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蔚
目的:研究乳腺癌患者的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00例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探讨其临床病理特征,为早诊断提供依据。结果:乳腺癌患者临床发病率高的年龄段在41~50岁,其次是51~60岁,肿块好发部位位于外上象限32例,以非浸润性居多,雌激素受体(ER)阳性45例,孕激素受体(PR)阳性42例,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一2)13例。结论:早发现,早诊断乳腺癌,做好治疗及对症处理,是提高乳腺癌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作者:赵虹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对心肌梗死患者恢复期患者的护理措施进行总结和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122例,随即分为2组患者,甲组患者60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乙组患者62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进行心理护理措施,对比2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乙组患者住院治疗时间、护理满意度等均显著优于甲组患者,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未发生因护理措施不当导致严重不良后果发生。结论:针对心肌梗死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应用心理护理措施可有效的促进患者心肌梗死康复,缩短患者住院治疗时间、显著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适宜依据患者情况进行广泛应用。
作者:唐小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中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接受剖宫产术的患者68例,按照接受治疗的先后顺序将所有68例患者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2组患者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效果分级均优于对照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效果分级(p<0.05)。2组患者新生儿Apgar得分、不良反应发生例数、低血压例数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中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钟红霞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康复综合治疗老年膝骨关节病的短期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1年6月入住我院老年·风湿病科患者30例,经康复综合治疗后,分别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10m步行速度、5次起坐时间、Barthel指数( BI)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数据显示: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患者的VAS( mm)、10m步速、5次起坐时间、BI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经康复综合治疗后,患者的疼痛程度减轻,步行能力、起坐能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均提高,短期疗效显著。
作者:荆晓莲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冠状动脉窦瘤破裂诊断中的临床运用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观察9例冠状动脉窦瘤的病变部位、血流状态,并与心血管造影及手术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9例中患者右冠状动脉窦瘤7例,无冠状动脉窦瘤2例,右冠状动脉窦瘤破入右室流入道5例,破入右室流出道2例,无冠状动脉窦瘤均破入右房。1个破口6例,2个破口3例。合并室间隔缺损1例,右室流出道狭窄及肺动脉瓣狭窄并关闭不全1例。术前超声心动图诊断与造影及手术结果完全一致。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诊断冠状动脉窦瘤破裂的有效方法,在治疗方案的选择及术后疗效评价中均有重要的临床运用价值。
作者:黄海燕 刊期: 2013年第09期
护理健康教育是健康教育在系统中的一个分支,主要由护士进行,针对病人或健康教育人群开展的具有护理特色的健康教育活动[1]。在发展中国家,高血压患病率,并发症居高不下[2]。根据流行病学资料80%的脑血管意外,患者有高血压史,而脑血管的死亡率占死因的第2位。
作者:薛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自1996年以来,我科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多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潘定坤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 CRP)在妇科疾病中的诊断价值及妇科炎症性疾病和非炎症性疾病的鉴别诊断。方法:用Qurk Read CRP分析仪采取免疫投射比浊法对150例妇科病患者测定CRP值同时用Sysmex1000 i采取核酸染色法测定WBC计数,并对盆腔炎患者其中5例进行CRP连续监测。结果:通过对150例妇科患者全血中CRP监测表明炎症性疾病与非炎症性疾病CRPD的含量有明显差异,盆腔炎患者血清中CRP的含量明显高于卵巢良性囊肿及子宫肌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RP变化较之WBC变化更符合临床治疗效果。结论:全血CRP的检测有助于妇科炎症性疾病和非炎症性疾病的鉴别,并可作为临床鉴别炎症性疾病与良性肿瘤依据之一,动态监测CRP有助于疗效判断,CRP更能反应炎性细胞的转归过程。
作者:董素民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对相继双侧去大骨瓣减压治疗弥漫性脑肿胀临床效果和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09年12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弥漫性脑肿胀患者1200例,随机分为2组,甲组患者600例,采用传统单侧去大骨瓣减压治疗;乙组患者600例,采用双侧去大骨瓣减压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乙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越于甲组患者,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患者病死率、致残率显著优越于甲组患者,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住院治疗时间对比无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为发生因治疗导致严重后果发生。结论:采用相继双侧去大骨瓣减压治疗弥漫性脑肿胀可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术后病死率、致残率,安全性较高,可依据患者的情况进行应用治疗。
