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免疫状态变化规律研究

张开凤;张京松;陈三峰

关键词:获得性肺炎, 老年患者, 免疫
摘要:目的 研究老年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的免疫状态,并总结变化规律.方法 收集医院2007年1月-2010年12月700例老年获得性肺炎患者分5组:45~59、60~69、70~79、80~89、≥90岁组;治疗1周期间,监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Toll样受体2(TLR-2)、Toll样受体4(TLR-4)和人类白细胞抗原( HLA)-DR等指标,对比出院后6个月的死亡率.结果 经过1周抗菌药物治疗,D-二聚体、TNF和IL-6,低龄组(45~59、60~69岁)降低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龄组(70~79、80~89、≥90岁组)有降低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个年龄组的IL-10在治疗期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LR-4、TLR-2各个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龄患者出院6个月后的死亡率较高,为9.0%.结论 早期诊断D-二聚体、IL-6和TNF,HLA-DR可能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有密切关系.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相关文献
  • 免疫印迹法检测梅毒抗体及评价

    目的 建立梅毒抗体免疫印迹法(TP-WB)检测梅毒(TP),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对第1组(13份)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试验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和第2组(28份)对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筛检的可疑样本进行明胶颗粒凝集试验与TP-WB方法确证检测并比较.结果 两组用明胶颗粒凝集试验确证分别为6例阳性、2例可疑、5例阴性和12例阳性、2例可疑、14例阴性,阳性率为46.2%、42.9%;而用TP-WB法检测分别为11例阳性、2例可凝和18例阳性、2例可凝、8例阴性阳性率为84.6%、64.3%.结论 TP-WB法操作简便,结果易观察,无需特殊设备,灵敏度特异性好,更适宜各级实验室梅毒确证检测.

    作者:曹谊;金一鸣;董丽;江妮娜;厦伟凤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骨科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在综合干预下的变化趋势

    目的 研究干预前后骨科抗菌药物预防使用强度的变化趋势,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能够准确反映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DDDs/100人天对2006-2009年医院骨科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结果 随着医院对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干预的进行,第一代头孢菌素使用强度由2007年的3.71DDDs/100人天上升至2008年的8.63 DDDs/100人天,2009年达到9.73 DDDs/100人天,第二代头孢菌素2006-2009年的变化趋势为9.68、14.45、16.31、27.07 DDDs/100人天,第三代头孢菌素的使用强度下降较多(除头孢曲松外);喹诺酮类和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也在干预后出现下降趋势.结论 通过对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的干预,医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更加合理.

    作者:戴滨;房德敏;王捷;吕鹏;乔红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两种腹腔镜器械灭菌方法的比较

    目的 比较腹腔镜器械的两种灭菌方法.方法 手术室腹腔镜器械用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灭菌或用汇日医用灭菌器灭菌,两种方法各50次,比较灭菌时间、经济成本、器械经灭菌后能保持无菌的时间及灭菌成功率.结果 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灭菌,50锅次中成功灭菌的43次,成功率86.0%,汇日医用灭菌器,50次中达到灭菌条件46次,成功率92.0%;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灭菌成本高,但器械灭菌后无菌有效期长.结论 腹腔镜器械用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灭菌,适用于器械的储存备用,也可用于接台手术;用汇日医用灭菌器灭菌,器械无菌有效期短,一般于接台手术时使用.

    作者:杨惠娥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ICU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特点及耐药性变迁

    目的 分析2005-2009年医院ICU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特点,探讨耐药性变迁,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指导.方法 回顾性分析ICU感染性标本中分离到的213株鲍氏不动杆菌临床资料.结果 213株鲍氏不动杆菌主要分布在呼吸道分泌物,占84.98%,创面分泌物占7.04%,尿液占3.29%,血液占3.29%; 2005-2009年各年标 本来源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鲍氏不动杆菌逐年分离数增多;5年鲍氏不动杆菌在总革兰阴性菌中检出率为14.64%,2005-2009年鲍氏不动杆菌在总革兰阴性菌中检出率依次为7.89%、12.84%、17.33%、16.17%和15.07%,2005-2009年鲍氏不动杆菌对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逐年提高,对庆大霉素、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氨曲南耐药性高,对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阿米卡星、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妥布霉素呈中度耐药,对亚胺培南、美罗堵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性较低.结论 ICU鲍氏不动杆菌感染呈上升趋势,并且呈现出多药耐药特点,临床治疗中必须根据药敏试验选用合理的抗菌药物,同时应加强鲍氏不动杆菌的控制与监测.

