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纠纷的原因及防范

郭向群

关键词:医疗护理纠纷,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防患于未然, 服务意识, 依法维护, 医疗服务, 举证倒置, 护理人员, 护患纠纷, 合法权益, 国家法律, 负面影响, 防范措施, 法制观念, 处理方法, 增强, 责任, 预防, 认识, 科学
摘要:随着科学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以及国家法律的逐步健全,公民的法制观念逐渐提高,尤其是在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颁布实施以来,责任举证倒置,病人在医疗服务中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日益增强,医疗护理纠纷呈上升趋势.一旦发生纠纷,其负面影响不可低估,再完善的纠纷处理方法也不如防患于未然.因此,护理人员只有加强法律和服务意识,做好每个环节的工作,预防护理纠纷的发生.如何正确认识护患纠纷,分析其发生的原因以及防范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弥可保加甲强龙冲击治疗外伤性视神经病变视力疗效分析

    目的:评价弥可保加甲强龙冲击治疗外伤性视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62例62眼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34例采用弥可保500ug +vitB1 100mg混合im qd,四周后改口服,并弥可保250ug+胞二磷胆碱注射液0.125g隔日1次球后注射,对照组28例,采用普通Vit B12 500ug +vitB1 100mg混合im qd,4周后改口服,并普通Vit B12 250ug+胞二磷胆碱注射液0.125g隔日1次球后注射,采用甲强龙冲击并辅以综合性治疗,比较2组间视力及视野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1.18%,对照组有效率为71.42%,经x 2=4.103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外伤性视神经病变早期诊断,早期甲强龙冲击联合弥可保球后注射及综合治疗并治疗足够的疗程,可促进视功能的恢复,提高视力.

    作者:贾俊;刘慧峰;万鹏飞;何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改良网架床运用于脑卒中步态训练下肢症状观察

    目的:观察改良网架床运用于脑卒中患者早期步态训练的下肢症状变化.方法:选择1例脑卒中患者早期介入改良网架床治疗进行为期60天的训练,采用下肢运动功能Fugl-Meyer量表在治疗20天、40天、60天时分别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治疗后下肢反射无明显亢进现象,在髋屈曲、膝屈曲、踝屈、踝背屈方面有明显进步,下肢的伸肌协同运动无明显差距,而伴有协同运动的活动及分离运动却得到提高,同时下肢的协调及速度也得到改善.结论:改良网架床运用在早期康复训练尤其是步态训练,可改善患者的下肢症状.

    作者:蔡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椎体骨折50例

    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2009~2011年,我院共收治了50例椎体骨折患者,男22例,女28例,年龄大91岁,小的23岁,平均年龄72岁.83~91岁8例,70~82岁25例,55~70岁10例,23~55岁7例.病程3天至15天.病灶部位:T61例,T8 1例,T93例,T104例,T11 4例,T12 9例,L1 10例,L2 8例,L3 4例,L42例,L5 4例.致伤原因:34例外伤跌倒致骨折,10例病理性骨折,6例车祸骨折;其中合并风心病1例,临床表现:胸腰背部疼痛,不能活动.2 手术材料:采用美国Kyphon公司提供的器械,包括骨穿针、导针、扩张管、填充器、特制球囊及装有压力表的注射器.

    作者:王涛;马德全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社区糖尿病患者心态分析及心理护理探讨

    目的:观察1 20例糖尿病患者,分析他们的心理状态,探讨心理护理措施.方法:采用问卷和访谈的方式进行调查.结果: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提高了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增强了治疗信心.结论:使治疗收到良好效果,明显提高了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无创呼吸机应用的影响因素护理干预的分析

    目的:分析无创呼吸机应用的影响因素,从护理角度提出相对应的对策进行干预. 方法:选取我科2009年住院期间接受无创呼吸机治疗的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50例患者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取得满意的效果.结论:分析无创呼吸机使用不当的原因,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可避免副作用的发生.

    作者:庞艳梅;王萍;李春梅;郑秀波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根尖周囊肿手术改良术式的应用

    根尖周囊肿是口腔科常见病,多发与上颌前牙区域,多数囊肿经传统术式手术后均会有牙齿缺损及骨缺损,造成面部畸形,修复困难,也极大的损害了病人的身心健康.我们采用改进的根尖周囊肿手术术式,手术过程中不拔牙或极少拔牙,不做根尖切除,在大程度上保存了面部骨组织、恢复了颌骨外形,减少了面部畸形的发生.

    作者:张忠良;武晶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肝癌患者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通过对46例肝癌患者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方法:2008年6月~2010年6月46例肝癌患者进行了肝动脉内化疗药物灌注+栓塞术(TACE),术后所有患者给予定期随访.结果:本组46例病人中并发发热29例,出血2例,肾功能损害1例,骨髓抑制2例,胃肠道不适2例,腹痛和食欲下降的患者8例,留置导尿2例.结论:虽TACE是一种微创手术,但术后仍应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及时防治TACE引发的并发症.

