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和全
1临床资料:患儿2个月,男性,维吾尔族,因发热、咳嗽8天入院,入院查体体温38.4℃,脉搏153次/min,呼吸52次/min。精神差,面色显苍白,皮肤显苍白,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头颅无畸形,睑结膜苍白,口唇淡白,胸廓未见畸形,脊柱未见畸形。双肺闻及湿性啰音,腹软,肝脾触及中度肿大,四肢未见畸形,活动可,甲床显苍白。其父母、姐体健家族中无类似患者,。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20.29×109/L,中性粒细胞67.4%,淋巴细胞,33.4%,红细胞2.45×1012/L,血红蛋白73g/L,血小板56×109/L,胸片示见片图:(1)支气管肺炎(2)双侧肋骨、锁骨及胸椎骨骨质密度改变。患儿住院5天,家属自动要求出院。
作者:张林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地塞米松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的应用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5月~2013年5月于我院治疗的48例婴儿肝炎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2组,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地塞米松注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2组婴儿的肝功能指标情况。结果:实验组即采用地塞米松的婴儿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汁酸(TBA)谷丙转氨酶( ALT)的含量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与常规治疗的方法相比,地塞米松更有利于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作者:张明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对急性左心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治疗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30例急性左心功能不全患者,患者年龄在40~60岁。结果:我院对急性左心功能不全患者采取依据病因、充分供养、增加左心搏出量以及减少循环血量等治疗措施,治疗效果良好。结论:经过我院科学有效的治疗,30例急性左心功能不全患者病情得到了好转,均顺利出院。
作者:岳和全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总结分析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2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高龄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给予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围手术期给予科学的护理和康复指导,记录患者住院时间及预后。结果:术后随访1年,采用Harris评估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优16例,良10例,一般4例,差2例。患者住院时间6~15天,平均8.5±1.2天。术后无骨不连、内固定断裂、股骨头切割以及髋内翻畸形等并发症。结论: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较好,给予科学护理与康复指导能有效提高治愈率。
作者:马平叶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干细胞立体定向脑内移植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后遗症的效果。方法:高血压脑出血后遗症患者4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治疗,治疗组应用干细胞立体定向脑内移植治疗。结果:治疗后1个月,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35.0%和5.0%,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治疗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基本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干细胞立体定向脑内移植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后遗症有较好的近远期效果。
作者:杨向斌;熊明松;唐智勇;焦汝开;杨洋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流程管理在手术室腹腔镜设备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全面梳理手术室腹腔镜设备使用的流程规范,对全科护士进行培训,以核心流程、辅助流程和质控流程为指导,对腹腔镜设备的使用维护全过程进行监控,加强设备的有效利用。结果:规范手术室腹腔镜设备的使用,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效率和质量,医生满意度由84%上升至96%。手术时间缩短,腔镜设备维修次数降低及配件购买费用降低。结论:构建规范、流程的腹腔镜设备使用流程,可有效地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医生满意度。
作者:赵洁;陈质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头坏死、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方法与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3年5月~2011年10月我院收治的224例股骨头坏死、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163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6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24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猝死1例,2例术后感染,2例假体脱位,经手法复位痊愈,1例并发肾功能衰竭死亡,髋关节功能优良率76%。结论:通过严格的术前综合评估,合适的假体选择和固定方法,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晚期股骨头坏死、股骨颈骨折,效果明显,能够减少患者痛苦,回复髋关节大部分功能,维持正常活动。
作者:磨志;谭义煌;卢军;韦炳清;唐黎立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了解和提高手术团队成员手卫生依从性,为医护人员执行手卫生规范提供依据。方法:现场观察和发放问卷方式。结果:76.45%认为难按照“手卫生指南”做好洗手工作,33%认为在摆完体位后未洗手进行导尿有交叉感染的风险,57.2%认为静脉穿刺或硬外穿刺未洗手进行其他操作有交叉感染的风险,20%手术医生接台手术摘手套后未外科洗手有交叉感染的风险。结论:加强手卫生知识培训和督导,确保患者安全。