    作者:鲍滨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加强门诊输液室管理预防医院感染

    门诊输液室患者流动量大、病情复杂、少数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知识重视不够等是导致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预防医院感染、加强门诊输液室的管理具有重要意义.1定期学习不断强化认识1.1增强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按照标准预防原则,护士应积极主动参加医院及科室定期组织学习《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等,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消毒技术规范》中与护工相关的内容,并根据护工文化程度低、理解能力差的特点,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使护工了解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性.

    作者:龙素琴;万珍兰;彭小兰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2010年度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报告: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耐药监测

    目的 监测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成员单位2010年度临床分离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敏感性.方法 各成员单位按照监测方案要求进行目标细菌的收集、鉴定和药物敏感性测定,并上报数据到负责单位;依据2010年CLSI标准,采用WHONET软件(5.6版本)对收集到的监测资料进行复核、分析、总结.结果 全国129所医院参加了该次监测工作,共收集到77 984株临床分离非发酵革兰阴性菌的相关数据,居首位的为铜绿假单胞菌,占非发酵革兰阴性菌的41.0%,其次为鲍氏不动杆菌,占35.5%;药物敏感性测定结果显示,对铜绿假单胞菌敏感率>70.0%的抗菌药物有多黏菌素、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美罗培南、妥布霉素、亚胺培南、头孢他啶和哌拉西林;除多黏菌素(敏感率97.2%)和米诺环素(敏感率62.7%)外,鲍氏不动杆菌对其他被测抗菌药物敏感率均<50.0%,对碳青霉烯类敏感率约为45.0%.结论 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多药耐药已成为世界问题,急需加强细菌耐药监测,控制耐药菌的发展与传播,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数据支持.

    作者:李耘;吕媛;王珊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感染性腹泻的流行病学分析及病原学检测

    目的 了解感染性腹泻在深圳地区的流行现况及病原谱分布的特点,给临床对感染性腹泻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细菌培养及血清学分析的方法对检出病原体进行鉴定分型,并用胶体金方法检测轮状病毒.结果 感染性腹泻检出率为67.98%,主要的病原体是大肠埃希菌、轮状病毒和副溶血弧菌,检出率分别为67.61%、15.93%和9.03%;大肠埃希菌则以肠毒素型和肠致病型为主.结论 深圳地区感染性腹泻全年均可发生,轮状病毒的感染主要集中在7-11月份,副溶血弧菌的感染亦在7-10月份较为流行,肠道致病菌所致的腹泻全年发病率则无明显差异.

    作者:陈日炳;胡琴;崔海燕;谢春燕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急性脑出血术后合并医院获得性肺炎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

    目的 分析急性脑出血术后合并医院获得性肺炎(HAP)患者的危险因素及其影响预后.方法 选取2007年4月-2010年4月医院神经外科住院的72例急性脑出血术后合并HAP患者,按年龄分为:高龄组(≥75岁)36例,低龄组(<75岁)36例;分析两组患者的收缩压(SP)、舒张压(DP)、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白色假丝酵母菌(CAL)感染率、MRSA感染率、肺炎克雷伯菌(KPN)感染率与随访1年后生活自理能力评分(BI)的相关性,并比较两组BI、再出血率及死亡率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的SP、HbA1c、TC、CAL感染率、MRSA感染率、KPN感染率与BI值均呈负相关关系,r值分别为-0.854、-0.901、-0.742、-0.886、-0.911、-0.798;而DP与BI值均无明显相关,r值为-0.114.结论 急性脑出血术后合并HAP患者危险因素有SP、HbAlc、TC、CAL感染率、MRSA感染率、KPN感染率,且高龄患者预后差.

    作者:徐将荣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结核病患者呼吸机管路不同清洗消毒方法效果的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不同清洗消毒方法用于结核病患者呼吸机管路的消毒效果.方法 对结核病患者使用的复用呼吸机管路及其附件随机分为A、B、C组(每组各60件),A组采用2000 mg/L 有效氯清洗消毒剂浸泡、B组采用2%戊二醛消毒剂浸泡、C组全自动清洗消毒机清洗消毒;对不同清洗消毒方法消毒前后呼吸机管路及其配件的细菌菌落数及结核分枝杆菌进行检测.结果 消毒前细菌及结核分枝杆菌阳性率均为100.00%,3种方法消毒后细菌及结核分枝杆菌杀灭率均达标;消毒后,C组细菌及结核分枝杆菌阳性率为0,优于其他两组.结论 3种消毒方法均能达到高水平消毒,但全自动清洗消毒机对结核病患者呼吸机管路及其附件消毒效果佳.

