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辅助下扩大阴式子宫切除术适应证可行性探讨

徐彩临

关键词:腹腔镜, 阴式子宫切除术, 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扩大阴式子宫切除术适应证的可行性. 方法回顾分析48例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Laparoscopic assisted vaginal hysterectomy,LAVH)和32例阴式子宫切除术(Transvaginal hysterectomy,TVH)的临床资料.结果 LAVH组的手术成功率、适应证明显优于TVH组;而TVH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明显少于LAVH组. 结论 LAVH明显扩大TVH的适应证,使部分需要经腹子宫切除术(Transabdominal hysterectomy,TAH)的病人避免开腹手术.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胆管损伤修复术后胆管狭窄的处理

    目的探讨胆管损伤修复术后胆管狭窄的治疗方法. 方法回顾分析32例胆管损伤修复术后16例胆管再次狭窄的临床资料,12例再次行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4例原Roux-en-Y吻合口扩大再行盆式吻合术. 结果全部病例获随访,2例术后出现肝脏转氨酶ALT升高,给予保肝治疗,1月后均恢复正常.余1例随访0.5年,4例1年~3年,3例3年~5年,6例>5年,无黄疸、无胆管炎症状发作.12例术后1年B超检查扩张的胆管减小0 cm~0.5cm 5例,0.5 cm~1cm 7例. 结论胆管损伤修复术后胆管狭窄再次行手术治疗可获满意效果.

    作者:黄辉;萧荫祺;李为民;刘浩润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Symmetry主动脉吻合器在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应用

    目的总结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中使用Symmetry主动脉吻合器的近期效果. 方法 2002年9月~2003年6月,204例冠心病行OPCAB,其中167例使用大隐静脉移植物,应用Symmetry主动脉吻合器100例. 结果使用吻合器142个,吻合失败弃用2个,3个吻合口漏血需手工修补,成功率96.5%(137/142),近端吻合口(1.4±0.5)个/例,远端吻合口(3.5±0.8)个/例.近端吻合口血流量(46.5±22.3)ml/min.吻合器安装时间(4.0±1.1)min,吻合口完成时间均在10s以内,手术时间(3.2±0.4)h.手术死亡率1%(1/100),无围手术期心肌梗塞、脑卒中等并发症,出血二次开胸1例,但非吻合口出血.术后引流量(541±274)ml,输血率36.0%(36/100).术后住院(7.8±1.6)天. 结论 Symmetry主动脉吻合器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CABG术,近期临床效果满意,可缩短吻合时间和手术时间,避免主动脉钳夹,降低卒中并发症.

    作者:赵强;夏利民;王宜青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颅外颈动脉狭窄

    目的评价颅外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的安全性及近期疗效. 方法 2000年10月~2002年12月共收治颈动脉狭窄164例,其中颅外分叉部颈内动脉狭窄146例,单纯颅外段颈内动脉狭窄13例,单纯颈总动脉狭窄5例,采用自膨胀支架进行血管成形治疗. 结果 164例支架植入均获得成功,血管狭窄程度从治疗前(78.8±13.6)%降低到(10.2±7.5)%,围手术期无死亡及大卒中发生,1例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0.6%),1例出现小卒中(0.6%).145例获得随访,时间3月~30月(平均8.9月),随访期间无TIA及卒中发生,无死亡.术后6月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随访45例,再狭窄1例(2.2%),但无临床症状. 结论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是治疗颈动脉狭窄安全而有效的方法,短中期结果令人满意.

