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太阳穴埋针治疗神经性头痛43例

王蔚

关键词:太阳穴, 埋针, 治疗法, 神经性, 病人, 淋巴结肿大, 临床资料, 肿胀疼痛, 意识改变, 小腿, 左下肢, 舒巴坦钠, 疗效满意, 静脉滴注, 蜂窝织炎, 阿莫西林, 外伤史, 人皮肤, 腹股沟, 头痛
摘要:头痛是临床较常见的病症,但病因、时间和性质多有不同[1-2]。笔者采用埋针治疗法,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21例急性蜂窝织炎患者均男性,年龄25~82岁,平均62.1岁。其中右小腿9例,左小腿6例,右下肢2例,左下肢4例。入院时1例病人体温39℃伴有意识改变,5例病人伴有腹股沟淋巴结肿大,2例病人皮肤褐色,水泡生成。2例病人患处呈有外伤史,其余19例病人不明原因出现患处肿胀疼痛,表皮发红,红肿边界不清。入院后静脉滴注阿莫西林舒巴坦钠4.01天2次。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哌拉西林-舒巴坦治疗呼吸系统等感染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哌拉西林-舒巴坦治疗呼吸系统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小儿下呼吸道感染(肺炎)12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头孢唑林钠治疗,治疗组采用哌拉西林-舒巴坦钠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100.0%和83.3%,2组对比差异明显( P<0.05)。2组治疗前肺功能指标对比无明显差异,治疗后都有明显上升(P<0.05),同时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哌拉西林-舒巴坦治疗呼吸系统感染特别是小儿肺炎能有效提高疗效,同时改善肺功能状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柴志玲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苍山县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普查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苍山县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RTIs)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提供依据。方法:对1500名农村已婚育龄妇女询问有关病史;进行妇科检查,实验室检查,B超检查明确诊断。全部资料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苍山县农村已婚育龄妇女孕前生殖道感染率高,其中宫颈炎371例,占34.9%;念珠菌性阴道炎例,占24.7%;细菌性阴道炎159例,占10.6%;盆腔炎102例,占6.8%;滴虫性阴道炎132例,占8.8%;霉菌性阴道炎66例,占4.4%;衣原体感染32例,占2.1%。不同年龄人群妇科疾病存在一定差异。结论:我县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的生殖道感染性疾病患病率很高,育龄妇女自我保健意识淡薄。在计划生育工作中应加强普查普治及生殖保健咨询,加大生殖道感染科普知识宣传力度,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和生殖健康水平。

    作者:宋晓静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复方樟柳碱穴位注射治疗缺血性眼病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应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缺血性眼病的护理方法。方法:30例缺血性眼病患者采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2ml行患侧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每天1次,10~14天为1疗程。结果:治疗40例40眼,显效25例,有效1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占86%。结论:采用正确的注射方法和护理指导可以发挥药物大作用,使患者更快康复。

    作者:方珂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尼莫同联用血塞通治疗26例脑外伤手术后大面积脑梗死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观察尼莫通与血塞通用治疗脑外伤手术后并发大面积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52例脑外伤手术后并发大面积脑梗死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6例进行比较,对照组用维脑路通注射液400mg加生理盐水250mL,静脉点滴,每天1次;低分子右旋糖酐500 ml静脉滴注,每天1次,14天为1疗程。治疗组用尼莫通注射液10 mg+生理盐水500 m静脉滴注,6小时滴注完毕,每天1次;血塞通注射液400 mg加入25%葡萄糖250 ml静脉滴注,每天1次,疗程均为14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6%,明显高于对照组57.6%(P<0.01)。结论:尼莫通与血塞通联用治疗脑外伤手术后并发大面积脑梗死疗效好,能明显减少神经功能缺损,减少死亡率。

