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手术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效果观察

郭江;孙光辉

关键词:小儿手术, 七氟醚, 瑞芬太尼, 麻醉效果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小儿手术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从2011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需要进行腹腔镜手术的患儿共7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作为麻醉方案。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的联合麻醉方案。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插管时和拔管时的SBP和HR均要低于对照组患者,2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 P<0.01);观察组患者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均明显要短于对照组患者,2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 P<0.01)。结论: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能够保持患儿在麻醉过程中的血流水平的稳定,并且术后的苏醒和恢复时间较短。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早期肠内营养在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在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0年1月~2013年1月我院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90例,均不能经口正常进食。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应用传统的胃肠营养)和实验组(40例,早期应用肠内营养支持),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白蛋白、血浆总蛋白、血糖值及胃肠道并发症。结果:2组患者在治疗后血清白蛋白、血浆总蛋白指标明显高于治疗前,实验组患者在治疗后血清白蛋白、血浆总蛋白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值2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胃肠道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对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胃肠道起到保护的作用,促时患者内环境的稳定的及早恢复,减少胃肠道并发症。

    作者:肖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导乐陪伴分娩产妇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导乐陪伴分娩产妇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0年8月~2012年8月在我院分娩的13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为75例,观察组产妇经导乐陪伴分娩,对照组产妇分娩中采用常规护理,比较2组产妇的分娩方式、产程时间及母婴结局。结果: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率为88%,对照组产妇自然分娩率为68%,P<0.05;观察组产妇产程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平均出血量、产后大出血发生率及新生儿窒息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导乐陪伴分娩能够显著提高自然分娩率,有助于缩短产程,改善妊娠结局,可推广使用。

    作者:陈宣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浅谈对我院103例急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的护理措施,回顾2010~2012年收治的急性脑出血病103例,总结护理措施。方法:对103例急性脑出血病例资料进行分析,回顾脑出血患者护理的过程,总结性脑出血的护理经验。结果:基本痊愈30例、好转62例,死亡8例、自动出院4例。均未发生褥疮和护理不当。结论:认真细致的病情观察,精心的护理是降低致残率及死亡率的根本保证。

    作者:王宏哲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太阳穴埋针治疗神经性头痛43例

    头痛是临床较常见的病症,但病因、时间和性质多有不同[1-2]。笔者采用埋针治疗法,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21例急性蜂窝织炎患者均男性,年龄25~82岁,平均62.1岁。其中右小腿9例,左小腿6例,右下肢2例,左下肢4例。入院时1例病人体温39℃伴有意识改变,5例病人伴有腹股沟淋巴结肿大,2例病人皮肤褐色,水泡生成。2例病人患处呈有外伤史,其余19例病人不明原因出现患处肿胀疼痛,表皮发红,红肿边界不清。入院后静脉滴注阿莫西林舒巴坦钠4.01天2次。

    作者:王蔚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弹性髓内钉、经皮克氏针联合撬拨复位治疗儿童桡骨颈O,BrienⅢ型骨折

    目的:分析使用弹性髓内钉经皮克氏针联合撬拨复位治疗儿童桡骨颈O,BrienⅢ型骨折的疗效。方法:根据O, Brien骨折移位分型原则:Ⅰ型≤30°,30°<Ⅱ型≤60°,Ⅲ型>60°。选取2004年3月~2012年8月本科收治的6例儿童桡骨颈O,BrienⅢ型骨折。男4例,女2例;年龄5~13岁,平均8.25岁;右侧4例,左侧2例;摔伤3例,车祸3例;均不伴神经损伤;伴尺骨鹰嘴骨折1例,1例合并肱骨内上髁骨折。均采用弹性髓内钉、经皮2枚克氏针3点联合撬拨复位,弹性髓内钉固定。术后屈肘石膏托固定3周,拆除石膏后功能锻炼。随访6个月~1年,平均随访9个月。结果:1例患儿骨折延迟愈合,给予保守治疗后于11个月愈合。无桡骨头过度生长,无桡骨头骨骺早闭,功能活动良好。1例出现钉尾刺激皮肤引起疼痛,骨折愈合取出后缓解。根据Metaizeau标准评定,优4例,良1例,可1例,优良率83%。结论:弹性髓内钉、经皮克氏针联合撬拨复位治疗儿童桡骨颈O,BrienⅢ型骨折是一种微创,疗效良好的治疗方法。