    作者:陈东方;黄华;汤莉;任建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2010年度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报告:流感嗜血菌与副流感嗜血菌报告

    目的 了解2010年度全国临床分离的流感嗜血菌和副流感嗜血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 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成员单位按照监测方案要求,收集临床菌株,并进行药物敏感性测试;依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2010年标准判断敏感性;用Whonet 5.6软件处理数据.结果 2010年度全国129所医院参加监测,收集流感嗜血菌2057株,副流感嗜血菌1148株;流感嗜血菌和副流感嗜血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为45.0%、42.5%;流感嗜血菌对喹诺酮类耐药率<30.0%,副流感嗜血菌对喹诺酮类耐药率约为40.0%;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对两种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均>90.0%;对头孢菌素、氯霉素、阿奇霉素的耐药率均<30.0%.结论 大多数抗菌药物对嗜血菌属仍保持良好的抗菌活性;产β-内酰胺酶是嗜血菌属对氨苄西林的主要耐药机制.

    作者:吕媛;马序竹;崔兰卿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宫颈癌根治术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医院感染的状况、特点、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探究其预防措施.方法 对2009年10月-2010年9月在医院行宫颈癌根治术患者120例进行医院感染相关因素调查分析.结果 120例宫颈癌根治术患者发生医院感染40例次,例次感染率为33.3%;手术部位感染多见,占52.5%,其次为消化道感染,占27.5%;检出病原菌24株,以真菌(12株)占首位,其次为大肠埃希菌(9株);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0,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阿米卡星耐药率分别为12.5%、12.5%、12.5%.结论 为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除应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及加强术后切口的引流外,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

    作者:祝英杰;王毅;魏向群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口腔科治疗室污染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口腔科治疗室在治疗过程中距治疗点不同距离的空气及物体表面污染状况,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方法 在距治疗点≤0.5、1、2、5 m处布点,比较各点间污染状况差异.结果 监测空气112份,合格16份,合格率仪为14.29%,监测物体表面120份,细菌总数全部超标,6份HBsAg阳性,阳性率为5.00%,7份检出致病菌,检出率为5.83%;距治疗点不同距离的空气和物体表面污染状况有较大差异,据采样地点≤0.5m处空气及物体表面菌落数分别为12564.30CFU/m3、3659.90 CFU/cm2污染倍数为26.90、29.99倍;据采样地点5 m处空气及物体表面菌落数分别为467.00CFU/m3、122.20 CFU/cm2污染倍数为1.00、1.00倍.结论 污染状况随距治疗点距离的增加而降低,建议加强动态空气消毒和双向防护.

    作者:张玉勤;刘吉起;袁中良;王广州;常战军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2008-2010年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分析

    目的 探讨医院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2010年药剂科的抗菌药物的出库统计表和临床病历资料.结果 2008-2010年抗菌药物种类均以β-内酰胺类排首位,分别占50.34%、53.96%和54.83%;临床用途均以治疗为主,分别占91.51%、94.85%和92.76%;抗菌药物联合用药情况均以单一用药为主,分别占76.88%、82.41%和84.31%,药敏试验送检率分别为85.66%、90.26%和92.22%.结论 医院抗菌药物临床用药基本合理,但应进一步加强临床用药监测,以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闰永宁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变迁

    目的 了解医院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及主要病原菌的耐药性变迁,为合理治疗尿路感染和医院感染控制提供试验依据.方法 对医院2008年1月-2009年12月尿液培养阳性病原菌的分布及主要病原菌大肠埃希菌(ECO)的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使用Phoenix100微生物鉴定系统及其配套复合板对细菌进行鉴定,并测定18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同时对ECO进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检测.结果 820株尿路感染病原菌中,检出率高的是ECO,占38.0%;产ESBLs ECO的检出率由2008年的47.3%增至2009年的56.6%;对ECO耐药率>50.0%的抗菌药物由2008年的8个上升至2009年的11个.结论 ECO是尿路感染常见的病原菌,其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临床医师应该重视病原菌的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根据药敏结果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作者:林菲菲;毛剑锋;金晶;王朋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结肠小袋纤毛虫合并梨形鞭毛虫及真菌感染的诊疗体会

    1病例患者男,30岁,农民.主诉于2008年1月16日饮酒后出现腹胀、腹痛,腹胀呈持续性,腹痛呈阵发性钝痛,左中腹为著,可忍受,伴有纳差、恶心、腰背部酸胀感,就诊于当地卫生所,以胃肠炎服药症状减轻.2008年2-9月患者腹痛反复发作,多次自服抗菌药物,病情时好时坏;其间曾就诊于当地卫生院及县医院,2008年7月在当地县人民医院做胃镜检查,诊断为浅表性胃炎,服药月余,病情未见好转.近来腹痛发作频繁,并伴有周期性腹泻、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等,于2008年10月19日患者腹痛加重,向后背部发射,发作时难以忍受,无呕吐.为进一步明确病因及诊疗,于2008年10月21日来我院就诊.体检:腹部平坦,腹软,脐右侧约3 cm处有压痛,无反跳痛,腹部未触及明显包块,右肾区有叩击痛,肝脾左肾无叩痛,肠鸣音4次/min.CT提示左肾结石,双侧肾周筋膜增厚.心电图提示窦性心率74次/min,早期复极,异常心电图.胸片提示右下肺炎.

