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温州民营医院感染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吴红梅;徐子琴;高胜春;陈身贤;夏优秀;徐玉燕

关键词:民营医院, 医院感染, 管理
摘要:目的 探讨民营医院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提高民营医院医疗服务质量.方法 依据浙江省基层医院感染管理检查统一评分标准,对温州市卫生局所辖的40所民营医院于2010-2012年进行了连续3年的质控检查并归纳分析总结.结果 35所民营医院得分在<90分,均不同程度地存在医院感染管理组织不健全、感染监测缺乏、科室管理不规范等问题,但将2012年的检查结果与历年相比,有明显提高,如供应室布局不合理率已由2010年的87.5%下降至2011年的70.0%,终降至2012年的37.5%;灭菌器监测不规范率由2010年的45.0%降至2012年的25.0%;手术室布局流程不合理率由2010年的22.5%降至2012年的10.0%;无菌包包装不规范率由2010年的35.0%降至2012年的22.5%等.结论 民营医院由于人员编制、管理与医疗质量基础的限制使其与国营医院有较大距离,但卫生行政部门通过加大监督管理处罚力度,并辅以不间断地质控检查和持续不断的整改,可获得明显管理成效.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相关文献
  • 生殖道支原体属感染与剖宫产术后产褥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生殖道支原体属感染与剖宫产术后产褥感染的关系,总结减少产褥感染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1年12月在医院行剖宫产术后发生产褥感染的162例患者临床资料,随机选择121例进行支原体属培养,41例进行细菌培养,分析产妇的感染情况,根据感染不同情况给予相应的治疗.结果 支原体属培养阳性率为52.1%,细菌培养结果阳性率为39.0%,支原体属培养中解脲脲支原体占47.6%,人支原体占52.4%,细菌培养中表皮葡萄球菌多,占43.8%,大肠埃希菌、奇异变形菌、肠球菌属、不动杆菌属分别占31.2%、12.5%、6.3%、6.3%.结论 孕期生殖道支原体属培养阳性是产妇剖宫产术后易发生产褥感染的高危因素,应加强孕前阴道炎的检查和治疗,减少剖宫产术后产褥感染的发生.

    作者:王优君;顾红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44例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措施

    目的 分析糖尿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以采取有针对性诊疗护理措施,为有效防治糖尿病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医院895例糖尿病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其医院感染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所有糖尿病患者有44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发生率为4.92%;糖尿病发生医院感染的常见部位呼吸道17例占38.64%、泌尿道12例占27.27%、皮肤7例占15.91%和胃肠道6例占13.64%;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杆菌36株占81.82%,革兰阳性球菌4株占9.09%,真菌3株占6.82%;单因素X2检验分析,医院感染与年龄、糖尿病病程、血糖控制水平、侵入性操作、住院时间、抗菌药物种类有相关性,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年龄、血糖控制水平、侵入性操作和抗菌药物种类是医院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影响其发生的因素多样,应根据相应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诊疗护理措施,密切监测高龄患者,减少侵入性操作,控制血糖水平,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陈秋霞;李小红;魏虹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低温等离子灭菌器在内镜灭菌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研究低温等离子灭菌器在内镜消毒中的效果,选择佳的内镜消毒方法,提高内镜灭菌效果.方法 通过对该技术的研究和使用,确定它的适用范围,并结合手术室340个灭菌结果的记录找出灭菌失败的原因.结果 在340个低温灭菌使用中,332个灭菌合格,合格率为97.64%;8个灭菌循环终止,其中3个物品潮湿,3个物品包装不合格,1个有机物残留,1个舱内物品摆放不准确,经过处理,重新灭菌均达标.结论 严格按照低温等离子灭菌器的操作规范,由专业人员操作,保证灭菌前物品干燥及正确灭菌舱内物品的摆放和包装,就能保证灭菌程序的顺利完成及内镜灭菌效果,从而保证患者的健康及预防医院感染.

    作者:周完英;支彩英;汪巧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后合并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研究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微创根治术后合并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降低术后肺部感染率.方法 以2007年7月-2012年5月行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微创根治术治疗的153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与患者临床特征、外科手术参数、术后并发症等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 153例腔镜联合食管癌手术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18例,感染率为11.8%;肺部感染率≥60岁高龄患者为16.5%,合并基础疾病者为24.4%,长期吸烟史者16.7%,术前接受放疗者为23.1%,手术持续时间≥4h者为17.1%,术中出血≥500ml患者为25.0%,纵隔食管床重建途径者为15.2%,术后出现喉返神经损伤者为36.4%,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患者年龄、合并基础疾病、吸烟史、术前放疗、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情况、上消化道重建途径、是否存在喉返神经损伤等是腔镜联合食管癌微创根治术后肺部感染危险因素,了解并重视这些因素,发挥腔镜技术优势,食管癌术后肺部感染率将能得到明显降低.

