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华丽;汪敏
目的:探讨小儿感冒舒颗粒对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2012~2013年我院一共有1120例上呼吸道感染的小儿患者,这些患者被随机分成了A、B2组,A组患儿我们为其使用小儿感冒舒颗粒,B组患儿我们使用常规儿童感冒药治疗,为2组患儿持续治疗1周,对比其治疗效果。结果:A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9.82%,对照组的有效率为75.71%;A组患儿平均治疗时间为2.5±1.5天,B组患儿的平均治疗时间为5.3±2.1天。患儿在治疗期间均无不良反应情况出现,各项脏器功能正常。结论:采用中成药制剂小儿感冒舒颗粒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与院内常规性治疗药物相比,具有更为显著的实际应用价值,而且其药理表现温和,药效较为稳定,治疗时起效快,治愈时间短,用药不良反应以及副作用小,在临床常规性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可以放心使用该药。
作者:李辉;刘世艳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对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早期复发的相关因素、治疗方式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接受胃癌根治术并处于进展期的132例胃癌患者,依据1年内患者复发情况分为2组,早期复发的69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无复发的63例患者,设为比对组。均给予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对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早期复发的相关因素进行研究。结果:经单因素分析,Borrmann分型、TNM分期、T分期、Lauren分型、瘤体直径、术后化疗、新辅助化疗等都是影响早期复发的因素,且P<0.05;经多因素分析,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早期复发的主要独立影响危险因素是N分期和TNM分期,独立保护因素是新辅助化疗,且P<0.05。结论:影响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早期复发的主要独立危险因素是TNM分析和N分期,应用手术和新辅助化疗治疗,早期复发率大大降低,生存期有效延长。
作者:孙茂伟;任光侠;周丹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评价康复理疗对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76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症状治疗和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康复治疗,比较2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干预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生活质量均好于对照组,差别具有显著性。结论:在积极治疗的基础上,尽早对脑出血患者进行康复理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以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重视。
作者:刘新荣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4年3月本院收治的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按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全程护理,比较2组治疗后的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为92.11%和73.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对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可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临床疗效及患者满意度,利于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莹萍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原则上腹膜返折以下的直肠癌[1],需做Miles永久性结肠造口术。由于造口将长时间或永久性伴随患者,造口的观察与护理技术,决定着患者今后的生活质量。为此在其离院前教会患者掌握造口护理要领至关重要[2]。如何让患者早日掌握造口的护理知识,提高健康教育效果和生活自理能力,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本文将从临床路径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汤雪丽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提高尿管插入困难的诊治水平。方法:总结应用膀胱镜活检钳处理尿管插入困难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4例,女2例。结果:48例患者顺利置管,6例患者改用其它方式置管成功。2例重度尿道狭窄患者改行膀胱造瘘术。56例患者均无出血、膀胱痉挛、意外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尿管置入困难患者,膀胱镜活检钳是传统铜质内芯的理想替代品,本方法损伤小,操作方便,无并发症,易于临床推广。但本方法亦有其局限性,直径在F16以下尿管不适用,尿道重度狭窄、畸形、感染患者应属禁忌,应避免暴力操作。
作者:曹建波;蔡娟丽;张新恒;郭勇军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研究在妇产科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模式对患者生存质量以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收治的妇产科患者共1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模式,对比2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以及焦虑、抑郁评分情况。结果:生存质量方面,护理前分数并无明显差异,均在82分左右;护理后对照组上升至110分,观察组上升至133分。心态变化方面,经过SAS与SDS量表统计,2组患者护理后分数均有所下滑,但观察组下滑程度更大。结论:优质护理能够有效帮助妇产科患者了解加深对Z生产的了解,改善生存质量,调节不良心态,因此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于晶波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分析培养实习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带教对策。方法:把与我院合作卫校的2011级40例实习生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实习生采用常规临床实习带教方法实习。通过专业知识笔试考试的成绩和调查问卷结果,分析2组实习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水平。结果:实习期结束后,观察组实习生的笔试考试成绩和问卷调查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实习生(P<0.05),观察组实习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水平高于对照组实习生。结论:医院不断创新带教方法,能够有效激发实习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有利于实习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
作者:刘爱花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分析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对小儿肺炎支原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肺炎支原体患儿按照平行分组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各42例,治疗组行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对照组行红霉素静脉滴注,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啰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可有效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效果显著,可作为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首选药物。