作者:周豫华;周红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下经胫骨结节内固定治疗髁间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3年8月许昌颈肩腰腿痛专科医院收治的8例meyers mckeever Ⅱ、Ⅲ型胫骨棘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于术后1~3天行膝关节镜下经胫骨结节内固定治疗,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折愈合及并发症情况,术后12个月内根据tornetta标准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手术时间70~120分钟,手术平均时间96分钟,术中出血量225 ml。所有患者获6~12个月随访,平均访问时间8.6个月,愈合时间1.5~3.5个月,平均愈合时间2.5个月,随访期间未发生钢针松动,针道感染及骨折不愈合,切口愈合良好,术后12个月临床疗效评价:优5例,良2例,可1例。结论:膝关节镜下经胫骨结节内固定治疗胫骨棘骨折能微创下复位并固定,减少术后并发症,有利于骨折愈合及关节功能恢复。
作者:盛博;张晓磊;沈俊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视觉诱发电位( visual evoked potential ,以下简称VEP)对眼外伤性视神经损伤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对61例眼球钝挫伤(69眼)病例进行VEP检查,并与自身健侧眼进行比较。结果:眼外伤视神经损伤患者的P波振幅和潜伏期有明显改变,VEP对视神经损伤程度反应灵敏。结论:VEP是评定视神经功能方法中较为客观、定量、和定位评定的一种,是目前工人的视神经病变检查为敏感和客观的方法,借助该方法还可以对眼外伤的视神经损伤程度加以确认。
作者:赵秋岭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孕期营养指导对妊娠糖尿病患者母婴结局的影响,为临床护理提供一定的理论与实践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3年8月来我院产科救治的患者100例,随机将他们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2组都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除常规护理外还进行孕期营养指导,后对不同护理方式的护理的效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剖宫产率、妊娠期的高血压疾病、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羊水过多、孕期感染发生率、巨大胎儿、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患者,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孕期营养指导有利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母婴结局,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
作者:史岩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抗幽门螺杆菌药物对急性胃十二指肠穿孔术后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自2008年1月~2013年1月于我院进行急性胃十二指肠穿孔治疗的13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63例和B组63例。 A组行单纯缝合修补术后给予奥美拉唑20mg+克拉霉素250mg+甲硝唑500mg,每天2次,口服,1个疗程7天。 B组行单纯缝合修补术后给予雷尼替丁150mg+丽珠得乐120mg+庆大霉素8万u+呋喃唑酮100mg,口服,1天2次,1个疗程7天。持续治疗6~8周后复查胃镜并检测Hp。结果:A组的Hp根除率为65.1%,B组的Hp根除率为87.3%;消化性溃疡的愈合率分别为66.7%和75.0%;糜烂性胃炎愈合率分别为66.7%和75.0%,P均<0.05,A、B组有显著性差异。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9%和4.8%,P>0.05,A、B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采用4联药物对急性胃十二指肠穿孔术后进行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具有根除率高、溃疡及糜烂愈合率高等特点,可考虑优先选用。
作者:黄华彬;陈海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研究护理风险管理对恶性肿瘤患者化疗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所选77例病例来源于2011年10月~2013年6月我科收治的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护理风险管理。观察2组患者化疗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对比护理质量评分和患者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29.7%,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7.5%;观察组的护理技能、护理态度以及书写规范评分均要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86.4%,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5.0%。结论:在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能有效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魏桂灵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恶性骨肿瘤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3例确诊为原发性恶性骨肿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与护理,判断其治疗与护理后的恢复和活动情况,进行数据统计。结果:12例原发性恶性骨肿瘤患者经过本院手术治疗和精心围手术期护理,均顺利完成手术,患者对护理均表示满意。结论:本院对原发性恶性肿瘤患者的护理措施是值得向临床推荐的。
作者:吴畏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血液检验在诊断贫血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月~2013年9月治疗的80例贫血患者,均利用Sysmex XE-21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进行血液分析。结果:本组40例患者轻度贫血22例,占27.5%,中度贫血33例,占41.25%,重度贫血16例,占20.0%,极重度贫血9例,占11.25%,再生性障碍性贫血9例,地中海贫血12例,慢性失血性贫血16例,缺铁性贫血20例,失血性贫血23例。结论:MCHC、MCH、MCV、HCT是诊断贫血的重要指标。