    作者:占双凤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同期与分期双侧人工膝关节置换的比较

    目的:比较分析同期与分期双侧人工膝关节置换的安全性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09年4月~2013年4月期间所收治的134例因原发性双膝关节炎行双膝表面置换手术的患者。根据双侧膝关节置换手术分期与否,将134例患者划分为分期手术组与同期手术组,对2组患者在治疗效果、治疗因素和术前并发症方面的差异分别进行比较。术前因素主要包括病程、年龄、术前合并症和体质指数;治疗因素主要包括总手术时间、总住院时间、总输血量、伤口总引流量;治疗效果的判断采取术前及术后1年时患者的改善程度及HSS评分作为观察指标,同时对并发症的例数及种类加以统计。结果:44例分期手术患者,90例同期手术患者。同期手术组的术前合并症发生率远远的低于分期手术组,但2组病程、年龄和体质指数方面的差异并非具备显著性;同期手术组的总住院时间明显比分期手术组要长,但是分期手术组的总输血量明显比同期手术组要少,但2组总引流量及总手术时间方面的差异并非显著,并且术前及术后1年的HSS评分差异并非具备显著性。2组患者都出现伤口延迟愈合、小腿肌间静脉血栓,但是在发病率方面2组差异不显著,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在对患者合理选择且完善术前准备的基础上,分期双侧人工膝关节与同期双侧人工关节置换有着相同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

    作者:姜星明;王红建;李灏;李卫国;宋晓磊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小儿输液反应的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分析小儿输液反应的临床表现、治疗及发生原因。方法:搜集我科70例发生输液反应患儿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分析其发生原因。结果:所有患儿经过积极治疗均痊愈出院。结论:儿科容易引发输液反应,只要及时治疗,都能收到满意效果,积极预防以减少输液反应的发生。

    作者:冯连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小儿阑尾炎切除术后反复应用“吗啡碱类”药物镇痛致阑尾残端粪漏(瘘)病例分析

    1临床资料:患儿男,11岁,因反复腹痛3+天入院。现病史:患儿三天前突然出现不明诱因地腹胀痛,呈间断性阵发性加重,以右侧及中腹部痛为主,厌食身软,无呕吐胃内容物,轻度腹泻,无粘液脓血便;无胃寒发热,无头痛咳嗽及咽喉肿痛;在当地医院按“急性胃肠炎”治疗,给予头孢类抗生素抗感染处理无效。故来我院诊治。患者既往无特殊,否认传染病史。无遗传病史。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消瘦体质,神清合作,皮肤黏膜无黄染,无瘀斑出血点;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晰;肝脾无肿大,双肾区无包块扪及均无叩击痛。腹部平软无包块扪及,右下腹麦氏点压痛反跳痛明显,结肠充气试验+,腰大肌试验-,闭孔内肌试验-;肠鸣音4~6次/min亢进;移动性浊音阴性。外生殖器及肛门无异常发现。辅查:WBC:12.6x109min/L RBC:4.52x1012/L L:1.4x109/L M:8.1%N:71.3%;小便无异常,腹部B超提示:考虑阑尾炎。肝脏胰腺及双肾输尿管无特殊。临床诊断:急性阑尾炎。完善术前相关普查充分准备下行手术治疗。术中见:阑尾位于盲肠后位与侧腹膜回肠系膜粘连,无明显化脓,表面无脓苔,无坏疽穿孔,结肠及回肠无明显充血水肿,无包块发现。腹腔无渗出液。手术中由于患者阑尾位于盲肠后位,与侧腹膜粘连不易寻找,故延长麦氏切口约8cm,分离盲肠与侧腹膜粘连,于回肠系膜出分离出阑尾,常规切除,残端结扎荷包缝合,细致止血,于切口下部另戳孔置血浆引流管固定观察。术后病理诊断:单纯性阑尾炎。术后给予患儿对症支持抗感染治疗,麻醉消除后患儿述疼痛剧烈,经治医师给予盐酸哌替啶25mg+非那根25mg镇痛,以后反复多次应用,第1个24小时共计5次;第2天给予盐酸曲马多30mg镇痛,共计4次;患儿于术后24小时内观察引流管无引流液后拔管,并开始进食,进食后无呕吐腹胀等。术后5天患儿均未排便排气,也无明显腹胀,无发热。查体:腹部轻度压痛,无包块扪及,未见肠型及蠕动波,肠鸣音较弱。切口无渗出液,无红肿。复查WBC16.4× ;109/L。当天给患儿用开塞露1支灌肠通便后即解稀大便800g左右。术后第7天拆线时发现切口有污浊样物溢出,立即给予拆线扩大切口引流,见切口处有大量肠内容物,诊断为“阑尾残端漏(瘘)”,故给予大量生理盐水冲洗引流。并积极保守治疗,禁食水,通便,肠外营养支持及对症抗感染、勤换敷料等。经综合治疗56天后治愈。

