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田华;汤逊;徐永清;苏涌跃;陈海东;李川
目的:探讨两性崎形围手术期护理过程.方法:帮助病人做好心理和身体护理.明确护理干预对提高两性崎形手术成功率的积极作用.在于2003年-2009年我院治疗的两性崎形患者11例,可知患者在不同年龄,不同心理状态下需要开展有针对性的护理工作.结果:我院治疗的两性崎形患者都得到了良好的手术治疗,解除病患的疾苦,恢复自身形象.结论:对两性崎形患者围手术期精心护理,减轻角色冲突、心理障碍,可提高对术后的生活期望值.
作者:郑雪清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从CT值的角度分析髓腔颗粒骨植骨对犬HA涂层股骨柄置换后股骨柄周围骨密度的影响.方法:24只健康成年杂种犬随机分为颗粒骨组和非颗粒骨组,每组各12只;均行右侧人工股骨柄置换术,实验组在植入HA涂层股骨柄的同时,髓腔植入自体微小颗拉骨,对照组不植入颗粒骨.术后应用16排螺旋CT扫描仪来测定并分析假体周围的CT值,随访时间为3个月.每个股骨测量70个CT值(每个股骨按照Gruen法,分为7个区,每区取10个点)组成数据集,采集数据时应用标准的CT软件ADW4.2观察并分析结果.结果:手术方式、术后时间对假体周围R0I1和ROI 7(ROI:感兴趣区)CT值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手术方式与术后时间也不存在交互作用,P值均大于0.05;手术方式与术后时间对ROI5,ROI6区CT值的影响均有显著性(p<0.05);R0I2,ROI3,ROI 4随时间椎移假体周围CT值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方式时此三区术后CT值变化的影响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3个月内2组股骨假体周围的大部分区域骨密度均呈进行性下降趋势,颗粒骨在假体周围某些区域可缓解股骨柄移植后的骨密度降低.骨CT值可间接反映骨密度的变化,CT测量准确便捷,可提供了大量三维CT值,适于进行骨密度的研究.
作者:王焕 刊期: 2011年第07期
对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为了能达到尽早恢复活动.减少卧床时间和并发症,避免内固定失败后所承受的第2次手术打击.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是较好的选择.笔者自2005年1月-2010年6月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33例,效果满意.
作者:刘轶鹏;王利臣;付春雷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顺行足背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背远端外侧软组织缺损的术式并总结其临床效果.方法:2008年1月-2011年2月,应用顺行的足背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背远端外侧缺损创面13例.男9例,女4例,:年龄17-54岁.缺损范围为3cm×3.5cm-4cm×8cm.术中切取顺行足背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缺损,皮瓣大小为4cmx4.5cm-5cm×9cm.,供区采用中厚皮片植皮修复.结果:术后13例皮瓣均成活,2例皮瓣远端边缘坏死约2mm,经2期整复推进皮瓣创面愈合.13例均获随访3-6个月.皮瓣颜色、质地、厚薄与受区周围皮肤接近.患足均能正常负重行走,皮瓣及供区植皮处皮肤无破溃.结论:顺行足背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手术操作简便、安全,是修复足背远端外侧软组织缺损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叶国强;朱小平;刘远秀;姚晓芳;朱展亮;黄志珩;覃碧兰 刊期: 2011年第07期
小儿的心理状态与成人有着明显的差异,小儿手术麻醉前如未做好适当的心理准备,不仅影响麻醉的实施及效果,而且还会造成小儿的精神创伤.因此必须能够运用心理学知识,在术前为病儿提供良好的心理支持以减少或避免小儿的精神创伤,便于麻醉的实施,本文初步探讨小儿麻醉心理学的有关问题.
作者:孙静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我院自2004年11月-2010年6月78例通过各种方法手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分析手术适应征的选择,手术方法,疗效.78例患者均为手术病例,年龄68岁-92岁,平均80岁,骨折按Evans分型Ⅰ、Ⅱ23例、Ⅲ43例、Ⅳ12例,应用DHS治疗11例,PFN治疗18例,PFNA治疗8例,股骨近端锁定钢板25例,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16例.结果:Harris评分,优朽例,良21例,差12例,优良率84.6%.结论:根据骨折分型及患者骨质情况、一般状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积极手术治疗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于林涛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地佐辛术后镇痛效果及副作用.方法:选取100例ASAⅠ-Ⅱ级普外科胆囊切除术病人,随机分为2组,即1组(50例):地佐辛1.Omg/Kg+阿扎司琼10mg;对照组即2组(50例):舒芬太尼tug/Kg+阿扎司琼1Omg.结果:镇痛效果两组间无显著差异,1组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2组.结论:地佐辛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及降低副反应发生率,是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的术后镇痛药物.
作者:曲宪杰;孙永锋;王寒冰;关勇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洋地黄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及心律失常常用的药物,常见的表现,而以心律失常为严重,在洋地黄中毒中约80%-90%出现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主要表现为室早、室速、室颤、房室阻滞等.通常其治疗量是中毒量的60%,而中毒时的剂量已为小致死量的40%-50%.
作者:孙凌男;田娟娟;金小群 刊期: 2011年第07期
随着临床整体护理模式的深入开展,现代护理更需要具有较高人文精神的护士,精通专业知识,具备较好的专业技能,广泛的人文科学知识,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政治素养.因此,应该重视护士的人文素质教育,引导护士树立高尚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标准取向,提高护士综合素养,提升临床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刘桂香 刊期: 2011年第07期
腰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常见病,基层官兵在日常训练中时有发生,但由于基层医院诊断设备的不足,难以达到诊断的需求.在基层医院、卫生队X线平片是常用的辅助检查,但同时受到诊断水平的限制,漏诊率较高以至于导致病情的延误或加重.