    作者:张波;陈保富;金将;叶中瑞;马德华;叶敏华;王春国;孔敏;张健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医院感染原因分析

    目的 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原因,以便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 对医院新生儿科2008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156例HIE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6例HIE中发生医院感染42例,感染率为26.92%,其中轻度HIE 84例,发生医院感染20例,感染率为23.81%,中度HIE 53例,发生医院感染的12例,感染率为22.64%;重度HIE 19例,发生医院感染10例,感染率为52.63%,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是轻度HIE的2倍.结论 HIE医院感染发生率比新生儿患儿总的医院感染率高,皮肤黏膜感染是其常见的感染原因,重度HIE易发生医院感染,HIE临床佳治疗时间为6h.

    作者:李卫东;谢巧庆;迟春昕;简赵芳;王文祥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超声心动图诊断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赘生物的价值

    目的 探究并分析超声心动图在诊断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SBE)赘生物中的价值,为临床诊治提供有效的依据.方法 选取1995年10月-2012年8月收治的SBE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48例患者术前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将其诊断结果与手术诊断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超声心动图检查出的心内膜赘生物患者有46例,阳性率为95.83%,其中赘生物附着于主动脉瓣的患者有12例、二尖瓣9例、三尖瓣8例、肺动脉瓣10例、主动脉瓣合并二尖瓣7例;超声心动图检查出的赘生物大小在2~15 mm的患者例数多,占67.39%;赘生物数量为2个的患者例数多,占56.52%;超声心动图诊断出的瓣膜赘生物附着部位及赘生物大小和数量与手术诊断结果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超声心动图能够准确检查出赘生物的附着部位和赘生物的大小、数量,对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具有很大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赵中洪;周余旺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鼻内镜手术术后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鼻内镜手术术后发生感染的相关因素与抗感染药物疗效,为预防和治疗手术部位感染提供临床试验数据支持.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鼻内镜手术治疗患者5185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发生感染的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鼻内镜术后手术部位发生感染51例,感染率为0.98%;鼻部肿瘤患者、慢性鼻-鼻窦炎患者、鼻息肉患者、鼻中隔偏曲患者术后感染率分别为4.20%、2.00%、0.54%、0.40%,鼻部肿瘤患者感染率明显高于慢性鼻-鼻窦炎患者、鼻息肉患者、鼻中隔偏曲患者;手术时间≥2h患者的感染率为2.42%,明显高于<2 h患者的0.47%;血糖(Glu)>11.0 mmol/L患者术后感染率为3.29%,高于<7.0 mol/L患者的0.21%、7.0~11.0 mmol/L患者的1.24%;年龄≥60岁、吸烟、每日吸烟>20支、体重指数(BMI)> 28患者的感染率分别为1.99%、1.72%、2.32%、1.44%,明显高于年龄<60岁、不吸烟、每日吸烟>20支、BMI≤28患者的0.42%、0.55%、1.01%、0.6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内镜手术术后感染与围手术期的因素密切相关,控制血糖水平、劝导患者戒烟、熟练地操作缩短手术时间以及合理的应用抗菌药物预防,可有效地降低医院感染发生,促进手术部位的愈合,减轻患者的痛苦.

    作者:侯丽达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及防治策略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和防治措施,以减少术后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 选取2005年1月-2011年12月1294例在医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资料,对出现医院感染患者的影响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94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中共有42例患者出现医院感染,感染率为3.25%,腹腔内感染高,16例占38.1%;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医院感染与年龄、性别、住院时间、胆囊病变类型及术中失血量无关,而与患者是否合并基础疾病、手术时间、胆囊破裂与否、脂肪厚度显著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手术期加强患者基础疾病的控制,术中熟练操作缩短手术时间,积极控制胆囊急性炎症及选择更为合适的手术时机可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孙小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的原因及危险因素,总结预防对策,为控制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降低其发生率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1年1-12月在医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寻找预防对策.结果 920例糖尿病患者发生肺部感染65例,发生率为7.07%;65例并发感染的患者痰菌培养阳性36例,阳性率为55.38%,检出前3位病原菌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11株、大肠埃希菌8株、肺炎链球菌7株,分别占30.56%、22.2z%、19.44%;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年龄、病程、住院时间、血糖值、抗菌药物的使用、糖尿病并发症等.结论 缩短住院时间、控制血糖、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效预防和治疗糖尿病的并发症、无菌操作等可有效预防糖尿病肺部感染的发生.

