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同期与分期双侧人工膝关节置换的比较

姜星明;王红建;李灏;李卫国;宋晓磊

关键词:分期, 同期, 双侧, 人工膝关节置换
摘要:目的:比较分析同期与分期双侧人工膝关节置换的安全性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09年4月~2013年4月期间所收治的134例因原发性双膝关节炎行双膝表面置换手术的患者。根据双侧膝关节置换手术分期与否,将134例患者划分为分期手术组与同期手术组,对2组患者在治疗效果、治疗因素和术前并发症方面的差异分别进行比较。术前因素主要包括病程、年龄、术前合并症和体质指数;治疗因素主要包括总手术时间、总住院时间、总输血量、伤口总引流量;治疗效果的判断采取术前及术后1年时患者的改善程度及HSS评分作为观察指标,同时对并发症的例数及种类加以统计。结果:44例分期手术患者,90例同期手术患者。同期手术组的术前合并症发生率远远的低于分期手术组,但2组病程、年龄和体质指数方面的差异并非具备显著性;同期手术组的总住院时间明显比分期手术组要长,但是分期手术组的总输血量明显比同期手术组要少,但2组总引流量及总手术时间方面的差异并非显著,并且术前及术后1年的HSS评分差异并非具备显著性。2组患者都出现伤口延迟愈合、小腿肌间静脉血栓,但是在发病率方面2组差异不显著,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在对患者合理选择且完善术前准备的基础上,分期双侧人工膝关节与同期双侧人工关节置换有着相同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抗核小体抗体水平在狼疮肾炎患者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抗核小体抗体( ANuA)的血清水平检测在狼疮肾炎( LN)患者诊断及肾脏病理改变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本院2010年5月~2012年6月确诊收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患者125例,其中84例合并狼疮肾炎( A组),41例未合并狼疮肾炎( B组),另选择同期收治其他类型的免疫性疾病患者55例( C组)作对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法)对抗核小体抗体水平进行检测。结果:A和B组阳性率分别为94.2%和90.2%,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高于C组54.5%(P<0.01)。且3组间ANuA水平差异显著,其中A组高,C组低(P<0.05)。各类型肾脏改变中ANuA水平差异显著(P<0.05),其中以Ⅳ型患者血清中ANuA含量高( P<0.05)。结论:血清抗核小体抗体与狼疮肾炎的发生密切相关,可反映肾脏病变程度,对病情监测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会彩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不同方法吸入布地奈德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与护理体会

    目的:探究布地奈德氧气驱动雾化吸入与超声雾化吸入2种气道给药治疗方法的疗效差异及护理体会。方法:选择2008年11月~2009年3月在本科住院的符合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标准的1~12个月患儿,采用布地奈德氧气驱动雾化吸入与超声雾化吸入2种气道给药治疗方法。结果:2组的咳、喘及啰音消失时间,呼吸、心率恢复正常时间比较,P<0.05,治疗组短于对照组。2组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x2=6.06,P<0.05),有效率治疗组97.8%优于对照组88.4%。治疗组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t=2.20, P<0.05。结论: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毛细支气管炎优于超声雾化吸入治疗。

    作者:任玮;王春花;高淑贞;杜镇镇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手术并发症150例的防治探讨

    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手术并发症的防治对策。方法:收集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手术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全面搜集患者的术后情况,如不适症状、皮肤情况、心理反应等,制定并发症防治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9.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且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疼痛更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对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术患者加强术前准备,规范手术操作,加强并发症的防治,可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刘绍然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全髋置换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高度屈曲强直畸形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全髋置换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的方法以及疗效。方法:2010年1月以来,在我院骨科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屈曲畸形患者40例,主要的手术方式采用髋关节Watson-Jones外侧切口,生物型假体25例(22髋),骨水泥型假体15例(7髋)。采用Harris评分对术前及术后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40例患者术后随访5~6年,双侧髋关节的功能得到明显的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提高,Harris评分由术前平均22分提高到术后平均85分。髋关节屈曲畸形矫正。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合并髋关节高度屈曲强直畸形一种有效的方法。