    作者:吴俊满;许庆华;王海燕;胡瑞菊;周德玉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老年人脑梗死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评探讨老年人脑梗死患者的特点及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收治的53例脑梗死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通过有效的整体护理,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有效的康复护理措施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实施全面的的护理计划,有助于脑梗死患者日后康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张朝霞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Vojita疗法对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爬行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Vojita疗法对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爬行能力的影响.方法:将43例中枢协调障碍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及对照组21例,治疗组采用Vojita疗法中的反射性俯爬(R-K)法配合Bobath疗法治疗,对照组仅用Bobath疗法治疗.结果:经过3个月的治疗,治疗组患儿获得爬行能力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结论:Vojita疗法中R-K法结合Bobath疗法对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爬行能力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辛宁;赵南;张文超;赵文红;张文越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废弃示指联合胸脐皮瓣重建拇指功能

    目的:报告应用废弃示指异位再植再造拇指,并联合带蒂胸脐皮瓣重建手部功能的方法与疗效.方法:对7例拇指毁损伴有示指近节毁损性离断伤合并虎口皮肤缺损者,将示指中远节异位再植至拇指位置,同时联合胸脐带蒂皮瓣修复虎口皮肤缺损,1期重建拇指功能,术后按断指再植常规进行系统化功能康复训练.临床随访并观察功能恢复情况.结果:7例异位再植指体及皮瓣全部成活,手部外形满意,手功能恢复按中华医学会断指再植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4例,良3例.结论:利用废弃示指中远节异位再植联合胸脐皮瓣1期重建拇指功能,效果满意,是特定情况下拇指再造的一种实用有效的方法.

    作者:江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老年病人的护理要点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健康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口老龄化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社会的老龄化,老年病人将逐渐增多,只有提高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才能提高老年人的生存能力和生活质量;只有了解老年病人的临床心理特点,才能做好老年病人的护理工作.1 老年病人的特点:(1)老年病人的心理特点.老年人由于退休,生活习惯骤然改变,社会地位也发生了变化,交往范围变小;再加上疾病的折磨,使老年人易产生孤僻抑郁、焦虑、烦躁、自尊心强、固执、自私、多疑心理问题.(2)老年病人的临床特点.老年人由于器官、组织、细胞的生理性自然衰老,,敏感性降低,对外界的反应能力也下降,疾病的症状常隐匿不典型,病情变化快,并发症较多.2 护理要点:(1)加强病情观察.通过观察,及时发现病人的病情变化,提供相应的治疗及护理措施,促进病人康复.主要应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皮肤粘膜的弹性、液体的出入量、睡眠习惯有无改变、肢体的活动情况以及药物的疗效、用药后的反应、药物的毒副作用等等,如服用降压药物应监测血压的变化,胰岛素治疗的病人应观察有无低血糖反应发生等.(2)做好基础护理.生活能自理的病人,做好口腔卫生指导;指导病人定期洗澡,告诉病入饭后1小时内不宜洗澡,且洗澡时间不宜过长,水温不宜过高;对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如高热、昏迷、鼻饲等,给予特殊的口腔护理.

    作者:杨秀兰;张丽敏;张淑红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复杂性肾结石的ESWL治疗

    目的:观察ESWL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疗效.方法:采用国产JDPN - IVB型碎石机对结石部位碎石治疗及体位药物排石.结果:以ESWL及体位药物排石治疗,多次复震为主,排净率为95.7%;4个月以内排净率为98%.结论:ESWL治疗复杂性肾结石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舰;姜源洁;宋丹丹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多社区颈动脉斑块人群干预治疗对斑块逆转及缺血事件发生的评价

    目的:通过长期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人群采取控制斑块、改善高危因素等综合干预,观察斑块面积、颈部动脉血管内至中层厚度(IMT)、斑块性质的改变及对缺血性卒中发生的影响.方法:将336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2组均接受低盐、低脂、低糖饮食控制.干预组在饮食控制基础上,口服阿托洛伐他汀20 mg每日1次,连续12个月;同时给予控制血糖、降低同型半胱氨酸.结果:综合干预治疗12个月后,(1)颈动脉IMT、硬化斑块面积、性质与自身前和对照组对比有显著差异(均P<0.05).(2)干预组总体卒中发生减少,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3)对于颈动脉重度狭窄(狭窄率>90%),干预治疗后与对照组同等患者在缺血事件发生上,无显著差异(P>0.05);且降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对该类患者卒中的发生率没有显著关联(P>0.05).结论:(1)对颈动脉硬化斑块人群长期给予调酯、降糖、控制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等治疗,可稳定甚至缩小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达到斑块逆转,在二级预防中有助于预防卒中的发生.(2)而对于颈部动脉硬化斑块形成导致血管重度狭窄,狭窄率>90%的患者,综合干预不能降低卒中发生的风险.

