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改良式皮肤牵引治疗小年龄段儿童股骨干骨折的护理

陈丽兰;詹芳芳;陈阿兰

关键词:改良式皮肤牵引, 股骨干骨折, 儿童, 护理
摘要:目的:观察改良式皮肤牵引治疗小年龄段(≤4岁)儿童股骨干骨折的疗效及其护理干预措施。方法:运用改良式皮肤牵引维持骨折端复位固定、患肢单髋人字支具外固定、适当的功能锻炼及正确的护理干预。结果:通过2~4周皮肤牵引+3~4周髋人字支具固定+适当进行功能锻炼,经过6~18个月随访,该组病例全部治愈。结论:改良式皮肤牵引能够有效地避免其它治疗方法带来的并发症,是一种理想的治疗小年龄段(≤4岁)儿童股骨干骨折的方法。因小年龄段儿童的特点,配合度相对低,因此护理显得异常的重要。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人性化护理在无痛人工流产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无痛人工流产手术患者的人性化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实施无痛人工流产手术386例,给予患者全方位的优质服务及人性化护理,总结各项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对无痛人工流产患者的精心观察和人性化的护理,38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得到了患者的认可。结论:通过对患者的人性化护理可以提高护理工作者的专业技术水平及职业道德修养,提高患者对医务人员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刘运青;王培佳;刘培培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血管内介入治疗椎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回顾性研究

    目的:目前,椎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治疗手段仍有争议。本研究通过对椎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的分析,评估血管内治疗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哈尔滨医科大学神经外科2007年1月~2014年7月行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椎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动脉瘤位置,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预后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有意义。结果:将过去7年内,在本中心治疗的48例夹层动脉瘤纳入研究对象,其中17人有蛛网膜下腔出血表现。48例患者中12例采用血管孤立术,25例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技术,4例单纯采用支架技术,7例患者进行假腔栓塞。结果:夹层动脉瘤发生在右椎28例,左椎20例。串珠征是椎动脉夹层动脉瘤常见的表现,见于23例患者。部分患者出现了围手术期并发症,其中3例患者栓塞后再次出血。未破裂动脉瘤患者的预后良好率(100%)好于破裂组(85.7%)。结论:血管内介入治疗技术应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后循环情况以及术者的经验进行选择。各项技术目前仍存有不足之处,需要今后的技术发展及材料的升级来进一步改善。

    作者:丛雪峰;史怀璋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治疗中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应用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治疗中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2月我院诊治的100例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单纯青霉素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咽痛、发热、扁桃体分泌物、吞咽困难及扁桃体红肿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86.00%的治疗有效率,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x2=4.8913,P=0.0270)。结论:采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可有效缩短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景芳丽;孔月全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双带袢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42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用双带袢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选择合适袢长的带袢钢板,袢自喙突向锁骨穿过,钢板固定于喙突,再用第2块袢钢板,穿过前一钢板的袢环,放置在锁骨上方,将袢拉紧后固定钢板于锁骨上。结果:随访9个月~27个月,平均22个月,按Karlsson评定标准,优良率95%。结论:双带袢钢板可以获得较满意的治疗效果,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一种新可靠方法。

    作者:裴云海;唐本森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切口愈合良好,无感染、髋关节脱位、压疮、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术前术后患者Harris评分、ADL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临床护理干预有利于预防并发症,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改善生存质量。

    作者:谢迎春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胎儿脐带绕颈分娩期护理干预及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胎儿脐带绕颈分娩期的护理干预,并对产生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52例存在胎儿脐带绕颈的产妇,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在待产时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包括认知干预、行为干预、改变产妇体位及营养干预。结果:观察组的自然分娩率、正常分娩产妇的分娩时间、产后出血量、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对于存在脐带绕颈的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给予科学的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阴道分娩率,缩短分娩时间,减少产后出血,减低新生儿窒息及胎儿宫内窘迫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齐月;吴丽姝;张雪梅;佟玲玲;于亚晶;张红梅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不同分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行关节镜清理术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不同分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行关节镜清理术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我院骨科收治的76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依据Kellgren-Lawrence X线分级将这些患者分为Ⅰ级、Ⅱ级、Ⅲ级、Ⅳ级4组,每组平均19例。给予4组患者关节镜清理术治疗,然后对其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及自觉症状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后4组患者的Lysholm评分均明显比治疗前高(P<0.05),VAS评分均明显比治疗前低(P<0.05);Ⅰ级、Ⅱ级组患者治疗后的Lysholm评分均明显比Ⅲ级、Ⅳ级组高(P<0.05),VAS评分均明显比Ⅲ级、Ⅳ级组低(P<0.05)。结论:Ⅰ级、Ⅱ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行关节镜清理术的疗效显著优于Ⅲ级、Ⅳ级。