    作者:齐晓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导乐陪伴分娩产妇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导乐陪伴分娩产妇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0年8月~2012年8月在我院分娩的13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为75例,观察组产妇经导乐陪伴分娩,对照组产妇分娩中采用常规护理,比较2组产妇的分娩方式、产程时间及母婴结局。结果: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率为88%,对照组产妇自然分娩率为68%,P<0.05;观察组产妇产程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平均出血量、产后大出血发生率及新生儿窒息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导乐陪伴分娩能够显著提高自然分娩率,有助于缩短产程,改善妊娠结局,可推广使用。

    作者:陈宣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通心络对2型糖尿病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通心络对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高敏C一反应蛋白及粥样斑块的影响。方法:将入选的181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通心络;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安慰剂。治疗3个月后观察2组高敏C一反应蛋白和斑块指数的变化。结果:试验组治疗后高敏C一反应蛋白较前下降(2.20mg/L ±1.9mg/L VS1.83mg/L士1.69mg/L,P<0.05)、斑块指数较前减少(2.93±1.68V S2.65±1.29,P<0.05),且2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心络可以降低高敏C反应蛋白,具有抗炎作用,并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王奕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胎膜早破的临床治疗探讨

    目的:探讨分析胎膜早破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72例胎膜早破患者,对其进行对症治疗。结果:经我院精心治疗,患者病情均康复,无死亡病例。结论:提高对胎膜早破的治疗水平,可减少产妇及新生儿的病死率。

    作者:仝瑞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梧州市2009~2011年集体儿童生长发育状况分析

    目的:了解梧州市托幼机构集体儿童生长发育状况及儿童保健工作情况,评价近3年集体儿童保健工作质量及效果,为提高儿童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对梧州市8间托幼机构集体儿童进行健康检查,采用WHO推荐的儿童体格生长参数进行评价。结果:梧州市集体儿童2009年体重、身高达均值及均值以上标准分别是40.50%、49.40%;2010年为42.87%、52.20%;2011年为45.53%。54.16%;集体儿童营养不良患病率(低体重、发育迟缓、消瘦)2009年分别为1.6%、1.2%、1.2%;2010年分别为1.5%、1.0%、1.0%;2011年分别为1.1%、0.7%、0.7%;肥胖发生率3年间分别为1.0%、1.3%、1.4%。龋齿发生率3年间分别为25.8%、24.7%、21.8%。结论:广西梧州市集体儿童生长发育符合自然生长规律。集体儿童体重、身高达均值及以上标准逐年提高。营养不良患病率呈下降趋势,但体重达标率未达50%以上。与发达地区相比存在距离。今后应进一步加强托幼机构的膳食营养管理,指导家长养成儿童良好的饮食习惯。

    作者:陈爱宏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腹腔镜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4例急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2例,观察组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实施开腹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比较均显著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具有操作方便,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显著优于开腹手术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光成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54例老年患者胸腔镜手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胸腔镜手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8月期间住院治疗的老年人行胸腔镜手术的患者54例,并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并总结54例患者的临床护理经验。结果:在54例患者中,通过采用综合护理的方式,全部病人都治愈出院,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有7例,占11%,无1例死亡病例,大大提高手术的成功率。结论:通过采用有效的护理方法,针对患者的整体病情,在手术之前、之中和之后急性全盘的护理,并给予病人的整体评估、健康指导和心理护理,并在手术之后加强病情的观察,做好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加强家庭护理的健康指导,可以大大提高老年人患者胸腔镜手术治疗的成功率,并减少并发症的出现,都有很好的疗效。

    作者:侯燕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36例年轻女性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子宫内膜癌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1月~2011年11月初次为手术治疗的36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对预后生存情况与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结果:随访至今生存30例,死亡6例,生存率为83.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转移、手术病理分期与手术方式为影响子宫内膜癌的重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轻女性子宫内膜癌预后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手术方式密切相关,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作者:寇莹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异位妊娠误诊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误诊原因,减少误诊率。方法:对本院2002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异位妊娠30例的误诊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收治异位妊娠168例,误诊30例,分别误诊为盆腔炎,月经不调,急性阑尾炎,急性胃肠炎等。后经相关检查,剖腹探查确诊。结论:提高对异位妊娠的认识,详细询问病史,仔细查体,认真全面分析辅助检查结果是减少误诊的重要手段。

