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手足口病感染细菌分布与药敏试验分析

段树鹏;侯丽娟;朱利红;王宏伟;宋新文;申保生;李伟伟

关键词:手足口病, 细菌, 感染, 耐药性
摘要:目的:调查手足口病感染的细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4年3月162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发生感染部位、细菌种类、药敏试验结果,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62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中发生细菌感染51例,感染率为31.5%;≥3岁手足口病患儿发生细菌感染率明显高于<3岁患儿( P<0.05);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共21例占41.2%;共检出55株细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46株占83.6%;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氨曲南耐药率较高,均>80.0%,未发现耐亚胺培南菌株。结论手足口病患儿发生细菌感染与患儿的年龄、住院时间明显相关,感染主要发生在下呼吸道,大肠埃希菌是感染的主要细菌,耐药现象较为严重,应引起临床重视。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相关文献
  •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分析

    目的:分析泌尿系感染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2-2013年住院及门诊泌尿系感染患者送检尿液标本,采用 VIT EK‐2 Compact 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对检出大肠埃希菌进行鉴定、药敏试验及ESBLs检测,采用WHONET 5.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2-2013年从尿液标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482株,检出大肠埃希菌260株,其中检出 ESBLs大肠埃希菌139株,检出率为53.5%,2012年产ESBLs大肠埃希菌49株,检出率为43.4%,2013年产ESBLs大肠埃希菌90株,检出率为61.2%;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均产生严重耐药性,对头孢曲松、头孢唑林和氨苄西林的耐药率高达100.0%。结论泌尿系感染产ESBLs大肠埃希菌检出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及时准确地分析耐药性,对于控制耐药菌株的传播,指导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何秀娟;王力学;李全亭;刘国栋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微量元素联合兰菌净预防老年人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多种微量元素联合兰菌净预防老年人呼吸道感染效果,以期为老年人预防呼吸道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于2003年1月-2010年3月进行健康体检人员98名,年龄52~71岁、平均(61±4.2)岁,随机分为研究组51名和对照组47名,研究组给予兰菌净舌下滴入联合微量元素口服,对照组单纯给予多种微量元素口服用药,比较两组老年人用药前后免疫球蛋白(IgA、IgG、IgM )含量变化及用药后1年内发生呼吸道感染次数,数据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用药前两组老年人免疫球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用药后两个月研究组IgA、IgG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IgM 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两组老年人进行随访,1年内51名研究组发生1、2次及≥3次呼吸道感染发生率分别为21.57%、9.80%及1.9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43%、12.77%及10.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多种微量元素联合兰菌净能有效预防与减少老年人呼吸道感染次数,免疫球蛋白均有所增加。

    作者:周小果;郑大炜;韩玉辉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患儿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与药敏分析

    目的:分析患儿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医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43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分离的病原菌进行培养鉴定,分析病原菌分布情况并测定细菌耐药性,采用EXCEL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从143例患儿的下呼吸道分泌物中共分离培养出62株病原菌,阳性检出率为43.36%,其中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32株占51.61%,其次为革兰阳性菌共30株,占48.39%;前3位病原菌依次是肺炎链球菌、金黄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分别占25.81%、16.13%及16.13%;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全部耐药,对万古霉素及替考拉宁均不耐药;革兰阴性菌对氨曲南的耐药率高,占72.4%,对亚胺培南没有耐药菌株检出。结论分析患儿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将有助于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作者:陈华;赵华;袁拥华;杜甦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ICU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对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的危险因素、病原菌分布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分析,为临床工作提出建设性意见。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case‐control study )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9月医院IC U行机械通气的患者共190例作为研究对象,于机械通气前、后各采集患者痰液和呼吸道分泌物标本进行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记录病原菌的分布和药敏试验结果。结果医院 VAP的发生率为48.4%;患者高龄、机械通气时间、使用糖皮质激素、制酸药物、留置胃管、多种抗菌药物联合应用为VAP发生的危险因素( P<0.05);检出的162株病原菌中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102株占63.0%,多数病原菌存在多药耐药性。结论多种因素与VAP的发生密切相关;病原菌分布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菌株多药耐药性现象较普遍。