    作者:侯海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正常人体检心电图诊断ST-T改变临床意义的探讨

    目的:正常人体检心电图诊断ST-T改变临床意义的探讨。方法:选取2010年8月~2012年8月2年间在我部进行体检的1000名体检者的心电图进行整理,做出回顾性分析。结果:在1000名体检者中680名体检者的心电图没有异常;20名体检者心电图异常;其余300名体检者的心电图超出正常标准表现为非异常的心电图。在经过进一步的检查未发现患者出现心血管疾病。结论:当正常人的心电图出现不同于正常诊断标准的现象,并不代表着心血管疾病的发生,而是在健康人群中心电图出现的正常变异。

    作者:韩宁;崔迪;邹有丽;张靓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面部软组织创伤的急诊整形修复效果

    目的:探讨面部软组织创伤的急诊整形修复效果的临床研究。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3月~2011年11月期间在我院急诊入院的176例面部软组织创伤患者,所有患者行急诊整形修复,密切观察治疗效果,并且随访1年。结果:所有176例面部皮肤软组织创伤患者,通过急诊整形美容修复,伤口均为Ⅰ期愈合,美容效果良好,通过术后随访观察1~12个月,未发现伤口瘢痕增生以及错位畸形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急诊整形修复应用于面部软组织创伤是一种十分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使患者面部外观及功能得到大限度恢复,值得进一步的研究与临床推广。

    作者:李刚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中医骨科康复治疗老年骨性关节炎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对老年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中医骨科康复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我院在2010年3月~2013年3月期间,一共收治了老年骨性关节炎患者300例。对这些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50例。对照组:关节内注射玻璃酸钠25mgqw、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0.75gbid,膝关节短波、蜡疗1次/d。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中医加用一联活血化瘀药物口服骨康胶囊1.6gtid,外用普通针刺、中药熏蒸、手法推拿1次/d,运动康复训练:膝关节沙袋阻力练习;锻炼股四头肌、阔筋膜张肌、髂胫束、腘肌、腓肠肌、比目鱼肌。治疗时间为3周。对2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进行对比和分析。并对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和JOA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JOA评分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视觉模拟(VAS)评分进行比较,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中医骨科康复治疗,具有非常好的效果,有效地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发生的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使用。

    作者:陈伟;宁顺强;付涛;袁国真;罗国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肿瘤科中心静脉导管感染危险因素的预防和护理临床分析

    目的:针对我国肿瘤科中心静脉导管出现的感染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并且提出预防以及护理的措施。方法:将我院接受并诊治的60例肿瘤科的病人按照是否出现感染分为2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0例,为已经未感染的患者。对照组30例,为已感染患者,比较2组患者的导管留置时间,低密度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以及甘油三酯指标。结果:对照组的患者导管留置时间为11.3±1.4天,总胆固醇5.6±0.8mmol/L,低密度蛋白胆固醇3.7±2.4mmol/L,观察组患者的指标为6.2±1.1天,4.5±0.4mmol/L,5.3±3.0mmol/L。2组比较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肿瘤科中心静脉导管的滞留时间以及多管腔有非常关键的联系,在临床护理中,要严格注意这些因素,尽量避免并发症。

    作者:万晓红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中心供应站工作人员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

    医院中心供应站是一个特殊科室,该科室承担着医院可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等工作,是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科室,更是一个高危区域。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由于其工作性质的原因,长期处于高温、高压、噪声的环境,经常接触细菌、病毒、各类消毒因子、洗涤剂等有害物质及高压蒸汽灭菌器等设备,工作人员常暴露于多种职业危险因素之中,若不注意加强自身的防护会造成感染、中毒、烫伤,给身心带来严重的威胁[1]。因此,医院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要充分认识各种职业暴露危险因素,积极有效地进行防护,尽可能的避免因自身的操作不当而遭受疾病的袭击,同时避免未消毒干净的器具感染给患者。我院消毒供应室在工作中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和以质量为核心的思想,针对各种有害因素采取相应防护措施,将风险管理的意识贯穿到清洗、消毒、灭菌、包装、储存、发放、回收等环节,保护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以利工作的正常进行,效果显著。现将具体实施措施报告如下。

