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脂康辅助他汀类药物治疗早期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

郭存灵

关键词:他汀, 血脂康, 不稳定型心绞痛
摘要:目的:探讨血脂康辅助他汀类药物治疗早期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早期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6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80例)和干预组(80例),分别采用阿托伐他汀单用和在此基础上加用血脂康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心电图疗效,心血管意外发生率,治疗前后动脉硬化斑块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面积等。结果:干预组患者临床疗效和心电图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心血管意外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患者治疗后动脉硬化斑块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面积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干预组患者治疗后两项指标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脂康辅助他汀类药物治疗早期不稳定型心绞痛可显著缓解症状体征,降低心血管意外发生风险,并有助于提高动脉硬化斑块清除效果。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人性化护理在无痛人工流产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无痛人工流产手术患者的人性化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实施无痛人工流产手术386例,给予患者全方位的优质服务及人性化护理,总结各项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对无痛人工流产患者的精心观察和人性化的护理,38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得到了患者的认可。结论:通过对患者的人性化护理可以提高护理工作者的专业技术水平及职业道德修养,提高患者对医务人员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刘运青;王培佳;刘培培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的预防及相应护理

    低血糖(hypoglycemia)是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常见急性并发症之一,当患者出现低血糖症时,患者会出现四肢发冷、面色苍白、出冷汗、头晕恶心、心慌等;当血糖浓度低于2.6mmol/L时,会出现低血糖的晚期症状,如惊厥或昏迷等。而且如果低血糖发生在夜间,抢救不及时就会危及生命,老年糖尿病患者又多伴有心脑血管疾病、肾脏并发症等,一旦出现低血糖症状没得到有效控制,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就会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希望通过本次研究更加深入地了解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的预防与护理方法,降低其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翟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临床治疗中应用

    目的:分析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70例,随机分为2组,给予对照组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研究组则采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回顾分析2组应用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血压、血脂改善程度及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的效果较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于凯;刘洁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泳疗联合莫匹罗星治疗新生儿脓疱疮的效果研究

    目的:观察泳疗联合莫匹罗星治疗新生儿脓疱疮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2例确诊为脓疱疮的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72例患儿采用泳疗联合莫匹罗星治疗,对照组50例患儿采用青霉素治疗,对比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78.00%),2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泳疗联合莫匹罗星治疗新生儿脓疱疮疗效确切,能显著改善患儿不良体征状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爱英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解析培养实习生临床思维能力带教对策

    目的:分析培养实习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带教对策。方法:把与我院合作卫校的2011级40例实习生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实习生采用常规临床实习带教方法实习。通过专业知识笔试考试的成绩和调查问卷结果,分析2组实习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水平。结果:实习期结束后,观察组实习生的笔试考试成绩和问卷调查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实习生(P<0.05),观察组实习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水平高于对照组实习生。结论:医院不断创新带教方法,能够有效激发实习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有利于实习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

    作者:刘爱花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分析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治疗效果

    目的:研究分析临床治疗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方法和效果。方法:根据我院接收的147例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患者临床中接受了巴韦林、单一干扰素、长效干扰素等治疗方式。结果:患者接受不同药物的治疗临床效果有差异性,治疗效果还受到了其他因素影响。结论: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接受标准联合治疗效果比较好,临床患者的病毒应答比较高。