    作者:鲍哲;陈春青;柯赛赛;王天荣;李建秋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如何正确选择灭菌过程批量放行装置

    随着新《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操作规范》实行,灭菌过程批量放行装置在灭菌过程中开始大范围使用,如何正确选择一款合适的灭菌过程批量放行装置困扰我们.笔者结合医院的实际使用情况,对灭菌过程批量放行装置进行分析,对医院如何选择一款合适的灭菌过程验证装置提供指导意见.1材料与方法1.1材料新华牌压力蒸汽灭菌过程化学验证装置(山东新华医疗器械);新华牌压力蒸汽灭菌化学测试包(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自制纯棉布巾标准测试包,按照《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要求,取16块新洗好纯棉布巾,每块布巾40 cm×65 cm,体积23cm×23 cm×15 cm;新华牌压力蒸汽灭菌爬行式化学指示卡;新华牌压力蒸汽灭菌生物指示剂;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

    作者:黄桂桂;许和凤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冠心病患者医院感染因素分析及预防

    目的 了解冠心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构成因素,以便采取有效预防措施.方法 对2009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2346例冠心病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有96例医院感染患者,感染率为4.1%;患者中≥60岁的占76.04%,<60岁占23.96%,与年龄、有无侵入性操作和住院时间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占59.17%,其次为泌尿道占19.17%;共分离出病原菌7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70.8%,革兰阳性菌占18.0%,真菌占11.2%,前3位病原菌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肠球菌属,分别占26.4%、11.1%、9.7%.结论 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缩短住院时间、避免侵入性操作、加强护理、做好消毒隔离等可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吕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的血清学指标检测及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的血清学指标检测的临床价值,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251例典型症状患者、78例无症状可疑患者、63例健康查体者HSV-2 IgM/IgG.结果 典型症状者、无症状可疑者和健康查体者IgM阳性率分别为90.8%、32.1%和3.2%,IgG阳性率分别为97.6%、35.9%和4.8%;典型症状者IgM、IgG阳性率明显高于无症状可疑者和健康查体者(P<0.05);无症状可疑者IgM、IgG阳性率明显高于健康查体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HSV抗体不仅在典型症状者升高,而且能检出无症状的感染者,可为临床HSV感染的诊断及流行病学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吴斌;高国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肿瘤患者留置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研究

    目的 探讨肿瘤患者留置PICC导管相关血流性感染的影响因素,为优化护理措施及实施预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60例留置PICC导管的肿瘤患者,根据是否发生感染分为病例组9例、对照组51例,进行临床观察和细菌培养,对患者年龄、留置部位、留置时间、置管长度和化疗方法5个感染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60例患者治疗结束后正常拔管,细菌培养阳性9例,感染率为15.0%,PICC置管化疗患者导管感染5种因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ICC专业小组规范化操作,能提高PICC置管的护理质量;针对性地健康教育,可以有效降低化学治疗等因素对于导管相关感染的影响.

    作者:张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ICU人工气道相关下呼吸道感染目标性监测分析

    目的 分析ICU人工气道相关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医院感染及时有效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目标性监测法对2010年6月-2012年5月ICU人工气道患者下呼吸道感染发病率、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 423例ICU人工气道患者中发生下呼吸道感染80例,医院感染率为18.91%;共分离出病原菌160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12株占70.00%,革兰阳性菌40株占25.00%,真菌8株占5.00%;革兰阴性菌主要为鲍氏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革兰阳性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阴性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均敏感.结论 通过目标性监测,能及时准确获得ICU人工气道患者下呼吸道感染动态变化信息,制定有效干预措施,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作者:钟志越;申捷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解脲脲支原体感染与胎膜早破及早产关系

    目的 探讨宫颈解脲脲支原体与早产及胎膜早破的关系,为胎膜早破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方法 选取就诊的100例胎膜早破孕妇为A组,120例早产孕妇为B组,并且选择同期进行分娩的200例正常孕妇为C组,检测3组孕妇宫颈分泌物、胎膜、胎盘解脲脲支原体感染率.结果 胎膜、胎盘解脲脲支原体感染率A组为80.00%,B组为69.17%,C组为23.00%,C组感染率明显低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剖宫产率为72.00%,产褥感染率为15.00%,新生儿肺炎率为11.00%,明显高于C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加强对孕期妇女的生殖健康教育,并进行孕期健康检查,减少解脲脲支原体感染造成的不良妊娠预后.

