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迎春
目的:研究引导式教育康复训练法对儿童脑瘫康复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接受住院治疗的120例脑瘫儿童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观察组加以引导式教育康复训练,通过定期访问(每月1次随访,每3个月1次综合评估,每年综合数据分析)评估进行临床研究。结果:观察组患儿在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及社交能力方面均得到很大提高,效果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引导式教育康复训练治疗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侯玉晋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心绞痛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临床2012年1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70例心绞痛患者临床药物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显效26例,有效44例,总有效率100%。结论:消除症状;预防复发;阻止或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消除加重或诱发缺血的因素和消除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对于老年高危患者尽早进行冠脉血管重建治疗。
作者:高海波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观察祛风通络汤治疗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随机将110例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注意面部保暖,预防寒冷刺激,使用激素、维生素B1针、甲钴胺针等连续使用14天。如果是带状疱疹引起的患者,加用阿昔洛韦片0.8g,每天5次,连续使用10天。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中药祛风通络汤方剂。2组疗程均为2周,疗程结束后观察面瘫恢复的程度,包括额纹、眼睛露白、鼻唇沟以及口角对称的情况等。结果:观察组55例中治愈48例(87.3%),显效11例(20.0%),有效6例(10.9%),未出现无效病例,总有效率为100%(55/55);对照组55例中治愈35例(63.6%),显效13例(23.6%),有效4例(7.3%),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5%(52/55)。观察组治愈率(83.7%)优于对照组(63.6%)。 P<0.05。结论:祛风通络汤与西药并用,能够活血化瘀,通络祛风,改善血液循环障碍,营养面部肌肉和神经,促进面部受损神经早日恢复。
作者:韩清润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超声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86例甲状腺结节患者进行超声检查,以病理诊断为确切依据,分析超声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86例中良性共69例,恶性17例。结论:超声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是一种有效的检查方法。
作者:侯华丽;汪敏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分析美托洛尔联合螺内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疗效。方法:选自本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收治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118例,采用数字图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给予美托洛尔并联合螺内酯治疗,分析2组疗效。结果:HR、CO、SV、LVFS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美托洛尔联合螺内酯治疗能有效改善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
作者:王娇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的治疗与预防措施。方法:2011年1月~2014年6月共接收的56例糖尿病足患者,总结糖尿病足的诊断以及治疗方法,同时进一步探讨糖尿病足的预防措施。结果:糖尿病足溃疡合并感染,大部分是由于革兰氏阳性与阴性菌的感染,并可能发生厌氧菌混合感染;糖尿病足的治疗结果Wagnrr分级有重要关系。结论:糖尿病足基本的病因是长期高血糖致神经病变、感染以及血管病变所致,糖尿病足是可以预防的,包括有效控制血糖与合理预防措施,能够有效避免发生糖尿病足。
作者:白玉芹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分析培养实习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带教对策。方法:把与我院合作卫校的2011级40例实习生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实习生采用常规临床实习带教方法实习。通过专业知识笔试考试的成绩和调查问卷结果,分析2组实习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水平。结果:实习期结束后,观察组实习生的笔试考试成绩和问卷调查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实习生(P<0.05),观察组实习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水平高于对照组实习生。结论:医院不断创新带教方法,能够有效激发实习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有利于实习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
作者:刘爱花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研究认知行为护理在老年抑郁症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6月~10月收治的老年抑郁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的是常规的精神治疗和临床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认知行为的护理,观察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患者护理的总有效率为80%,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P<0.05),对患者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发现,实验组患者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老年抑郁症的护理中应用认知行为的护理具有非常好的护理效果,患者恢复的效果好,并且治疗的满意度高,可以进行临床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刘维如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佳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院骨科收治的3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资料,随机将38例患者分成锁定钢板( LCP)组和动力髋螺钉( DHS)组,每组19例,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从骨折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中和术后出血量,Harris髋关节评分的评分情况等将2组对照评分,分析临床疗效。结果:锁定钢板(LCP)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Harris髋关节评分的评分情况都明显优于动力髋螺钉(DHS)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锁定钢板(LCP)具有治疗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良好等优点,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王亮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等热量不同运动方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和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将已确诊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有氧训练组(AE)、抗阻训练组(RE)、有氧抗阻联合训练组(AE+RE),3组患者在能量消耗相同的情况下进行12周的运动干预。结果:运动干预后3组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含量均下降(p<0.05),但AE+RE组改善明显(p<0.01);3组患者血脂、高密度脂蛋白蛋白指标均改善(p<0.05),但效果AE+RE组优于RE组优于AE组;运动干预后超敏C-反应蛋白AE组较RE组和AE+RE组改善明显(p<0.05)。结论:在能量消耗相同情况下,有氧抗阻联合的运动方式,在提高血糖控制能力,改善血脂方面存在优势。单纯有氧运动在降低患者血浆炎症水平方面优势更明显。
