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关于卡他性结膜炎临床治疗相关体会

许路加;刘德成;杨倩倩

关键词:卡他性结膜炎, 地塞米松, 氧氟沙星
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是为了探讨卡他性结膜炎患者实际临床治疗状况。方法:本文主要运用回顾分析法对2013年6月~2014年6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卡他性结膜炎患者相关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2组,其中实验组的50例患者采用氧氟沙星滴眼液连同地塞米松的治疗方案;对照组的50例患者采用的是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方案。结果:通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的分析,发现实验组患者的有效率要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卡他性结膜炎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氧氟沙星联合地塞米松的治疗方案,能够产生显著的效果,在后期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可以对其进行推广。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胎儿脐带绕颈分娩期护理干预及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胎儿脐带绕颈分娩期的护理干预,并对产生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52例存在胎儿脐带绕颈的产妇,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在待产时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包括认知干预、行为干预、改变产妇体位及营养干预。结果:观察组的自然分娩率、正常分娩产妇的分娩时间、产后出血量、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对于存在脐带绕颈的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给予科学的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阴道分娩率,缩短分娩时间,减少产后出血,减低新生儿窒息及胎儿宫内窘迫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齐月;吴丽姝;张雪梅;佟玲玲;于亚晶;张红梅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腰池置管持续引流治疗脑肿瘤术后脑脊液漏的体会

    目的:分析腰池置管持续引流对脑肿瘤术后并发脑脊液漏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3月~2013年3月共37例脑肿瘤术后脑脊液漏的资料,所有病例均行腰池置管持续引流术治疗。结果:37例脑脊液漏患者,经腰池置管持续引流6~10天,均治愈出院,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脑肿瘤术后并发脑脊液漏的患者,腰池置管持续引流术是简便易行,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减轻了患者痛苦及经济负担,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牛志强;高飞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阿司匹林联合华法林治疗冠心病合并心房纤颤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阿司匹林联合华法林治疗冠心病( CHD)合并心房纤颤( AF)的临床疗效。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2年7月~2013年7月本院收治的95例CHD合并AF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8例,对照组47例。对照组予以华法林治疗,研究组予以阿司匹林联合华法林治疗,分析2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4.17%低于对照组25.53%,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栓栓塞事件、出血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3m研究组Ccr水平(67.53±15.67)ml/min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华法林可显著减少CHD合并AF患者血栓栓塞和出血事件的发生,且对肾功能损伤小。

    作者:陈颖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头晕、头痛患者彩色经颅多普勒(TCD)检测结果与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研究头晕、头痛患者彩色经颅多普勒( TCD)检测结果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普内科在2013年~2014年收治的门诊及住院头痛、头晕患者126例,对所有患者进行脑血管彩色经颅多普勒( TCD)检查,通过对其多支脑血管血流速度方向、搏动指数、频谱形态、异常声频等检测结果的分析,进一步讨论TCD检查在该类患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结果:头晕患者中TCD结果显示血流速度增高、减慢、双侧同名血管不对称患者例数分别为16例、29例、4例,与头痛患者的41例、5例、17相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组头晕头痛患者主要表现为血流增高,中老年组主要表现为血流减慢,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双侧同名血管不对称情况方面,2组差异并不明显(P>0.05)。结论:彩色经颅多普勒(TCD)检测具有操作简单、方便、无创,为CT、MRI等现代影像技术提供了脑血管血流动力学参教,对能引起脑血液动力学变化的因素进行分析,在头痛头晕患者的诊断中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作者:方晓康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氧驱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与异丙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与异丙托溴铵溶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的疗效。方法:选择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34例。2组均给予常规吸氧、止咳、化痰、抗感染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混悬液1.0 mg及异丙托溴铵溶液250μg,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每天2次,每次15分钟,连用7天。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变化。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PaO2和PaCO2值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7天后2组PaO2和PaCO2均有明显改善,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在临床总有效率的比较上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与异丙托溴铵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疗效确切。

    作者:颜克林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临床路径在前列腺增生症手术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探究临床路径在前列腺增生症手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2月在我院接受前列腺增生症手术的患者共8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采取临床路径模式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医疗护理方法。比较2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满意度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相比,住院时间更短,住院费用更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更小,满意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路径在前列腺增生症手术中可以明显的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作者:严华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脑出血患者康复理疗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康复理疗对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76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症状治疗和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康复治疗,比较2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干预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生活质量均好于对照组,差别具有显著性。结论:在积极治疗的基础上,尽早对脑出血患者进行康复理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以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重视。

    作者:刘新荣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关于卡他性结膜炎临床治疗相关体会

    目的:本文主要是为了探讨卡他性结膜炎患者实际临床治疗状况。方法:本文主要运用回顾分析法对2013年6月~2014年6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卡他性结膜炎患者相关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2组,其中实验组的50例患者采用氧氟沙星滴眼液连同地塞米松的治疗方案;对照组的50例患者采用的是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方案。结果:通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的分析,发现实验组患者的有效率要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卡他性结膜炎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氧氟沙星联合地塞米松的治疗方案,能够产生显著的效果,在后期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可以对其进行推广。

    作者:许路加;刘德成;杨倩倩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117例凃阳肺结核病患者情况分析

    目的:分析我区2010~2013年117例涂阳结核病患者基本资料规律,进一步提高结核病人的发现率。方法:对我区2010~2013年117例涂阳结核病病例构成及相关因素统计分析。结果:涂阳结核病人117例,其中男性85例,占72.6%,女性32例,占27.4%,男女比例2.64:1,男性病例数量明显多于女性,年龄在15~54岁人数多,89例占76.1%,凃阳病人的职业农民占29.9%。结论:涂阳病人存在男性多,青中年人多,农民多,这些人群是结核病病人发现的重点对象,是结核病防控和治疗的重点。