    作者:刘建民;洪波;许奕;黄清海;赵文元;张珑;周晓平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上消化道异物的内镜取出术--附110例报告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异物的临床特点及内镜取出术的方法及并发症. 方法总结我院1984年1月~2002年5月胃镜下诊治110例上消化道异物的临床资料. 结果内镜下异物取出成功率87.9%(94/107),并发症发生率10.6%(10/94).不同种类异物取出成功率:长形异物100%(22/22),圆钝形异物85.7%(30/35),尖锐异物84.0%(42/50);并发症发生率:长形异物4.5%(1/22),尖锐形异物18.0%(9/50),圆钝形异物0.不同部位异物取出成功率:食管84.8%(39/46),胃91.8%(45/49),十二指肠90%(9/10);并发症发生率:食管13.0%(6/46),胃8.2%(4/49),十二指肠为0. 结论内镜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术是有效、安全的方法.异物过大、过宽或怀疑有穿孔、患者不配合时不宜经内镜取异物.

    作者:林香春;丁士刚;周丽雅;林三仁;廖振林;康慧娟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X刀治疗脑膜瘤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X刀治疗颅内脑膜瘤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分析X刀治疗52例颅内脑膜瘤的临床资料.治疗周边剂量10Gy~20Gy,平均13Gy.随访方法为临床检查和头颅CT增强扫描检查. 结果治疗后出现一侧肢体轻偏瘫1例(1.9%),局灶性癫痫发作2例(3.8%);影像学显示无症状性瘤周水肿较术前明显12例(23.1%).影像学随访40例(76.9%),时间3月~92月,平均23月,肿瘤体积缩小18例(45.0%),无变化22例(55.0%). 结论 X刀治疗颅内脑膜瘤安全、有效.

    作者:王来兴;周晓平;胡小吾;刘建民;姜秀峰;曹依群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超声引导下微波凝固治疗肝癌进展

    对原发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以往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策略.但对于失去手术机会的肝癌病人,由于对化疗及放疗均不敏感[1],各种微创介入性疗法便成为主要手段,如经皮肝癌酒精注射、热盐水注射、冷冻、激光、核素、微波及射频消融术等,其中超声引导下微波凝固治疗(Microwave coagulation therapy, MCT)肝癌发展迅速,以其创伤小、安全可靠、操作简便、费用低廉、疗效显著、适应证广等特点,为国内外医学界所瞩目.本文就该项技术的多项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周苏晋;贾译清;谭旭艳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经颌下超声引导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舌癌4例

    目的探讨经颌下超声引导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舌癌的可行性和疗效. 方法 4例舌癌全麻下实施经颌下超声引导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肿瘤周边匹配剂量(Matched peripheral dose,MPD)90Gy~110Gy,每颗粒子活度0.50mCi~0.60mCi,平均植入4颗~9颗. 结果随访3月~8月,1例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1例进展,有效率75%(3/4).无治疗相关并发症发生. 结论经颌下超声引导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舌癌可行、安全、微创.

    作者:王俊杰;冉维强;马福容;朱丽红;刘江平;白静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腹腔镜下肾囊肿开窗引流术46例报告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经腹腔肾囊肿开窗引流的方法和价值. 方法回顾分析1996年8月~2002年8月46例肾囊肿在腹腔镜下经腹腔开窗引流的临床资料. 结果手术成功45例,1例因为早期缺乏经验,术中肾被膜破裂出血,处理困难中转开腹.无腹腔脏器损伤.全组随访3月~1年,平均7月,囊肿无复发. 结论腹腔镜下经腹腔肾囊肿开窗引流术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是安全可靠的手术方法.

    作者:单磊;张超;马永;王旺河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改良式腹腔镜下成人腹股沟疝修补术

