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
随着医院的发展,各类物资的使用量、使用品种、使用价值的不断增加,物资管理在医院经营活动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同时随着医院精细化管理的进行,管理的难度也在不断的增大。既往物资管理系统(即一级库管理)功能出现一定的局限性,物资仅完成从库房到科室的记录,不能完成对出库物资的全程跟踪,出现数据断流,使核算管理缺乏有力的数据支持。为完善管理过程,掌握物资流向,对物资系统进行二级库管理方面的开发显得十分必要。二级库一般指各科室、病区在医院物资一级库领用材料后形成的库存[1],通过设立二级库,将医院物资管理的触角下沉到科室,为精细化管理奠定了基础,实现了物资的计划、采购、领用、使用及收费的全过程管理。
作者:李军;占琼;王建平 刊期: 2014年第17期
低钠血症是肝硬化失代偿引起的电解质紊乱中为常见的类型[1,2],如若处理不及时或处理不当将严重影响患者预后。本研究通过回顾分析2008年1月~2013年6月本院收治的80例肝硬化腹水合并低钠血症患者的临床特征,现报告如下。
作者:景洪源 刊期: 2014年第17期
近年来口腔正畸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及多学科的联合治疗,使这些成人患者的要求得以实现。成人正畸已逐渐被广大正畸医生所接受,成人正畸病例在临床所占比例也日益增加。成人正畸分为综合性正畸、辅助性正畸和正颌外科正畸联合治疗。是三维立体的治疗,包括前后向、左右向、垂直向的骨骼、牙齿和软组织畸形的综合因素考虑。同时还有患者生理和心理因素的考虑。因而针对每位患者,会有不同的诊断治疗。
作者:曲大利;姜群;孙云云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水飞蓟宾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合并高胆固醇血症76例临床观察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6月~2013年10月收治的NAFLD患者同时合并高胆固醇血症76例。在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健康教育+饮食+运动)的基础上,同时口服水飞蓟宾(70 mg,每天3次)和阿托伐他汀(10mg,每晚),疗程3个月。治疗前后检测血清酶学(ALT、AST)、总胆红素(TBIL)、总胆固醇(TC)、人体质量指数(BMI),同时观察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结束时,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及总胆固醇(TC)等均明显下降(P <0.05)。人体质量指数(BMI)治疗前后也有下降(P >0.05)。总有效率为86.8%,观察期间2例(2.6%)出现异常反应而终止,给予相应治疗后很快恢复,余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水飞蓟宾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NAFLD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有良好的效果并且是安全的。
作者:杨秀英;王素娟;郭振凯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伴肾性骨病患者生活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92例血液透析伴肾性骨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健康教育和运动疗法等护理干预,干预6个月后采用生活质量量表SF-36及满意度表分别对2组的生活质量及满意度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比对照组(P<0.01&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7.8%(45/46),对照组对护理的满意度为82.6%(38/4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34,P<0.05)。结论:在治疗中,对血液透析伴肾性骨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麦苗金;庞晓宇;陈珍佗;李彩兰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方法对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的意义。方法:将我院在2011年7月~2013年7月期间治疗的87例由创伤造成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在治疗上选用亚低温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则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比较2组患者预后情况,从而分析亚低温对由于创伤引起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实验组(亚低温治疗方法)患者的预后良好,伤残率及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常规疗法)患者,结果上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时可明显降低颅内压,从而改善患者病情,降低颅脑损伤患者的伤残率及死亡率。
作者:赵明媚;王晓彤;孙晓娜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比较虹膜定位波前像差引导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LASIK )和传统LASIK矫正高度近视术后3个月时波前像差的变化与对比敏感度、眩光敏感度的关系,探讨像差对视觉质量的影响。方法:将行虹膜定位波前像差引导的LASIK的高度近视患者9例(17眼)作为试验组,行传统LASIK的近视患者8例(14眼)作为对照组。对试验组和对照组术后3个月的视力、波前像差、对比敏感度和眩光敏感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试验组、对照组术后3个月的视力无统计学意义( P>0.05),波前像差Zernike 函数C4(离焦)、C7(垂直彗差)、C8(水平彗差)、三叶草差(C6、C9)、C12(球差)、RMSg(总体像差均方根值)、RMSh(高阶像差均方根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3个月比较对比敏感度,白天在低频区3.0c/d、中频区6.0 c/d空间频率下,有统计学意义(P<0.05);晚上在低频区3.0c/d空间频率下,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天+眩光在低频区3.0cd/空间频率下,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虹膜定位波前像差引导的 LASIK较传统LASIK矫正高度近视无更好的视觉质量。
作者:王彬;霍建新;唐静晓 刊期: 2014年第17期
药物不仅能够治病,也能“致病”。静脉输液作为临床上比较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和治疗手段,伴随着新特药的不断问世,以及药物的广泛应用,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几率也不断增大。护士是静脉输液的直接实施者,在输液过程中如何正确识别和及早处理药物不良反应,减轻由此引起的各种危害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我们临床护理人员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娴熟的操作技能、机智的应变能力,还要熟知药理学知识,掌握药物的药理作用、配伍禁忌、不良反应等[1]。同时在输液过程中还要做到勤巡视、多沟通,认真观察输液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保证输液安全。
作者:潘金玉;敖登格日勒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应用手术安全核查单的重要价值。方法:对2011年1月~10月、2012年1月~10月我院手术室安全管理应用手术安全核查单前后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安全核查单实施后,我院手术室无1例不良事件发生,并且在手术核查准确执行率方面,明显优于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应用手术安全核查单,能够有效提高手术室整体管理水平,减少不良事件发生,临床应用价值相对较高,建议进一步推广。