    作者:张军艳;何启强;周波;邓显峰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病原学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感染病原菌分布和耐药率,为疾病的防治提供经验及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重症医学科二区收治的164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临床资料,API鉴定系统对痰液标本进行菌株的分离和鉴定,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扩散法,数据采用Excel表格进行分析。结果164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共检出病原菌146株,其中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97株占66.44%,常见的革兰阴性菌依次为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耐药率较高,分别为100.00、93.75%,对亚胺培南、环丙沙星和阿米卡星耐药率低,均<30.00%;铜绿假单胞菌对环丙沙星、阿米卡星敏感,耐药率分别为20.83%、16.678%,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耐药率较高,分别为83.33%、95.83%。结论老年重症肺炎仍以革兰阴性菌感染为主,各菌株均表现出了较高的耐药性,多药耐药情况严重,临床应该根据病原学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作者:黄鹏;黄寨;秦文波;陆政;莫祖聪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严重烧伤患者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临床分析与耐药性监测

    目的:探讨严重烧伤患者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临床特征以及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4年4月严重烧伤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465例,对其感染部位进行统计,分离菌株进行体外耐药性监测并统计多药耐药菌的耐药模式,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65例严重烧伤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以创面感染为常见,共发生310例占66.67%,其次是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感染;465株铜绿假单胞菌对米诺环素的耐药性高,耐药率为84.95%,其次是头孢噻肟、庆大霉素及妥布霉素;26株多药耐药菌株中对头孢吡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为常见,耐药率42.31%,其次是对头孢吡肟+阿米卡星耐药率19.23%。结论严重烧伤患者医院感染铜绿假单胞菌以创面感染为主,其次为呼吸系统及泌尿系统感染,应采取必要措施积极预防感染发生,一旦发生感染可以阿米卡星或哌拉西林/他巴唑坦联合除头孢吡肟外的其他抗菌药物进行早期治疗。

    作者:王公明;蔺景双;郝兴亮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晚期肺癌化疗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晚期肺癌患者化疗期间并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预防肺癌化疗患者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2013年5月医院收治的晚期肺癌化疗患者共527例,调查分析患者感染因素,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527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106例,感染率为20.11%;共分离出病原菌128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71株占55.47%;非条件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侵入性操作、住院时间、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及年龄与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密切相关,是晚期肺癌患者化疗期间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侵入性操作、住院时间长、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及患者高龄是肺癌晚期患者化疗期间并发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具有感染高风险的患者应在临床中做好相应的重点监护工作,重视对患者的免疫支持治疗。

    作者:尚学琴;王继营;段玉印;俎云芬;田丹;阎婷婷;刘建芳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肝胆外科患者术后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目的:探讨肝胆外科患者术后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预防和治疗肝胆外科患者术后感染提供科学指导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11月-2013年11月肝胆外科72例术后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送检的标本进行培养,并对检出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分析,数据采用WHONET 5.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72例术后感染患者共检出86株病原菌,标本来源主要为胆汁占25.58%;86株病原菌中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55株占63.95%;革兰阴性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妥布霉素与阿米卡星有较低的耐药性,均<40.00%。结论医务人员在治疗过程中应严格无菌操作,病原菌对临床上常用的抗菌药物具有较高的耐药性,肝胆外科患者术后出现感染后应及时选择耐药性比较低的抗菌药进行治疗。

    作者:鲍继锋;鲍星;吴哲高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5E 康复模式对降低腹膜透析患者医院感染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5E康复模式对腹膜透析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的临床研究,以寻找有效方法降低医院感染率。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4年10月240例腹膜透析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20例,试验组采用5E康复模式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医院感染率及感染病原菌分布,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试验组腹膜透析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6例,感染率13.3%,对照组发生感染41例,感染率34.2%;试验组与对照组感染患者检出病原菌均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分别占28.3%与27.8%,其次依次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假丝酵母菌及阴沟肠杆菌。结论5E康复模式有助于降低腹膜透析患者医院感染率,是一种有效的临床护理康复模式。