作者:刘芳;毋小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康惠尔透明贴对患者取皮区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2010年9月~12年9月选择60例自体取皮植皮患者作为治疗组,局部创面使用康惠尔透明贴。同期选60例供皮区创面使用凡士林纱布覆盖,作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创面愈合时间、创面局部及全身反应情况。结果:60例供皮创面的愈合时间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9天、12.5天。显示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提前,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 P<0.05),疼痛情况明显减轻。结论:康惠尔透明贴有明显促进患者取皮区创面愈合的作用。
作者:张惠芳;徐丽军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 uterine artery chemotherapy embolization ,UACE)治疗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 cesare-an section scar pregnancy ,CSP)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9月~2012年2月安徽省立医院医院收治的17例行子宫动脉灌注化疗加栓塞术治疗子宫瘢痕处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7例患者中,7例因瘢痕妊娠贸然清宫术中发生大出血而采用急诊UACE,所有发生大出血患者于UACE术后均停止出血,其中1例在术后第4天妊娠组织自行脱落,复查彩超子宫下段异常回声团消失,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消失,未予吸宫出院;8例患者采用UACE术后3天在B超监测下行吸宫术,吸宫术中均未出现大出血,自行脱落组织及吸宫组织均送病理,病理可见大量坏死的绒毛组织;4例患者UACE术后配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3天,其中3例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β-HCG)下降明显,疤痕处包块缩小,未清宫出院,1例患者术后血β-HCG下降缓慢,且包块突向子宫浆膜层,UACE术后第7天行子宫疤痕部位局部切除术,术后恢复良好;另4例在吸宫术中已见绒毛组织的患者,UACE术后血β-HCG下降明显,疤痕处包块缩小,未再给予米非司酮及吸宫出院,术后恢复良好。所有患者1月后复查β-HCG均完全降至正常。结论:子宫动脉灌注化疗加栓塞术治疗CSP相对微创、有效,尤其适用于CSP患者大出血的紧急治疗。
作者:姚凤球;陈素玉;高婷;王群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强化的在院教育和出院随访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对服药依从性差的患者查找原因,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择200位长期口服抗病毒药物的患者进行分组对比,强化组100人,对照组100人,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在院教育和出院随访;强化组进行强化的在院教育和出院随访,并与社区联合进行服药依从性干预。观察2组的服药依从性。结果:强化组服药依从性佳患者94人,占94%;常规组服药依从性佳患者75人,占75%;2组比较差异明显。结论:强化的在院教育和出院随访可以明显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服药依从性,对减少复发,防止并发症有明显作用。
作者:段海霞;王玉琴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综合症患者的治疗过程对母婴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1月~2014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136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进行无差异分组。对照组68例为不接受治疗和监护或未曾发现病情症状的患者。实验组68例患者采用地塞米松、熊去氧胆酸等药物进行联合用药,对患者在孕期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测。结果: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率远高于实验组,其中围产儿死亡率为17.6%,早产发生率为30.8%,羊水感染率为25%。结论:采用地塞米松和熊去氧胆酸联合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综合症的临床效果比不治疗组有明显提升,具备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汪敏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疗效,并同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法对比,探讨2种不同手术方法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20例符合手术特征的四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内固定手术方法,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出血量、骨愈合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91.5±9.5分钟,住院时间14.9±5.6天,术中出血量88.7±17.8ml,骨愈合时间14.5±4.5天,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65%;对照组手术时间114.6±14.3分钟,住院时间19.6±6.1天,术中出血量271.6±54.3ml,骨愈合时间23.4±5.2天,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5.06%;2组患者在各方面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固定的总体疗效要优于传统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能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李绍荣 刊期: 2014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