作者:马振芳;李希莲;周怀莲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骨科无菌手术感染危险因素,并对相关护理对策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9月~2013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骨科无菌手术患者60例,按照是否发生感染将所有分为非感染组和感染组,对比2组患者的切口感染相关因素。结果:本次研究中,切口感染发生率为18.3%;患者自身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体重指数、原发病是影响手术感染的重要因素;医疗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时间、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术后康复环境均是影响术后切口感染的重要因素。结论:骨科无菌手术感染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临床治疗应针对影响手术感染的相关因素,从患者自身因素和医疗因素方面实施有效控制,以进一步降低术后感染的发生率,改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王振军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82例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胺碘酮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疗效。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情况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心室率及心功能恢复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情况,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疗效显著,能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郭忠良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对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行剖宫产的麻醉处理进行探讨分析。方法:对我院72例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需行剖宫产患者,首选硬膜外麻醉,有硬膜外禁忌者采用全身麻醉。对新生儿娩出时的Aphar评分以及母体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记录分析。结果:患者的麻醉手术过程都很顺利。新生儿的1分钟Apgar评分为:10分49例,9~7分18例,5分以下5例,经过相关处理,5分钟评分均达到10分。术后1~2周顺利出院,没有出现其他并发症。结论:对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需行剖宫产的患者进行积极的术前准备,选择的正确的麻醉方法及麻醉药物,并结合吸氧、降压、补液、术后进行有效的镇痛处理等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作者:郝雪峰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比较分析中药免煎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治疗气滞血瘀型痛经的疗效。方法:采用中药饮片治疗气滞血瘀型痛经40例为治疗组,中药免煎颗粒治疗气滞血瘀型痛经40例为对照组,比较分析2组的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50%,对照组总有效率90.00%,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免煎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治疗气滞血瘀型痛经的疗效相当。
作者:朱登祥;刘翼天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白内障小切口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临床疗效分析与体会。方法:100例120只眼施行白内障小切口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分析手术的适宜性及治疗效果。结果:术后1周视力0.05~0.1者12只眼(10%),0.1~0.3者30只眼(25%),0.4~0.6者40只眼(33.3%),>0.6者36只眼(30%),其中视力无明显改善者(非手术原因)视神经萎缩2只眼(1.66%)。结论:白内障小切口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经济、实用、安全可靠,特别适宜于基层医院开展,可获得非常好的效果。
作者:刘学峰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后遗症偏瘫的早期康复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康复治疗方法。对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分别利用NIHSS和Barthel指数(MBI)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比较。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早期康复治疗可以提高脑卒中后遗症偏瘫患者的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利于偏瘫患者的康复。
作者:刘会敏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观察研究双钢板对于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所收治的72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并将其完全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其中实验组为36例,给予双钢板内固定处理,对照组36例,给予锁定钢板内固定处理,对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效果要好于对照组,而2组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对比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双钢板对于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且具有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可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马荣州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临床上关于产后出血的防治措施,以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率,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0年1月我院产后出血1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出血量500~6000 ml,发生失血性休克12例。原因为:子宫收缩乏力38例(33.89%),胎盘因素26例(23.21%),软产道裂伤31例(27.68%),凝血功能障碍17例(15.18%)。结论:应重视孕期定期产检,及时发现高危妊娠,积极治疗妊娠合并症;密切监测产程进展,发现异常及时处理,选择适宜分娩方式。
作者:冀晓亮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免疫溶血性贫血患者的输血方法,提高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输血治疗效果。方法:将46例Coombs试验阳性的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进行输血治疗时选择输入ABO血型同型,Rh-D、C、E、c、e因子同型的生理盐水洗涤红细胞,对照组输入ABO血型同型,Rh-D的悬浮红细胞。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输血1周后外周血Hb值比较,P<0.001,输血后的外周血Hb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的输血方案能明显改善免疫溶血性贫血患者的贫血症状,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任忠良;何春玲;王伟;张丽娟;王宏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分析针灸和手法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甲组和乙组各50例。甲组采用针灸进行治疗;乙组采用手法治疗。对比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甲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乙组为80%,2组比较,P<0.05,甲组的治疗效果优于乙组。结论:针灸较手法治疗能更有效的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进行治疗。
作者:黄辉贤;刘敏东;张惠芬;曾秋萍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分析绝经后妇女宫腔积脓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期间诊治的绝经后妇女宫腔积脓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的方式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诊断与治疗结果,总结诊断与治疗方法。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本组20例患者中有8例患者发生误诊,其中有3例被误诊为卵巢肿瘤,有2例误诊为盆腔脓肿,另外3例子宫穿孔被误诊为急性上消化道穿孔,误诊率为40.0%。治疗方法为:有9名患者经开腹手术治疗,另外11名患者经阴道宫颈扩张引流+宫腔冲洗术治疗,本组20例患者均痊愈出院。对患者实施为期1年的随访,发现有2名患者复发。结论:绝经后宫腔积脓发病比较隐匿,容易发生误诊,需要引起临床医师的注意,应充分利用阴道超声详细检查,同时根据患者的病情状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李敏 刊期: 2014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