作者:张美荣;乌仁高娃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究临床路径在前列腺增生症手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2月在我院接受前列腺增生症手术的患者共8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采取临床路径模式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医疗护理方法。比较2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满意度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相比,住院时间更短,住院费用更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更小,满意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路径在前列腺增生症手术中可以明显的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作者:严华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肺癌合并肺栓塞的临床特点。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4月~2013年11月期间收治的肺癌患者84例,其中28例诊断为肺癌合并肺栓塞,对患者的病史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肺栓塞组患者烦躁不安、不明原因呼吸困难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肺癌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经过治疗,21例患者成功抢救,5例死亡,2例顺利出院。结论:对于肺癌合并肺栓塞患者,应对患者的临床体征和症状进行密切观察,发现异常应及时进行相关检查,并给予患者有效治疗,以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作者:肖海励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治疗中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2月我院诊治的100例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单纯青霉素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咽痛、发热、扁桃体分泌物、吞咽困难及扁桃体红肿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86.00%的治疗有效率,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x2=4.8913,P=0.0270)。结论:采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可有效缩短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景芳丽;孔月全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研究分析血液细胞检验质量控制的方法,为临床医学检验工作提供帮助。方法:整理收集过去1年内我院接受的血液细胞检查患者的血液样本来进行研究分析,对患者的检验结果差异性进行比较,探讨导致其检验结果受到影响的主要原因。结果:临床医学检验时,血液样本的检验结构受到了很多因素的影响,环境、操作等的不同,其获得的结果也有差距。结论:血液细胞检验时,受到了采血部位、抗凝剂配比、温度、放置时间、检测时间等的影响,为了获得真实有效的结果,需要为患者接受检验的各个环节都基于重视,进行控制。
作者:高宝玉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观察改良式皮肤牵引治疗小年龄段(≤4岁)儿童股骨干骨折的疗效及其护理干预措施。方法:运用改良式皮肤牵引维持骨折端复位固定、患肢单髋人字支具外固定、适当的功能锻炼及正确的护理干预。结果:通过2~4周皮肤牵引+3~4周髋人字支具固定+适当进行功能锻炼,经过6~18个月随访,该组病例全部治愈。结论:改良式皮肤牵引能够有效地避免其它治疗方法带来的并发症,是一种理想的治疗小年龄段(≤4岁)儿童股骨干骨折的方法。因小年龄段儿童的特点,配合度相对低,因此护理显得异常的重要。
作者:陈丽兰;詹芳芳;陈阿兰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对炎琥宁与利巴韦林联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接收治疗的98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平均数字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所有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患儿给予利巴韦林治疗,治疗组患儿给予炎琥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结果:治疗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儿的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2组患儿治疗过程中无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治疗手足口病患儿采用炎琥宁与利巴韦林联合方案,能够明显缩短患儿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可在临床推广。
作者:乌仁高娃;张美荣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对比PDCA循环在病区药品管理中应用前后的数据,探讨PDCA循环在病区药品管理中的应用。方法:按照PDCA循环理论,制定实施整改措施,及时检查整改效果,分析检查结果。结果:PDCA应用后病区药品管理达标率提升,病区药品管理更为规范。结论:PDCA循环有助于医院病区药品管理的持续改进。
作者:张琳 刊期: 2015年第16期
解热镇痛药是一类具有显著抗炎、抗风湿作用的药物,有解热镇痛之功效,临床应用广泛。疼痛和发热是由于多种致病因素导致的身体机能的反应,在一定程度上对人的身体起到保护作用。轻微的疼痛和发热使人感到不适,重度的不仅可以引起机体功能的损伤,甚至还可能致命。虽然疼痛和发热给人带来不适,但是它也给人的机体发出一定的讯号,从而进行相应的预防和治疗。因此,解热镇痛药有其两面性,一方面减轻了疼痛和发热带来的人体不适,另一方面它也掩盖了疾病的进展,给人们认识疾病本质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解热镇痛药中大部分有抗炎抗风湿作用,而少数药物只有解热镇痛作用而无抗炎作用[1]。同时,本类药物常用也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尤其长期大剂量应用可引起各种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因此临床上应仔细检测此类药物不良反应,及时处理,合理有效的发挥其药理作用。
作者:周凌志;陈静仪;黄洋扬;肖焕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维生素AD、维生素C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辅助治疗作用。方法:收集2008年11月~2009年3月68岁以上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2组疗效进行比较。治疗组20例在常规用药(复方甘草合剂10ml,口服,3/d;头孢呋辛钠2.25g,多索茶碱0.2g,氨溴索30mg分别加入100ml氯化钠注射液中静滴,2/d,14天)基础上加用维生素AD胶丸1粒,2/d,维生素C片0.1g,2/d,连续口服2个月。对照组20例使用常规用药(复方甘草合剂10ml,口服,3/d,头孢呋辛钠2.25g,多索茶碱0.2g,氨溴索30mg分别加入100ml氯化钠注射液,中静滴,2/d,14天,2组均每月治疗14天,治疗2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血常规变化,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显效12例,显效率60%,有效7例,有效率35%,总有效率95%;对照组:显效9例,显效率45%,有效5例,有效率25%,总有效率7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维生素AD、维生素C具有一定的抗感染作用,规范化运用可辅助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并防止复发,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使用。
作者:李建玲;强华;赵钊敏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评价心电图在早期急性心肌梗死中的诊断价值。同时探讨ST段下降率在判定其早期心肌再灌注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我院心内科收治的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分别测定血清肌酸激酶心型同工酶值( CK-MB),据其判断心肌灌注情况,同时观察ST段偏移峰值及ST段下降率。并比较分类所有患者心电图表现。结果:根据CK-MB结果,其中治疗后心肌再灌注42例、低心肌灌注13例、心肌无复流55例,。治疗前ST段偏移峰值均无明显差异,心肌再灌注组ST段下降率显著高于低心肌灌注组及心肌无复流组(P<0.05、P<0.01)。所有心电图中,正常26例,心电图有异常改变者94例,其中:T波改变78例、ST段改变56例、等位性Q波36例、急性损伤阻滞52例、窦速32例、窦缓26例、房室传导阻滞18例。结论:ST段下降率能够良好的反映心肌再灌注情况,能早期、准确的判定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情并指导治疗。
作者:宋燕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分析患者分步延期治疗胫骨pilon骨折较传统手术治疗的优点及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46例pilon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6例,治疗组的采用分步延期治疗,对照组为受伤后急症或1周内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结果:4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其中治疗组的患者在术后伤口情况、骨折愈合情况、踝关节功能评价3个方面总体上优于对照组的患者。结论:分步延期治疗胫骨pilon骨折较传统手术治疗具有很多优点,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伟;张颖;刘慧 刊期: 2015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