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康清;孙培吾;黄文起;陈秉学;谭洁芳;黄伟明
支气管胸膜瘘合并严重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一直较为棘手,我们采用双腔气管插管单肺机械通气对1例病人进行治疗,取得成功.现报道如下.
作者:袁月华;熊艳;骆荣华;周芸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11,12-EET(11,12-epoxyeicosatrienoic acid)对未成熟兔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利用非循环式Langendorff灌注装置将16只未成熟离体兔心制成缺血再灌注模型,随机分成对照组(st.Thomas No.2液为停搏液及保存液)和实验组(st.Thomas No.2液加11,12-EET为停搏液及保存液).测定心脏保存(4℃)8 h、再灌注(37℃)30 min的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变化压、舒张末压、大压力变化速率、冠状动脉流量以及心肌含水量、心律失常评分和心肌酶CK、LDH、心肌超微结构改变等.结果(1)实验组的心功能恢复率、心肌水肿程度、心肌超微结构和心肌酶及心律失常评分改变均优于对照组.(2)与保存前相比,实验组的心功能无显著性改变,心功能恢复基本接近保存前水平.结论st.Thomas№.2液中加入11,12-EET可增强对未成熟兔离体心脏的保存效果.
作者:周明阳;吴清玉;钟星;龙村;温复兴;覃筱燕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病人女,61岁.左上腹胀痛不适2周,腹部CT提示脾脏占位性病变.于2002年2月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中发现脾脏中上极实质内有一 9 cm×9 cm×9 cm肿块,行脾脏切除术.
作者:王征;归嘉伟;郭志强 刊期: 2004年第01期
1963年3月至2002年2月,我们手术治疗纵隔神经源性肿瘤8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谭群友;王如文;蒋耀光;范士志;周景海;龚太乾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病人男,58岁.进食后梗噎感伴胸骨后钝痛16个月余.查体无明显异常.上消化道造影检查示食管中上段右侧偏后部可见一局限性压迹,约2.5 cm长,边缘光滑,未见明显黏膜破坏,管壁软,扩张性好.胃镜检查:距门齿25 cm食管后壁可见一肿物,约2 cm×1 cm,向腔内突起,表面黏膜光滑.活检病理诊断为慢性炎症.2周后复查胃镜,见肿物表面黏膜稍凹陷,粗糙;10 d后再次复查时见黏膜光滑完整.术前诊断:食管平滑肌瘤.
作者:李爱国;徐春明;廉军要;陈杰 刊期: 2004年第01期
2000年8月至2002年4月,我们为6例病儿在非体外循环下行心外管道全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楚军民;吴清玉;郭少先;许建屏 刊期: 2004年第01期
例1 女,22岁.心脏杂音20年,1年前曾因继发孔房间隔缺损(房缺)在外院行体外循环(CPB)下探查,因心内畸形复杂放弃手术.查体:P2亢进,胸骨左缘2、3肋间闻及2/VI级收缩期杂音.心电图示右束支不完全阻滞.X线胸片示肺充血,左纵隔影增宽.心脏彩色超声示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三房心并继发孔房缺.2001年12月在全麻、中度低温CPB下手术.术中因心脏粘连严重未完全游离,停跳后切开右心房,见中央型房缺约2.0 cm,冠状静脉窦口扩大,房缺及窦口探查左房未见三房心畸形,左上腔静脉引入冠状静脉窦,窦壁与左房间有2 cm大小交通,经窦口插左上腔静脉引流管,确诊为先心病无顶冠状静脉窦综合征(ⅡA型),用4-0滑线连续缝合涤纶补片修补冠状静脉窦壁缺损及继发孔房缺.术毕心脏自动复跳,CPB 54min,升主动脉阻断25 min.病人术后康复出院.
作者:张位星;陈胜喜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病人男,39岁.发热1年,体温39.0℃~42.0℃,抗生素、氯喹及中药治疗无好转.X线胸片示左肺门肿物3个月.CT检查示左肺门类圆形肿物影,可见造影剂充填,密度不均,边缘可见环行低密度区,CT值约21 Hu.肺动脉造影检查于左肺门处可见一圆形搏动性肿物,基底动脉显影不清晰.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术前诊断:左肺动脉瘤(PAA).
作者:杨金良;梁建伟;张力克;黄刚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体外循环(CPB)心脏手术后肺功能受损的程度,研究乌司他丁(Ulinastatin,UTI)对体外循环心脏手术肺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病人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Ⅰ组,20例),UTI 1万U/kg组(Ⅱ组,20例),UTI 2万U/kg组(Ⅲ组,20例).对术后肺功能指标OI、VD/VT、PA-αO2、CaO2、SaO2和PaO2进行观察以及比较呼吸机支持的时间,气管插管拔除后24 h内的自主呼吸频率和呼吸情况的改变.结果Ⅰ组术后各时点所有病人OI、VD/VT、PA-αO2分别较CPB前增大(P<0.05),而CaO2、SaO2和PaO2均下降(P<0.05).术后各时点Ⅲ组的OI值均明显低于Ⅰ、Ⅱ组(P<0.05);与Ⅰ、Ⅱ组比较,Ⅲ组术后12、24 h的PA-αO2值下降幅度显著(P<0.05),CaO2、SaO2和PaO2的下降较少,但差异有显著性(P<0.05).Ⅲ组呼吸机支持时间短,气管插管拔除后自主呼吸频率慢但平顺,肺部罗音的发生率低,改变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体外循环过程造成肺损害,表现为一些亚临床性肺功能损伤.乌司他丁对肺功能有保护作用,其中2万U/kg组肺保护作用优于1万U/kg组.