    作者:吴俊彪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认知行为在老年抑郁症护理中的作用

    目的:研究认知行为护理在老年抑郁症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6月~10月收治的老年抑郁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的是常规的精神治疗和临床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认知行为的护理,观察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患者护理的总有效率为80%,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P<0.05),对患者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发现,实验组患者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老年抑郁症的护理中应用认知行为的护理具有非常好的护理效果,患者恢复的效果好,并且治疗的满意度高,可以进行临床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刘维如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祛风通络汤治疗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55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祛风通络汤治疗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随机将110例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注意面部保暖,预防寒冷刺激,使用激素、维生素B1针、甲钴胺针等连续使用14天。如果是带状疱疹引起的患者,加用阿昔洛韦片0.8g,每天5次,连续使用10天。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中药祛风通络汤方剂。2组疗程均为2周,疗程结束后观察面瘫恢复的程度,包括额纹、眼睛露白、鼻唇沟以及口角对称的情况等。结果:观察组55例中治愈48例(87.3%),显效11例(20.0%),有效6例(10.9%),未出现无效病例,总有效率为100%(55/55);对照组55例中治愈35例(63.6%),显效13例(23.6%),有效4例(7.3%),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5%(52/55)。观察组治愈率(83.7%)优于对照组(63.6%)。 P<0.05。结论:祛风通络汤与西药并用,能够活血化瘀,通络祛风,改善血液循环障碍,营养面部肌肉和神经,促进面部受损神经早日恢复。

    作者:韩清润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132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临床观察与治疗研究

    目的:观察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临床特征,并评价雾化吸入高渗盐水联合沙丁胺醇对该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32例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6例,2组患儿在予以吸氧、补液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予以0.9%生理盐水2ml联合0.5%沙丁胺醇0.5ml,观察组患儿予以3%高渗盐水2ml联合0.5%沙丁胺醇0.5ml。对2组患儿治疗后咳嗽、哮喘、哮鸣音的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及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在喘憋、湿罗音、哮鸣音及住院时间上显著低于对照组(t=3.157、2.892、2.921、2.418,P<0.05),且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x2=11.51,P<0.01)。结论:采用雾化吸入高渗盐水联合沙丁胺醇较生理盐水联合沙丁胺醇能更加迅速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并使临床疗效大大提高。

    作者:岳彩虹;李春;马志英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慢性牙周炎单侧上颌第2磨牙伸长患者牙合接触特征的研究

    目的:研究慢性牙周炎单侧上颌第2磨牙伸长患者的牙合接触特征。方法:针对30例慢性牙周炎下牙合第2磨牙缺失的患者,应用T-ScanⅢ咬合分析仪对单侧上颌第2磨牙伸长患者进行牙尖交错位、前伸及侧方运动的咬合记录,并与正常组咬合记录的结果作对照。结果:单侧上颌第2磨牙伸长组的牙合力中心距中线距离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侧上颌第2磨牙伸长组的闭合时间、牙合分离时间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早接触、牙合干扰出现率与慢性牙周病单侧上颌第2磨牙伸长存在相关性。结论:慢性牙周炎会加速无对颌牙的伸长,并且有加重牙合干扰的情况发生。

    作者:刘英志;桑卓;陈东;何文丹;韦莹莹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95例急性心包炎患者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95例急性心包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本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95例急性心包炎患者的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系统的治疗后95例患者中92例患者治疗满意,康复出院;2例患者在院继续治疗;1例患者给予转院治疗。结论:急性心包炎患者应尽早的确诊并及时的治疗,降低患者的死亡几率,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王刚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高位硬膜外阻滞导致偏瘫1例原因探讨及经验教训

    目的:探讨1例高位硬膜外阻滞导致偏瘫的原因,总结经验和教训。方法:回顾我院1例诊断为右乳腺癌术后;右上肢复杂区域疼痛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会诊讨论记录和病情演变过程。结果:高位硬膜外阻滞并发症一般比较严重,副肿瘤综合征虽然在临床上少见,但也要引起广大临床医师的重视。结论:高位硬膜外阻滞需严格掌握适应证、提高操作安全。

    作者:王超;张广建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对策

    护理安全管理是护理质量的第一生命和核心目标。护理风险,是指医院内病人在护理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是一种职业风险。临床护理是一个高风险的工作,护士在与病人接触的过程中护理风险无处不在,工作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失误,均会给病人的健康带来损害。尤其是现在医疗环境的客观现实,使得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的工作必须是零缺陷、零损害。护理安全管理成为提高护理质量的重中之重。对护理风险进行预见性评估和告知,并采取相应对策,预防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保障患者安全成为护理人员的首要任务。手术室护理工作繁忙、紧张,经常连续超时工作,生活作息时间极不规律,存在大量生理、生物、心理及理化危害因素,容易对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健康造成威胁,同时,由于防护不当也容易造成职业损伤[1]。作者针对于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危险因素进行客观分析且提出相应防护的对策,目的在于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减少职业伤害。