作者:罗建利 刊期: 2013年第09期
产后抑郁症[1]是指产妇在分娩后出现抑郁症状,是产褥期精神综合征中常见的一种类型。
作者:张金玲;李荣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使用胆宁片治疗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82例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患者使用胆宁片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82例均无需住院治疗,使用胆宁片门诊治疗后症状均不同程度缓解和消失。结论:胆宁片治疗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明浩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盐酸氨溴索具有促进粘液排除及溶解分泌物的特性,可显著促进排痰,改善呼吸功能。又因其在与抗生素协同治疗时可升高抗生素在肺组织中的浓度。因而在实际临床上常将盐酸氨溴索与各种抗生素联合使用,治疗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及继发呼吸道感染的病人,均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治疗效果,然而在大量应用过程中,发现盐酸氨溴索与一些抗生素存在配伍禁忌,现实验报告如下。
作者:武卫华;储燕;阎丽霞 刊期: 2013年第09期
当前一个时期,医疗行业因国家卫生体制改革、医德医风整顿、商业贿赂治理等问题,成为社会和百姓较为关注的焦点。回归医院的公益本质,重塑医务工作者良好的社会形象,是医院思想政治工作面对的新课题。
作者:孙金林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1期后路手术治疗腰椎结核的疗效。方法:对92例明确诊断腰椎结核者术前正规抗痨治疗至少2周,完善相关检查排除手术禁忌后1期后路行病灶清除、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术后正规抗痨9~24个月。结果:患者均获得12~36个月随访,平均22.2个月,全部患者植骨融合,腰背痛症状缓解,神经功能明显恢复,复查血沉正常。结论:保守治疗效果差的腰椎结核患者采用1期后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孔维军;廖文波;俞海筹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和研究舒适护理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们选取2010年6月~2012年6月在腹腔镜下行直肠癌手术患者92例,将其按双盲随机方法分为2组,观察组46例与对照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舒适护理干预,2组患者治疗结束后,将其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舒适护理应用于腹腔镜下行直肠癌手术患者的治疗中,能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机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刘俐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脑室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7月~2012年8月收治高血压脑出血患者31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行脑室引流术,治疗过程中进行全面的护理。结果:通过对患者实施手术及全面护理后,痊愈14例(45.16%),好转15例(48.39%),死亡2例(6.45%)。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脑室引流术治疗过程中采取正确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唐兰英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表阿霉素联合紫杉醇在局部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86例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43例,参考组采用表柔比星、环磷酰胺联合氟尿嘧啶治疗,观察组采用表阿霉素联合紫杉醇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6%,参考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9.8%,2组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化疗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局部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治疗中应用表阿霉素联合紫杉醇效果显著,耐受性较好,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韩瑜 刊期: 2013年第09期
我院于2011年3月~2012年12月应用碘伏棉球湿敷对21例下肢急性蜂窝织炎的病人进行治疗,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单志芬;李秋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1临床资料:一男性患者37岁,右股部外伤后肿胀剧痛,皮肤张力明显增高。超声检查右股部软组织明显增厚,肌束显示清晰,肌间隙探及不均质偏强回声,范围约5.7×1.8×3.8cm,探头压有流动性,无彩色血流信号显示(见图1)。
作者:李光军;梁凤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斯蒂尔病是一种少见类型的类风湿关节炎,它表现为咽痛,不明原因的突然高热,体温达39~40℃以上,发热持续数周至数月不等,伴有躯干、四肢皮疹,随热退而消失,且多数患儿有肝、脾、淋巴结肿大,血象白细胞数升高,也可呈类白血病反应,血沉增快,类风湿因子阴性。关节症状开始不突出,一般只有少数关节受累,多为膝、踝、腕等大关节,部分病人只有关节疼痛而无红肿,可随发热消退而减轻。但大部分患者在发热数周、数月甚至数年后发展为典型类风湿关节炎。儿童多发于2~10岁,而本患儿16岁发病,临床更是少见,现通过对这例患儿的分析,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作者:陈小灯;朱婷 刊期: 2013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