    作者:潘洪阁;牛会彬;回栋梁;刘中国;邓岗西;王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特殊患者留置双腔气囊尿管的护理体会

    目的:提高特殊患者留置双腔尿管的成功率。方法:笔者自1995年至今对老年女性、前列腺增生、尿道断裂等特殊患者留置导尿时,按照其病理生理及解剖特点采取因人而异的方法操作。结果:所有的患者都能顺利地行留置双腔气囊尿管,深受医护人员及患者的欢迎。结论:双腔气囊尿管是临床常用的一种操作技术,是观察病情和治疗疾病必不可少的措施。双腔气囊尿管具有不易脱管、易于固定,插入后与尿道密合程度大等优点。因此广泛用于排尿困难、麻醉和手术后重症患者的尿量观察等。

    作者:郑惠珍;王璐;张燕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小儿阑尾炎切除术后反复应用“吗啡碱类”药物镇痛致阑尾残端粪漏(瘘)病例分析

    1临床资料:患儿男,11岁,因反复腹痛3+天入院。现病史:患儿三天前突然出现不明诱因地腹胀痛,呈间断性阵发性加重,以右侧及中腹部痛为主,厌食身软,无呕吐胃内容物,轻度腹泻,无粘液脓血便;无胃寒发热,无头痛咳嗽及咽喉肿痛;在当地医院按“急性胃肠炎”治疗,给予头孢类抗生素抗感染处理无效。故来我院诊治。患者既往无特殊,否认传染病史。无遗传病史。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消瘦体质,神清合作,皮肤黏膜无黄染,无瘀斑出血点;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晰;肝脾无肿大,双肾区无包块扪及均无叩击痛。腹部平软无包块扪及,右下腹麦氏点压痛反跳痛明显,结肠充气试验+,腰大肌试验-,闭孔内肌试验-;肠鸣音4~6次/min亢进;移动性浊音阴性。外生殖器及肛门无异常发现。辅查:WBC:12.6x109min/L RBC:4.52x1012/L L:1.4x109/L M:8.1%N:71.3%;小便无异常,腹部B超提示:考虑阑尾炎。肝脏胰腺及双肾输尿管无特殊。临床诊断:急性阑尾炎。完善术前相关普查充分准备下行手术治疗。术中见:阑尾位于盲肠后位与侧腹膜回肠系膜粘连,无明显化脓,表面无脓苔,无坏疽穿孔,结肠及回肠无明显充血水肿,无包块发现。腹腔无渗出液。手术中由于患者阑尾位于盲肠后位,与侧腹膜粘连不易寻找,故延长麦氏切口约8cm,分离盲肠与侧腹膜粘连,于回肠系膜出分离出阑尾,常规切除,残端结扎荷包缝合,细致止血,于切口下部另戳孔置血浆引流管固定观察。术后病理诊断:单纯性阑尾炎。术后给予患儿对症支持抗感染治疗,麻醉消除后患儿述疼痛剧烈,经治医师给予盐酸哌替啶25mg+非那根25mg镇痛,以后反复多次应用,第1个24小时共计5次;第2天给予盐酸曲马多30mg镇痛,共计4次;患儿于术后24小时内观察引流管无引流液后拔管,并开始进食,进食后无呕吐腹胀等。术后5天患儿均未排便排气,也无明显腹胀,无发热。查体:腹部轻度压痛,无包块扪及,未见肠型及蠕动波,肠鸣音较弱。切口无渗出液,无红肿。复查WBC16.4× ;109/L。当天给患儿用开塞露1支灌肠通便后即解稀大便800g左右。术后第7天拆线时发现切口有污浊样物溢出,立即给予拆线扩大切口引流,见切口处有大量肠内容物,诊断为“阑尾残端漏(瘘)”,故给予大量生理盐水冲洗引流。并积极保守治疗,禁食水,通便,肠外营养支持及对症抗感染、勤换敷料等。经综合治疗56天后治愈。

