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惠玲;刘新香
目的:探讨提高社区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和自我保护能力。方法:将10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全面系统护理干预的试验组50例和常规护理对照组50例。观察两组合理饮食控制、运动疗法、用药指导、自我监测血糖等。结果:试验组患者糖尿病知识掌握和自我管理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正确有效的自我管理能正确面对疾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结论:护理干预能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和自我保护能力。
作者:李传苓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1期后路手术治疗腰椎结核的疗效。方法:对92例明确诊断腰椎结核者术前正规抗痨治疗至少2周,完善相关检查排除手术禁忌后1期后路行病灶清除、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术后正规抗痨9~24个月。结果:患者均获得12~36个月随访,平均22.2个月,全部患者植骨融合,腰背痛症状缓解,神经功能明显恢复,复查血沉正常。结论:保守治疗效果差的腰椎结核患者采用1期后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孔维军;廖文波;俞海筹 刊期: 2013年第09期
奥美拉唑是胃壁细胞中酸泵的特殊抑制剂。它是一种弱碱性物质,在胃壁细胞内小管这一高酸性环境中被浓缩转化为活性物质,抑制HK -ATP酶(质子泵);高度抑制胃酸分泌[1]。在其药品说明书上的禁忌中提及避免与酮康唑、伊曲康唑合用,但我院急诊科在对1例“急性胃炎”患者遵医嘱给予5%葡萄糖注射液100 ml+注射用奥美拉唑40 mg+维生素B6注射液0.2g静脉滴注,溶解后液体为无色透明状,在滴注10分钟后液体出现变色,初起为淡黄色,后渐加深,观察患者无不适反应,即停止滴注,放置半小时后颜色变为茶色,笔者遂组织急诊科护士对以上3种药物进行了配伍试验,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晓霞;薄凌云 刊期: 2013年第09期
为了适应现代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以及医院职能的不断扩大,各大医院加紧实施院内护士轮转培训,培养护理复合型人才。目前医院内ICU的规模、监测仪器设备及医护人员的临床实践能力已成为医院医疗护理水平的标志。我院是一所二级甲等综合医院,为了提高我院普通病房护士的护理技能、培养护理骨干,自2008年10月开始,我院依托ICU,强化院内护士培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彭桂花;房俊娜;崔桂玲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进一步研究经导管栓塞术治疗肝血管瘤的中远期疗效及主要影响因素。方法:选取于2009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接受供血动脉栓塞治疗的54例肝血管肿瘤患者,在6~28个月的随访中,观察其治疗效果,并对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进行分析,从而找到威胁中远期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结果:54例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5.2%,其中肿瘤数量、直径、供血动脉支数和肿瘤在动脉期的染色情况以及插管的选择均是威胁中远期疗效的主要因素。结论:肝血管瘤采用经导管栓塞术治疗在中远期的效果更加显著,但各种危险因素会威胁治疗效果,可以考虑在介入治疗达不到指定效果时使用其他方法代替。
作者:努尔买买提·努尔克热木;买买提吾买尔·巴克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更好地推广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使其更好地服务于临床。方法:从病人的角度出发,以谈话和问卷形式,调查48位置管病人,分析PICC的优点和缺陷。结果:PICC优点有:方便输液,安全,创伤小,置管时间长;缺陷有:价格高,不能使用抽血,沐浴不方便,维护较麻烦。结论:PICC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置管术,临床工作要充分发挥PICC的优点,推广应用PICC。
作者:王淑梅;柴银巍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建立测试安神补脑液中砷和铅含量的原子吸收方法,并进行方法学验证,确保测试方法结果准确、可靠。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检测波长193.7nm;狭缝0.5nm;灯电流2mA。结果:本法测定砷的线性范围为2~20ng/ml,线性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1(n=5),精密度和重现性良好,回收率在91.92%~98.51%,RSD为2.9%;铅的线性范围为1~10ng/ml,相关系数为0.9992(n=5),精密度和重现性良好,回收率在98.39.92%~103.59%,RSD为2.1%。结论:本方法操作简单、快速,测定效率高,精密度和重现性良好,灵敏度高,测定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安神补脑液中砷和铅的含量测定。
作者:李启彬;吴军红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合活血化淤汤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1月~2013年3月收治的144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给予米非司酮配合活血化淤汤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甲氨蝶呤肌内注射治疗。结果: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72.2%,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4.4%,2组治疗方法在临床疗效上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米非司酮配合活血化淤汤治疗异位妊娠取得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广泛应用和推广。