    作者:李毛召;冯力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泳疗联合莫匹罗星治疗新生儿脓疱疮的效果研究

    目的:观察泳疗联合莫匹罗星治疗新生儿脓疱疮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2例确诊为脓疱疮的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72例患儿采用泳疗联合莫匹罗星治疗,对照组50例患儿采用青霉素治疗,对比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78.00%),2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泳疗联合莫匹罗星治疗新生儿脓疱疮疗效确切,能显著改善患儿不良体征状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爱英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维生素AD、维生素C辅助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40例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维生素AD、维生素C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辅助治疗作用。方法:收集2008年11月~2009年3月68岁以上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2组疗效进行比较。治疗组20例在常规用药(复方甘草合剂10ml,口服,3/d;头孢呋辛钠2.25g,多索茶碱0.2g,氨溴索30mg分别加入100ml氯化钠注射液中静滴,2/d,14天)基础上加用维生素AD胶丸1粒,2/d,维生素C片0.1g,2/d,连续口服2个月。对照组20例使用常规用药(复方甘草合剂10ml,口服,3/d,头孢呋辛钠2.25g,多索茶碱0.2g,氨溴索30mg分别加入100ml氯化钠注射液,中静滴,2/d,14天,2组均每月治疗14天,治疗2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血常规变化,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显效12例,显效率60%,有效7例,有效率35%,总有效率95%;对照组:显效9例,显效率45%,有效5例,有效率25%,总有效率7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维生素AD、维生素C具有一定的抗感染作用,规范化运用可辅助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并防止复发,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使用。

    作者:李建玲;强华;赵钊敏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羟基积雪草苷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羟基积雪草苷( AC)对在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 SH组)、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组( IR组)、羟基积雪草苷治疗组( AC组),每组8只。 AC组在冠状动脉左室支结扎60分钟前以6mg/100g体重的剂量静脉滴注羟基积雪草苷15分钟,其它2组同时点静脉滴注等剂量生理盐水。除SH组外,其它2组结扎冠状动脉左室支,使心肌缺血30分钟,再灌注60分钟。用7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中乳酸脱氢酶( LDH)、肌酸激酶( CK)活性;TUNEL法检测各组大鼠缺血心肌细胞凋亡;RT-PCR法检测凋亡基因Bcl-2和Bax的mRNA表达。结果:与IR组比,羟基积雪草苷能降低血清中LDH、CK活性(P<0.05);降低心肌细胞凋亡指数(P<0.05);羟基积雪草苷组凋亡基因Bcl-2表达水平上升(P<0.05),Bax表达水平下降(P<0.05),Bcl-2/Bax比值升高(P<0.05)。结论:羟基积雪草苷预处理能通过减少心肌细胞凋亡、抗脂质过氧化物产生等机制,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产生保护作用。

    作者:王策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泵的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采用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护理疗效。方法:对57例病人使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并进行胰岛素泵置入前、后的综合护理,观察护理后的效果。结果:使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病人症状明显改善,血糖控制良好。结论:胰岛素泵治疗更符合生理胰岛素分泌,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对血糖的稳定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吴恩杰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临床治疗中应用

    目的:分析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70例,随机分为2组,给予对照组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研究组则采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回顾分析2组应用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血压、血脂改善程度及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的效果较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于凯;刘洁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探讨ICU重症监护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措施

    目的:对ICU重症监护室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探讨分析,为临床护理提供有效的改进措施。方法:根据我院的ICU监护病房内的115例重症监护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和一般性资料进行收集并分析,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式,来提升护理效果。结果:ICU重症监护室内的患者因为其在住院期间比较多的出现焦虑、紧张、恐惧等心理情绪,临床中因为疾病还需要隔离,导致了患者的心理负面反应比较强烈,这些和患者的年龄、文化、家庭背景等有较大联系。结论:ICU重症监护患者的临床心理状态分析可以为临床护理提供指导,寻找影响患者心理状态的因素,积极的进行干预,能够让患者获得较好的康复效果,促进治疗效果提升。

    作者:孙宁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临床路径在直肠癌造口病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进展