    我院2001年4月~12月,引进微型腹腔镜手术,配合一次性腹腔闭合器及自制带线钩针行荷包内环口周边腹膜缝扎,配合使用巴德补片(BARD Composix)加强腹壁治疗成人腹股沟疝,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作者:师天雄;何荣佳;缪建航;廖家莲;陈彩红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右外侧小切口剖胸在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总结经右外侧小切口剖胸在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中应用的体会. 方法 1994年10月~2003年3月,共完成经右外侧体外循环下先天性心脏畸形矫治术1258例.心内畸形包括房间隔缺损293例、室间隔缺损604例、室间隔缺损合并房间隔缺损98例、法乐氏四联症177例、部分心内膜垫缺损29例及其它畸形57例.合并畸形包括:动脉导管未闭,永存左上腔静脉,二尖瓣关闭不全,肺静脉畸形引流,右室流出道狭窄等. 结果本组手术死亡9例(0.7%),其中5例因术后低心输出量综合征,2例因严重肺感染,1例因灌注肺,1例因肺高压危象.术后并发症36例(2.9%).体外循环时间(60.3±32.1)分(15分~359分),心肌阻断时间(37.7±24.6)分(3分~205分).术后机械通气(19.7±34.4)小时(1.5小时~401小时),住院时间(8.0±12.1)天(5天~300天). 结论右外侧小切口具有损伤小、瘢痕隐蔽、不破坏胸廓连续性、防止术后鸡胸等优点,符合微创外科的原则.

    作者:刘迎龙;闫军;李守军;于存涛;张宏家;魏波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电视纵隔镜辅助食管切除术安全性探讨

    目的比较电视纵隔镜辅助经纵隔食管切除术(Transhiatal esophagectomy,THE)与传统Ivor-lewis经胸食管切除术(Transthoracic esophagectomy,TTE)治疗食管中上段癌的疗效,探讨THE的安全性. 方法回顾分析1994年3月~2001年11月32例纵隔镜辅助THE和28例TTE(Ivor-Lewis手术)的临床资料. 结果两组在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25.0% vs. 10.7%)、肺部感染率(31.3% vs. 32.1%)、胸腔感染发生率(0% vs. 3.6%)、再次开胸比例(0% vs. 3.6%)、胃排空延迟发生率(3.1% vs. 21.4%)、术后入住SICU时间(4d±2.3d vs.5d±3.6d)和围手术期死亡率(3.1% vs. 7.1%)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HE组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28.1% vs. 7.1%,χ2=4.391,P=0.036)和心律失常发生率(43.8% vs. 17.9%,χ2=4.627,P=0.031)明显高于TTE.THE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TTE组(t=-3.100,P=0.003). 结论纵隔镜辅助THE是一种安全的手术方法,随着术者经验的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望进一步下降.

    作者:谭黎杰;徐正浪;仇德惠;王群;郑如恒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内镜在骨关节外应用的进展

    自法国Phillipe Mournet 成功实施第一例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以来,内镜技术在腹部外科的应用逐渐普及与深化,并逐步推广至妇科、泌尿外科、胸心外科、骨科、整形外科等各手术科室.内镜在骨关节的应用已有诸多的报道,本文就内镜在骨关节外的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郑宪友;史其林;顾玉东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的住院费用对比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的住院费用. 方法 LC开展初期 (1991年)和成熟期 (2000年)选取LC 100例与同一时期开腹胆囊切除术(OC)100例住院费用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LC开展初期,LC组住院费用总费用(2575.86±261.61)元明显高于OC组(1240.61±382.67)元(t=28.805,P<0.001),主要与手术及材料费用高(t=199.833,P<0.001)有关.LC开展成熟期,LC组住院费用总支出(5833.00±464.97)元明显低于OC组 (7489.26±2491.24)元(t=6.535,P<0.001),虽然手术及材料支出仍高 (t=17.029,P<0.001),但药品、床位、检查等项均低于OC组(t值分别为8.839、12.005、6.203,P<0.001). 结论随着LC技术的成熟,费用降低已成为其一大特点.

    作者:刘鄂长;陈训如;韩江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腔镜下甲状腺腺瘤切除术

    目的探讨腔镜下甲状腺腺瘤切除术的可行性. 方法 2002年6月~8月6例甲状腺腺瘤采用腔镜下甲状腺腺瘤切除、甲状腺腺叶切除、甲状腺腺叶次全切除、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 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手术,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80min~170min,平均108min.出血量极少.无喉返及喉上神经损伤表现.住院时间6天~16天,平均9.8天. 结论腔镜下甲状腺腺瘤切除术可行,此术式安全,美容效果好,对于单纯腺瘤的患者可首选.

