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如何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查询本刊

本刊编辑部

关键词:国家, 新闻出版
摘要:
中华疝和腹壁外科(电子版)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术后预见性护理程序的应用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程序在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1月至2014年4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行腹腔镜食道裂孔疝修补联合胃底折叠抗反流术患者1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预见性护理程序,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手段,比较二组患者术后护理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2.9%)明显低于对照组(28.6%)(χ2=5.85,P=0.00)。结论预见性护理可有效减少腹腔镜食道裂孔疝修补和胃底折叠抗反流术术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提高护理服务和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俭;蒋媛;张成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无张力疝修补术后网塞远期致结肠穿孔一例

    患者男,84岁。主因“突发上腹部持续性绞痛7 h”入院。患者伴有恶心、发热,无呕吐,发病以来未排便,有便秘史。入院前于急诊行X线检查示:右膈下新月形游离气体,考虑“上消化道穿孔”。既往患者十年前曾行左侧腹股沟手术,家属无法提供具体手术原因及手术方式等相关资料。入院后查体:左侧腹股沟区可见长约6 cm陈旧性手术瘢痕,全腹肌紧张,呈板状腹,全腹压痛,有反跳痛,肝浊音界缩小,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2次/min。急诊于全身麻醉下行开腹探术,探查胃、十二指肠、小肠、肝脏、胰腺、胆囊、脾脏未见异常;见腹腔内混浊渗液及乙状结肠穿孔。于膀胱左侧与左侧腹股沟韧带之间可见一质硬肿物,活动度差,与膀胱及腹股沟韧带关系密切,界限不清与左侧腹肠管有接触。完整切除膀胱左前方质硬肿物,肿物呈圆锥形,长约3 cm,直径约1.5 cm。剖开肿物可见内部为单丝纤维结构。考虑为前次手术放置的人工材料并且侵蚀所致乙状结肠穿孔(图1~2)。遂行乙状结肠部分切除术并乙状结肠近端造口术。术后病理回报:乙状结肠,镜下见肠壁水肿伴中心炎反应,部分肠管变薄破裂,浆膜面见炎性肉芽组织及灶性异物细胞反应,肠系膜充血、水肿。膀胱肿物,纤维结缔组织及肌组织内检见异物伴炎症及异物巨细胞反应。术后诊断为乙状结肠穿孔,考虑疝修补塞状人工材料侵蚀所致,左侧腹股沟充填修补术后。

    作者:郭春利;任冰冰;孙惠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第八届年会暨2015年北京疝和腹壁外科国际学术研讨会第一轮通知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Morgagni疝一例

    患者女,67岁,因“间断上腹部饱胀伴呃逆3年,加重3 d”于2014年6月9日入院。3年前,患者自觉上腹部饱胀感,间断出现呃逆,与进食无关。3d 前饱餐后出现明显腹胀、恶心、呕吐等。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尚可,右下肺未闻及呼吸音,可闻及肠鸣音,右上腹深压痛,无反跳痛和肌紧张。入院前立位腹平片示右下肺可见半圆形密度增高影,胸部CT示部分结肠及网膜组织经胸骨后突向右侧胸腔,右肺中叶及下叶部分肺体积缩小萎缩。术前诊断:膈疝。

    作者:林俊青;赵磊;刘春庆;王雄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女性腹股沟区肿物超声影像分析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女性腹股沟包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的高频探头及低频探头,对2005年10月至2013年10月,河南省濮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5例腹股沟包块女性患者进行详细检查,观察其二维及彩色多普勒图像,并对声像图进行分析总结。结果105例腹股沟区包块中,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为腹股沟疝74例,子宫圆韧带囊肿10例,肿大淋巴结15例,圆韧带子宫内膜异位证1例,实性肿物3例,血肿2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清楚显示腹股沟包块内部结构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是诊断与鉴别诊断的首选方法,可为临床诊疗提供可靠信息。

    作者:南淑伟;孙琦;李小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征订征稿启事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钳式针辅助单孔腹腔镜微创治疗儿童腹股沟斜疝的护理

    小儿腹股沟疝是儿童常见疾病和多发病,80%的患儿于出生后3个月发病[1],斜疝发病率较高,约99%。属于先天性疾患,其病因主要是先天性腹膜鞘状突未闭或闭合不全所致,治疗仅需要做疝囊高位结扎便能达到治愈目的。随着微创外科的发展,其治疗术式从传统开放手术逐渐转为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自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采用钳式针辅助单孔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106例,戳孔小,痛苦少,无复发,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程莉丽;商玉环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医学科技论文中缩略语的使用原则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自固定补片在经腹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临床应用

    2011年12月至2013年6月,乐山市人民医院外一科开展经腹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TAPP),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健;朱明杰;李亚平;杜波;但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开放式前入路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627例