作者:王建平;侯鲁强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泌尿系结石(尿石症)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疾病,尿石症大部分的评估和治疗都是建立在结石分析的基础卜的,本文简述了了结石成分的化学、物理分析的方法及其相关进展.1化学分析方法:(1)化学定性分析化学定性分析是通过观察结石外形、颜色或对结石标本预处理和预试验,考察结石与某试剂的化学反应,产生特定的颜色、沉淀、气体等,来初步判断为何种组成.
作者:耿波 刊期: 2011年第07期
1临床资料:常有受寒、劳累等诱因或伴慢性阻塞性肺病、心力衰竭等基础疾病,1/3患者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史.多数起病较急.部分革兰阴性杆菌肺炎、老年人肺炎、医院内肺炎起病隐匿.发热常见,多为持续高热,抗生素治疗后热型可不典型.咳嗽、咳痰甚多,早期为干咳,渐有咳痰.痰量多少不一.
作者:徐航 刊期: 2011年第07期
2007年12月6日,山西临汾市洪洞县原新窑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105人遇难,2009年11月21日,黑龙江省龙煤控股集团鹤岗分公司新兴煤矿发生爆炸事故,矿难造成108人死亡.数起矿难发生后,悲伤与绝望笼罩着一个个受灾的家庭.爆炸之后,各级政府在高度重视物质援助的同时,也十分重视心理的援助,灾难发生后若立即进行有效的灾后心理干预,可帮助幸存者和遇难者家属积极应对灾难和经历的痛苦.
作者:车艳辉;王军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92例颈椎前路围手术期病人采取的系统的气道管理的积极作用.方法:术前进行的气道的牵拉训练及体位训练,为术中术后气道的护理打下坚实的基础.术后主要从对生命体征的持续观察,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机的严密管理等几方面进行系统的气道管理.结论:颈椎前路围手术期气道管理取得了满意的疗效,降低了肺部感染,窒息等并发症的发生,减少了颈椎前路的死亡率.
作者:白雪莲;和晖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ISO)后不同性质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缓解作用.方法:共选取63例ISO后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随机分为丹参治疗组和按摩对照组,连续观测VAS评分、PPI评分在治疗第3.7,10天和随访时的变化以及SF-McGill评分在治疗前后和随访时的变化.结果:2组VAS,PPI评分在治疗第3,7,10天以及治疗结束后2周随访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脊髓损伤分级和脊髓损伤平面的进一步分析表明VAS,PPI评分变化差异依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丹参治疗组SF-McGill疼痛问卷跳动的、锐利的、热-烧灼的、触痛的等描述疼痛感觉类性质以及疲劳的筋疲力尽、惩罚的-令人痛苦等疼痛情绪类反应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丹参治疗组疗效维持时间较按摩对照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丹参能从感觉上和情绪上明显缓解ISO后神经病理性疼痛;损伤程度对疗效有影响,程度轻的疗效好、持续时间也较长.
作者:罗苑青;窦祖林;李蕴麟;陈有生;黄卫;刁树林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肠内外营养在肠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总结我院自2007年3月-2010年9月时18例肠瘘病人的治疗情况.结果:TPN应用3-28天,平均15.3天,引流量明显减少后改为PN+EN,3-15天,平均8.5天,逐渐过渡到完全胃肠内营养(TEN).1例因经济困难治疗18天自动出院,2例为唇状瘘,手术治疗,其余15例均自行愈合,自愈率为83.3%,无死亡病例.结论:合理应用肠外、内营养和生长抑素,在通畅引流和应用有效抗生素的基础上,是治疗肠瘘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高岩;徐淑云;李大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乳腺增生病与乳癌在临床表现上都以肿块为主,在发病成乳癌.乳腺增生病与乳腺癌之间有无关系、何种关系、关系的密切程度,一直存在着争议.就大多数的研究结果来看,患有乳腺增生病的妇女,以后发生乳腺癌的危险性较正常人群要大,特别是有乳腺癌家族史则更是大大增加了这种危险性.
作者:乔良;刘淑杰;代春梅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应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1月-2009年6月应用PFNA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26例,骨折按AO分型,31.A2.15例,31.A311例.结果:24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26个月,平均14.1个月;24例患者均获得1期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1226周,平均16.4周.髋关节功能按Sanders评分标准评价:优18例,良4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91.7%.结论:对于老年人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PFNA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骨折固定牢固、并发症少及术后患者可早期离床负重等优点,是一种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较为的理想方法.
作者:张卢;王俊义;倪晓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我科于2007年引进罗氏Elecsys2010免疫分析仪,此仪器具有操作简便,重复性好,结果准确,维护方便等特点,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一特殊故障,现将这一特殊故障的处理介绍如下,以供同行参考及时解除故障.1故障现象:仪器使用1年多以后,经常出现做完某项目的定标后,下次开机扫描试剂时会出现某些正常使用的试剂扫描不出来.
作者:贺映富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失神发作癫痫病患者颞叶NAA、Cr和Cho代谢物质的变化及探讨这些变化在癫痫发病中的意义.方法:失神发作癫痫患者25例,行颞叶1H-MRS检查.结果:失神发作组NAA/Cr+Cho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失神性癫痫患者脑组织中NAA、Cho、Cr等代谢产物信号发生改变,NAA强度下降,Cho、Cr升高,这有助于癫痫的病理生理基础研究.
作者:何文龙;张敏;高重阳 刊期: 2011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