    作者:羊永梅;周君;潘妙霞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肺癌患者胸腔镜术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流程降低医院感染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胸腔镜术实施快速康复外科(FTS)流程对肺癌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影响,为降低肺癌手术患者医院感染提供预防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2013年5月行肺癌手术229例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患者的手术方式将其分为A组行胸腔镜术实施FTS流程83例、B组行单纯胸腔镜手术71例、C组行传统开胸肺切除术75例;比较3组患者临床各项指标及术后发生感染情况,采用SPSS 19.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B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C组(P<0.05),A、B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术后医院感染7例,感染率8.43%,B组患者术后医院感染11例,感染率15.49%,C组患者术后医院感染16例,感染率21.33%,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胸腔镜术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流程有助于加快患者的术后康复,明显缩短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降低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率,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刘与友;刘玳瑄;吴朝晖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益生菌联合小麦纤维素对妊娠晚期孕妇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目的:观察益生菌联合小麦纤维素对妊娠晚期便秘孕妇肠道微生物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收集2012年3月-2013年10月156例妊娠晚期便秘孕妇,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78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相同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口服益生菌联合小麦纤维素治疗,在治疗前1d及治疗2周后分别检测并比较两组孕妇肠道微生物的变化,同时比较两组疗效,数据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孕妇治疗前乳杆菌属及肠球菌属的菌落数分别为(8.29±0.71)CFU/g及(10.26±1.12)CFU/g ,治疗后分别为(9.35±0.82)CFU/g及(11.33±1.21)CFU/g ,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1);治疗组孕妇酵母样真菌菌落数治疗前为(4.13±0.53)CFU/g、治疗后为(3.53±0.44)CFU/g ,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亦较对照组治疗后明显降低(P<0.01)。结论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益生菌联合小麦纤维素可增加妊娠晚期合并便秘孕妇肠道乳杆菌属等益生菌,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增加妊娠晚期便秘治疗的有效率,临床疗效确切,并安全可靠。

    作者:陈惠娟;孙建利;夏舟岚;马英英;陆月红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脑出血患者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呼吸道定植的耐药性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脑出血患者感染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 RS A )呼吸道定植的临床特征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并制定预防感染措施。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慢性脑出血后M RS A呼吸道定植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包括M RS A来源、临床症状、定植部位和耐药率,进行回顾性分析,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慢性脑出血患者M RSA呼吸道定植主要检出标本为痰液、咽拭子、脓液、分泌物、血液等,其中痰液标本检出率>80.0%;M RS A主要定植部位位于鼻前庭达85.0%;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肺炎占66.7%,此外皮肤软组织感染也较高,占15.5%;M RS A对四环素、氨苄西林和苯唑西林完全耐药,耐药率均100.0%。结论慢性脑出血后M RS A呼吸道定植菌株表现为多药耐药性和高耐药性,万古霉素和甲氧苄啶可以有效控制M RS A感染。

    作者:刘晓松;樊瑾;杜艳华;乐汉娥;刘文杰;彭文俊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三亚地区妇女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发病调查

    目的:了解三亚地区妇女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发病情况,并探讨其感染相关高危因素,为该疾病发生的流行病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及三亚市妇幼保健院妇科门诊就诊、有性生活的3060例女性患者行问卷调查,统计该地区妇女VVC的发病率及其相关感染高危因素,釆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060例患者中发生VVC 1608例,发生率为52.55%;其中初次患病占2.73%、患病2次占50.75%、患病3次占22.39%、患病4次占18.78%、患病≥5次占5.35%;1608例VVC患者中,除44例患者初次患病未经治疗外,其余1564例患者均使用过≥1种治疗,其中采用阴道灌洗、自行用药等治疗方法,分别占44.88%、51.34%。结论三亚地区妇女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反复发病率高,患者健康教育认知水平低及不规范治疗是该地区高复发的主要因素,应加强当地妇女健康教育及规范治疗。