    作者:黄建平;葛茂军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腔镜甲状腺切除术

    甲状腺疾病多发于青年女性.传统的甲状腺切除术在颈部留下6cm~8cm手术疤痕,给患者造成心理压力.

    作者:吴东波;王存川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微创心脏瓣膜外科的基本技术与临床应用

    随着心脏外科的手术技术、麻醉、体外循环和围手术期监护等各个方面水平的提高,心脏瓣膜外科手术方法已逐步成形,与心脏手术相关的死亡率和发病率也逐渐下降.因此,在保证手术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为美观、减少损伤、加快恢复和减少医疗费用的目的,以小切口手术和内窥镜为主的微创心脏瓣膜手术(Minimally invasive valve surgery,MIVS)的研究正越来越受到重视,一系列新技术和新器械的不断研发为微创心脏瓣膜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近年来,微创心脏瓣膜外科得以迅速发展,正在逐步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独立学科.

    作者:徐志云;金海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微创心脏外科值得正视的几个问题

    微创心脏外科(Minimally invasive cardiac surgery,MICS)是指使用有别于传统心脏外科的手术方式,以达到降低手术创伤和并发症,加快患者恢复速度,缩短住院时间和降低医疗费用的目的.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MICS得到迅速发展,在学术上已经形成一个学科呈现于心脏外科领域,并对传统心脏外科产生很大的冲击.

    作者:胡盛寿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ERCP和EST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作用

    目的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联合应用内镜技术治疗伴有胆总管结石的胆囊结石病人的疗效. 方法对210例(同济医院124例,武汉市第四医院86例)LC术前、术后可疑合并胆总管结石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ophy,ERCP)和内镜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 结果 LC术前ERCP发现胆总管结石69例,EST清除63例,清除率91.3%(63/69);LC术后ERCP发现胆总管残留结石9例,EST清除8例,清除率88.9%(8/9). 结论 LC联合ERCP、EST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使病人避免开腹手术.

    作者:游建;王平;李新民;卢兴培;陈孝平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胸腔镜技术在心脏直视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总结122例胸腔镜下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经验,探讨此种方法的手术适应证、操作方法及优缺点. 方法患者仰卧位,右肩背部垫高,气管插管,股动静脉插管,右腋中线第7肋间、右锁骨中线第4肋间、右腋中线第4肋间各打一个直径2cm的孔,第三切口插入上腔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阻闭升主动脉,冠脉冷灌,心脏停搏,切开心脏,进行心内畸形矫治.所有房、室间隔缺损手术的心内操作均完全在镜下进行;其余手术在胸腔镜辅助下完成. 结果 122例手术均获成功,无手术死亡,2例室间隔缺损出现一过性Ⅲ度房室传导阻滞,4例因胸引量偏多,二次开胸止血.术后心脏杂音消失,心脏超声检查示无心内分流.全部病例获随访,随访时间1年~3年,无远期死亡及残余漏. 结论胸腔镜体外循环下可完成房、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的全部心内操作,创伤小,恢复快,易为患者接受,但应注意手术适应证的选择.

    作者:蔡振杰;俞世强;程云阁;徐学增;段大为;王红兵;陈文生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踝关节软组织撞击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

    目的探讨踝关节软组织撞击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 方法 1995年3月~2001年5月,我科共收治踝关节软组织撞击综合征36例.其中经MRI检查后行踝关节切开嵌夹软组织切除术14例,关节镜检查及镜下切除嵌夹软组织22例.结果随访36例,时间6月~7年,平均22月,优9例,良19例,可7例,差1例,优良率77.8%(28/36). 结论关节镜检查及镜下手术是治疗踝关节软组织撞击综合征有效方法.

    作者:刘洪涛;徐强;于丽;周路纲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