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晓;李巍;康丽;宋殿刚
目的:为评价针灸疗法对强直性脊柱炎( AS)患者在疼痛和活动功能方面的疗效,寻找帮助急性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早日康复的治疗手段。方法:于2010年1月~2012年10月,将强直性脊柱炎急性期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治疗组60例。在相同药物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针刺、艾灸治疗1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对疼痛强度进行量化,应用胸廓扩展度、Schorber试验、晨僵时间、ESR(血沉)、CRP(超敏C反应蛋白)等指标来评价患者的在疼痛和活动功能方面的改善程度。依据患者疼痛和活动功能改善程度及需要的时间长短,评价患者康复情况。依据患者临床表现及治疗前后血、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的检测,监测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疼痛明显减轻,胸廓扩展度、Schorber 试验、晨僵时间均明显改善,ESR、CRP指标显著下降,康复周期显著缩短。与治疗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2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结论:药物联合针灸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急性期患者,不仅能明显减轻患者疼痛、改善患者肢体活动度、降低其实验室炎症指标,并且能使其康复周期明显缩短。为患者尽早摆脱病痛提了可行性方法,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高焱;李飞霞;郭会卿(通讯作者);周子朋;张依山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成人肾母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7例成人肾母细胞瘤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例,女3例,平均年龄33岁,肿瘤平均直径9 cm。结果:7例患者按照美国国家肾母细胞瘤研究组分期:Ⅰ期2例,Ⅱ期3例,Ⅲ期1例,Ⅳ期1例。7例均行根治性肾切除术,术后病理均证实为肾母细胞瘤,辅以放疗及化疗。随访时间3~7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30个月,其中1例患者失访,3例患者已经死亡,1例患者出现肿瘤复发并带瘤生存,2例患者无瘤生存,中位生存时间36个月。结论:成人肾母细胞瘤是一种比较少见的恶性肿瘤,术前确诊困难,病理检查是诊断成人肾母细胞瘤的金标准。早期诊断、手术治疗、辅以放疗和化疗等可明显提高治愈率并改善预后。
作者:彭昌伟;卢炳新;马振;赵鹏;白铁男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平衡训练对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作用。方法:2011年1月~2012年9月在我院康复医学科住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共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偏瘫康复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平衡仪平衡训练,采用Berg平衡量表和Pro-Kin平衡测试仪评定2组患者的平衡功能,用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2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结果:Berg评分:2组患者治疗前的Berg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Berg评分均有显著提高,但治疗组的提高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轨迹长度:2组患者治疗前运动轨迹长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运动轨迹长度均有显著减少,但治疗组减少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Barthel指数:2组患者治疗前改良Barthel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改良Barthel指数均有显著提高,但治疗组提高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衡训练训练结合常规康复综合治疗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平衡功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丁珊珊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观察HC可视喉镜复合无肌松气管插管在鼾症手术麻醉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90例行鼾症手术患者随机分为HC可视喉镜( H组)、无肌松气管插管组( W组)和HC可视喉镜复合无肌松气管插管( F组),每组30例。 H组常规快速诱导后应用HC可视喉镜完成气管插管;W组采用无肌松气管插管方法,应用普通喉镜完成气管插管;F组采用无肌松气管插管方法,应用HC可视喉镜完成气管插管。观察3组患者插管次数和插管成功率;记录给药前(t0)、给药后(t1)、插管即刻(t2)、插管后5分钟(t3)各时间点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R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及不良反应。结果:(1)F组的1次插管成功率明显高于H组和W组(P﹤0.05);(2)与F组比较,W组t2、t3时间点的HR、MAP明显增加;与F组比较,H组t2、t3时间点的HR、MAP显著性下降(P﹤0.05);(3)H组与F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W组(P﹤0.05),H组与F组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HC可视喉镜复合无肌松气管插管应用于鼾症患者手术,插管成功率高,对患者循环系统影响轻微,是一种安全可行的麻醉插管方法。
作者:刘晓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在医学上中西药的配伍使用也不再是什么罕见的事情,临床中,中西药配伍往往效果更加显著,让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好,因为中西药的治疗原理针对的病症都不相同,那么只要是合理的配伍就能够发挥出两者各自的优势,促进相互的治疗效果,抵消负面影响。一些比较难治疗的疑难杂症起到的效果更加明显,对于患者来说在经济上和身体上的负担都减轻了。中西药配伍要深入的研究两者的文献资料,为配伍提供基础。
作者:郭枫 刊期: 2013年第09期
1维生素D的检测方法:维生素D以1.25-二羟维生素D3活性强,但体内稳定性25-二羟维生素D3更强,所以临床上一般把其作为检测指标[1]。
作者:陈秀侠;姚丽萍(通讯作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对恶性肿瘤患者院内感染因素进行总结和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恶性肿瘤发生院内感染患者142例,对其院内感染的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其中106例患者住院治疗时间在20天以上;89例患者进行放、化疗治疗;其中94例患者年龄在70岁以上;97例患者发生手术切口感染;102例患者进行侵入性操作;95例患者进行2种以上抗生素联合应用用药。结论:发生院内感染的主要因素为:长时间住院治疗、放、化疗治疗、年龄、手术感染、侵入性操作、滥用抗生素等,可针对患者的高发因素进行预防和应对措施,可有效的延长患者生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吴飞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随着慢性病规范化管理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加之老龄人口的增加,糖尿病的发病有所上升,糖尿病足群体也在逐渐扩大,因此,在社区开展预防糖尿病足的社区健康教育,预防或减少糖尿病足的发生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陆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对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青少年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抽取88例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青少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4例。采用临床常规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方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护理;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出现不良情绪的患者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腰椎间盘突出症状改善时间和治疗方案实施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青少年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石瑞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纳洛酮在抢救海洛因中毒中的疗效。方法:对31例急性海洛因中毒临床资料回顾分析。结果:抢救成功30例,无效1例,抢救成功率(96.8%)。结论:纳洛酮治疗急性海洛因中毒效果显著。