作者:程晶;陈伟;高民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研究分析胃癌患者术后的引流管护理。方法:根据我院的胃癌手术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共选取了150例患者,根据临床引流管护理情况进行探讨。结果:痊愈81例(54.00%),症状好转61例(46.00%),其中,3例患者术后发生感染,经及时处理,预后效果良好。结论:胃癌手术完成后,患者需要接受一些引流管留置治疗,护理人员要对这些引流管进行护理,记录引流液的情况,异常情况出现时,需要立刻通知医师进行检查和治疗,提升患者的安全性。
作者:汤军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分析并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 CAG)内镜诊断与病理诊断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12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上述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内镜下表现和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本组120例患者均经内镜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经病理诊断证实为CAG82例,诊断符合率为68.33%。内镜下表现为黏膜变薄(A)和白相为主、血管暴露并透明可见(B)37例,病理证实为CAG17例,占45.95%;内镜下表现为黏膜粗糙(C)33例,病理证实为CAG19例,占57.58%;内镜下表现为可见灰色肠上皮化生结节( D)15例,病理证实为CAG9例,占60%;内镜下表现为A+B+C19例,病理证实为CAG17例,占89.47%;内镜下表现为A+B+D16例,病理证实为CAG15例,占93.75%。结论:内镜下多种表现对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较高价值,与病理诊断相结合可提高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诊断符合率。
作者:袁索红;周红兵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120例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手术室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结果:护理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焦虑、抑郁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手术患者心理焦虑、抑郁程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贾雪丽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观察瑞通立(注射用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溶栓治疗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 STEMI)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0月~2014年10月急诊科收住的STEMI患者76例,均首次静脉注射瑞通立( rPA)18mg,30分钟后再次静注18mg,每次注射2分钟以上。观察患者胸痛缓解情况、ST段回落、心肌酶谱峰值及再灌注心律失常等情况。结果:本组76例患者,其中70例溶栓成功,再通率92.1%,其中3小时内成功率98%,3~6小时内成功率80.8%。死亡4例,急性期病死率5.26%,46例出现再灌注性心律失常,6例出现低血压,5例出现消化道出血,3例牙龈出血,2例出现肉眼血尿,2例穿刺部位出血。结论:瑞通立急诊溶栓治疗STEMI成功率高,尤其是3小时内溶栓,效果更佳,并发症发生率低,死亡率低,临床疗效显著,是急性心肌梗死一项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莉娟;张冬惠;王绍谦;郭大峰;杨胜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浅析腹腔镜运用普外急腹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96例普外急腹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48)和治疗组(n=48),对照组患者接受剖腹探查的方式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探查治疗,比较2组间患者检查准确率、术中各项指标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检查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中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4.2%,明显低于对照组27.1%,2组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外急腹症患者运用腹腔镜探查治疗可显著提高检查准确率,改善术中各项指标,减小并发症发生率,是值得临床选择和推广使用的首选方法。
作者:王力闯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分析患者分步延期治疗胫骨pilon骨折较传统手术治疗的优点及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46例pilon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6例,治疗组的采用分步延期治疗,对照组为受伤后急症或1周内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结果:4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其中治疗组的患者在术后伤口情况、骨折愈合情况、踝关节功能评价3个方面总体上优于对照组的患者。结论:分步延期治疗胫骨pilon骨折较传统手术治疗具有很多优点,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伟;张颖;刘慧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出血的治疗。方法:选取我科2009年2月~2014年10月收治的16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大骨瓣减压血肿清除等不同方式治疗,分析对比其效果。结果:不同手术方式均有死亡,病死率22.8%,治愈率较高。结论:对较重的高血压脑出血病人通过积极、恰当的手术,术后采取治疗各种并发症,早期高压氧治疗及尽早的康复治疗十分重要,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降低了死亡率和致残率,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3】。
作者:李强;王晓明 刊期: 2015年第16期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以及社会的发展,目前我国在法治方面也逐渐健全。在司法鉴定的过程中,尤其是在对精神疾病进行司法鉴定的过程中也改变了以往通过临床诊断思维进行诊断的方法。但是由于司法鉴定所使用的疾病诊断思维目前的使用仍然不普及,仍有一部分法医以及司法工作者使用自己的工作经验以及对疾病的理解来进行诊断,因此需要对精神疾病临床诊断和司法鉴定的思维进行对比。
作者:宋西俊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对比PDCA循环在病区药品管理中应用前后的数据,探讨PDCA循环在病区药品管理中的应用。方法:按照PDCA循环理论,制定实施整改措施,及时检查整改效果,分析检查结果。结果:PDCA应用后病区药品管理达标率提升,病区药品管理更为规范。结论:PDCA循环有助于医院病区药品管理的持续改进。
作者:张琳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使用辛伐他汀结合氯吡格雷治疗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缺血性卒中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随机原则将患者均分为2组,对照组49例使用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49例基于对照组加用辛伐他汀,对比2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96%,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1.63%,2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用氯吡格雷与辛伐他汀治疗缺血性卒中患者临床效果显著,有推广价值。
作者:陈忠;李霞;李明娥 刊期: 2015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