    作者:周红辉;肖昭昭;王禅;李丹;赵恩锋;窦娜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烧伤患者感染耐药鲍氏不动杆菌β-内酰胺酶与膜孔蛋白编码基因研究

    目的:了解烧伤患者分离耐药鲍氏不动杆菌β‐内酰胺酶和膜孔蛋白 CarO、op rD2基因的存在状况,以探讨鲍氏不动杆菌耐药的分子水平依据。方法20株耐药鲍氏不动杆菌均分离自2012年10月-2013年8月医院住院烧伤患者,采用GNS‐448药敏卡及K‐B法测定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34种β‐内酰胺酶和膜孔蛋白 CarO ,op rD2基因,数据采用SPSS 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株鲍氏不动杆菌对12种常用抗菌药物严重耐药,对头孢唑林、头孢噻肟和头孢西丁的耐药率达100.0%;20株耐药鲍氏不动杆菌β‐内酰胺酶编码基因检出率,blaT EM‐1为10.0%、blaA DC为100.0%、blaOX A‐2群为95.0%、blaOX A‐24群为5.0%、blaOX A‐23群为95.0%、blaOX A‐66群为95.0%;耐药株与SDF株的OprD2蛋白分子立体结构存在4个氨基酸的变异。结论医院分离的20株耐药鲍氏不动杆菌存在β‐内胺酶基因 blaA DC变异型、blaOX A‐23和 blaOX A‐66,与SDF株的OprD2蛋白分子立体结构存在明显差异。

    作者:许小敏;胡锡浩;糜祖煌;冯伟云;梁珊燕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预防种植牙术后感染抗菌药物与复方含漱液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抗菌药物联合复方含漱液预防种植牙术后感染临床效果,以期丰富临床治疗水平,降低术后感染率。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3月-2013年3月70例需种植牙患者研究对象,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5例;两组患者均常规种植牙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和复方含漱液,对照组患者未使用抗菌药物及复方含漱液;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显效率54.29%、总有效率82.86%,观察组显效率68.57%、总有效率94.29%;对照组无疼痛占31.42%、发生Ⅱ、Ⅲ度疼痛占34.29%,观察组无疼痛占率57.15%,Ⅱ、Ⅲ度疼痛占11.43%;对照组感染率为14.29%,观察组为2.86%,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菌药物联合复方含漱液可降低种植牙术后感染发生率,且可缓解疼痛程度,提高临床效果。

    作者:陈雨顺;吕瑾茹;李慧萍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烧伤患者巨细胞病毒复发感染对预后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烧伤患者巨细胞病毒复发感染对预后的影响,以及巨细胞病毒对抗病毒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3年10月烧伤总面积≥15%且巨细胞病毒(HCM V )IgG抗体阳性患者132例,根据其HCMV‐DNA是否阳性将其分为A、B两组,其中A组为HCMV‐DNA阳性,B组为阴性;对两组患者脓毒血症发生率以及存活率进行统计,数据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发生脓毒血症的发生率A组为57.97%、B组为22.22%,A组患者脓毒血症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患者存活率A组为84.06%、B组为95.25%,A组患者明显低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存在巨细胞病毒复发感染的烧伤患者脓毒血症及病死率较高,预后较差,因此对于烧伤患者应积极预防巨细胞病毒复发感染,一旦发生巨细胞病毒感染则应积极给予敏感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

    作者:谭静雷;张帆;王芳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医院多药耐药菌监测预警模型的建立