    作者:惠凯;李春双;周典贵;历国艳;伍丽红;杨巍;郭柳彩;蔡振丽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低能量体外冲击波碎石联合坦索罗辛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低能量体外冲击波碎石联合坦索罗新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84例输尿管结石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A组在低能量体外冲击波碎石后每天饮水2L,并口服石淋通5片,每日3次;B组,在低能量体外冲击波碎石后每天饮水2L,每晚口服坦索罗辛0.4mg.观察结石排出.结果:A组和B组患者在排石率、平均排石时间、肾绞痛发生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坦索罗辛有促进低能量体外冲击波碎石后输尿管结石排出的作用.

    作者:王百峰;王贵平;张万峰;刘会恩;王洪杰;丁晓晖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醋酸甲羟孕酮片与妈富隆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疗效的比较

    目的:比较宫腔镜下刮匙刮宫术后口服醋酸甲羟孕酮片及妈富隆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症患者的疗效.方法:不孕不育患者常规行宫腔镜检查,镜下诊断子宫内膜息肉患者45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行宫腔镜下刮匙定点刮除术口服醋酸甲羟孕酮片;B组行宫腔镜下刮匙定点刮除术后口服妈富隆3个月.比较2组患者术后阴道流血情况、妊娠率和复发率.结果:A组术后阴道流血时间长,3个月复发率高,B组较A组术后阴道流血时间短,复发率低.2组术后妊娠率无显着差异.结论:子宫内膜息肉摘除术后配以妈富隆治疗效果好,复发率低.

    作者:张玲玲;梁庆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万拉法新合并丁螺环酮治疗抑郁症的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万拉法新合并丁螺环酮治疗抑郁症的效果及可行性.方法:采用了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把符合CCMD-2-R抑郁症诊断标准的86例抑郁症病人随机分为研究组(44例)和对照组(42例),研究组应用万拉法新合并丁螺环酮治疗,对照组单用万拉法新治疗,用HAMD、HAMA、TESS量表评定疗效和副作用.结果:研究组HAMD减分率在评定的2、4、6、8周末均高于对照组(P<0.05).HAMA评分率在评定的2、4、6、8周末均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的显效率(84.1%)、有效率(95.5%).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药物的副作用无明显差别.结论:万拉法新合并丁螺环酮治疗抑郁症效果好、起效快、无严重副作用,是抑郁症可行的治疗办法.

    作者:司文霞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剖宫产术后腹胀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胀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将400例剖宫产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术后早期正确饮食、早期活动指导以及安装静脉止痛泵止痛等预防措施;对照组术后常规护理,未给予特殊处置,待肛门排气后进食.对2组产妇术后腹胀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术后出现腹胀的相关因素.结果:实验组腹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剖宫产术后给予早期正确饮食及活动指导、腹部按摩、有效止痛是减少和解除剖宫产术后腹胀的有效措施.

    作者:王雪冬;李云鹏;朱莉;周春娜;梁庆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胸腰椎骨折术后感染的治疗

    目的:探讨胸腰椎内固定术后感染的治疗方法.方法:自2006~2010年对8例胸腰椎骨折术后感染患者行感染病灶清除、灌洗、抗感染及全身支持等治疗.结果:8例患者术后感染均控制,伤口愈合.结论:胸腰椎内固定术后感染是一种严重并发症,一旦发生需高度重视,早期彻底清创是关键,病灶区植入冲洗、引流、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全身营养支持是有效的方法,可达到解除症状、维持脊柱内固定及保持脊柱稳定性的效果.

    作者:杨占春;周继承;李春龙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门诊输液常见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对策

    目的:探讨门诊输液室常见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方法:对我院2008年5月~2010年5月门诊静点室护患矛盾的原因进行分析,找出门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结果:门诊护理工作中不安全因素主要表现在不能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流程,服务态度不端正,沟通缺乏技巧,讲话不注意分寸,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各项护理操作前未作解释,专业知识缺乏及实际操作能力差,法律意识单薄.结论:进行门诊静点不安全因素分析与评估,针对相关因素实施有效的防范措施,可有效地提高门诊输液工作质量,保障护理安全.

    作者:王玉婷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回顾性探讨介入治疗产后出血的护理体会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分娩期严重并发症,其发病率为分娩总数的2~3%,仍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首位[1].以往经保守治疗无效时,多行盆腔动脉结扎术甚至子宫切除术来达到止血目的,但手术创伤大且预后不佳[2].近年来,随着介入放射学的发展,介入治疗因其控制产后出血有效、成功率高,且为产妇保存其生育能力,为产后大出血的治疗提供了新途径,并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提倡.护理人员在介入治疗过程中亦承担着重要的配合作用.现通过回顾过去3年间我院采用介入手段治疗产后出血的病例,将治疗过程中的护理休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 -般资料:选取2008年06月-2010年06月南京市妇幼保健院行介入治疗产后出血的患者8例,年龄24 ~ 38岁,平均28岁,孕37 ~ 42周;自然分娩3例,剖宫产5例.

    作者:董尚妹 刊期: 2011年第12期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管: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