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异飞;艾克拜尔·拜也都拉;赵疆;吴彦生;李建江;楚戈;项泽文
随着光学仪器的不断发展和高科技手段的面世,目前内镜在临床各科领域的应用已广泛普及.内镜在无腔隙的关节外应用也在不断地发展与深化,如腕管综合征、肘管综合征、骨良性肿瘤、肌瓣移植等已有诸多报道,本文就内镜在神经移植方面的研究与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周琳;史其林;顾玉东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针头挑拨治疗手部狭窄性腱鞘炎疗效. 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78例手部狭窄性腱鞘炎的治疗效果,按挑拨方法的不同分为2组.治疗组在10MHz超声引导下用20号注射针头挑拨并划开狭窄的腱鞘,对照组盲视下穿刺并挑拨. 结果术后4周随访时治疗组疼痛消失32例(82.1%),对照组20例(51.3%),差异有显著性(χ2=8.34,P=0.004).治疗组VAS值(疼痛强度视觉类比评分)比术前减少8.9~3.5,平均6.7±2.0,对照组VAS值比术前减少8.5~0.5,平均5.2±2.9.治疗组疼痛缓解明显优于对照组(t=2.659,P=0.010). 结论超声引导下将针头穿刺于腱鞘内腱周前划开狭窄的腱鞘是手部狭窄性腱鞘炎的一种简单、微创且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厉运收;厉玉彬;罗清平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内镜腔内手术的可行性. 方法 6只家猪经皮建立胃内通道,腹腔镜引导下胃内模拟缝合止血操作实验. 结果 6只家猪均很好地耐受了手术.术后开腹检查所有胃壁缝合处无渗漏及其它脏器损伤.建立胃内通道时间、胃内缝合时间及总手术时间分别为(60.5±12.2)min、(26.5±5.78)min和(92.1±15.0)min. 结论内镜腔内手术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作者:陈江;朱江帆;章勇;孙彭龄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创伤性复发性腓骨肌腱脱位的手术方法. 方法回顾分析1986年1月~2003年12月手术治疗的21例创伤性复发性腓骨肌腱脱位的病例,所有病例均应用Watson Jones手术. 结果 15例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15年,平均4.9年.1例因外伤再次脱位,其余14例未再出现脱位,均恢复正常运动或训练,比赛. 结论 Watson Jones手术治疗复发性脱位操作简单,损伤小,效果满意.
作者:肖健;胡跃林 刊期: 2005年第05期
腕管综合征是常见的卡压性周围神经病变,由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受到卡压引起.它的手术治疗方法在于从掌侧切开腕管,减压正中神经.术式有初非开放的盲切手术、开放手术、以及利用内镜手术(主要分为单切口和双切口法两类)等.笔者在1986年首创了应用USE (universal subcutaneous endoscope)系统单切口法治疗腕管综合征,力求创伤小、安全的手术方式.USE系统由透明闭锁外套管和30°斜视内镜组成.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内镜手术,与内镜辅助下的手术在视野、绝对禁忌证等多方面都不同.笔者术中在局麻下,透过透明外套管在内镜直视下在腕管内用钩刀或改良方法于腕管外用推刀彻底切断腕横韧带和DHFFR(distal holdfast fibers of the flexor retinaculum),达到腕管开放减压的目的,并可于术中通过透光实验及腕管压力测定等方法判断腕管是否完全开放以保证手术效果.另外,笔者还在腕管综合征的诊断方面,新创一种神经诱发体征,命名为Okutsu Test.它的阳性率高于Phalen Test,而且在正常人群中没有发现假阳性.然而准确的腕管综合征诊断方法是腕管压力测定.通过正常对照,确定在腕管综合征术前休息位腕管内压力高于15 mm Hg,握拳位是腕管内压力高于135 mm Hg的诊断指标.采用腕管压力测定可以不仅可以用于诊断、还可以在术中测定判断腕管减压程度.笔者应用USE系统在18年中进行了5 880例腕管综合征的治疗,经过少6月、平均2.4年的随访,近90%的患者在术后24周痛、触觉恢复正常,电生理检查和MRI检查结果也提示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并发症的发生率为0.34%,包括假性动脉瘤、局部血肿形成、暂时性尺神经麻痹等,无屈肌腱和神经损伤.本文介绍的应用USE系统取前臂切口内镜下治疗腕管综合征的方法是真正的内镜下微创手术,对健康组织损伤小、并发症发生危险性低,治疗效果满意可靠.