    目的:了解临床医院感染多药耐药菌检出率和抗菌药物预警模型的建立,为安全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与预防多药耐药菌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2-2013年临床感染患者送检标本分离出病原菌共6185株,对其中产ESBLs大肠埃希菌、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5种细菌通过χ2检验比较其总体差异性,多药耐药菌检出率与抗菌药物预警阳性率之间进行关联性分析,并建立回归方程的监测预警模型。结果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检出及其医院感染率均高,分别为34.20%、42.32%;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检出低占1.73%,但其医院感染率较高为36.17%;产ESBLs大肠埃希菌检出占32.92%,仅次于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但其医院感染率较低为25.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多药耐药菌进行监测,注意加强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与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医院感染预防控制,通过回归方程模型,能预测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数量,对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有重要意义。

    作者:周晓元;叶晓光;王若伦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外来手术器械使用后规范化处理探讨

    目的:针对外来器械在各医院间频繁流通的问题,改进传统的用后处理模式,以提高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及管理的有效性。方法抽查2012年1-10月外来器械300件,抽取150件流动水冲洗后送至消毒供应中心待洗涤的手术器械作为对照组,另抽取150件长期存放且已于手术结束后进行清洗机清洗消毒的器械作为试验组,对比两组清洗效果,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照组清洗前细菌检出率为32.00%、HBSAg阳性率为7.33%、潜血阳性率为43.33%,均高于清洗后的6.00%、0.67%、6.67%;试验组清洗前细菌检出率为6.67%、HBSAg阳性率为1.33%、潜血阳性率为5.33%,均高于清洗后的1.33%、0、2.00%,但清洗后对照组的细菌检出率和潜血阳性率均低于对照组,即试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建立外来器械规范化流程管理,保证了外来手术器械质量,提高了手术安全性、高效性,为患者提供了及时、准确、安全、有效的医疗护理服务,应用效果良好。

    作者:杨风;赵自云;杨杰书;李璟;江楠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革兰阳性菌临床分布与耐药性监测

    目的:了解2012年革兰阳性菌流行病学与临床分离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1月1日-12月31日临床分离的革兰阳性菌596株,采用VITEK‐2 Compact测定抗菌药物对革兰阳性菌的MIC ,用WHONET 5.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96株革兰阳性菌中以下呼吸道检出为主,共254株占42.6%;596株革兰阳性菌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共121株占20.3%,其次为表皮葡萄球菌,共75株占12.1%;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及溶血葡萄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耐药率较高,均>98.0%;屎肠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耐药率较高,耐药率均>95.0%,粪肠球菌对喹奴普汀/达福普汀和四环素耐药率较高,耐药率均>90.0%。结论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对葡萄球菌属、肠球菌属、链球菌属仍有很高抗菌活性,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检出率有增高趋势,应重视细菌耐药监测并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作者:牛小斌;荆鹏伟;李永伟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细胞毒素相关基因A蛋白幽门螺杆菌感染对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影响

    目的:观察研究细胞毒素相关基因A蛋白(Cag )+幽门螺杆菌感染对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影响,为其诊断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3年12月218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感染情况A组(无幽门螺杆菌感染组)71例、B组(Cag -幽门螺杆菌感染组)77例和C组(Cag+幽门螺杆菌感染组)70例,将3组患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 )、血脂指标及冠状动脉病变支数进行统计比较,数据采用 SPSS 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B组及C组的血清 Hcy、总胆固醇(TC)水平分别为(15.75±1.68)μmol/L、(4.79±0.41)mmol/L及(22.64±1.95)μmol/L、(5.80±0.47)mmol/L ,均高于A组的(10.21±1.36)μmol/L、(4.02±0.37)mmol/L ,C组则高于B组;B组及C组的冠状动脉双支及三支病变分别占32.47%、31.17%和42.86%、42.86%,均高于A组的16.90%、16.90%,C组则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Cag+幽门螺杆菌感染对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影响较大,其可显著加重冠心病患者的冠脉病变,应引起重视。

    作者:韩宏毅;方文胜;张艳 刊期: 2015年第15期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