作者:韩娜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分析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剖宫产分娩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近年来我院分娩的剖宫产孕产妇中3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产妇意愿和随机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行剖宫产,术中分别给予持续硬膜外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观察2组产妇的麻醉效果和指标。结果:观察组麻醉效果优良率为100.0%,明显优于对照组89.3%;观察组各项麻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剖宫产分娩,其麻醉结合硬麻和腰麻两者的优势,同时能够避免两者的不足,临床麻醉效果和麻醉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持续硬膜外麻醉,对于剖宫产无痛分娩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孙光辉;张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肿瘤患者,在知道自己患上肿瘤时,就会产生愤怒、悲观、抑郁、恐惧、绝望等负性心理,外科肿瘤的患者,加上要做手术,如乳腺癌,无论何种术式,都会造成乳房残缺;骨肉瘤患者,有可能面临截肢,留下伤残。患者不仅要承受肿瘤疾病对人体带来的痛苦,还要承受手术的疼痛、术后可能造成器官残缺。所以,做好肿瘤外科患者术前术后的心理护理,尤其重要。
作者:范兰兰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ALT<2倍正常上限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肝组织病理学变化情况及其与肝脏生化、纤维化指标的关系。方法:对102例ALT<2倍正常上限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行经皮肝穿刺活体组织检查,判断其肝组织炎症坏死分级和纤维化程度分期,并根据病理分级、分期分别分为G0~1、G2、G3~4组和S0~1、S2、S3~4组,比较各组之间肝脏生化及纤维化指标水平的差异。结果:102例炎症坏死分级≥G2者60例(58.82%),纤维化程度分期≥S2者55例(53.92%)。按照不同炎症坏死分级及纤维化分期,各组肝脏生化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纤维化指标Ⅲ型前胶原、透明质酸水平,G0~1和G2组均低于G3~4组,S0~1和S2组均低于S3~4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脏生化指标不能很好反映ALT<2倍正常上限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肝脏病变严重程度,肝纤维化指标Ⅲ型前胶原、透明质酸有重要参考价值,肝穿刺活检仍是判定肝脏炎症和纤维化程度的金标准。
作者:吕明磊;刘琴;耿岚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整理我科48例股骨干骨折行交锁髓内钉治疗患者的临床病历,对手术效果进行分析。结果:48例股骨干骨折患肢术后随访6~19个月,骨折对位理想;骨折平均愈合18.6±4.3周;骨性愈合45例,延迟愈合2例,骨不连1例;1例锁钉断裂,1例主钉断裂合并感染;Hohl膝关节功能评定优良率89.58%。结论: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效果确切,具有内固定稳定、固定牢固、小切口和骨折愈合快等优点,若术中注重远端锁钉的固定,能够成为治疗股骨干骨折的首选术式。
作者:宋善新;牛东田;周果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在髋关节撞击综合征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9例临床诊断髋关节撞击综合征( FAI)的患者进行16排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所有患者都有髋关节活动受限,腹股沟深部疼痛,撞击试验阳性。结果:股骨头颈连接处异常骨赘突出15例,股骨头颈连接处皮质下囊变9例,髋臼前上缘软骨下囊变19例,髋臼过深11例,髋臼唇缘骨化变性19例,关节边缘骨赘形成23例。根据股骨近端及髋臼形态可将FAI分为凸轮撞击、钳夹撞击及凸轮钳夹撞击3型。结论:16排螺旋CT及三维重建技术可在任意平面对髋关节进行观察,可发现股骨近端及髋臼的解剖异常,有利于对FAI的早期诊断、分型,从而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作者:徐海如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黛力新联合匹维溴铵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9年5月~2013年3月我科收治的203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匹维溴铵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黛力新,记录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大于对照组,HAMA、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黛力新联合匹维溴铵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肯定,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焦虑及抑郁情绪,值得在临床上加强研究、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从甲荣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与比较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狼疮性肾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回顾性的分析方法,筛选出符合入选条件的狼疮性肾炎患者,其中采用单纯西药治疗的有57例,采用中西药联合治疗的有56例,分析治疗结束时,2组患者的血生化指标、尿常规及免疫学指标,并加以比较。结果:与治疗前相比,2组患者治疗后24小时尿蛋白定量、肾功能、血沉等指标明显改善。中西药组患者治疗后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及尿素氮水平低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2组治疗方案均可改善患者肾功能。中西药联合应用在减轻尿蛋白、降低血肌酐及尿素氮水平的效果方面较单纯应用西药组更佳。
