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性化护理在无痛人工流产手术中的应用

刘运青;王培佳;刘培培

关键词:无痛人工流产, 人性化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无痛人工流产手术患者的人性化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实施无痛人工流产手术386例,给予患者全方位的优质服务及人性化护理,总结各项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对无痛人工流产患者的精心观察和人性化的护理,38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得到了患者的认可。结论:通过对患者的人性化护理可以提高护理工作者的专业技术水平及职业道德修养,提高患者对医务人员工作的满意度。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引导式教育在儿童脑瘫康复治疗中进展研究

    目的:研究引导式教育康复训练法对儿童脑瘫康复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接受住院治疗的120例脑瘫儿童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观察组加以引导式教育康复训练,通过定期访问(每月1次随访,每3个月1次综合评估,每年综合数据分析)评估进行临床研究。结果:观察组患儿在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及社交能力方面均得到很大提高,效果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引导式教育康复训练治疗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侯玉晋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治疗中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应用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治疗中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2月我院诊治的100例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单纯青霉素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咽痛、发热、扁桃体分泌物、吞咽困难及扁桃体红肿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86.00%的治疗有效率,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x2=4.8913,P=0.0270)。结论:采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可有效缩短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景芳丽;孔月全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95例急性心包炎患者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95例急性心包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本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95例急性心包炎患者的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系统的治疗后95例患者中92例患者治疗满意,康复出院;2例患者在院继续治疗;1例患者给予转院治疗。结论:急性心包炎患者应尽早的确诊并及时的治疗,降低患者的死亡几率,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王刚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妇产科临床应用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效果

    目的:探讨分析妇科临床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治疗和预防方式,为临床该类患者的治疗提供优秀的治疗。方法:整理收集2012年3月~2013年3月期间我院共对60例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病例进行了研究分析,将这些患者进行随机的分组,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有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使用微波治疗,对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的切口恢复较对照组要短一些,临床恢复速度和效果要好一些。结论:微波治疗能够让妇科患者手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症状得到改善,其治疗效果明显比传统治疗要优秀,临床中应该积极的推广使用。

    作者:杨丽杰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观察他克莫司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他克莫司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抽选120例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并编号分组,常规控制血压等对症治疗,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CTX)治疗者归为对照组(60例),糖皮质激素+他克莫司(Tac)治疗者记为观察组(60例)。治疗6个月后监测患者肾功能指标(BUN-尿素氮、SCr-肌酐)、血脂水平(TC-血胆固醇、TG-甘油三酯)。结果:观察组ALB(38.6±2.6)g/L,明显升高,血脂的TC、TG以及肾功能指标的Scr、BUN、24小时尿蛋白明显降低,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细胞毒性作用发生率为18.3%(11/60),而观察组仅出现消化道反应8.3%(5/60),两者比较(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基础上加用他克莫司,可同时调节患者血脂、肾功能等指标,可指导临床用药方案确立。

    作者:吴玉彩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PDCA循环在病区药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对比PDCA循环在病区药品管理中应用前后的数据,探讨PDCA循环在病区药品管理中的应用。方法:按照PDCA循环理论,制定实施整改措施,及时检查整改效果,分析检查结果。结果:PDCA应用后病区药品管理达标率提升,病区药品管理更为规范。结论:PDCA循环有助于医院病区药品管理的持续改进。

    作者:张琳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切口愈合良好,无感染、髋关节脱位、压疮、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术前术后患者Harris评分、ADL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临床护理干预有利于预防并发症,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改善生存质量。

    作者:谢迎春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观察慢性萎缩性胃炎内镜诊断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

    目的:分析并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 CAG)内镜诊断与病理诊断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12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上述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内镜下表现和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本组120例患者均经内镜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经病理诊断证实为CAG82例,诊断符合率为68.33%。内镜下表现为黏膜变薄(A)和白相为主、血管暴露并透明可见(B)37例,病理证实为CAG17例,占45.95%;内镜下表现为黏膜粗糙(C)33例,病理证实为CAG19例,占57.58%;内镜下表现为可见灰色肠上皮化生结节( D)15例,病理证实为CAG9例,占60%;内镜下表现为A+B+C19例,病理证实为CAG17例,占89.47%;内镜下表现为A+B+D16例,病理证实为CAG15例,占93.75%。结论:内镜下多种表现对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较高价值,与病理诊断相结合可提高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诊断符合率。

    作者:袁索红;周红兵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探讨对心绞痛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效果

    目的:就对心绞痛患者进行舒适护理在临床上的效果进行研究和探讨。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3年1月收治的心绞痛患者90例,以每组45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2组患者收治后分别给予舒适护理和常规护理,就整个诊疗过程进行对比观察,统计护理有效性比率,诊疗结束后对2组患者的满意度予以调查。结果:统计后发现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7.78%,对照组仅为82.22%;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达95.56%;而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仅有82.22%。2组对比均有P<0.05,统计学上有意义。结论:舒适护理的实施,能够使患者心情愉悦,有助于增强临床诊疗效果,值得临床上予以广泛推广。

    作者:张桂英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手术患者的影响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120例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手术室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结果:护理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焦虑、抑郁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手术患者心理焦虑、抑郁程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贾雪丽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分步延期治疗胫骨pilon骨折与传统早期手术治疗临床效果的比较