    作者:李冬梅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切口愈合良好,无感染、髋关节脱位、压疮、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术前术后患者Harris评分、ADL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临床护理干预有利于预防并发症,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改善生存质量。

    作者:谢迎春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定量超声骨密度测定临床儿科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定量超声骨密度测定临床儿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儿科新生儿135例,均给予定量超声骨密度测定,分析其在儿科中的应用效果。结果:不同性别的早产儿SOS值及足月儿男女SOS值无显著差异(P>0.05),足月儿SOS值显著高于早产儿,春夏季出生的新生儿SOS值低于秋冬季新生儿SOS值(P<0.05)。结论:定量超声骨密度测量在临床儿科中具有较高的应用效果,可研究新生儿骨状况,明确佝偻病,早期诊断,从小时预防骨质疏松。

    作者:王祯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标准化护理在老年髋关节置换中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标准化的护理在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80例在我科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的方法进行相应的护理,实验组按照标准化的护理模式给予相应的护理。比较2组患者住院天数、并发症、满意度、患肢肌力恢复、关节脱位情况。结果:2组住院天数、满意度、肌力恢复情况、发生并发症的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化的护理明显可以使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的住院天数缩短,满意度提高,并发症减少,肌力恢复加快,提高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升英;陈莎莎;刘颖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妊娠期创伤15例的分析

    目的:认识妊娠期发生创伤的类型,妊娠期发生创伤的原因和能给孕妇带来的损伤,并探讨如何避免妊娠期创伤的发生以及创伤发生后的正确应对措施。方法:收集我院15例妊娠期创伤患者的资料。结果:在我院15例妊娠期创伤的患者中,由交通事故造成妊娠期创伤的占73.3%,由坠伤导致创伤的占9.01%,其他原因占17.6%,孕妇的死亡率为6.67%,胎儿死亡率为46.7%。结论:造成妊娠期创伤因素有很多,为避免或减少妊娠期创伤的发生,孕妇及家属需要认识并重视妊娠生理,对生活周围的事物多加注意,正确认识影像学检查,避免误诊漏诊,同时也需要医师在处理妊娠期创伤具有较高的水平,能准确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进行及时处理。

    作者:叶国娟;曾政伦;彭国瑞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脱位的难点与对策

    目的:探讨使用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的手术难点,提出解决对策。方法:分析自2005年7月~2014年7月我院使用锁骨钩钢板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和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58例。结果:本组58例得到随访10~24个月,平均18个月;术后4周肩关节活动基本恢复正常;取出内固定物时间为术后6~12个月,平均10个月;58例中3例术后出现肩关节活动障碍,1例骨不连,2例取出内固定后再发关节脱位,2例断钩;按照Kalsson疗效评定标准,肩关节功能优良率96%。结论:锁骨钩钢板固定是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和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的较好方法,手术存在一定的难点,注重术中技巧,能更好的复位和固定,减少并发症。

    作者:余斌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心绞痛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心绞痛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临床2012年1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70例心绞痛患者临床药物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显效26例,有效44例,总有效率100%。结论:消除症状;预防复发;阻止或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消除加重或诱发缺血的因素和消除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对于老年高危患者尽早进行冠脉血管重建治疗。

    作者:高海波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严重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的护理新进展

    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经过临床观察显示容易出现体克、缺氧、感染等并发症,良好的护理工作有助于减少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在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的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的提高对患者的护理质量,为患者制定佳的护理方案,本研究通过查阅知之网、维普网以及国内外相关文献等,对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行氧疗、补液、气道管理、感染以及心理等多个方面进行护理干预,有效的提高了综合护理质量。

    作者:牛湘莲 刊期: 2015年第16期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管: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