    作者:杨海宁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碘伏棉球湿敷治疗急性蜂窝织炎的疗效观察

    我院于2011年3月~2012年12月应用碘伏棉球湿敷对21例下肢急性蜂窝织炎的病人进行治疗,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单志芬;李秋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成人肾母细胞瘤的诊治分析(附7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成人肾母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7例成人肾母细胞瘤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例,女3例,平均年龄33岁,肿瘤平均直径9 cm。结果:7例患者按照美国国家肾母细胞瘤研究组分期:Ⅰ期2例,Ⅱ期3例,Ⅲ期1例,Ⅳ期1例。7例均行根治性肾切除术,术后病理均证实为肾母细胞瘤,辅以放疗及化疗。随访时间3~7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30个月,其中1例患者失访,3例患者已经死亡,1例患者出现肿瘤复发并带瘤生存,2例患者无瘤生存,中位生存时间36个月。结论:成人肾母细胞瘤是一种比较少见的恶性肿瘤,术前确诊困难,病理检查是诊断成人肾母细胞瘤的金标准。早期诊断、手术治疗、辅以放疗和化疗等可明显提高治愈率并改善预后。

    作者:彭昌伟;卢炳新;马振;赵鹏;白铁男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小儿手术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小儿手术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从2011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需要进行腹腔镜手术的患儿共7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作为麻醉方案。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的联合麻醉方案。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插管时和拔管时的SBP和HR均要低于对照组患者,2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 P<0.01);观察组患者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均明显要短于对照组患者,2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 P<0.01)。结论: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能够保持患儿在麻醉过程中的血流水平的稳定,并且术后的苏醒和恢复时间较短。

    作者:郭江;孙光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庞庄社区糖尿病患者社区护理健康宣教效果调查研究

    目的:研究护理健康宣教干预对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本社区确诊的糖尿病患者53例,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主要内容为控制饮食、运动治疗、心理干预、合理用药、血糖监测等。结果:护理健康宣教后患者的血糖得到很好的控制,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社区护理健康宣教能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保健意识,促进病情稳定,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护理措施。

    作者:史敏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川崎病2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川崎病的临床特点及早期诊断。方法:对收治的28例川崎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及冠状动脉受损情况。结果:肛周脱皮及手足硬肿是川崎病特有且早期表现,急性期血沉快大于40㎜/L,CRP>30㎎/L,血清白蛋白小于30 g/L ,免疫球蛋白正常,血小板多正常,1例急性期降低到44万,10天后均升高,大于450万。心包积液和少量腹水急性期也常见。结论:川崎病诊断靠详细询问病史,仔细全面体格检查,必要的实验室及超声检查。排除感染出疹性疾病而作出临床诊断。

    作者:李永凤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消炎生肌膏联合利福平治疗压疮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消炎生肌膏联合利福平在压疮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Ⅱ、Ⅲ、Ⅳ期压疮(院外带入)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5例,观察组37例,对照组患者常规碘伏消毒创面及雷夫奴尔敷料覆盖包扎。观察组患者碘伏消毒创面后涂以消炎生肌膏和利福平药粉,将2组疗效进行比较观察。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71%,观察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愈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消炎生肌膏联合利福平药粉治疗压疮,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魏娟;王慎凤;邱盼盼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超声诊断股部骨筋膜室综合征1例

    1临床资料:一男性患者37岁,右股部外伤后肿胀剧痛,皮肤张力明显增高。超声检查右股部软组织明显增厚,肌束显示清晰,肌间隙探及不均质偏强回声,范围约5.7×1.8×3.8cm,探头压有流动性,无彩色血流信号显示(见图1)。

    作者:李光军;梁凤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胺碘酮治疗心房颤动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房颤的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10月-2011年12月,我院用胺碘酮共治疗心房颤动的患者20例,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结果:20例患者经过积极的利用胺碘酮治疗,疗效显著,20例患者住院治疗的18例,在家服药的2例,住院的患者较不用胺碘酮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缩短7天,2例在家在医师指导下服药的患者,效果明显好于不服药物的患者。结论:胺碘酮治疗非瓣膜性心房纤颤是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作者:刘立华;王云霞 刊期: 2013年第09期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管: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