    目的:分析患者分步延期治疗胫骨pilon骨折较传统手术治疗的优点及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46例pilon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6例,治疗组的采用分步延期治疗,对照组为受伤后急症或1周内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结果:4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其中治疗组的患者在术后伤口情况、骨折愈合情况、踝关节功能评价3个方面总体上优于对照组的患者。结论:分步延期治疗胫骨pilon骨折较传统手术治疗具有很多优点,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伟;张颖;刘慧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超声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目的:探讨超声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86例甲状腺结节患者进行超声检查,以病理诊断为确切依据,分析超声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86例中良性共69例,恶性17例。结论:超声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是一种有效的检查方法。

    作者:侯华丽;汪敏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阿司匹林联合华法林治疗冠心病合并心房纤颤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阿司匹林联合华法林治疗冠心病( CHD)合并心房纤颤( AF)的临床疗效。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2年7月~2013年7月本院收治的95例CHD合并AF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8例,对照组47例。对照组予以华法林治疗,研究组予以阿司匹林联合华法林治疗,分析2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4.17%低于对照组25.53%,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栓栓塞事件、出血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3m研究组Ccr水平(67.53±15.67)ml/min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华法林可显著减少CHD合并AF患者血栓栓塞和出血事件的发生,且对肾功能损伤小。

    作者:陈颖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乳腺癌手术治疗方法分析

    目的:乳腺癌手术治疗方法效果。方法:对2012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60例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60例乳腺癌患者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结论:以早期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目前认为乳腺癌是一种以局部表现为主的全身性疾病,所以其治疗也应该包括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两方面。

    作者:高海涛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耐药红霉素肺炎支原体肺炎80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肺炎支原体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现状,提高对耐药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认识以及临床诊治水平。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4年10月儿科收治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32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儿分泌物及咽拭子,对分离培养阳性MP实施药物敏感性试验,对筛选出来的80例耐药MP肺炎患儿的临床特点及肺外合并症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选取的326例标本中,分离MP阳性株92例,耐药MP肺炎80例,耐药率占87.0%,80例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X线胸片均符合支原体肺炎特征,药物敏感性实验结果显示,MP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有较强的耐药性;80例耐药MP肺炎中,肺外合并症58例,占72.5%。结论:对于耐药肺炎支原体肺炎,由于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群体,在临床上应谨慎用药,避免不合理使用抗生素。

    作者:谢凤菊;黄粤苏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对小儿肺炎支原体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对小儿肺炎支原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肺炎支原体患儿按照平行分组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各42例,治疗组行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对照组行红霉素静脉滴注,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啰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可有效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效果显著,可作为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首选药物。

    作者:张美荣;乌仁高娃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评价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缺血性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在给予康复训练+针刺治疗。2组均治疗14天后分别进行疼痛、水肿、上肢运动功能的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后,治疗组VAS评分、水肿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下降,上肢FMA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提高,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针刺联合康复训练能够显著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疼痛、水肿症状,提高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

    作者:徐飞;李虹霖;张倩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解热镇痛药的合理应用

    解热镇痛药是一类具有显著抗炎、抗风湿作用的药物,有解热镇痛之功效,临床应用广泛。疼痛和发热是由于多种致病因素导致的身体机能的反应,在一定程度上对人的身体起到保护作用。轻微的疼痛和发热使人感到不适,重度的不仅可以引起机体功能的损伤,甚至还可能致命。虽然疼痛和发热给人带来不适,但是它也给人的机体发出一定的讯号,从而进行相应的预防和治疗。因此,解热镇痛药有其两面性,一方面减轻了疼痛和发热带来的人体不适,另一方面它也掩盖了疾病的进展,给人们认识疾病本质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解热镇痛药中大部分有抗炎抗风湿作用,而少数药物只有解热镇痛作用而无抗炎作用[1]。同时,本类药物常用也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尤其长期大剂量应用可引起各种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因此临床上应仔细检测此类药物不良反应,及时处理,合理有效的发挥其药理作用。

    作者:周凌志;陈静仪;黄洋扬;肖焕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血脂康辅助他汀类药物治疗早期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血脂康辅助他汀类药物治疗早期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早期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6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80例)和干预组(80例),分别采用阿托伐他汀单用和在此基础上加用血脂康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心电图疗效,心血管意外发生率,治疗前后动脉硬化斑块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面积等。结果:干预组患者临床疗效和心电图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心血管意外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患者治疗后动脉硬化斑块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面积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干预组患者治疗后两项指标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脂康辅助他汀类药物治疗早期不稳定型心绞痛可显著缓解症状体征,降低心血管意外发生风险,并有助于提高动脉硬化斑块清除效果。

    作者:郭存灵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浅谈糖尿病预防和自我保健

    糖尿病已成为人类第四大死因,我国的糖尿病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增加,无声无息地潜入到千家万户,我国已成为全球糖尿病第二大国,很多糖尿病患者在发现时已出现眼、肾、心血管等不可逆的并发症。糖尿病的患病率也很高,但是逐年的发生率低于发展中国家,重要原因之一在于重视对患者和患者家属的教育,从改变生活方式做起,有效地遏制了糖尿病的增幅。

    作者:范影慧 刊期: 2015年第16期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管: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