    作者:侯海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盐酸氨溴索在临床上与常见抗生素连用之间的配伍禁忌

    盐酸氨溴索具有促进粘液排除及溶解分泌物的特性,可显著促进排痰,改善呼吸功能。又因其在与抗生素协同治疗时可升高抗生素在肺组织中的浓度。因而在实际临床上常将盐酸氨溴索与各种抗生素联合使用,治疗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及继发呼吸道感染的病人,均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治疗效果,然而在大量应用过程中,发现盐酸氨溴索与一些抗生素存在配伍禁忌,现实验报告如下。

    作者:武卫华;储燕;阎丽霞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1次性成人尿垫的妙用

    患有前列腺及膀胱疾病的患者,在术后留置导尿期间,常常会出现尿道出血或溢尿的症状,常将裤子及盖被弄脏、弄湿,护士就要及时为患者更换,大大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我科在临床工作中发现,使用1次性成人尿垫可以防止裤子及盖被弄脏、弄湿,便于随时更换,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丁美玲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纳洛酮治疗肺性脑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纳洛酮治疗肺性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肺性脑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尼可刹米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纳洛酮治疗,观察治疗后3天内患者的意识状况及血气分析结果。结果:治疗组3天内患者意识障碍获得了显著改善,血气指标多数转为正常,其有效率(9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未见纳洛酮有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纳洛酮可有效改善通气功能,加速患者苏醒,治疗肺性脑病安全有效。

    作者:吴绍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血清NT-ProBNP检测在心力衰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测定心衰患者的血清氮末端脑钠素前体(NT-ProBNP)水平,探讨血清NT-ProBNP水平与心衰患者的相关性及对心衰的诊断、心功能评估等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本院住院患者524例分心衰组和健康对照组,分别测定血清NT-ProBNP浓度及心脏彩超左室射血分数测值( LVEF)%,并分组比较分析。结果:心衰组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2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1);血浆NT-ProBNP水平随心衰程度的加重而逐渐增高,血清BNP水平与NYHA分级之间呈正相关,左室射血分数水平随心衰程度的加重而逐渐降低,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NT-ProB-NP测定对心力衰竭的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判断都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陈萍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腹腔镜切除术与传统开腹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对比

    目的:比较分析腹腔镜下切除术与传统开腹式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11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腹腔镜组)56例,对照组(开放手术组)54例,术后观察2组手术的时间、出血量、并发症、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及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观察组中手术时间(min)28.87±5.6,出血量(ml):16.56±3.4,住院时间(d)4.0±0.5,术后并发症(%)1.8,住院费用(元)5631±31,胃肠功能恢复时间(h)26.13±4.6;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治疗急性阑尾炎,具备切口小、并发症少、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等方面优点,是治疗急性阑尾炎有效安全的手术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杜元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观察经导管栓塞术治疗肝血管瘤的中远期疗效

    目的:进一步研究经导管栓塞术治疗肝血管瘤的中远期疗效及主要影响因素。方法:选取于2009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接受供血动脉栓塞治疗的54例肝血管肿瘤患者,在6~28个月的随访中,观察其治疗效果,并对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进行分析,从而找到威胁中远期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结果:54例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5.2%,其中肿瘤数量、直径、供血动脉支数和肿瘤在动脉期的染色情况以及插管的选择均是威胁中远期疗效的主要因素。结论:肝血管瘤采用经导管栓塞术治疗在中远期的效果更加显著,但各种危险因素会威胁治疗效果,可以考虑在介入治疗达不到指定效果时使用其他方法代替。