    作者:张美玲;程源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耐亚胺培南鲍氏不动杆菌碳青霉烯酶基因的研究

    目的 分析39株耐亚胺培南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性、碳青霉烯酶基因及插入序列、Ⅰ类整合子基因的分布情况.方法 收集医院2009年6月- 2010年6月分离的39株耐亚胺培南鲍氏不动杆菌;微量稀释法检测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PCR扩增和序列测定分析碳青霉烯酶及其插入序列、Ⅰ类整合子基因型.结果 39株鲍氏不动杆菌分离自临床12个科室,对阿米卡星、多黏菌素及米诺环素的耐药性分别为5.1%、0、0,对其余抗菌药物的耐药性>90.0%;39株blaOXA-51-like基因阳性,37株blaOXA-23 like基因阳性,经序列测定及BLAST比对,为blaOXA-66及blaOXA-23型酶;blaOXA-23位于插入序列下游34 bp,blaOXA-66位于插入序列下游8 bp;39株Ⅰ类整合子基因阳性;未检测到blaOXA-24-like、blaOXA-58-like型酶及blaIMP、blaVIM、blaSIM型金属酶.结论 blaOXA-23型及blaOXA-66型碳青霉烯酶是医院鲍氏不动杆菌耐亚胺培南的主要原因.

    作者:马红映;汪丽;吕婉飞;舒丽华;丁群力;孙士芳;邓在春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360例肺部手术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预防

    目的 总结肺部术后预防肺部并发症的护理体会,为保证患者康复顺利的护理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0年7月-2011年6月360例肺部手术患者(年龄17~80岁)进行预防手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的方法指导,对促进有效排痰方法及重要意义进行讨论分析.结果 360例患者无一例肺部并发症,仅有3例因胸腔积液发热.结论 术前正确的指导,术后评估,有效的排痰,护患共同努力,才能有效预防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栩轶;张艳;吴献华;赵明媚;王丹;栾树桢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开放性手损伤细菌污染调查分析

    随着医院手显微外科的发展,为了解开放性手损伤细菌污染等的处理,为日后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我院手显微外科对住院开放性损伤患者伤口进行细菌污染处理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以指导临床用药,减少治疗的盲目性.我科近2年来对手损伤患者进行调查和分析,调查病例共计198例,其中男性138例,女性60例,平均年龄18~58岁.包括切割伤30例、机器辗压伤28例、车祸致伤30例、刀割伤18例、锐器伤20例、挤压伤40例、钝器伤18例、火器伤14例.其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如下.

    作者:张伟;武瑞艳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从血培养中分离出1株猪红斑丹毒丝菌

    1病例患者女,66岁,家庭主妇,于2011年3月8日因发热、畏寒、呼吸急、心率快、全身乏力2d入院,立即抽血进行培养及相关检查,体温39.1℃,血压86/55 mm Hg,脉搏82次/min,呼吸26次/min,血常规;WBC:21.3×109/L,N:0.90、L:0.09、M:0.01,CRP:26 mg/L,2d后血培养细菌经鉴定为猪红斑丹毒丝菌,临床根据药敏试验结果使用大剂量青霉素静脉滴注共10 d及对症支持治疗,再次做血培养未见细菌生长;2011年3月20日患者康复出院.

    作者:陈玉莲;徐涛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贵州省120所医院手术器械及腹腔镜清洗灭菌管理模式调研

    目的 调查贵州省手术器械及腹腔镜清洗灭菌管理模式,有效实施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行业标准.方法 按照卫生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卫生行业标准》,对贵州省各级医疗机构医院手术器械及腹腔镜清洗灭菌管理现状进行调查.结果 120所医院中85所医院开展腹腔镜手术,84所医院清洗地点为手术室,2所医院有独立的腔镜清洗间;14所医院的手术器械由消毒供应中心全程清洗灭菌,106所医院均在手术室清洗,55.8%医院缺乏相关清洗设备、39.2%为专业欠缺;具备全自动清洗机的医院有6所、有超声清洗机的5所、有水气枪29所.结论 各医疗机构手术器械及腹腔镜管理与卫生部要求的集中管理差距很大:主要是受到设备的投入及专业限制,应加强管理,增加投入,规范培训,尽早实现手术室、供应室一体化建设.

    作者:徐艳;石春怀;王萍;牟霞;杨怀;陈京;杨锦玲 刊期: 2011年第24期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