    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原则上腹膜返折以下的直肠癌[1],需做Miles永久性结肠造口术。由于造口将长时间或永久性伴随患者,造口的观察与护理技术,决定着患者今后的生活质量。为此在其离院前教会患者掌握造口护理要领至关重要[2]。如何让患者早日掌握造口的护理知识,提高健康教育效果和生活自理能力,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本文将从临床路径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汤雪丽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对策

    护理安全管理是护理质量的第一生命和核心目标。护理风险,是指医院内病人在护理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是一种职业风险。临床护理是一个高风险的工作,护士在与病人接触的过程中护理风险无处不在,工作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失误,均会给病人的健康带来损害。尤其是现在医疗环境的客观现实,使得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的工作必须是零缺陷、零损害。护理安全管理成为提高护理质量的重中之重。对护理风险进行预见性评估和告知,并采取相应对策,预防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保障患者安全成为护理人员的首要任务。手术室护理工作繁忙、紧张,经常连续超时工作,生活作息时间极不规律,存在大量生理、生物、心理及理化危害因素,容易对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健康造成威胁,同时,由于防护不当也容易造成职业损伤[1]。作者针对于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危险因素进行客观分析且提出相应防护的对策,目的在于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减少职业伤害。

    作者:李冬梅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妊娠期创伤15例的分析

    目的:认识妊娠期发生创伤的类型,妊娠期发生创伤的原因和能给孕妇带来的损伤,并探讨如何避免妊娠期创伤的发生以及创伤发生后的正确应对措施。方法:收集我院15例妊娠期创伤患者的资料。结果:在我院15例妊娠期创伤的患者中,由交通事故造成妊娠期创伤的占73.3%,由坠伤导致创伤的占9.01%,其他原因占17.6%,孕妇的死亡率为6.67%,胎儿死亡率为46.7%。结论:造成妊娠期创伤因素有很多,为避免或减少妊娠期创伤的发生,孕妇及家属需要认识并重视妊娠生理,对生活周围的事物多加注意,正确认识影像学检查,避免误诊漏诊,同时也需要医师在处理妊娠期创伤具有较高的水平,能准确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进行及时处理。

    作者:叶国娟;曾政伦;彭国瑞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分步延期治疗胫骨pilon骨折与传统早期手术治疗临床效果的比较

    目的:分析患者分步延期治疗胫骨pilon骨折较传统手术治疗的优点及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46例pilon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6例,治疗组的采用分步延期治疗,对照组为受伤后急症或1周内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结果:4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其中治疗组的患者在术后伤口情况、骨折愈合情况、踝关节功能评价3个方面总体上优于对照组的患者。结论:分步延期治疗胫骨pilon骨折较传统手术治疗具有很多优点,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伟;张颖;刘慧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高血压的防治策略及临床护理干预

    目的:通过对高血压人群进行早期、科学、有效地防治和护理干预。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3年1月收治201例高血压患者的防治策略与临床护理,进行总结。结果:201例高血压患者中,仅20例因血压控制不稳定合并脑出血及冠心病,其余181例病人血压均控制在理想范围内,避免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给高血压病人提出治疗目标、目的、治疗原则,大大降低了病人的致残率。

    作者:鞠晓艳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恢复期中风病人的护理干预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恢复期中风病人的护理干预措施和护理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11月~2013年11月期间诊治的中风恢复期住院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分组的方式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2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试验组患者实施体位护理、运动干预、心理护理、中医针灸、按摩等综合护理干预,对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肢体功能恢复情况和焦虑、抑郁程度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2组患者护理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aethel指数、症状积分、FMA评分、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恢复期中风患者实施体位护理、运动干预、心理护理、中医针灸、按摩等综合护理干预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促进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aethel指数、症状积分、FMA评分、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改善,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作者:张静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

    目的:探讨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我院自2000年9月~2013年12月共收治各型桡骨远端骨折478例,其中352例均采用闭合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在C臂X线透视下确认恢复正常后,采用交叉克氏针内固定。对352例患者随访半年以上,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352例均获半年以上随访,按Cooney腕关节评分:优290例,良34例,可15例,差3例,优良率92%。结论:交叉克氏针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损伤较小,能有效缓解疼痛,能较早进入康复锻炼,且合并症少,住院时间短,能有效降低医疗费用,值得各医疗机构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鲁亚君;费仕相;王建云;胡振春;吕小飞 刊期: 2015年第16期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管: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