作者:杨科朋;张芹;谢志军;李增变;张攀科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通过比较大脑中动脉闭塞的磁共振脑动脉血管成像( MRA)与DWI异常信号相关性,探讨磁共振脑动脉血管成像( MRA)在急性大面积脑梗塞中的定位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经脑动脉血管成像( MRA)检查发现一侧大脑中动脉闭塞并经临床诊治终证实的44例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病例,比较同期进行的DWI扫描,分析MRA成像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46例经脑动脉血管成像(MRA)检查发现一侧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中,44例DWI显示大范围异常高信号,符合率95.6%,2例在DWI上未显示高信号。结论:磁共振脑动脉血管成像( MRA)大脑中动脉闭塞与DWI显示大范围异常高信号之间有显著相关性,在急性大面积脑梗死中的诊断中有重要定位定性价值。
作者:徐晓;李巍;康丽;宋殿刚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导乐陪伴分娩产妇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0年8月~2012年8月在我院分娩的13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为75例,观察组产妇经导乐陪伴分娩,对照组产妇分娩中采用常规护理,比较2组产妇的分娩方式、产程时间及母婴结局。结果: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率为88%,对照组产妇自然分娩率为68%,P<0.05;观察组产妇产程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平均出血量、产后大出血发生率及新生儿窒息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导乐陪伴分娩能够显著提高自然分娩率,有助于缩短产程,改善妊娠结局,可推广使用。
作者:陈宣 刊期: 2013年第09期
本文针对阿莫西林的化学性质以及在临床上的应用进行分析,通过化学性质、抗菌作用、吸收、分布与排泄、临床应用、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不良反应等几个方面来阐述阿莫西林在临床使用中的安全性及注意事项。
作者:杨淑玲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子宫腺肌病应用单纯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后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于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6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单纯进行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2组患者的痛经视觉模拟评分都有明显降低,观察组患者评分下降较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为10%,较对照组36.7%的复发率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子宫腺肌病应用单纯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后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有着良好的临床效果,且复发率低,可以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田士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平衡训练对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作用。方法:2011年1月~2012年9月在我院康复医学科住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共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偏瘫康复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平衡仪平衡训练,采用Berg平衡量表和Pro-Kin平衡测试仪评定2组患者的平衡功能,用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2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结果:Berg评分:2组患者治疗前的Berg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Berg评分均有显著提高,但治疗组的提高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轨迹长度:2组患者治疗前运动轨迹长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运动轨迹长度均有显著减少,但治疗组减少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Barthel指数:2组患者治疗前改良Barthel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改良Barthel指数均有显著提高,但治疗组提高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衡训练训练结合常规康复综合治疗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平衡功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丁珊珊 刊期: 2013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