    作者:努尔买买提·努尔克热木;买买提吾买尔·巴克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某油漆厂职业卫生现状调查与评价

    目的:了解油漆厂职业病危害因素状况,对超标岗位或工种提出控制措施。方法:对油漆厂生产岗位或工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现场调查和检测。结果:作业工人接触粉尘、毒物浓度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限值标准要求;对工作场所内10个岗位或工种进行噪声检测,大声强87.0dB(A),小声强66.0dB(A),平均76.2 dB(A),其中3个岗位或工种不合格,合格率30.0%,不合格场所主要是包装、搅拌和铁盒岗位。结论:油漆厂作业岗位或工种接触噪声危害因素合格率较低,应该改善作业环境,加强个人防护,保护劳动者健康。

    作者:刘国中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对应用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 MM)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评价。方法:将42例初诊为MM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行对比治疗,其中,对照组采用VAD方案,治疗组在对照组VAD化疗方案的基础上联合沙利度胺,沙利度胺起始剂量100mg.d-1,分早晚口服,每周递增50mg,大剂量300mg.d-1。2组均治疗3个疗程。结果:经过3个疗程的治疗后,治疗组22例患者,部分缓解12例,总有效率77.3%;对照组20例,部分缓解4例,总有效率55.0%,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5);在M-蛋白、骨髓浆细胞数及β2-微球蛋白等各项指标方面,2组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下降,而血红蛋白有显著上升,治疗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各项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较单用VAD方案,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在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上更为显著,且具有副作用少、耐受性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潘亚宁;吴旭强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程序公平对临床医生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研究

    目的:通过实证研究验证程序公平对临床医生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对深圳龙华新区某二级公立医院的380名临床医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数据表明临床医生感知的程序公平与组织公民行为的得分并不高,在控制了人口统计学变量后,程序公平与组织公民行为呈现正相关关系。结论:医院的管理者可以提高工作决策制定与执行过程的公平性来促进临床医生产生更多的组织公民行为。

    作者:许艳贞;刘志梅;胡正路;吴潇潇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上消化道出血的舒适护理研究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舒适护理的一般方法,为临床护理提供简便、快捷、让患者满意的护理模式。方法:选择我院消化科126例上消化道出血住院患者,其中,男65例,女61例,随机分为舒适护理组及对照组,每组63人,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舒适护理组除一般护理外,加舒适护理,护理时间为患者从住院到出院后1个月。采用电话回访及问卷调查的方式记录患者满意度等试验指标。结果:经护理后,舒适护理组在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大便阳性率及再出血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但是在患者死亡率方面没有差异(P〉0.05)。结论:舒适护理能明显降低上消化道患者大便阳率及再出血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李英霞;高友玲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围手术期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6月~2010年12月200例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治疗方法及效果。结果:80例高龄骨折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得到2个月~6年随访,Harris评分优良率85%。结论:尽早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可以有效减少高龄患者的并发症及恢复功能活动。

    作者:李敬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PICC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原因分析

    中心静脉置管是目前临床恶性肿瘤患者化疗首选的给药方法。而PICC留置期间,可能出现多种并发症,在PICC并发症中,尤以静脉血栓为严重。文献显示PICC置管后血栓形成的发生概率在20%左右[1]。

    作者:罗义琼;石兵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纳洛酮治疗急性海洛因中毒31例分析

    目的:探讨纳洛酮在抢救海洛因中毒中的疗效。方法:对31例急性海洛因中毒临床资料回顾分析。结果:抢救成功30例,无效1例,抢救成功率(96.8%)。结论:纳洛酮治疗急性海洛因中毒效果显著。

    作者:涂勇;刘新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管: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