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连续血液净化人性化护理干预探讨

乔珍珍

关键词:连续性血液净化, 人性化护理干预,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人性化护理干预正确措施,为提高患者临床治疗与护理效果提供可靠依据。方法:41例ICU危重疾病患者均给予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对其进行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记录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焦虑、抑郁变化情况、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及护患纠纷发生率,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41例患者对护理效果满意度平均分为92.54±2.38分,且未出现任何护患纠纷情况(发生率为0.00%),护理前后心理焦虑、抑郁均得到显著改善,且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可显著改善患者心理焦虑及抑郁情况,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较高,有助于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保障患者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改良阴道黏膜瓣法治疗陈旧性Ⅲ度会阴裂伤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改良阴道黏膜瓣法与分层缝合法治疗陈旧性Ⅲ度会阴裂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12年1月间我院妇产科收治的31例陈旧性Ⅲ度会阴裂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分层缝合法,观察组实施阴道黏膜瓣法。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临床症状缓解情况。结果:观察组治愈率(93.75%)、下腹坠胀缓解率(87.7%)、性生活满意度(87.5%)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改良阴道黏膜瓣法治疗陈旧性Ⅲ度会阴裂伤,可有效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有积极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汪彦燕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生物反馈治疗广泛性焦虑前后皮电检测数据对照分析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治疗广泛性焦虑的疗效。方法:通过对52例就诊于福州神经精神病防治院福州医学心理咨询中心的符合ICD-10广泛性焦虑诊断的患者,使用GSR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仪检测生物反馈治疗广泛性焦虑前后皮电反应的变化情况。结果:测试后广泛性焦虑患者的HAMA分数和疲劳因子显著下降,同时放松、注意力、记忆力等因子显著上升( 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GSR脑电生物反馈对广泛性焦虑患者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作者:林淄;余银亮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阴式剖宫产术后疤痕妊娠切除修补术治疗剖宫产后疤痕妊娠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并分析阴式剖宫产术后疤痕妊娠切除修补术治疗剖宫产术后瘢痕处妊娠( CSP )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2013年10月剖宫产术后疤痕妊娠患者22例,其中11例采用阴式疤痕妊娠病灶切除加修补术进行治疗的患者为A组,另外11例为同期进行腹腔镜手术的11例患者为B组。对比2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结果:相对于B组患者,A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血清β-HCG降至正常时间、平均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前、术后3天的WHOQOL-100评分有显著优异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阴式剖宫产术后疤痕妊娠切除修补术治疗剖宫产后疤痕妊娠的疗效优于腹腔镜手术,且更适合基层医院开展此种术式。

    作者:李坚雄;袁迎九;马黛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流程管理在手术室腹腔镜设备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流程管理在手术室腹腔镜设备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全面梳理手术室腹腔镜设备使用的流程规范,对全科护士进行培训,以核心流程、辅助流程和质控流程为指导,对腹腔镜设备的使用维护全过程进行监控,加强设备的有效利用。结果:规范手术室腹腔镜设备的使用,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效率和质量,医生满意度由84%上升至96%。手术时间缩短,腔镜设备维修次数降低及配件购买费用降低。结论:构建规范、流程的腹腔镜设备使用流程,可有效地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医生满意度。

    作者:赵洁;陈质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尼莫地平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预后影响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预后影响。方法: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64例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2组都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尼莫地平注射液治疗。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明显,观察组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的神经功能评分分别为22.53±7.64分和22.42±6.83分,治疗后分别为9.34±2.34分和14.5±2.08分,治疗后评分在组内与组间对比差异明显( P<0.05)。结论:尼莫地平应用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治疗能有效改善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梁斐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心肌梗死患者的健康教育

    目的:通过对心肌梗死的健康教育,使患者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消除或减轻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心梗再发,促进康复,提高生活质量。方法:对我院2009年~2013年489例心梗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使其了解与疾病相关的知识。结果:患者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树立了健康意识,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结论:通过对心梗患者的健康教育,延长了患者的远期存活,提高了身体素质,提高了生活质量。

    作者:张艳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的应用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入住手术室患者56例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主要为整床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积极地舒适护理。结果:出院时观察组的SAS与SDS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观察组的满意度分别为100.0%和82.1%,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的应用提升了护理服务质量,促进了护患关系的改善。

    作者:王菲;王倩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回顾性分析手术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43例疗效

    目的:探讨手术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分析2009年7月~2012年8月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43例老年(大于70岁)肱骨近端有移位骨折。9例因痴呆或死亡使随访数据不完整,剩余34例获得完整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1年(1~4.2年)。结果:骨折复位满意率87%。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术后6%患者出现骨坏死。术后2周固定没有导致关节僵硬。至随访结束肩关节活动范围:平均屈伸143°±38°;平均外展131°±35°;内旋平均L1±2阶段,正常侧T8±2阶段;外旋35°±26°(表1)。平均ASES为69.5。结论:手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术中仔细操作,对存在粉碎性骨折的给予充分植骨,术中内侧和内后侧复位良好,并采用短螺钉固定肱骨头,可以有效避免手术并发症并获得良好的关节功能。

    作者:刘洋;刘金煜;孙庆顺;郗政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微创技术结合锁定钢板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采取微创技术结合锁定钢板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自2008年10月~2011年10月通过采取微创切开手术对胫骨远端骨折行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32例患者回顾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经过6个月~24个月(平均16个月)的随访,骨折均愈合。按照Johner和Wruhs膝踝功能评价标准评价,优21例,良7例,中3例,差1例,优良率87.5%。结论:对胫骨远端骨折,采取微创切开结合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具有手术创伤小、骨折愈合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有利于早期康复锻炼,能够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王俊义;倪晓辉;张卢;朱兴元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运用体会