    目的:总结开放式前入路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至2008年6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进行手术的627例(708侧)患者,应用局部麻醉下的开放式前入路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结果单侧平均手术时间(37±11)min。患者术中疼痛评分平均3.63分,术后2 h疼痛评分3.13分,术后1周疼痛评分2.12分。术后需用镇痛药物13例(2.1%),术后主要并发症包括:术后1年复发6例(1.0%),3年7例(1.1%),5年7例(1.1%);腹股沟区感觉异常53例(8.4%),腹股沟区不适感56例(8.9%),慢性疼痛3例(0.5%);浆液肿35例(5.6%);血肿13例(2.1%),尿潴留8例(1.3%),切口感染5例(0.8%),肠梗阻1例(0.2%)。结论开放式前入路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花荣;姚琪远;陈浩;丁锐;何凯;许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第二十一批特约编委名单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聚丙烯疝补片穿透肠壁进入肠腔一例

    患者男,46岁,1996年12月行“右侧腹股沟无张力修补术”,2014年3月28日开始出现阵发性右下腹疼痛,程度剧烈,渐转移至脐周痛,10 min发作1次,3月30日脐周痛再发,4月1日就诊当地医院诊断为肠梗阻,予胃肠减压,禁食水,输液治疗8 d,症状缓解出院,出院后半流质饮食,4月12日脐周痛再发,再次入院治疗,近4 d无腹痛腹胀,有少量大便排出,为进一步诊治就诊我院,4月19日门诊腹部 CT示:(1)回肠远端及回盲部管内混杂团块影,邻近肠壁毛糙、脂肪间隙模糊:考虑食物残渣滞留并肠管炎性改变。(2)右侧腹股沟疝术后改变,局部轻度肠粘连可能(图1)。4月22日肠镜检查:回盲部见一大小约3 cm ×4 cm异物,与肠壁粘连,周边黏膜充血水肿,考虑因患者曾行右斜疝无张力修补术,腹痛为手术修补片嵌入肠腔,异物刺激所致(图2)。4月25日全腹部CT平扫+增强:与前片比较原回肠远端及回盲部管内混杂团块影部分移动至结肠内。患者住院期间一直予以流质饮食,大便通而不畅,量较少,4月28号患者自行排出部分补片(图3),大便恢复正常,正常饮食后未见明显不适,4月30日复查全腹部CT平扫:与前片比较回盲部肠管内及乙状结肠可见不规则及条状高密度影,部分小肠壁增厚,肠腔稍显狭窄(图4)。5月5日复查肠镜:于盲肠近阑尾处可见一异物嵌入盲肠肠壁,大小约3.0 cm ×1.5 cm (图5)。

    作者:徐余兴;汪晓明;郭旗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日间手术96例

    局部麻醉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日间手术,由于其治疗过程快捷安全,近几年已在临床开展。总结北京市平谷区妇幼保健院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96例腹股沟疝患者开展局部麻醉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日间手术,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保起;王红超;张靖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外科专业医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及指导对策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每年进入就业市场的医学毕业生数量持续增加。医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深入分析造成外科专业医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从根本上找到一条促进外科专业医学生就业之路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从主观、客观等层面分析了医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并提出了加强就业指导,将就业与创业相结合,鼓励外科专业医学生创业,用创业带动就业等解决方法推动就业。倡导社会各个层面应该为外科专业医学生的就业和创业提供良好的支撑平台,通过完善就业服务来解决外科专业医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作者:安娜;门阳;张瑜;南静;柳柳;李晓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后补片感染12例

    目的:探讨和总结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感染致补片去除术的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5月至2014年2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出现感染患者12例,其中9例患者均行手术取补片。结果9例患者均行手术切口治愈,疝无复发,均随访中。结论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预防感染为重,采用个体化治疗方法。

    作者:阿扎提江;艾力·马合木提;阿力木江;克力木;张成;于文庆;阿里木;艾克拜尔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儿童腹股沟疝个体化治疗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儿童腹股沟疝个体化治疗方法在临床的应用,为儿童腹股沟疝的外科治疗提供相对合理的方案。方法2009年3月至2013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共对765例腹股沟疝患儿开展个体化治疗方案,记录患者手术前后的临床参数,观察并分析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术后随访观察14~66个月,未出现伤口感染、戳孔血肿、戳孔疝、慢性疼痛或异物感,无疝复发病例。小儿腹股沟疝组术后发生阴囊积液45例,青少年腹股沟疝组发生阴囊积液25例。结论儿童腹股沟疝个体化治疗,目前是一种有效且相对合理的治疗方案,有助于疾病的佳治疗,且对患儿的创伤相对较小,利于临床的推广。

    作者:叶晋生;申英末;陈杰;刘素君;王明刚;孙立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关于“症”、“证”、“征”的规范用法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李金斯坦无张力疝修补术140例

    腹股沟疝是普通外科常见病。随着腹股沟疝修补手术方式的不断改变,术后复发率依然达到10%~15%[1-2]。Lichtenstein等提出无张力疝修补的概念[3],使得术后复发率控制在1%以内[4]。经过多年的推广应用,Lichtenstein无张力疝修补术理念逐渐被基层医师所接受。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05年5月至2013年5月,山东省胶州市人民医院行Lichtenstein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140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宋大鹏;盛歆寐;匡如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直接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2015年主题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中华疝和腹壁外科(电子版)杂志

中华疝和腹壁外科(电子版)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