    作者:赵红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阿奇霉素治疗儿童肺炎的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讨我院采用阿奇霉素治疗儿童肺炎的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支原体肺炎儿童16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罗红霉素治疗,治疗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96.3%,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2组的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不良反应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2种都无肝功、肾功、心电图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我院采用阿奇霉素治疗儿童肺炎有很好的疗效,安全性良好,不过要继续加强临床监测。

    作者:张英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微创与常规治疗脑出血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观察对比微创与常规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3月于我院治疗的100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微创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微创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研究比较发现,微创组总有效率及良好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二者差异显著;微创组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显著差异。结论:微创治疗脑出血较常规治疗效果好,能明显提高有效率,降低死亡率,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宗满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对48例PICC置管病人的调查与分析

    目的:更好地推广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使其更好地服务于临床。方法:从病人的角度出发,以谈话和问卷形式,调查48位置管病人,分析PICC的优点和缺陷。结果:PICC优点有:方便输液,安全,创伤小,置管时间长;缺陷有:价格高,不能使用抽血,沐浴不方便,维护较麻烦。结论:PICC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置管术,临床工作要充分发挥PICC的优点,推广应用PICC。

    作者:王淑梅;柴银巍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盆底重建术治疗重度盆腔脏器脱垂疗效评价

    目的:比较盆底重建术与阴式子宫切除及阴道前后壁修补术在治疗重度盆腔脏器脱垂的手术疗效。方法:新疆巴州人民医院2010年3月~2011年5月在63例分期子宫脱垂Ⅲ~Ⅳ度伴不同程度阴道壁脱垂的患者,随机分为盆底重建术组(重建组)25例,阴式子宫切除及阴道前后壁修补术组(阴宫组)28例,比较2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日等围手术期指标,术后复诊以POP2Q分度疗效评价指标。结果:重建组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低于阴宫组(P>0.05),重建组术后住院日少于阴宫组(P<0.05),术后3个月及6个月治愈率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年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重建术治疗重度盆腔脏器脱垂,可保留子宫,能够恢复和增强盆底支持结构及功能,术后近期疗效肯定,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中远期疗效需继续随访。

    作者:刘静;孙文红;吴凤英;邓朝红;王华;张丽红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孕期饮食及体重控制预防巨大儿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控制孕期饮食与体重对预防巨大儿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8月于我院体检正常单胎妊娠孕妇2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30例,观察组在孕期进行合理饮食指导,促使孕妇孕期体重合理增加,对照组不进行饮食与体重控制,对比2组孕妇分娩时巨大儿发生情况及相关指标。结果:2组孕妇孕前体重、分娩周数、新生儿体重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孕妇产前体重增加与产前BMI增加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剖宫产率与巨大儿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孕期进行饮食及体重控制可降低剖宫产率,有效预防巨大儿发生,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王俊霞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气管切开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早期气管切开(建立人工气道4~5天)和晚期气管切开(建立人工气道9~10天)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呼吸机治疗时间、住ICU时间和28天病死率的影响。方法:选取67例在ICU行经口气管插管并行机械通气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所有患者呼吸机治疗时间>48小时,且插管前无肺部感染,均预期行气管切开,入ICU即行APACHEⅡ评分、GCS评分,将这些病人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予早期气管切开,对照组予晚期气管切开,观察2组病人:建立人工气道3天、7天、14天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的差异;呼吸机治疗时间、住ICU时间和28天病死率的差异。结果:2组病人建立人工气道3天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建立人工气道7天、14天观察组病人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呼吸机治疗时间、住ICU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28天病死率稍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予早期气管切开可明显降低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缩短呼吸机治疗时间及住ICU时间,从而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但不能降低病死率,对远期预后无明显改善。

    作者:张鸿;崔汝相;殷应勇;赵杨;黄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参附注射液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体会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结合西医治疗急性左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1年~2012年我科50例心衰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单纯给予西医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参附针静滴,连用10天,观察心率、血压、肺部啰音等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00%,对照组总有效率80.00%,2组观察结果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参附注射液对治疗急性左心衰收到很好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彭春鸽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腹腔镜左肝叶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的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左肝叶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的效果。方法:肝胆管结石患者30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50例,治疗组采用腹腔镜左肝叶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腹左肝叶切除术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术中出血量与输红细胞例数都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2组的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2组都无死亡患者,组间并发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下左半肝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是安全和可行的,相比开腹手术有着创伤少的优势。

    作者:木拉提;吐尔逊 刊期: 2013年第09期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管: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