    目的:探讨手术室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应用及效果分析。方法:在手术室建立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对不良事件发生原因进行深入的剖析,提出预防措施。结果:通过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在手术室的建立及健全,护理不良事件的报告率明显提高。结论:在手术室建立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有利于深入查找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也有利于预防同类事件的发生,对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秀绵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213例分析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急性阑尾炎患者213例,对其超声影像进行分析。结果:超声确诊191例,超声确诊符合率为89.67%。其中急性单纯性阑尾炎超声确诊符合率低(71.19%)。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具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宋保玲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口腔颌面部血管瘤综合治疗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口腔颌面部血管瘤的综合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4月~2012年4月在我科就诊治疗的口腔颌面部血管瘤患者5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平阳霉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激光治疗。结果:对照组治愈9例,无效5例,总的治疗有效率为81.5%,观察组治愈13例,无效1例,总的治疗有效率为96.3%,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6例,观察组发生不良反应2例,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p<0.05)。结论:在口腔颌面部血管瘤的治疗中,采用平阳霉素联合激光治疗,效果较好,且不良反应较少,临床中值得推广。

    作者:杜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10例高血压危象病人的急救护理

    目的:总结高血压危象病人的急救和护理,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对10例高血压危象病人的急救和护理经验进行总结。结果:10例高血压危象病人经过紧急救治和精心护理后,病情全部好转,无1例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或死亡。结论:熟练掌握高血压危象的急救及护理,能大大降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韩丽丽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浅谈精神病患者暴力行为的防范与护理

    目的:探讨精神病患者暴力行为的防范与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2012年9月在我院接受护理的55例暴力行为精神病患者的相关资料。结果:通过对精神病患者暴力行为的防范与护理,患者在住院期间没有发生伤人毁物的暴力行为。患者能学会自我调适自己的情绪,人际关系和行为方式得以改善,并且患者能够用积极、健康的方式处理挫折、紧张、愤怒的感受。结论:通过本院的精心护理患者能改变认知和行为,恢复社会功能。因此本院对精神病患者暴力行为的防范与护理是值得推广的。

    作者:高洁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原发性恶性骨肿瘤患者的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原发性恶性骨肿瘤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3例确诊为原发性恶性骨肿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与护理,判断其治疗与护理后的恢复和活动情况,进行数据统计。结果:12例原发性恶性骨肿瘤患者经过本院手术治疗和精心围手术期护理,均顺利完成手术,患者对护理均表示满意。结论:本院对原发性恶性肿瘤患者的护理措施是值得向临床推荐的。

    作者:吴畏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自发性大量气胸的临床护理与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自发性大量气胸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病情观察,胸腔闭式引流管护理。结果:本组20例,治愈16例,有效3例,无效例(胸腔闭式引流治疗7天后,仍有大量气泡溢出,转外科手术治疗)。结论:加强对自发性气胸患者的心理护理及胸腔闭式引流管护理,可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

    作者:赵延玲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糖尿病病人心理分析与护理

    目的:深入分析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在预防和治疗糖尿病病人抑郁心理状态的临床疗效,加强医护人员对糖尿病病人抑郁心理状态的认识,有效降低糖尿病病人抑郁心理状态的发病率。方法:随机选取我院的120例明确诊断为糖尿病病人抑郁心理状态的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在正常治疗的基础上同时采取健康教育、以及多项心理护理干预等,对照组按照医嘱采取正常的医嘱治疗,每天记录患者的变化情况,研究周期为2个月,采取两独立样本t检验的统计学方法。结果:实验组比对照组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更好,患者的饮食、作息时间、以及对医嘱的遵守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同时,实验组患者心理疾病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2组之间心理疾病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为0.018)。结论:加强对糖尿病病人抑郁心理状态的重视,提高对其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的有效性,是预防和治疗糖尿病病人抑郁心理状态方面,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牛军英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评价双螺旋CT薄层增强3期扫描在小肝癌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分析双螺旋CT薄层增强3期扫描在小肝癌诊断中的作用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接收的64例患者使用双螺旋CT薄层增强3期扫描诊断,共检查出48个小肝癌。由经验资深的医师将图像进行分析统计,计算小肝癌的检出率。结果:48个小肝癌在动脉期的检出率为87.5%,在门静脉期的检出率为62.5%,在延迟期的检出率为93.8%,动脉+静脉+延迟的检出率为95.8%。结论:使用双螺旋CT薄层增强3期扫描能够提高小肝癌的检出率,有助于提高小肝癌的诊断水平。

    作者:董宝瑜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影响门诊导诊护士与患者沟通的因素及对策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门诊,作为一个医院的窗口单位,患者首先接触的就是门诊导诊护士,所以护士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患者对医院的第一印象。门诊具有接触患者多、不同层次的患者都有,同时传染病院作为一个特殊的医院,病种繁杂,患者要求高等特点,给导诊工作带来压力的同时,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导诊护士与患者的沟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作者:李爱菊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护理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和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1年6月~2012年6月期间收治的49例该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49例胰腺炎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有45例患者得到满意的治愈效果,3例患者有效,1临床患者无效。结论:急性胰腺炎的发病快且急,护理过程存在一定难度,对护理人员的技术要求高。整体强化护理人员的护理技能,加强护理工作中的工作态度,实施人性化和整体化的护理干预是治愈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关键。

    作者:张桂玲 刊期: 2014年第09期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管: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