    作者:张绪东;陈飞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一次性吸氧管在尖锐器械纸塑封装中的应用

    消毒供应中心有需要纸塑封装灭菌的器械中,有一部分是尖锐器械,如克氏针、手术剪等尖锐器械在灭菌及运送、保存过程中容易将纸塑袋扎穿,造成器械污染需要重新灭菌,如果未及时发现纸塑袋完整性而使用器械更容易造成感染.因此我们将未用过的一次性吸氧管或一次性输液器上不同直径的管路剪成1~2 cm长短作为保护套套在尖锐器械以封装灭菌.优点:不影响灭菌效果,透过封装袋可以清晰观察袋内物品,防止锐器将纸塑袋扎穿,成本低,方便操作,一次性使用以免污染,塑料管有一定弹性可使保护套稳固.

    作者:张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绍兴地区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属感染及其耐药性研究

    目的 分析绍兴地区泌尿生殖道解脲脲支原体(Uu)及人支原体(Mh)感染及其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的Mycoplasma IST2支原体鉴定及药敏试剂盒进行检测.结果 683份标本中支原体属培养阳性374份,总阳性率54.76%,检出Uu 270株占72.19%,Mh 56株占14.97%,Uu+Mh48株占12.84%;男、女患者感染阳性率分别为28.57%和70.7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主要集中在20~40岁年龄段;不同类型支原体药物敏感性不同,Uu对普那霉素敏感率高为99.26%,对多西环素、四环素、交沙霉素、克拉霉素敏感率分别为97.04%、91.85%、85.93%、69.26%;Mh、Uu+Mh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要高于Uu.结论 泌尿生殖道感染以Uu为主,女性感染率明显高于男性,支原体属对各种抗菌药物已产生一定的耐药性,对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应及时进行支原体属培养及药敏试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以有效提高治愈率和控制耐药菌株的产生.

    作者:陆明钢;刘琪;王颖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脑梗死的感染与炎症介质变化

    泌尿系感染或肺炎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常见及严重的并发症,任何部位的感染均能引起神经学上的持续恶化,许多的临床研究说明住院患者发生感染预示着患者预后差.1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现免疫抑制而引起感染脑卒中患者出现相关感染与年龄、吞咽困难及误吸有关,临床研究表明,脑卒中患者出现低水平的炎性标志物如肿瘤坏死因子和高水平的抗炎因子如白细胞介素10预示着将会出现感染.在急性脑缺血患者中,单核细胞及T细胞出现活性下降,Hug的试验说明单核细胞及T细胞出现活性下降的程度与脑梗死的面积有关.有些研究表明,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出现免疫系统低下,故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更易出现感染.

    作者:闫红;冯国强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中晚期痴呆患者院内获得性肺炎的高发因素及应对策略

    目的 探讨中晚期痴呆患者院内获得性肺炎的高发因素,为痴呆患者临床康复提供应对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436例中晚期痴呆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院内获得性肺炎的发生率和病原菌特征,采用x2检验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436例痴呆患者发生肺部感染75例,感染率为17.20%;共分离出88株病原菌,革兰阴性菌59株占67.05%,革兰阳性菌22株占25.00%,真菌7株占7.95%;排名前5位的病原菌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分别占29.55%、17.05%、13.64%、10.23%和9.09%;肺部感染与年龄、病程、住院时间、合并疾病情况、吞咽困难、侵入性操作、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和抗精神药物使用时间有关(P<0.05).结论 中晚期痴呆患者院内获得性肺炎的感染率较高,应针对其高发因素,采用相应的应对策略,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杨永秀;徐小杰;施剑飞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革兰阳性球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监测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感染革兰阳性球菌分布构成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按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对2009-2011年医院感染革兰阳性球菌进行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分离出革兰阳性球菌1741株,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肠球菌属分别占42.96%、31.59%、23.21%;67.51%金黄色葡萄球菌和48.00%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来源于下呼吸道,72.03%肠球菌属来源于尿道;会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克林霉素、青霉素等呈高耐药性,对替考拉宁耐药率低,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100.0%敏感;肠球菌属对青霉素、庆大霉素等呈高耐药性,而对利奈唑胺100.0%敏感.结论 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肠球菌属居革兰阳性球菌感染前3位,耐药率高且与临床选择有关,对指导临床用药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艳芳;喻莉;詹燏;张远超;龙鼎;杨军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