    作者:张辉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双带袢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42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用双带袢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选择合适袢长的带袢钢板,袢自喙突向锁骨穿过,钢板固定于喙突,再用第2块袢钢板,穿过前一钢板的袢环,放置在锁骨上方,将袢拉紧后固定钢板于锁骨上。结果:随访9个月~27个月,平均22个月,按Karlsson评定标准,优良率95%。结论:双带袢钢板可以获得较满意的治疗效果,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一种新可靠方法。

    作者:裴云海;唐本森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静脉输液护理相关用品的合理选择及应用

    静脉输液是临床医学中一项主要的治疗方法,可有效缓解患者病情,发挥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对静脉输液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时,需对其相关用品进行合理选择,以保证良好的护理干预效果。静脉输液护理相关用品比较多,需根据患者病情结合治疗要求科学选择,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充分发挥这些用品的应用效果。本文分析静脉输液相关用品的合理选择,对其应用进行探讨。

    作者:贺晨曦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菲洛地平缓释片辅助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菲洛地平缓释片辅助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妊娠高血压疾病孕妇200例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治疗组100例与对照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菲洛地平缓释片辅助治疗。结果:2组治疗后的收缩压与舒张压都呈现明显减低的趋势(P<0.05),不过治疗后治疗组的收缩压与舒张压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多采用阴道分娩,而对照组采用剖宫产比较多,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菲洛地平缓释片辅助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能降低血压值,促进自然分娩,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静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配合中药熏洗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体会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配合中药熏洗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78例不稳定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患者,均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了3~24个月的随访,骨折全部愈合,无1例发生Volkmann挛缩,无神经损伤及骨化性肌炎发生,无明显并发症发生;X线上76例患者获得解剖复位,解剖复位率为97.44%,1例患者出现冠状面上轻微旋转,1例患者出现骨折远端向前侧的移位。按照临床疗效的评价标准,优58例,良16例,差4例,优良率为94.87%。结论: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疗效可靠,并发症少,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有效方法,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李伟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观察他克莫司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他克莫司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抽选120例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并编号分组,常规控制血压等对症治疗,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CTX)治疗者归为对照组(60例),糖皮质激素+他克莫司(Tac)治疗者记为观察组(60例)。治疗6个月后监测患者肾功能指标(BUN-尿素氮、SCr-肌酐)、血脂水平(TC-血胆固醇、TG-甘油三酯)。结果:观察组ALB(38.6±2.6)g/L,明显升高,血脂的TC、TG以及肾功能指标的Scr、BUN、24小时尿蛋白明显降低,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细胞毒性作用发生率为18.3%(11/60),而观察组仅出现消化道反应8.3%(5/60),两者比较(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基础上加用他克莫司,可同时调节患者血脂、肾功能等指标,可指导临床用药方案确立。

    作者:吴玉彩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心肌病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讨论心肌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0例患者出现心肌病患者进行护理与总结。结果:10例患者中无心衰型病人均康复出院。其中1例因心衰进行性加重,住院期间死亡。其余3例经治疗和精心护理,病情相对稳定,好转出院。结论:准确的观察及护理能及时发现并有效控制心肌病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

    作者:李艳凤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三维超声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诊断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4年7月期间96例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女性患者,58例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为观察组A,38例盆腔器官脱垂患者为观察组B,同期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经三维会阴超声检查,测定并比较相关参数。结果:会阴三维超声能够清晰显示肛提肌裂孔结构,观察组A缩肛状态下肛提肌裂孔面积大于对照组(P<0.05),静息状态下肛提肌裂孔前后径和肛提肌裂孔面积均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B缩肛、Valsalva状态及静息状态下肛提肌裂孔前后径和肛提肌裂孔面积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维超声是观察女性盆底结构的有效影像学方法,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诊断中有巨大应用价值,应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乔社卿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妇产科临床应用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效果

    目的:探讨分析妇科临床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治疗和预防方式,为临床该类患者的治疗提供优秀的治疗。方法:整理收集2012年3月~2013年3月期间我院共对60例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病例进行了研究分析,将这些患者进行随机的分组,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有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使用微波治疗,对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的切口恢复较对照组要短一些,临床恢复速度和效果要好一些。结论:微波治疗能够让妇科患者手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症状得到改善,其治疗效果明显比传统治疗要优秀,临床中应该积极的推广使用。

    作者:杨丽杰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观察中医综合治疗与护理对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研究分析中医综合治疗与护理对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在我科治疗的7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5例患者,给予对照组患者西药治疗结合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综合治疗。结果:经过相同时间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为97.5%,出院1年后的复发率为5.9%;对照组患者有效率为80%,出院1年后的复发率为27.8%。2组患者在有效率及1年复发率等方面比较,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综合治疗与护理可显著提高临床慢性盆腔炎的疗效,并有效降低1年复发率,具有临床应用的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宋茜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引导式教育在儿童脑瘫康复治疗中进展研究

    目的:研究引导式教育康复训练法对儿童脑瘫康复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接受住院治疗的120例脑瘫儿童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观察组加以引导式教育康复训练,通过定期访问(每月1次随访,每3个月1次综合评估,每年综合数据分析)评估进行临床研究。结果:观察组患儿在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及社交能力方面均得到很大提高,效果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引导式教育康复训练治疗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侯玉晋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4年3月本院收治的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按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全程护理,比较2组治疗后的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为92.11%和73.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对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可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临床疗效及患者满意度,利于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莹萍 刊期: 2015年第16期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管: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