作者:奥津一郎;Ikki Hamanaka;Aya Yoshida;史其林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脊柱后路显微内镜(microendoscopic disectomy,MED)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后纵韧带钙化及椎体后缘骨赘增生的方法. 方法 MED手术中应用自制弧形纤维环刀和L形打入器治疗115例该类患者. 结果全组随访12~30个月,平均22个月,按MacNab标准:优、良109例,可5例,差1例,优良率94.8(109/115).未出现硬脊膜破裂及神经孙上,未发生椎间隙感染,无中转开放手术. 结论正确运用MED技术,配合采用自制器械及相应的改良方法,能较好地处理合并后纵韧带钙化及椎体后缘骨赘增生的难题,进一步扩大了手术适应证范围,提高了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廖中东;杨子坤;万里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比较脊柱后路显微内镜手术(microendoscopy discectomy,MED)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 方法 2000年10月~2002年12月收治70例腰椎管狭症病人,分为两组,MED治疗30例(MED组),传统开放手术40例(开放组),两组进行比较. 结果 MED组优良率93.3%(28/30),对照组优良率90.0%(36/40),疗效无统计学差异(χ2=0.819,P=0.664);MED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开放组(t=2.295,P=0.025);MED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开放组(t=-42.344,P=0.000);MED组恢复正常工作/生活时间比开放组显著缩短(t=-30.123,P=0.000). 结论两组方法MED与开放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疗效相近,但MED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
作者:孙炳卫;贾堂宏;刘淑恒;龚维明;刘志功;郭树亚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内镜下经后路颈椎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从传统的侧后入路颈椎间盘手术发展而来,可避免后路手术需要提供足够视野的长切口和广泛剥离脊柱旁肌肉组织的弊端,同时可以切除突出的椎间盘和增生的骨赘,解除神经根受压.本文就近几年脊柱内镜在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及神经根型颈椎病方面的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颜登鲁;李健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显微内镜下髓核摘除手术(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并发硬脊膜损伤或脑脊液漏的原因及防治. 方法回顾分析1999年12月~2003年12月我院452例MED手术15例发生硬脊膜损伤或脑脊液漏的临床资料. 结果术中发现硬脊膜损伤13例, 9例术后出现脑脊液漏;2例术中未发现硬脊膜损伤术后发生脑脊液漏.11例脑脊液漏经正规保守治疗后3~7 d治愈,无1例发生脑脊髓膜炎,无继发深部感染. 结论 MED因其自身的特点,易发生硬脊膜损伤;术前仔细分析病例,术中具备一定的手术技巧,可以减少硬脊膜损伤的发生;术中对损伤硬脊膜及时堵塞或修补,术后采取正规保守治疗措施,脑脊液漏均可治愈.
作者:刘云鹏;朱建平;骆宇春;高建明;李宏;华国军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应用透明质酸钠和保留硬膜外脂肪预防显微内镜椎间盘切除术后硬膜外粘连的价值. 方法 2000年7月~2001年10月将300例行MED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保留硬膜外脂肪,应用透明质酸钠;B组不用透明质酸钠、不保留硬膜外脂肪. 结果 A、B两组随访时间分别为42个月和44个月,A组优良率为98.6%(144/146),B组优良率为93.8%(135/144)(χ2=4.731,P=0.030).A、B两组分别有4例和6例术后疼痛复发再次手术,术中发现硬膜外粘连情况:A组0级3例,1级1例;B组2级2例,3级4例(P=0.005). 结论联合应用透明质酸钠和保留硬膜外脂肪能有效地预防硬膜外粘连.
作者:庄苏阳;吴小涛;茅祖斌;齐新生;王宸;陈辉;李永刚;孔翔飞;卜星平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关节镜清理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 方法回顾分析44例62个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行关节镜清理术的临床资料. 结果随访2~2.5年,术后0.5、1、2年的优良率分别为85.5%(53/62)、77.4%(48/62)、66.1%(41/62),术后2年疗效显著低于术后0.5年(χ2=6.332,P=0.012). 结论关节镜清理术可以有效地缓解患者的关节肿痛等症状,延缓软骨退变的进程.病变程度轻者疗效较好,但疗效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降低.
作者:鄢宏;李美才;岑景文 刊期: 2005年第05期
1984年,Galibert等[1]首次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注入椎体来治疗C2侵袭性血管瘤,缓解了病人的长期疼痛,稳定了病变的椎体,这种手术被称为椎体成形术(vertebroplasty).在此之后,该手术的适应证扩展为骨质疏松症、骨髓瘤和骨转移瘤引起的椎体骨折和骨质破坏.虽然经过椎体成形治疗的患者80%~90%疼痛都能得到缓解[2~4],但是这一手术不能恢复塌陷椎体的高度[5,6],只是固定了原有畸形[7].2000年Wong等[8]报告经皮穿刺,在塌陷的椎体内置入可扩张球囊(inflatable balloon tamp,IBT),通过扩张球囊抬升终板,并向椎体内注入骨水泥来强化椎体,使病椎原有的高度大部分得以恢复,部分矫正了脊柱的后凸畸形,恢复了脊柱的生理弧度和力学强度,即椎体后凸成形术(kyphoplasty).
