖皮质激素+他克莫司(Tac)治疗者记为观察组(60例)。治疗6个月后监测患者肾功能指标(BUN-尿素氮、SCr-肌酐)、血脂水平(TC-血胆固醇、TG-甘油三酯)。结果:观察组ALB(38.6±2.6)g/L,明显升高,血脂的TC、TG以及肾功能指标的Scr、BUN、24小时尿蛋白明显降低,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细胞毒性作用发生率为18.3%(11/60),而观察组仅出现消化道反应8.3%(5/60),两者比较(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基础上加用他克莫司,可同时调节患者血脂、肾功能等指标,可指导临床用药方案确立。

    作者:吴玉彩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16层螺旋CT应用于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应用于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4年7月在我院进行检查的60例肺动脉栓塞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前者采用16层螺旋CT检查,后者采用MRI声检查,对比2组的诊断效果。结果:观察组的诊断符合率为93.33%,对照组的诊断符合率为70%,2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中,采用16层螺旋CT检查,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作者:巩远方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健康宣教与心理干预对高危产妇围生期的影响

    目的:探讨健康宣教与心理护理对高危妊娠产妇围生期干预效果的影响,为达到理想的母儿健康提供依据。方法:选取高危妊娠产妇13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针对个体差异给予适当的宣教与心理干预。结果:2组通过数据比较,干预组的顺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后出血及胎儿窘迫的发生率明显降低。高危产妇及其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得到明显提高。结论:围生期健康宣教与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高危妊娠产妇的不良心理状态,降低高危因素的发生,帮助产妇及胎儿顺利地渡过围生期。

    作者:李文楠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浅谈糖尿病预防和自我保健

    糖尿病已成为人类第四大死因,我国的糖尿病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增加,无声无息地潜入到千家万户,我国已成为全球糖尿病第二大国,很多糖尿病患者在发现时已出现眼、肾、心血管等不可逆的并发症。糖尿病的患病率也很高,但是逐年的发生率低于发展中国家,重要原因之一在于重视对患者和患者家属的教育,从改变生活方式做起,有效地遏制了糖尿病的增幅。

    作者:范影慧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对比精神疾病临床诊断与司法鉴定时疾病诊断的思维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以及社会的发展,目前我国在法治方面也逐渐健全。在司法鉴定的过程中,尤其是在对精神疾病进行司法鉴定的过程中也改变了以往通过临床诊断思维进行诊断的方法。但是由于司法鉴定所使用的疾病诊断思维目前的使用仍然不普及,仍有一部分法医以及司法工作者使用自己的工作经验以及对疾病的理解来进行诊断,因此需要对精神疾病临床诊断和司法鉴定的思维进行对比。

    作者:宋西俊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全麻术后老年患者复苏期躁动原因分析及对策

    老年手术患者在全身麻醉后出现复苏期躁动的发生率为27.51%【1】,远超过青壮年发生率13.88%【2】。关于老年患者全麻后复苏期躁动成为临床工作当中相当重视的内容,由此分析出其原因主要为复苏室内的各种环境和刺激影响,吸入麻醉药残留,老年患者生理因素。对这些原因我们做出相应的护理对策,能够很大程度地减轻老年患者的痛楚,促进患者更快地恢复健康。

    作者:叶玉珍;吴艳锋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观察中医综合治疗与护理对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研究分析中医综合治疗与护理对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在我科治疗的7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5例患者,给予对照组患者西药治疗结合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综合治疗。结果:经过相同时间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为97.5%,出院1年后的复发率为5.9%;对照组患者有效率为80%,出院1年后的复发率为27.8%。2组患者在有效率及1年复发率等方面比较,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综合治疗与护理可显著提高临床慢性盆腔炎的疗效,并有效降低1年复发率,具有临床应用的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宋茜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应用膀胱镜活检钳处理尿管插入困难56例

    目的:提高尿管插入困难的诊治水平。方法:总结应用膀胱镜活检钳处理尿管插入困难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4例,女2例。结果:48例患者顺利置管,6例患者改用其它方式置管成功。2例重度尿道狭窄患者改行膀胱造瘘术。56例患者均无出血、膀胱痉挛、意外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尿管置入困难患者,膀胱镜活检钳是传统铜质内芯的理想替代品,本方法损伤小,操作方便,无并发症,易于临床推广。但本方法亦有其局限性,直径在F16以下尿管不适用,尿道重度狭窄、畸形、感染患者应属禁忌,应避免暴力操作。

    作者:曹建波;蔡娟丽;张新恒;郭勇军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瑞通立急诊溶栓治疗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瑞通立(注射用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溶栓治疗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 STEMI)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0月~2014年10月急诊科收住的STEMI患者76例,均首次静脉注射瑞通立( rPA)18mg,30分钟后再次静注18mg,每次注射2分钟以上。观察患者胸痛缓解情况、ST段回落、心肌酶谱峰值及再灌注心律失常等情况。结果:本组76例患者,其中70例溶栓成功,再通率92.1%,其中3小时内成功率98%,3~6小时内成功率80.8%。死亡4例,急性期病死率5.26%,46例出现再灌注性心律失常,6例出现低血压,5例出现消化道出血,3例牙龈出血,2例出现肉眼血尿,2例穿刺部位出血。结论:瑞通立急诊溶栓治疗STEMI成功率高,尤其是3小时内溶栓,效果更佳,并发症发生率低,死亡率低,临床疗效显著,是急性心肌梗死一项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莉娟;张冬惠;王绍谦;郭大峰;杨胜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腹腔镜技术在腹部闭合性损伤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腹腔镜技术在腹部闭合性损伤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100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腹腔镜技术进行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00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中25例中转开腹,2例阴性无需治疗,其余患者均根据相应症状给予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平均手术时间92.5分钟(28分钟~205分钟);平均住院时间为8.9天(3~20天),所有病例均治愈出院。结论:腹腔镜技术在诊治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具有安全性高、创伤小、诊断准确率高等优点,并能有效降低开腹探查率,在有效掌握适应证指征情况下值得临床价值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韩虎林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心绞痛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心绞痛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临床2012年1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70例心绞痛患者临床药物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显效26例,有效44例,总有效率100%。结论:消除症状;预防复发;阻止或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消除加重或诱发缺血的因素和消除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对于老年高危患者尽早进行冠脉血管重建治疗。

    作者:高海波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癫痫患者的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癫痫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本院收治的76例癫痫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对76例癫痫患者的精心治疗,73例患者康复出院,2例患者在院治疗中,1例患者给予转院治疗,治疗效果满意。结论:癫痫患者的治疗需要根据病患自身情况进行综合治疗,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作者:崔永 刊期: 2015年第16期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管: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