作者:涂勇;刘新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总结断指再植成活及手指功能恢复的体会。方法:对2009年5月~2012年5月100例断指再植患者适应证的选择、无创显微技术的应用、术后的治疗及系统的康复锻炼进行总结。结果:100例113指再植成活106指,成活率约为93.8%。结论:正确选择适应证、严格的无菌操作、积极处理血管危象及合理的系统康复训练,是提高断肢再植成活及功能恢复的关键。
作者:安静;田勇;刘成;王晓君;高丰 刊期: 2013年第09期
中心静脉置管是目前临床恶性肿瘤患者化疗首选的给药方法。而PICC留置期间,可能出现多种并发症,在PICC并发症中,尤以静脉血栓为严重。文献显示PICC置管后血栓形成的发生概率在20%左右[1]。
作者:罗义琼;石兵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早期气管切开(建立人工气道4~5天)和晚期气管切开(建立人工气道9~10天)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呼吸机治疗时间、住ICU时间和28天病死率的影响。方法:选取67例在ICU行经口气管插管并行机械通气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所有患者呼吸机治疗时间>48小时,且插管前无肺部感染,均预期行气管切开,入ICU即行APACHEⅡ评分、GCS评分,将这些病人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予早期气管切开,对照组予晚期气管切开,观察2组病人:建立人工气道3天、7天、14天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的差异;呼吸机治疗时间、住ICU时间和28天病死率的差异。结果:2组病人建立人工气道3天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建立人工气道7天、14天观察组病人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呼吸机治疗时间、住ICU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28天病死率稍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予早期气管切开可明显降低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缩短呼吸机治疗时间及住ICU时间,从而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但不能降低病死率,对远期预后无明显改善。
作者:张鸿;崔汝相;殷应勇;赵杨;黄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了解精神发育迟滞(mental retardation,MR)脑电图(EEG)的特点。方法:主要以我院的脑电图结果、部分门诊和住院病历资料为线索,回顾性统计分析精神发育迟滞患者的脑电图异常表现。结果:精神发育迟滞脑电图有散在性5~20μV的多形性慢波活动、散在性或爆发性4~7Hz的70~250μV的θ波及发作性尖样放电、棘慢波2.5~5Hz的90~250μV多棘慢综合波、2~3.5 Hz的150~300μV弥漫性或爆发性出现的δ波,异常率高达90.4%,存在高度弥漫性异常。由于致病因素不详,很难确定智力低下程度特征性的脑电图表现。结论:精神发育迟滞患者异常脑电图表现可客观反映脑细胞生物电活动及脑功能的情况,精神发育迟滞程度越重,EEG表现越异常,对临床具有一定的诊断和参考价值。
作者:董捍东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比较Ponseti方法治疗0~3个月和3~6个月小婴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近期疗效。方法:2010年8月~2012年9月采用Ponseti方法治疗6个月以内先天性马蹄内翻足39足,其中0~3个月21足,3~6个月18足。对所有患足进行Pirani评分,将0~0.5分判为优良,比较2组的优良率、应用石膏次数及跟腱切断手术率。结果:2组患儿优良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0~3个月组应用石膏次数及跟腱切断手术率比3~6个月组少,2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onseti方法治疗小婴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效果满意,3个月以内是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佳年龄。
作者:康映泉;邱宏;陈锦云 刊期: 2013年第09期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呈周期性发作的一种搏动性头痛,多见于女性。本病以头痛暴作,痛势甚剧,一侧头痛,或左或右,连及眼齿,呈胀痛、刺痛、跳痛、恶心呕吐后感觉稍有好转,经年不愈,痛止如常人为特征。严重影响患者的睡眠和生活工作。近年来,笔者采用自拟疏风止痛合剂,结合针灸治疗偏头痛,疗效颇佳,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玲;李志鹏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分析胎膜早破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72例胎膜早破患者,对其进行对症治疗。结果:经我院精心治疗,患者病情均康复,无死亡病例。结论:提高对胎膜早破的治疗水平,可减少产妇及新生儿的病死率。
作者:仝瑞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控制孕期饮食与体重对预防巨大儿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8月于我院体检正常单胎妊娠孕妇2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30例,观察组在孕期进行合理饮食指导,促使孕妇孕期体重合理增加,对照组不进行饮食与体重控制,对比2组孕妇分娩时巨大儿发生情况及相关指标。结果:2组孕妇孕前体重、分娩周数、新生儿体重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孕妇产前体重增加与产前BMI增加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剖宫产率与巨大儿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孕期进行饮食及体重控制可降低剖宫产率,有效预防巨大儿发生,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王俊霞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疗效。方法:实验组40例,哮喘急性发作儿童采用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加喘乐宁和受喘乐。对照组40例静滴地塞米松,雾化吸入喘乐宁和受喘乐,其它治疗相同,比较2组效果。结果:实验组平均疗程4天,优于对照组平均疗程6天,改善情况经配对T检验,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疗效满意。
作者:刘颖丽;陈延春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玻璃体切割手术(简称玻切)是治疗玻璃体出血或外伤、炎症所致的玻璃体混浊,机化常用的手术方式之一[1]。随着手术器械和仪器的不断改善以及各种眼内填充物的使用,此项治疗技术已经非常成功,已成为眼后段疾病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2002年7月~2011年6月,共施行了1204例手术。
作者:李红艳 刊期: 2013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