作者:徐康清;孙培吾;黄文起;陈秉学;谭洁芳;黄伟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我们采用经右锁骨下动脉插管深低温停循环(DHCA)行持续选择性脑灌注技术,手术治疗累及主动脉弓的胸主动脉瘤或主动脉夹层病人19例,均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杨苏民;徐平;曹倩 刊期: 2004年第01期
肺叶切除加纵隔淋巴结廓清是目前治疗肺癌的标准术式,但纵隔淋巴结廓清的程度与近期手术效果及远期生存率的关系一直是多数学者争论的焦点.我们分析349例肺癌病人肺叶切除术纵隔淋巴结廓清程度与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关系,以期为肺癌术式选择及术后管理提供依据.
作者:董博鸣;张林;张文涛;殷洪年;李厚文 刊期: 2004年第01期
2000年7月至2002年6月,我们为4例完全性大动脉错位、室间隔缺损伴重度肺动脉高压病儿施行姑息性大动脉调转术,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庄建;张镜方;陈欣欣;陈寄梅;岑坚正;丁以群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总结冠状动脉左主干狭窄(LMS)的外科治疗效果和临床经验.方法l999年1月至2003年6月,225例LMS病人接受了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平均年龄63.4岁.左室射血分数(LVEF)≤0.30 11例.6例急诊手术,其中3例术前放置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76例在常规体外循环下手术;149例应用非体外循环不停跳技术,术中改为体外循环5例.其中13例全动脉化、3例全静脉化旁路移植术.结果平均术前住院2.3 d.平均每例远端吻合口2.95个.死亡13例(5.78%).结论尽管LMS是预示CABG术后死亡率的独立危险因素,但CABG现在仍是其治疗的第一选择,且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黄方炯;叶穗晖;杨禁非;孙东;吴强;于建波 刊期: 2004年第01期
主动脉二叶瓣畸形(bicuspid aortic valve,BAV)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畸形[1],不仅可发生主动脉瓣狭窄、关闭不全、感染性心内膜炎,而且可导致升主动脉瘤样扩张,甚至并发主动脉夹层[2].我们总结了1995年1月至2002年4月26例BAV伴升主动脉瘤样扩张的外科治疗经验.
作者:徐志云;张宝仁;邹良建;梅举;韩林;郎希龙 刊期: 2004年第01期
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难度较大,近几年发展比较缓慢.我们采用手辅助的方法经右侧膈肌进入胸腔完成食管肿瘤和淋巴结摘除,取得了良好的近期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杜贾军;孟龙;陈景寒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线粒体内膜ATP敏感钾离子通道开放剂二氮嗪加入St.Thomas液内对缺血再灌注后豚鼠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24只豚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取离体心脏的乳头肌标本,充氧台氏液灌注平衡80 min.分别灌注不同的停搏液,停搏30 min,复灌60 min.对照组灌注St.Thomas液;处理组灌注含二氮嗪的St.Thomas液;阻滞剂组,在平衡后15min加入Glibenclamide,余同处理组.结果处理组的复跳时间明显短于其他两组(P<0.05).再灌注后处理组的动作电位振幅(APA)、动作电位超射值(OS)、动作电位大除极速度(Vmax)、50%动作电位时程(APD50)及90%动作电位时程(APD90)的恢复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处理组复灌早期的APD50和APD90明显少于对照组和阻滞剂组.结论含二氮嗪的St.Thomas液能够促进缺血再灌注后心肌功能的恢复.
作者:张凯伦;杨运海;胡志伟;孙宗全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总结合并异常冠状动脉的法洛四联症和右心室双出口一期根治术的经验,探讨有关外科技术的改进.方法 1995年6月至2002年6月完成该类一期根治术12例,其中2例采取了肺动脉移位、3例在游离的左前降支下加宽右室流出道、5例改变右室切口并在冠状动脉下缝合、2例经肺动脉和右房疏通流出道.结果无手术死亡.随访3个月~6年,无晚期死亡和并发症发生.结论合并异常冠状动脉的法洛四联症和右心室双出口的一期根治手术是可行的,且效果良好,但必须采用适当的外科技术以保护异常的冠状动脉.
作者:郑晓舟;张广福;姜冠华;梁家立;杨哲;张鲁英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目前治疗冠心病有效手段之一.移植血管常用材料有大隐静脉、桡动脉等.静脉来源相对丰富,但管壁薄、缺乏弹性,易形成血管瘤,从通畅率考虑应尽可能多用动脉材料[1],但自体动脉有限.血管组织工程学指应用正常的血管壁细胞与细胞外基质(天然的或人工合成的细胞外基质)成分,制备重建和再生血管材料[2].组织工程化血管,可以满足移植血管材料的问题.
作者:程光存;严中亚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我们自1988年至2001年有选择性采用非开胸食管内翻拔脱术治疗食管癌39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志飞;孙耀昌;李建秋;赵学维;钟镭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分析、统计我们应用3种不同管径静脉管、>16岁者行体外循环插管手术病人资料,讨论1.0 cm2(0.44×3/32英寸)静脉管的优越性,总结如下.
作者:林晓铭;倪一鸣;施丽萍;陈英莲;钱林锋 刊期: 200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