作者:顾晓晖;杨惠林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大力碎石钳与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膀胱结石的疗效. 方法采用国产好克公司 F21 0°膀胱镜、30°膀胱镜和 F22大力碎石钳, Wolf气压弹道碎石器和直径1.6 mm碎石冲击杆,治疗膀胱结石 43例. 结果手术时间 20~50 min,均无结石残留,无明显出血. 4例伴前列腺增生同时行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术后膀胱冲洗3~5 d. 结论大力碎石钳结合气压弹道碎石取石,能充分发挥两种方法的优点,具有疗效满意、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损伤小、出血少等优点.
作者:周永兴;李永林;李力;陈锐永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替代腱的固定是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重建术的重要环节,也是薄弱环节,是术后活动和康复项目开展的主要的限制因素.当前康复锻炼的趋势是强调早期肌肉训练与负重行走,这就要求Hamstring腱的固定器材具有较高的生物力学强度.固定对ACL重建术的成功和术后活动有重要作用.
作者:夏春;周江南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显微内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远期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18例经显微内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远期疗效,术后随访3年以上,采用日本骨科学会下腰痛评分标准(JOA)进行疗效评定. 结果本组病例术后随访3年以上,优121例,良80例,可16例,差1例,优良率92.2%(201/218).结论显微内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远期疗效确切,娴熟的操作技巧和术后正确指导患者康复训练是确保手术效果的关键.
作者:邓勇;吴习威;张恭逊;费勤勇;吴德俊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应用LARS人工韧带重建前交叉韧带的可行性及近期疗效. 方法用法国产LARS人工韧带对16例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损伤行关节镜下ACL重建术.等距点钻胫骨、股骨骨道,将肌腱拉入骨道,韧带游离部分位于关节腔内,拉紧后2枚螺钉固定韧带,合并损伤同期处理. 结果手术时间51~86 min,平均64 min.术后无滑膜炎、韧带断裂、活动明显受限等并发症.16例均随访1.5~6个月,平均3.8月.按照IKDC评分标准:术前C级6例,D级10例;术后A级6例,B级9例, C级1例(χ2=6.264,P<0.05).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术前36~76分,(63.7±7.3)分;术后86~97分,(94.8±9.6)分(t=10.356,P<0.05). 结论关节镜下LARS人工韧带重建ACL,操作简便,可使膝关节获得即时稳定性,早期康复锻炼,大限度的防止关节功能受限,近期疗效满意.
作者:齐志明;王立德;于利;张卫国;王福生;崔兵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Ender钉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的疗效. 方法对24例儿童股骨干骨折采用小切口Ender钉内固定,术后单侧髋人字石膏固定患肢4周. 结果随访 6个月~2年,无一例出现骨折不愈合、延迟愈合 .有4例出现双下肢不等长,均小于1 cm.无明显跛行,下肢功能完全正常. 结论只要严格掌握其适应证和禁忌证,Ender钉治疗5~10岁儿童股骨干骨折具有切口小,解剖复位,不破坏骨膜、利于骨折修复,住院时间短,功能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冯林;王晓东;张锡庆;王科文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椎间盘镜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 方法改进部分手术器械,采用膝胸坐位,穿刺黄韧带进入椎管等方法,应用METRx进行腰椎间盘取出术550例. 结果随访6~36个月,平均21个月,疗效参考Nakai标准,优478例 (86.9%),良60例(10.9%),可6例(1.1%),差6例(1.1%).疗效差6例再次镜下扩大侧隐窝清理残留髓核疗效转良. 结论 METRx下行腰椎间盘取出术,创伤小、安全、疗效好,值得推广.
作者:李杰;刘传见;司佳亚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膝关节清理术治疗中重度软骨退变的膝骨关节炎的效果. 方法采用关节镜下膝关节清理术联合术后康复训练治疗17例(21膝)中重度软骨退变的膝关节骨关节炎. 结果手术时间55~100 min,平均75 min.无并发症发生.术后住院15~20 d,平均13 d.术中关节被动活动范围0°~120°,术后关节活动度0°~110°.随访5~36个月,平均21个月,良好6例(8膝),尚可9例(11膝),差2例(2膝).关节活动范围0°~120°结论关节镜下膝关节清理术对中重度软骨退变的膝关节骨关节炎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作者:吴青;蔚芃;何江涛;张志明;蒋成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后路经椎板间隙入路显微内镜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 方法腰椎间盘镜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6例. 结果 101例病例获得随访,疗效优92例(91.1%),良6例(5.9%),可3例(3.0%),优良率 97.0 %.结论镜下手术对脊柱稳定结构损伤小,术后恢复快,疗效可靠,适合于绝大部分单侧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作者:黄异飞;艾克拜尔·拜也都拉;赵疆;吴彦生;李建江;楚戈;项泽文 刊期: 200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